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此取士為官之根本,豈可本末倒置?”尹勳反駁道。


    竇冕看向竇武,求救道:“爹,尹伯父說的啥意思?”


    “孟子雲: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是故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勢。”竇武解釋道。


    “爹,你這和伯父說的不就是龍生龍,鳳生鳳嘛。”


    “難道有錯?”尹勳反問道。


    “我認為此法弊端過多,上品無寒門,可寒門會答應嗎?”


    “哦?說說你的想法。”


    “我以為治民旨在明明德,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那官吏者何?”竇武不高興的說。


    “官吏者,天子之耳目,庶民之父母,苟無私欲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


    “那大人、小人何以理民?聖人尚且犯錯,何況人之賢愚不同?”尹勳追問道。


    “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凡有血氣,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


    “此話有點言過其實了吧。”


    “未也!”


    “人人胸中各有個聖人,隻自信不及,何以聖人獨有?”


    竇武麵露喜色的問:“我兒可知人有賢愚,聖人則無,難道真可無賢愚之別?”


    “爹,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賢侄認為何以為聖人?”


    “良知而已!”


    “請說於我知!”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所謂良知良能,愚夫愚婦可與及者。至於節目時變之詳,毫厘千裏之繆,必待學而後知。今語孝於溫清定省,孰不知之。至於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興師,養誌、養口,小杖、大杖,割股,廬墓等事,處常處變,過與不及之間,必須討論是非,以為製事之本。然後心體無蔽,臨事無失。”


    尹勳聽後,站起身對著竇冕行了一禮,滿臉肅穆的說:“古有甘羅十二歲拜相,吾曾以為誑人之語,今始知古人誠不欺我。”


    “遊平老弟,為兄失陪了,我欲閉關幾日,還請見諒。”


    竇武起身雙手抱拳道:“伯元兄,但請自去,我欲帶我兒去見見郭林宗。”


    “自去,自去,恕為兄失禮了。”


    尹勳說完話便轉身走入後堂,竇武有點不可思議的看著遠去的背影,轉過頭,沒好氣的哼了一聲大踏步走出屋子。


    竇冕轉身拜別了尹瑋,趕緊拉起正在揉肚子消食的煙兒,快步跟上竇武。


    煙兒看著黑著臉的竇武,小聲問道:“公子,咋迴事?怎麽把老爺惹了?”


    “我咋知道,我就胡咧咧了一下,我爹就這樣子了。”竇冕嘟著嘴道。


    “哼!孽障,你難道不知錯哪了?”竇武氣憤的說。


    “爹,人家又沒生氣,你吵我幹啥?”


    “這是最後一次,若你再敢顯擺你那點東西,你就滾迴山陽去,別在迴來。”竇武陰著臉說完,直衝衝的往竹林外走。


    竇冕悻悻然摟著煙兒跟在竇武身後,沿著竹林外的小路往東北方向走去,繞過一個偌大的魚塘,輕步走在魚塘不遠的石板路,從兩旁整齊的樹中間的路穿過去。


    一排木質瓦房整齊的出現在空蕩蕩的空地盡頭,空地上六張石桌,石桌旁圍滿了身著儒裝,頭戴各色頭幘的年輕人,一個個手拿竹簡,搖頭晃腦的在那相互探討著什麽,是不是冒出一兩聲吵鬧聲。


    竇武從年輕人身邊走過,一個個書生站起身行禮,然後繼續坐下探討自己剛才未盡的話題。


    煙兒抱著竇冕從這群人身邊走過,竇冕伸著耳朵隨意的聽了一句,句句不理閹豎火鍋,是不是還義憤填膺的罵幾句髒話。


    “這群小夥子是一群憤青,看來這郭林宗不是省油的燈啊,這群定時炸彈放身邊,還真有點不放心,啥時候有機會得給我爹說說。”竇冕心裏盤算道。


    竇冕抬起頭,瞧見正屋裏麵一個身穿灰色儒袍,體態消瘦的中年人,頭帶一頂一邊高一邊低的儒巾,甩著寬大的衣袖,風度翩翩的走出來。


    “遊平公,許久不見,風采依舊啊!”中年人雙手抱拳道。


    “哎呀,林宗老弟,千萬可別這麽稱唿,你這麽稱唿,可真是要趕我走啊。”


    “哎呀!勿要見怪,遊平兄,今天所為何來?”


    “無它,帶我兒來見識一下你這位君子。”竇武正說這話,忽然轉頭看見竇冕還在煙兒身前抱著,臉色難看的說:“還不下來見過長輩,待在婦人胸前,成何體統!”


    竇冕撅著嘴,氣悶的從煙兒身前爬下來,走到竇武身前,長揖及地道:“晚輩竇冕見過郭叔父。”


    “哦?還知道我名字,不知你爹有沒有說過我壞話啊?”


    “未也!不過我在山陽聽過叔父一件軼事,因而心向往之。”


    “不知何事?可否說於我知?”郭太饒有興趣的逗著竇冕。


    “迴叔父的話,有傳言叔父家世貧窮,幼年喪父,與母相依日月。既長,身長八尺,容貌魁偉。母欲出縣事,然所謂“大丈夫焉能處鬥筲之役乎?”遂向親友錢,行至河南成皋屈伯彥處學。叔父雖常陷衣,二日一食之窘況,不過三年學,遂博通《三墳》、《五典》等書典,而善言,美音製。”


    “哎呀!這乃我少年真實事,非虛言也!”郭太摩挲著下巴的胡須感歎的說。


    “我曾聞學而優則仕,叔父為何未曾出仕?”


    “哈哈…左傳雲:孔文子之將攻太叔也,訪於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嚐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乃退,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文子遽止之,曰:圉豈敢度其私,訪衛國之難也。將止,魯人以幣召之,乃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帝求生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良士蹶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良士蹶蹶並收藏靈帝求生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