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士打扮成信使,這是個相當正確的決定。
由於貴族階層莫名奇妙的不知從何而來的所謂‘貴族風度’——東方的士大夫也一樣——哪怕戰場上已經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兩個貴族之間還是該聯係就聯係,該跳舞就跳舞,就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還是拿英國做例子——誰叫他靠的近,又有這麽多缺根筋的事呢。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孫亨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都認為自己有權繼承英國王位,斯蒂芬搶先一步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不服,因此領兵前來爭奪王位。
在第一次王位爭奪戰中,年僅十四歲的亨利二世經驗不足,準備不充分,還沒開戰軍隊就沒有了糧餉,陷入饑餓,困窘之下,他居然向敵人斯蒂芬請求支援。而斯蒂芬呢,他慷慨解囊,借錢讓亨利二世把饑餓的雇傭軍打發迴家,第一次戰爭就這樣可笑地不了了之。
數年之後,亨利二世羽翼已豐,卷土重來,雙方再次展開大戰,這次亨利二世很快取得勝利,斯蒂芬俯首投降。然而,雙方談判後達成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雙方約定,斯蒂芬繼續做英國國王,但要宣布亨利二世為繼承人。
老天爺,這可是戰爭!是會流血,會死人的戰爭!戰爭是冷酷的,毫無溫情可言的,而這些人卻是完全的把戰爭當做了消遣的遊戲,一點認真的態度都沒有。怪不得日後會被綠綠虐的死去活來,一直到工業革命才搬迴陣來。
因此死士馬上就得到了高規格的禮遇,不管怎麽說,哪怕馬上就要同大公第二次開戰,他好歹也是大公的信使,小唐伯爵不招待好是會被看做是野蠻人的——雖然他們在歐洲大陸看來已經是野蠻人了。
話說這可真是奇怪,羅馬人看不起除了羅馬以外的人,認為他們都是蠻子,然後羅馬被蠻子入侵了;蠻子瞧不起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認為他們是蠻子中的蠻子,結果維京人就成了全歐洲的親爹;整個歐洲都瞧不起蒙古人,認為他們堪稱是蠻子的巔峰,最後他們就被蒙古花式吊打重新做人了……
總之,在中世紀,如果有人叫你蠻子,你大可以掂起斧頭就砍他,放心,他一般都是打不過你的。
閑話少敘,等到死士到了大廳之後,小唐伯爵以及諸位騎士已經在那等著了。
“萬安,尊貴的伯爵大人,以及諸位尊貴的騎士大人,鄙人僅代表榮耀的穆爾奇德·瓦·奧布萊恩,芒斯特大公,北芒斯特伯爵,本拉提的擁有者,利默裏克的守護者,向您獻上最誠摯的敬意。”
事先說明,這可不是我水字數,而是大公的頭銜就是這麽長,如果你願意查一查維多利亞女王的頭銜名稱,那麽我發誓那就足以讓我水上個幾百字了。
“使者免禮,那麽,大公派你過來有什麽事嗎?”
小唐伯爵說道,在他的預想中,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是責問自己兒子的去向要求賠禮道歉然後出兵,而是大罵一通為兒子複仇然後出兵,說來說去八成就是宣戰公告而已。
“大公殿下托鄙人為尊貴的伯爵大人送上一封信,書信在此,請大人查收。”
死士說著,從自己的懷裏掏出了信,雙手奉上,等待著小唐伯爵的查收。
當然,小唐伯爵是肯定不會動的,他的手下,奧爾科巴騎士收下了信件,又仔細檢查一下,確認信件上的油封並沒有破,也就是說信件沒有被人看過,油封上印的印章也確實是穆爾奇德大公的,死士沒有說謊,這才把信件遞給了小唐伯爵。
小唐伯爵接到了信件,當場就用……小刀把它給拆開了,一股子膻味就飄了出來,好吧,這信件是使用羊皮紙寫的。
大公寫的內容其實也不多,而且筆跡看起來相當的匆忙,應該是緊急情況下所寫的,內容概括起來大概就是這樣:
“侄子啊,咱倆之前雖然打了一仗,但那也是家事,家醜不可外揚嘛。
但是現在有一個混蛋,就是那個康諾特公爵艾德,他搶了我的利默裏克之後又聽見人說德斯蒙德的富奢,馬上就動心了,要拉著我一塊去打你啊!我一想肯定是不行,你是我的侄子,艾德隻是一個外人,哪有幫著外人去搶自己家裏麵的人的道理?
