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騎兵不斷騷擾大宋邊境,他們如同強盜一般,來了就搶,搶了就走,等到宋軍得到消息集結部隊,遼軍早已經撤退了。
這種襲擾戰術令人頗為頭痛,因為自從河套地區被黨項人控製之後,宋軍失去了戰馬產地,隻能以步兵為主,對抗在馬背上長大的契丹騎兵,劣勢顯而易見。
為此大宋自太宗皇帝開始,開始重金購入戰馬,不斷擴充騎兵,到如今也頗具規模,尤其是靜塞軍,從軍士到戰馬全部披重甲,武器裝備是各軍中最好的,更誇張的是,每人居然配備五匹馬!
當然這種奢侈的配置是無法大規模實施的,一般的邊防軍隊都麵臨馬匹不足,保州大營也是如此,楊延昭雖然一直想要一支騎兵隊伍,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軍營中的騎兵數量一直有限。
騎兵在大營中比較金貴,一般都是長於騎射且身負武功的邊民擔任。
鄭長生、劉紹、魏家諸人都是騎兵,這些武林高手上馬能衝,下馬能戰,一直是楊延昭手下的得力幹將。
奇才雖說並不擅長騎馬,卻也因功夫不俗,被編入騎兵隊伍。好在他悟性高、肯吃苦,經過半年左右的強訓,騎射水平提高很快。
這些騎兵被編成小隊,輪流巡視邊境,走一趟可能需要一天,也可能要好幾天。若遇到零星的契丹騎兵,便尋機殲滅,若遇到大隊人馬,便尾隨監視,傳遞消息。
有時他們也會過境刺探消息,為了安全起見,這些人都不穿軍服,也不佩戴製式武器。他們平時相當於斥候,戰時便集結為成隊的騎兵,這些人都是軍中最精英的戰士。
這一日,鄭長生帶著一隊騎兵在邊境巡視,大隊的騎兵分散開來,兩兩一組,分頭行動,約定傍晚在張官營會合,張官營是一個邊境小村落,常作為他們的打尖休息的據點。
奇才和馮英一組,兩人打扮成獵戶模樣,一起自東向西,在曠野上縱馬飛馳,氣候宜人,春風習習,田野上草木茂盛,野花遍地。
奇才心裏格外舒暢,雙腿夾緊胯下的戰馬,一聲吆喝,一人一馬風馳電掣向前,踏過長及馬膝的長草,穿過綠樹成蔭的林子,頭發被風吹的向後飛散,好不暢快淋漓。
馮英自後麵叫道:“老王,你跑這麽快,這是要與我比騎術麽?別看你功夫強,說到馬上功夫,我還真不怵你!”
他自幼便騎馬射獵,馬上的功夫十分精湛,一時被奇才激起了好勝之心,當下毫不示弱,縱馬直追。
二人一前一後,一口氣跑出十幾裏地,來到一處黃土路上,馮英漸漸追近,卻見奇才忽地勒住韁繩,胯下馬噅噅地叫著,高高昂起頭顱。
馮英衝過他的身邊,勒馬迴身,笑道:“怎麽不跑了?認輸了麽?”
奇才道:“有人來了,六匹馬。”說著跳下馬背。
馮英將信將疑地道:“老王,你是不是怕輸,找個借口不比了?我怎麽沒聽到有人,難道你是順風耳?”
奇才道:“敢不敢賭一下,一頓酒!”馮英大笑道:“好!”
他跳下了馬背,伏在地上側耳傾聽,一會兒便抬起頭來,說道:“果真,老王,真有你的!”
奇才早將兩匹馬牽到隱蔽之處,取下了弓箭,遞給馮英,一邊笑道:“那是,哥哥我就是順風耳,別忘了欠我的酒!”
