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聽完竇冕的話,心裏吃味的緊,揉了揉有點發痛的鬢角,開口道:“表弟,你既然說聖人與佛都已致良知為目的,那該怎麽來做?”
“很簡單!知是非,懂善惡。”竇冕簡而言之道。
楊秉、楊賜一聽,當即樂了,楊賜笑道:“別打哈哈,說點實際的。”
竇冕閉著眼睛站在地上,仔細的邊迴憶便說道:“凡做一事,發一念,其動機是否出於自私自利,即善惡之唯一標準,凡一毫私欲之萌,隻責此誌不立,即私欲便退。聽一毫客氣之動,隻責此誌不立,即客氣便消除。或怠心生,責此誌,即不怠;忽心生,責此誌,即不忽;燥心生,責此誌,即不燥;妒心生,責此誌,即不妒;忿心生,責此誌,即不忿;貪心生,責此誌,即不貪;傲心生,責此誌,即不傲;吝心生,責此誌,即不吝。”
“冕兒,你曾說凡夫俗子可為聖人,那聖人與凡人有何區別?”楊秉急切的問道。
“外祖父,容我想想,今天說的有點多,我仔細琢磨下。”竇冕一副小大人模樣,躬身對楊秉說道。
竇冕走迴座位盤起腿,閉上眼睛慢慢迴憶自己的那一世知識大爆發年代的書籍,緩緩開口道:“聖人和凡人的區別不是有沒有良知這一光明本體,而隻是明覺程度不同,受遮蔽的程度不同。即使不同,卻都多少有本體透出的明處。依照這明處進行省察克治,當下一念善的則留、惡的克去,不僅有事時被動省察克治,而且無事時主動追究披尋,不拔病根誓不罷休,便是致良知的工夫所在,所以聖人與凡人的區別,而功夫需要時間打磨,每一點不善都是從根本不善處發出的,姑息便永遠談不上致良知。”
楊秉聽完看了看竇冕,轉身瞧了瞧楊彪道:“晚上彪兒陪冕兒去逛燈會,我去書房休息會。”說完站起身一搖一晃的走了。
楊賜看著楊秉離開,對著坐在身邊的桓氏道:“給孩子們取點零花錢,我也迴書房去了,晚上就不陪你們去轉了。”說完也站起身直衝衝的走出了房門。
桓氏站起身,對著楊縈吩咐了一下,楊縈快速的跑出客廳,沒多大會拿了一個絲綢做的小錢袋遞給桓氏。
桓氏從中取出兩把錢放在桌案上數了數,然後開口道:“今兒給你們每人二十個大錢,你們出去仔細點花,別到時候迴不來了。”
楊縈聽著母親說完話,快速的拿過兩份錢,遞給竇冕一份,高高興興的拉著竇冕往屋外走。
兩人剛走出門口,背後傳來了楊越的聲音:“縈兒,我帶冕兒去逛燈會!”
“大兄,那我們一起吧,反正在家裏沒啥玩的,你們一走我一個人在家又沒人陪我了!”楊縈轉過身歡快的說。
楊越走過來,拍了拍楊縈腦袋,抱起地上站在楊縈身邊的竇冕,小聲說:“妹妹,咱們坐車去還是走過去?”
“又沒多遠,走過去吧!”楊縈說。
竇冕看了一眼楊越,心道:“這貨心裏可能藏著啥幺蛾子,我得注意點了。”
竇冕低下頭問楊縈:“堂姐,你華陰離這遠嗎?”
“不遠,我經常去。”楊縈自信的說。
“那走了!”楊越說完快速的踩開步子,走在前麵。
竇冕坐在楊越胳膊上,仔細看了下走過的路,從外祖父門口的大路走到這邊大群落的楊家院子,再拐幾個彎之後從一大片竹林穿過去,到達了可容兩輛車通過的平坦官道。
“大兄,等等我!”楊縈在身後喘著粗氣喊到。
楊越轉過頭看了楊縈一眼,眉頭一皺,然後又舒展開,帶著點冷冰冰的語氣,故作興奮的說道:“馬上就要到了,你慢點!”