不過艾德現在兵強馬壯,舅舅我也沒法反抗,不過舅舅同你約定,戰場上以紅色旗子為標誌,搖晃三次為信號,舅舅當場就和他翻臉,八百壯士枕戈以待,一舉擊潰艾德的大軍。
另,送信的那個家夥你幫我結果了,此事秘密,不可不慎。”
小唐伯爵看完信就沉默起來,思考著這信件的真實性。
從理智的角度來說,小唐伯爵看不到穆爾奇德大公這樣做有什麽好處。
同艾德公爵翻臉,這可不是一個輕易就能下的決定,兩個公爵之間開戰等於將整個愛爾蘭都拉入了戰火之中——當然,這不算什麽,想來兩位公爵也不會在乎。
但是,重要的是,如果小唐伯爵成功了,又創造奇跡打敗另一位公爵了,穆爾奇德大公又能得到什麽樣的好處?小唐伯爵的好感嗎?
開什麽玩笑!他可是大公!
但是一旦小唐伯爵失敗了,這封信再被艾德公爵搜到,那麽穆爾奇德大公他……他……他……好像也沒什麽事。
開什麽玩笑!他可是大公!
好吧,小唐伯爵有些明白了,穆爾奇德大公這是在兩頭下注呢。
假如小唐伯爵贏了,那麽大公這個提前示好的舉動,不管它有沒有起作用,他至少能得到小唐伯爵的好感,這對於目前已經被打成了一團亂麻的北芒斯特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前麵已經說過,來德斯蒙德的海商都要經過利默裏克中轉,這就是一筆不小的稅收,足以支持北芒斯特重建了。
況且這也能沉重打擊艾德公爵現在的囂張氣焰,愛爾蘭僅有兩位大公,而現在穆爾奇德大公托庇於艾德公爵的名下,艾德公爵大有‘天下英雄我為王’的架勢——請注意,這才是最重要的!!!這要是真的讓他稱王了,那穆爾奇德大公的好日子就真的到頭了。
即使是反過來講,小唐伯爵輸了,德斯蒙德被掠奪一空,對大公也沒什麽影響,而就算是信件被找到,請記住,他可是大公!
大公這個身份就好像是皇帝,是天下正統,你可以要挾,可以不爽,但這就是一道免死金牌,他頂多就是日子難過些,反正也不會比現在更難過了。
如果再往深處去想,假如說開戰的借口——穆爾切爾特奇王子的人頭,就是大公親自派人送過來的……
小唐伯爵不禁打了個寒顫,虎毒還不食子啊!大公的心,實在是太狠毒了!