馮英一笑,接過弓箭,二人伏在草叢之中,眼睛盯著來路。
邊關之地人跡罕至,騎馬之人可能是宋遼的軍士,也可能是本地零星的獵戶,六匹馬一起,更可能是騎兵,而宋兵一般兩兩一組,所以十有八九是契丹騎兵。
蹄聲漸近,遠遠地跑來六匹馬,馬上之人雖看不清臉麵,卻見他們包著頭巾。
契丹人髨發,若到宋境,隻從發式便可看出,所以他們都帶帽子,或包上頭巾。宋兵在邊境見到包頭巾者,都默認為契丹人。
雖然敵人三倍於己,可這二人是何等人物,當即便將這六人當作自己的囊中之物,至於掉頭逃跑,那是從來沒考慮過的。
馮英道:“第一個歸我!”他射術極精,有信心一箭命中,第一個落馬之後,後麵五人都會受阻。
他們隻有一箭的機會,若能命中兩人,雖然對方還有四人,對他們兩個武林高手來說,以二敵四沒有問題,關鍵是不要放走一個,而且最好能抓個活口,帶迴大營拷問敵軍動靜。
奇才點了點頭,暗暗地拉滿了弓,箭頭瞄向第二個人。
六匹馬已進入百步之內,馮英依舊引而不發,離得近些,當然命中的可能更大。
八十步,六十步,五十步,馬上之人的麵容已隱隱看得見,為首之人麵上黑森森的,好似長著滿臉的胡須。
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猛地弓弦聲響,馮英的箭自草叢中激射而出,帶著破空的尖嘯,直奔為首的契丹人而去。
在這麽短的距離突發冷箭,隻要準頭不差,敵人極少可能逃的掉,距離近、勢頭猛、突然發出,對方的落馬是顯而易見的。
果然,為首的騎士猛地自馬背上落下。奇才的箭隨後跟至,第二個騎士猝不及防,當即被射中前胸,翻身落馬。
此時馬還保持著前奔的勢頭,眨眼間到了二人十步之內,馮英摔掉弓箭,掣出雙鉤撲了上去。
還未到跟前,卻見旁邊人影一閃,奇才一掠而過,身形躍起,向著第一匹馬撲去。
馮英還在納悶,前兩個騎士已經落馬,應該撲第三個人才對,這老王莫不是懵了?
忽見第一匹馬肚子下麵倏地翻出一個人來,舉起彎刀,將奇才的短劍架住。
原來那人並未落馬,而是一個蹬裏藏身,將這隻近在咫尺的箭躲了過去,若是馮英經過他殺向後麵騎士,少不得被他半路偷襲,那可是兇多吉少了。
馮英心中暗暗歎服,這王奇才不僅是個順風耳,還是個千裏眼,什麽都逃不過他的耳目。
看起來這為首之人功夫極是不俗,很可能是這幾人的首領。
馮英讓過了他,大吼一聲,左手槍向著第三個騎士當胸刺去,那人尚未從驚愕中迴過神來,慌亂中舉刀招架,沒料到馮英右手鉤一伸一拉,將他的刀一把扯落,左手再刺,那人避無可避,被槍尖透體穿過。
馮英奪迴槍來,那屍體在馬背上一歪,頭朝下墜落,一隻腳尚留在馬蹬之中。
馬在原地打著轉,後麵三人已跳下馬來,各持長刀,從兩側向馮英撲至。
此時奇才與那為首的騎士已鬥了幾招,那人功夫甚強,刀法淩厲非常。
奇才自從功力全失,重新修煉以來,隻過了不到一年的光景,雖然何玄一掌融合了他身體內兩股內力,使他再練起功來事半功倍,功夫有一日千裏之感,可他傷愈之後從未與強手對壘過,此時乍逢強敵,心裏隱隱有些興奮,一時間打起精神,短劍連揮,將那人逼得連連後退。
可是那人雖退未亂,一柄刀守住門戶,風雨不透,顯然是在等同伴收拾了馮英再來夾擊。
而那三人也並未來支援他,明顯是對自己首領的功夫很有信心,他們的意圖很明顯,三打一先殺了馮英,再來以四敵一對付奇才,那時勝算又大了許多。
奇才用餘光一瞟,見馮英被三人以品字形圍在當中,一時左支右絀,落在下風。
他知道自己隻能速勝,先收拾了這個首領,才能去幫馮英,若是慢了,恐怕馮英兇多吉少,當即手下一緊,一招“聲色俱厲”霹靂般劈出。
這種襲擾戰術令人頗為頭痛,因為自從河套地區被黨項人控製之後,宋軍失去了戰馬產地,隻能以步兵為主,對抗在馬背上長大的契丹騎兵,劣勢顯而易見。
為此大宋自太宗皇帝開始,開始重金購入戰馬,不斷擴充騎兵,到如今也頗具規模,尤其是靜塞軍,從軍士到戰馬全部披重甲,武器裝備是各軍中最好的,更誇張的是,每人居然配備五匹馬!