楊縈一腳高一腳低的跑到楊越身邊,氣喘籲籲的說道:“我就知道這裏,每次娘親帶我就走到這,之後的路我就不知道了。”
“來,我拉著你。”楊越邊說邊牽過楊縈的手。
一行三人沿著官道北方不太寬闊的路往前走,越走路越平,漸漸出現了寬廣的大道。
“堂兄,這怎麽迴事,剛那條官道和這裏中間怎麽那麽窄,現在這個地方這麽寬?”竇冕有點好奇的問。
“我們抄了近道,那邊有一條大路,直通華陰。”楊越指著右邊的平坦大道說。
竇冕沿著楊越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大道上那個方向人來人往,仔細看了人群基本上都是年輕人還有小孩,沒有年紀稍微大的點人。
“堂兄,這怎麽都是小孩子和年輕人啊?”竇冕抬起頭問楊越。
“這就不知道了吧。”楊越一副驕傲的樣子說道:“上元節可是文帝時期就開始的與民同慶的節日,這天做什麽都可以,年紀大的最後來隻是看看燈籠,可這漢陰城近幾十年燈都是一樣,早都看煩了。”
楊縈一聽趕緊插嘴說:“大兄年年來,你還沒看夠嗎?”
“我?”楊越看向楊縈,用手指了指自己,“我像是看燈的人嗎?我們這是有文會。”
“冕兒,你下來,我們去看燈去,別管他了。”楊縈雙手伸過來說。
楊越不樂意的說道:“先進城,進城你們去玩去!”
“好!”楊縈高高興興地甩著頭上的兩個發髻,爽快的迴道。
楊越拉著楊縈往北方繼續前行,沒多長時間,便看到了城牆的邊沿。
竇冕瞧著這黃黑色的城頭,透著古老的顏色,往前再走不遠,整個矮塌塌的城牆顯露出來,也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有修繕,城牆的牆壁上長滿了黝黑色的青苔,偌大的城門上麵用著篆字寫著紅色的“華陰”二字。
楊越放下竇冕,對著楊縈道:“縈兒,你們去玩去,現在這離天黑也快了,別玩太遲了,你們到時候去“匯文樓”找我。”
“好!知道了。”楊縈說完,拉起竇冕興衝衝的走進城。
竇冕從城門往裏麵邊走邊看,一條接道從頭通到尾,腳下踩的還是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兩旁木質房屋門口的一個個幌子下掛著紅色的燈籠,中間一塊房屋很稀疏的地方,地上有擺瓶瓶罐罐的,有掛一堆竹片的,還有就是各種小販推著車或者手上拿著東西正在那裏麵露笑容聊天的。
兩旁店家門口都放有小桌案,桌案上堆有各種麥芽糖做的小食或者點心,以供兩旁形形色色的行人品嚐。
(本章完)
“很簡單!知是非,懂善惡。”竇冕簡而言之道。
楊秉、楊賜一聽,當即樂了,楊賜笑道:“別打哈哈,說點實際的。”
竇冕閉著眼睛站在地上,仔細的邊迴憶便說道:“凡做一事,發一念,其動機是否出於自私自利,即善惡之唯一標準,凡一毫私欲之萌,隻責此誌不立,即私欲便退。聽一毫客氣之動,隻責此誌不立,即客氣便消除。或怠心生,責此誌,即不怠;忽心生,責此誌,即不忽;燥心生,責此誌,即不燥;妒心生,責此誌,即不妒;忿心生,責此誌,即不忿;貪心生,責此誌,即不貪;傲心生,責此誌,即不傲;吝心生,責此誌,即不吝。”
“冕兒,你曾說凡夫俗子可為聖人,那聖人與凡人有何區別?”楊秉急切的問道。
“外祖父,容我想想,今天說的有點多,我仔細琢磨下。”竇冕一副小大人模樣,躬身對楊秉說道。
竇冕走迴座位盤起腿,閉上眼睛慢慢迴憶自己的那一世知識大爆發年代的書籍,緩緩開口道:“聖人和凡人的區別不是有沒有良知這一光明本體,而隻是明覺程度不同,受遮蔽的程度不同。即使不同,卻都多少有本體透出的明處。依照這明處進行省察克治,當下一念善的則留、惡的克去,不僅有事時被動省察克治,而且無事時主動追究披尋,不拔病根誓不罷休,便是致良知的工夫所在,所以聖人與凡人的區別,而功夫需要時間打磨,每一點不善都是從根本不善處發出的,姑息便永遠談不上致良知。”
楊秉聽完看了看竇冕,轉身瞧了瞧楊彪道:“晚上彪兒陪冕兒去逛燈會,我去書房休息會。”說完站起身一搖一晃的走了。
楊賜看著楊秉離開,對著坐在身邊的桓氏道:“給孩子們取點零花錢,我也迴書房去了,晚上就不陪你們去轉了。”說完也站起身直衝衝的走出了房門。
桓氏站起身,對著楊縈吩咐了一下,楊縈快速的跑出客廳,沒多大會拿了一個絲綢做的小錢袋遞給桓氏。
桓氏從中取出兩把錢放在桌案上數了數,然後開口道:“今兒給你們每人二十個大錢,你們出去仔細點花,別到時候迴不來了。”
楊縈聽著母親說完話,快速的拿過兩份錢,遞給竇冕一份,高高興興的拉著竇冕往屋外走。
兩人剛走出門口,背後傳來了楊越的聲音:“縈兒,我帶冕兒去逛燈會!”