但是話雖如此,小唐伯爵依然是把信交給騎士們傳閱,如果這些騎士裏麵有不識字的,也有著菲利普教士在一旁翻譯,於是馬上,這群騎士們就振奮起來了——不管怎麽說,以一個伯爵領同時應對兩位公爵,哪怕其中有一位公爵已經打成半殘廢了,但是虎死餘威在,光是名聲,就足以讓人膽寒了。
但是現在,既然穆爾奇德大公願意反水,那就是一位公爵加一位伯爵對陣一位公爵,這勝算就是嗡嗡嗡的往上漲——同樣的,騎士們選擇性忽略了穆爾奇德大公已經半殘廢的事實。
好吧,既然現在騎士們也都已經安心了,那麽剩下的就是眼前的死士的問題了,是殺是留,說實話,小唐伯爵看著自己的金手指,陷入了猶豫之中。
由於貴族階層莫名奇妙的不知從何而來的所謂‘貴族風度’——東方的士大夫也一樣——哪怕戰場上已經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兩個貴族之間還是該聯係就聯係,該跳舞就跳舞,就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還是拿英國做例子——誰叫他靠的近,又有這麽多缺根筋的事呢。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孫亨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都認為自己有權繼承英國王位,斯蒂芬搶先一步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不服,因此領兵前來爭奪王位。
在第一次王位爭奪戰中,年僅十四歲的亨利二世經驗不足,準備不充分,還沒開戰軍隊就沒有了糧餉,陷入饑餓,困窘之下,他居然向敵人斯蒂芬請求支援。而斯蒂芬呢,他慷慨解囊,借錢讓亨利二世把饑餓的雇傭軍打發迴家,第一次戰爭就這樣可笑地不了了之。
數年之後,亨利二世羽翼已豐,卷土重來,雙方再次展開大戰,這次亨利二世很快取得勝利,斯蒂芬俯首投降。然而,雙方談判後達成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雙方約定,斯蒂芬繼續做英國國王,但要宣布亨利二世為繼承人。
老天爺,這可是戰爭!是會流血,會死人的戰爭!戰爭是冷酷的,毫無溫情可言的,而這些人卻是完全的把戰爭當做了消遣的遊戲,一點認真的態度都沒有。怪不得日後會被綠綠虐的死去活來,一直到工業革命才搬迴陣來。
因此死士馬上就得到了高規格的禮遇,不管怎麽說,哪怕馬上就要同大公第二次開戰,他好歹也是大公的信使,小唐伯爵不招待好是會被看做是野蠻人的——雖然他們在歐洲大陸看來已經是野蠻人了。
話說這可真是奇怪,羅馬人看不起除了羅馬以外的人,認為他們都是蠻子,然後羅馬被蠻子入侵了;蠻子瞧不起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認為他們是蠻子中的蠻子,結果維京人就成了全歐洲的親爹;整個歐洲都瞧不起蒙古人,認為他們堪稱是蠻子的巔峰,最後他們就被蒙古花式吊打重新做人了……
總之,在中世紀,如果有人叫你蠻子,你大可以掂起斧頭就砍他,放心,他一般都是打不過你的。
閑話少敘,等到死士到了大廳之後,小唐伯爵以及諸位騎士已經在那等著了。
“萬安,尊貴的伯爵大人,以及諸位尊貴的騎士大人,鄙人僅代表榮耀的穆爾奇德·瓦·奧布萊恩,芒斯特大公,北芒斯特伯爵,本拉提的擁有者,利默裏克的守護者,向您獻上最誠摯的敬意。”
事先說明,這可不是我水字數,而是大公的頭銜就是這麽長,如果你願意查一查維多利亞女王的頭銜名稱,那麽我發誓那就足以讓我水上個幾百字了。
“使者免禮,那麽,大公派你過來有什麽事嗎?”
小唐伯爵說道,在他的預想中,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是責問自己兒子的去向要求賠禮道歉然後出兵,而是大罵一通為兒子複仇然後出兵,說來說去八成就是宣戰公告而已。
“大公殿下托鄙人為尊貴的伯爵大人送上一封信,書信在此,請大人查收。”
死士說著,從自己的懷裏掏出了信,雙手奉上,等待著小唐伯爵的查收。
當然,小唐伯爵是肯定不會動的,他的手下,奧爾科巴騎士收下了信件,又仔細檢查一下,確認信件上的油封並沒有破,也就是說信件沒有被人看過,油封上印的印章也確實是穆爾奇德大公的,死士沒有說謊,這才把信件遞給了小唐伯爵。
小唐伯爵接到了信件,當場就用……小刀把它給拆開了,一股子膻味就飄了出來,好吧,這信件是使用羊皮紙寫的。
大公寫的內容其實也不多,而且筆跡看起來相當的匆忙,應該是緊急情況下所寫的,內容概括起來大概就是這樣:
“侄子啊,咱倆之前雖然打了一仗,但那也是家事,家醜不可外揚嘛。
但是現在有一個混蛋,就是那個康諾特公爵艾德,他搶了我的利默裏克之後又聽見人說德斯蒙德的富奢,馬上就動心了,要拉著我一塊去打你啊!我一想肯定是不行,你是我的侄子,艾德隻是一個外人,哪有幫著外人去搶自己家裏麵的人的道理?