當然這種奢侈的配置是無法大規模實施的,一般的邊防軍隊都麵臨馬匹不足,保州大營也是如此,楊延昭雖然一直想要一支騎兵隊伍,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軍營中的騎兵數量一直有限。
騎兵在大營中比較金貴,一般都是長於騎射且身負武功的邊民擔任。
鄭長生、劉紹、魏家諸人都是騎兵,這些武林高手上馬能衝,下馬能戰,一直是楊延昭手下的得力幹將。
奇才雖說並不擅長騎馬,卻也因功夫不俗,被編入騎兵隊伍。好在他悟性高、肯吃苦,經過半年左右的強訓,騎射水平提高很快。
這些騎兵被編成小隊,輪流巡視邊境,走一趟可能需要一天,也可能要好幾天。若遇到零星的契丹騎兵,便尋機殲滅,若遇到大隊人馬,便尾隨監視,傳遞消息。
有時他們也會過境刺探消息,為了安全起見,這些人都不穿軍服,也不佩戴製式武器。他們平時相當於斥候,戰時便集結為成隊的騎兵,這些人都是軍中最精英的戰士。
這一日,鄭長生帶著一隊騎兵在邊境巡視,大隊的騎兵分散開來,兩兩一組,分頭行動,約定傍晚在張官營會合,張官營是一個邊境小村落,常作為他們的打尖休息的據點。
奇才和馮英一組,兩人打扮成獵戶模樣,一起自東向西,在曠野上縱馬飛馳,氣候宜人,春風習習,田野上草木茂盛,野花遍地。
奇才心裏格外舒暢,雙腿夾緊胯下的戰馬,一聲吆喝,一人一馬風馳電掣向前,踏過長及馬膝的長草,穿過綠樹成蔭的林子,頭發被風吹的向後飛散,好不暢快淋漓。
馮英自後麵叫道:“老王,你跑這麽快,這是要與我比騎術麽?別看你功夫強,說到馬上功夫,我還真不怵你!”
他自幼便騎馬射獵,馬上的功夫十分精湛,一時被奇才激起了好勝之心,當下毫不示弱,縱馬直追。
二人一前一後,一口氣跑出十幾裏地,來到一處黃土路上,馮英漸漸追近,卻見奇才忽地勒住韁繩,胯下馬噅噅地叫著,高高昂起頭顱。
馮英衝過他的身邊,勒馬迴身,笑道:“怎麽不跑了?認輸了麽?”
奇才道:“有人來了,六匹馬。”說著跳下馬背。
馮英將信將疑地道:“老王,你是不是怕輸,找個借口不比了?我怎麽沒聽到有人,難道你是順風耳?”
奇才道:“敢不敢賭一下,一頓酒!”馮英大笑道:“好!”
他跳下了馬背,伏在地上側耳傾聽,一會兒便抬起頭來,說道:“果真,老王,真有你的!”
奇才早將兩匹馬牽到隱蔽之處,取下了弓箭,遞給馮英,一邊笑道:“那是,哥哥我就是順風耳,別忘了欠我的酒!”