“大兄,那我們一起吧,反正在家裏沒啥玩的,你們一走我一個人在家又沒人陪我了!”楊縈轉過身歡快的說。
楊越走過來,拍了拍楊縈腦袋,抱起地上站在楊縈身邊的竇冕,小聲說:“妹妹,咱們坐車去還是走過去?”
“又沒多遠,走過去吧!”楊縈說。
竇冕看了一眼楊越,心道:“這貨心裏可能藏著啥幺蛾子,我得注意點了。”
竇冕低下頭問楊縈:“堂姐,你華陰離這遠嗎?”
“不遠,我經常去。”楊縈自信的說。
“那走了!”楊越說完快速的踩開步子,走在前麵。
竇冕坐在楊越胳膊上,仔細看了下走過的路,從外祖父門口的大路走到這邊大群落的楊家院子,再拐幾個彎之後從一大片竹林穿過去,到達了可容兩輛車通過的平坦官道。
“大兄,等等我!”楊縈在身後喘著粗氣喊到。
楊越轉過頭看了楊縈一眼,眉頭一皺,然後又舒展開,帶著點冷冰冰的語氣,故作興奮的說道:“馬上就要到了,你慢點!”
楊縈一腳高一腳低的跑到楊越身邊,氣喘籲籲的說道:“我就知道這裏,每次娘親帶我就走到這,之後的路我就不知道了。”
“來,我拉著你。”楊越邊說邊牽過楊縈的手。
一行三人沿著官道北方不太寬闊的路往前走,越走路越平,漸漸出現了寬廣的大道。
“堂兄,這怎麽迴事,剛那條官道和這裏中間怎麽那麽窄,現在這個地方這麽寬?”竇冕有點好奇的問。
“我們抄了近道,那邊有一條大路,直通華陰。”楊越指著右邊的平坦大道說。
竇冕沿著楊越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大道上那個方向人來人往,仔細看了人群基本上都是年輕人還有小孩,沒有年紀稍微大的點人。
“堂兄,這怎麽都是小孩子和年輕人啊?”竇冕抬起頭問楊越。
“這就不知道了吧。”楊越一副驕傲的樣子說道:“上元節可是文帝時期就開始的與民同慶的節日,這天做什麽都可以,年紀大的最後來隻是看看燈籠,可這漢陰城近幾十年燈都是一樣,早都看煩了。”
楊縈一聽趕緊插嘴說:“大兄年年來,你還沒看夠嗎?”
“我?”楊越看向楊縈,用手指了指自己,“我像是看燈的人嗎?我們這是有文會。”
“冕兒,你下來,我們去看燈去,別管他了。”楊縈雙手伸過來說。
楊越不樂意的說道:“先進城,進城你們去玩去!”
“好!”楊縈高高興興地甩著頭上的兩個發髻,爽快的迴道。
楊越拉著楊縈往北方繼續前行,沒多長時間,便看到了城牆的邊沿。
竇冕瞧著這黃黑色的城頭,透著古老的顏色,往前再走不遠,整個矮塌塌的城牆顯露出來,也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有修繕,城牆的牆壁上長滿了黝黑色的青苔,偌大的城門上麵用著篆字寫著紅色的“華陰”二字。
楊越放下竇冕,對著楊縈道:“縈兒,你們去玩去,現在這離天黑也快了,別玩太遲了,你們到時候去“匯文樓”找我。”
“好!知道了。”楊縈說完,拉起竇冕興衝衝的走進城。
竇冕從城門往裏麵邊走邊看,一條接道從頭通到尾,腳下踩的還是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兩旁木質房屋門口的一個個幌子下掛著紅色的燈籠,中間一塊房屋很稀疏的地方,地上有擺瓶瓶罐罐的,有掛一堆竹片的,還有就是各種小販推著車或者手上拿著東西正在那裏麵露笑容聊天的。
兩旁店家門口都放有小桌案,桌案上堆有各種麥芽糖做的小食或者點心,以供兩旁形形色色的行人品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