不過艾德現在兵強馬壯,舅舅我也沒法反抗,不過舅舅同你約定,戰場上以紅色旗子為標誌,搖晃三次為信號,舅舅當場就和他翻臉,八百壯士枕戈以待,一舉擊潰艾德的大軍。
另,送信的那個家夥你幫我結果了,此事秘密,不可不慎。”
小唐伯爵看完信就沉默起來,思考著這信件的真實性。
從理智的角度來說,小唐伯爵看不到穆爾奇德大公這樣做有什麽好處。
同艾德公爵翻臉,這可不是一個輕易就能下的決定,兩個公爵之間開戰等於將整個愛爾蘭都拉入了戰火之中——當然,這不算什麽,想來兩位公爵也不會在乎。
但是,重要的是,如果小唐伯爵成功了,又創造奇跡打敗另一位公爵了,穆爾奇德大公又能得到什麽樣的好處?小唐伯爵的好感嗎?
開什麽玩笑!他可是大公!
但是一旦小唐伯爵失敗了,這封信再被艾德公爵搜到,那麽穆爾奇德大公他……他……他……好像也沒什麽事。
開什麽玩笑!他可是大公!
好吧,小唐伯爵有些明白了,穆爾奇德大公這是在兩頭下注呢。
假如小唐伯爵贏了,那麽大公這個提前示好的舉動,不管它有沒有起作用,他至少能得到小唐伯爵的好感,這對於目前已經被打成了一團亂麻的北芒斯特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前麵已經說過,來德斯蒙德的海商都要經過利默裏克中轉,這就是一筆不小的稅收,足以支持北芒斯特重建了。
況且這也能沉重打擊艾德公爵現在的囂張氣焰,愛爾蘭僅有兩位大公,而現在穆爾奇德大公托庇於艾德公爵的名下,艾德公爵大有‘天下英雄我為王’的架勢——請注意,這才是最重要的!!!這要是真的讓他稱王了,那穆爾奇德大公的好日子就真的到頭了。
即使是反過來講,小唐伯爵輸了,德斯蒙德被掠奪一空,對大公也沒什麽影響,而就算是信件被找到,請記住,他可是大公!
大公這個身份就好像是皇帝,是天下正統,你可以要挾,可以不爽,但這就是一道免死金牌,他頂多就是日子難過些,反正也不會比現在更難過了。
如果再往深處去想,假如說開戰的借口——穆爾切爾特奇王子的人頭,就是大公親自派人送過來的……
小唐伯爵不禁打了個寒顫,虎毒還不食子啊!大公的心,實在是太狠毒了!
但是話雖如此,小唐伯爵依然是把信交給騎士們傳閱,如果這些騎士裏麵有不識字的,也有著菲利普教士在一旁翻譯,於是馬上,這群騎士們就振奮起來了——不管怎麽說,以一個伯爵領同時應對兩位公爵,哪怕其中有一位公爵已經打成半殘廢了,但是虎死餘威在,光是名聲,就足以讓人膽寒了。
但是現在,既然穆爾奇德大公願意反水,那就是一位公爵加一位伯爵對陣一位公爵,這勝算就是嗡嗡嗡的往上漲——同樣的,騎士們選擇性忽略了穆爾奇德大公已經半殘廢的事實。
好吧,既然現在騎士們也都已經安心了,那麽剩下的就是眼前的死士的問題了,是殺是留,說實話,小唐伯爵看著自己的金手指,陷入了猶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