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一直喝到晌午,陳三覺得困了起身迴去。胡世剛來的時候送給張衛同的千金一隻美國金絲雀。來而不往非禮也!凡是來家做客的,張衛同都會有禮物相送,不論值錢與否,關鍵在於個情誼。

    他進了後房,找出一幅墨竹,落款石緣齋主人。這幅畫是張衛同去年冬天畫的,雖然說不上好,但是筆筆帶著張衛同的功夫。他把這幅畫送給胡世剛,胡世剛接過畫一看,亂石生竹,意境還是相當久遠,正像此時的中國在諸多列強的夾擊中生存。他收下了這幅畫,並且裝裱好,至今還掛在胡世剛臥室的牆壁上。

    張浩明是遠道而來,因為他與張衛同都是打算找出城郊的古墓,所以就住了下來。張浩明在此觀點上與張衛同似乎一致,他也覺得今天晚上會有人動手挖墳。張衛同不放心,找了一個外鄉人去盯陳三的梢兒。

    說句實話,陳三是真的不敢親自動土,畢竟他讓風水先生這麽一點,心裏的鬼一直還沒有落下來。他怕半夜掘墓挖出一個僵屍來就麻煩大了。畢竟自己盜墓二十載,為了就是今天這個小酒館,他覺得自己很知足了,本來就不是一個發大財的命!陳三迴到家,趁著酒勁兒洗洗就睡了。盯梢兒的外鄉人在地上打了個鋪蓋當做要飯的,一直在他的家門口守著,好及時報信兒得兩塊大洋的賞錢。陳三的婆娘看到陳三迴來了,索性就把窗簾拉上。大白天就拉窗簾讓盯梢兒的懷疑是不是陳三有事兒?他偷偷趴到窗戶上,用手在窗戶上輕輕扣了一個眼兒,一個勁兒往裏麵瞅!他看到那婆娘和陳三在床上滾在一起,被子都快掉了。他怕自己看錯了眼,足足看了十多分鍾才迴到自己的鋪蓋上。

    雖說已經立春,但是到了晚上天還是冷的要命。外鄉人被凍得實在靠不住了,就找了一張狗皮卷在身上,頭頂著一頂破氈帽。一直到了二更天,陳三都沒有出來,又冷又餓的外鄉人隻得去張衛同那裏說說情況。

    張衛同和張浩明一夜未睡,兩個人一直焦急地在廳房裏走來走去。聽到陳三按兵未動,張衛同猜想:是不是陳三小子會過幾天去?是不是現在風聲太緊,官兵巡邏得厲害?張浩明此時倒覺得,陳三這小子是個盜墓的,俗話說的好,兔子不吃窩邊草,恐怕是陳三覺得這個古墓就在自己的家門口,所以自己不去動。張浩明倒是沉得住氣,要是讓陳三挖墓,隻得是張衛同讓他挖,這件事誰都做不了!

    張衛同覺得張浩明說的對,但是又不放心陳三,所以一直讓那個外鄉人盯梢兒,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重新布置計劃!

    一直到了三月份的一個晌午,一輛京城開來的老爺車停在了城憲兵隊的外麵。盯梢兒的外鄉人看到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張衛同。張衛同覺得這個事有些蹊蹺,是不是有人看上了這個鼎,想出高價買去?他找到胡世剛打聽了一下,來的這個人是一個過去從事軍火生意的老板,與洋人的關係十分好!他來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那個鼎,他還聽說真墓沒有找到,於是想找些人挖出來,請憲兵隊配合!憲兵隊大隊長知道這個家夥的來曆,所以對那個墓進行了戒嚴,外麵拉上了防盜鐵絲網。

    “可能是洋人想要這個東西啊!要不怎麽來了一個這樣的家夥?”張衛同說道,“是不是想用這些東西換些軍火?”這個說法不過分,畢竟是戰亂時期,槍支彈藥緊張的很,尤其是外國的槍支,個個都十分搶手,而且價值不菲。胡世剛身上有一把德國造的手槍,那把手槍雖是洋人送的,但市場上根本就買不到,即便是有賣的,大多數是日本人仿造,而且一把槍大概幾十個銀元。張浩明隻是端起茶來吹了吹,然後又放下了。他覺得這個事如果一直拖下去,寶貝就成了別人的!於是張浩明道:“老弟,我們得動手了,先下手為妙!如今這個東西成了香餑餑,恐怕真的是價值連城啊!”張衛同此刻沒有了主意,隻是覺得憲兵隊已介入,掘墓的事兒味道就全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晶懸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頭水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頭水鬼並收藏水晶懸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