阿顏納也是明白人,公伯勝交代的話,他自然也是清楚的,隨後快步跑了出去。


    “俞老!咱們是不是該有了結了吧!”公伯勝雙手舉起腿上的兵刃,微笑的說。


    “你……”俞老頭急促的喘著氣,氣急敗壞的說:“王杖詔令冊雲:高年賜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見之,比於節。吾有之,爾能耐我何?”


    公伯勝摸著下巴的胡須,一邊迴想,一邊說道:“成帝元延三年,西京降輅之長安上裏之共得獄:一名廣之王杖主坐鄉吏之問、及毆辱,忿而直上,自言受王杖,蒙詔書,知帝慈惠民、恤老幼之仁,直守分循,不過耐為司寇以上罪。今以無成鄉吏以辦之事,有鄉吏之問、及毆辱。天下郡國之皆為鄉吏此一罪而震。願歸朝授之王杖,沒身為官奴。此道上書既稱皇帝養、養老之恩惠,又責鄉吏犯王法之不法權益杖主人,竟至脅帝若不秉公處之,其將歸王杖以示朝廷之法虛文而已。漢成帝之決,即將鄉吏棄,廣可持王杖。”


    “不錯!老夫就算有差,朝廷尚且撫恤與某,一黃口孺子,能耐我否?”俞老頭啪的一下將手中的陶盞砸在桌案上,橫眉怒目的吼道。


    “哈哈……”公伯勝爽朗的大笑起來:“俞老,此言差矣!就是公子講將你殺了,又能如何?我在平原之時,聽到過關於公子的傳言,他殺了侯覽的義子,侯覽何許人,我不說您也聽過,公子不是過的好好的嗎?”


    俞老頭這時才發現自己真拿年齡壓不住人,畢竟漢書有雲:“漢興,蕭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禦史、史書令史。”也就是說大小律隻能最低的犯罪年齡是十二歲,如今竇冕才六歲,自己雖然年齡大,可官職沒人家大不說,用朝廷的法度來製止對方,依然是不可能的。


    “他……他不怕……不怕牽連到自己家人嗎?”俞老頭一時沒了注意,打起了三族的主意。


    公伯勝被俞老頭的一番話逗的捧腹大笑起來:“俞老啊,俞老,看來你是真的老了,你以為公子是平常人的?不是在下誇海口,別看我隻是一個羽林衛的微末小吏,可也是天軍一員,出入太尉之府也是家常便飯,可偌大的雒陽,我從來不敢進公子的府邸。”


    “為何?”


    “那我就給您詳細說道說道,免得您等會死不瞑目啊。”


    俞老頭眼角抽了抽,不發一言,冷冷的看著公伯勝,那雙渾濁的眼睛中透著些好奇。


    “咱不說太複雜的了,給您說說一個比較真實的事,景帝與梁王!”


    俞老頭聽後,表情不自然的說:“他……他是竇家何人之後?”


    “竇周公庶支!”


    “不過一庶支而已,也敢如此囂張?”


    “哈哈……說的好啊,公子還真有囂張的本領,因為竇融長子竇穆娶內黃公主,生一個好兒子,叫竇勳,竇勳娶東海恭王劉強之女沘陽公主,生了一個燕然勒石的漢子,敢笑霍驃騎的人,封冠軍侯!”


    “竇憲?”俞老頭禁不住驚訝道。


    “不錯!”公伯勝自得的摸著下巴的胡須:“竇憲以椒房之親,立功域外,不能如衛青養尊處晦而行殺掠之,功高震主,和帝不得已乃拘而殺之。”


    “此事我不過略有耳聞罷了。”


    “你不知道的還多的很呐。”公伯勝舔著嘴唇道:“竇廣國在事上封章武侯,其曾孫、竇融高祖父在宣帝時官千石,至張掖郡,而融己則在王莽以功封男,為建武男,以家世西,終為張掖屬國都尉,後為河西推為首,在光武與隗囂之爭戰中立於其上一方,成定北之功。”


    公伯勝停頓了一下,侃侃而言:“竇固乃竇融之內侄也。竇融之弟竇友為竇固之父,在光武朝為城門校尉,與融同掌禁旅。竇友子竇固,父死之後,嗣顯親侯。明帝時欲學武事,向兵匈奴,竇固明習邊事,拜為奉車都尉,開了東漢時之漢匈兵,以軍功顯著,羌胡服其恩,漢對匈奴有勢也。”


    “按理說竇憲死,竇太後薨,竇氏不可能再有大作為,你一堂堂的羽林衛,聽從於孺子,豈不可笑?”


    “不不不!你錯了。”


    “錯了?錯在何處?”


    “和帝駕崩,鄧太後臨朝,與竇憲同祖、平輩之竇萬全為鄧太後召還,而萬全之弟竇奉,仍到了定襄太守,而竇奉乃是公子的祖父。”


    俞老頭沉思了一會,左手食指摩挲著自己的鼻梁,有些不屑一顧的言道:“不過隻是一個定襄太守而已,雖說兩千石,可……定襄遠在隴西,又會有多大出息。”


    “唉!說你鼠目寸光都算誇獎你了,聽過關西孔子嗎?”


    “關西孔子我一讀書人豈能沒聽說過?伯起公少時師從太常桓鬱,隨其研習《歐陽尚書》。通曉經籍、博覽群書,有關西孔子楊伯起之讚。不應州郡禮命數十年,至五十歲,方始步入仕途。為大將軍鄧騭征辟,又舉茂才,曆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元初四年入朝為太仆,遷太常。永寧元年升為司徒。延光二年代劉愷為太尉。”俞老頭如數家珍的說起來。


    “不錯!公子的家嚴師從於關西孔子四子楊秉。”


    “楊秉?”


    “然也!”公伯勝冷笑道:“你可能沒聽過三君吧?”


    “沒有!”俞老頭茫然的搖著頭。


    “遊平公與劉淑、陳蕃被京中何合稱三君,三君者士林之楷模也,劉仲承,少明《五經》,遂隱居,立精舍講授,諸生常數百人,州郡禮請,五府連辟,皆不。永興二年,司徒種暠舉淑賢良方正,辭以疾。帝聞淑高名,切責州郡,使輿病詣京師。至雒陽,對策為天下第一,拜議郎。陳時政得失,災異之占,事皆效驗。後遷尚書,納忠建議,多所補益。又再遷侍中、虎賁中郎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帝求生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良士蹶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良士蹶蹶並收藏靈帝求生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