馮英一笑,接過弓箭,二人伏在草叢之中,眼睛盯著來路。
邊關之地人跡罕至,騎馬之人可能是宋遼的軍士,也可能是本地零星的獵戶,六匹馬一起,更可能是騎兵,而宋兵一般兩兩一組,所以十有八九是契丹騎兵。
蹄聲漸近,遠遠地跑來六匹馬,馬上之人雖看不清臉麵,卻見他們包著頭巾。
契丹人髨發,若到宋境,隻從發式便可看出,所以他們都帶帽子,或包上頭巾。宋兵在邊境見到包頭巾者,都默認為契丹人。
雖然敵人三倍於己,可這二人是何等人物,當即便將這六人當作自己的囊中之物,至於掉頭逃跑,那是從來沒考慮過的。
馮英道:“第一個歸我!”他射術極精,有信心一箭命中,第一個落馬之後,後麵五人都會受阻。
他們隻有一箭的機會,若能命中兩人,雖然對方還有四人,對他們兩個武林高手來說,以二敵四沒有問題,關鍵是不要放走一個,而且最好能抓個活口,帶迴大營拷問敵軍動靜。
奇才點了點頭,暗暗地拉滿了弓,箭頭瞄向第二個人。
六匹馬已進入百步之內,馮英依舊引而不發,離得近些,當然命中的可能更大。
八十步,六十步,五十步,馬上之人的麵容已隱隱看得見,為首之人麵上黑森森的,好似長著滿臉的胡須。
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猛地弓弦聲響,馮英的箭自草叢中激射而出,帶著破空的尖嘯,直奔為首的契丹人而去。
在這麽短的距離突發冷箭,隻要準頭不差,敵人極少可能逃的掉,距離近、勢頭猛、突然發出,對方的落馬是顯而易見的。
果然,為首的騎士猛地自馬背上落下。奇才的箭隨後跟至,第二個騎士猝不及防,當即被射中前胸,翻身落馬。
此時馬還保持著前奔的勢頭,眨眼間到了二人十步之內,馮英摔掉弓箭,掣出雙鉤撲了上去。
還未到跟前,卻見旁邊人影一閃,奇才一掠而過,身形躍起,向著第一匹馬撲去。
馮英還在納悶,前兩個騎士已經落馬,應該撲第三個人才對,這老王莫不是懵了?
忽見第一匹馬肚子下麵倏地翻出一個人來,舉起彎刀,將奇才的短劍架住。
原來那人並未落馬,而是一個蹬裏藏身,將這隻近在咫尺的箭躲了過去,若是馮英經過他殺向後麵騎士,少不得被他半路偷襲,那可是兇多吉少了。
馮英心中暗暗歎服,這王奇才不僅是個順風耳,還是個千裏眼,什麽都逃不過他的耳目。
看起來這為首之人功夫極是不俗,很可能是這幾人的首領。
馮英讓過了他,大吼一聲,左手槍向著第三個騎士當胸刺去,那人尚未從驚愕中迴過神來,慌亂中舉刀招架,沒料到馮英右手鉤一伸一拉,將他的刀一把扯落,左手再刺,那人避無可避,被槍尖透體穿過。
馮英奪迴槍來,那屍體在馬背上一歪,頭朝下墜落,一隻腳尚留在馬蹬之中。
馬在原地打著轉,後麵三人已跳下馬來,各持長刀,從兩側向馮英撲至。
此時奇才與那為首的騎士已鬥了幾招,那人功夫甚強,刀法淩厲非常。
奇才自從功力全失,重新修煉以來,隻過了不到一年的光景,雖然何玄一掌融合了他身體內兩股內力,使他再練起功來事半功倍,功夫有一日千裏之感,可他傷愈之後從未與強手對壘過,此時乍逢強敵,心裏隱隱有些興奮,一時間打起精神,短劍連揮,將那人逼得連連後退。
可是那人雖退未亂,一柄刀守住門戶,風雨不透,顯然是在等同伴收拾了馮英再來夾擊。
而那三人也並未來支援他,明顯是對自己首領的功夫很有信心,他們的意圖很明顯,三打一先殺了馮英,再來以四敵一對付奇才,那時勝算又大了許多。
奇才用餘光一瞟,見馮英被三人以品字形圍在當中,一時左支右絀,落在下風。
他知道自己隻能速勝,先收拾了這個首領,才能去幫馮英,若是慢了,恐怕馮英兇多吉少,當即手下一緊,一招“聲色俱厲”霹靂般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