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群臣,臉色一變。
皇帝這個時候,冊封賈珞,很明顯不合規矩。
此事不應該在獻俘禮宴會上進行嗎?
皇帝陛下,以往喜怒不形於色,這個時候因為公主的事情,而情緒波動有些大啊。
身為帝王,豈能沒有軟肋?
沒有缺點?
皇帝性格有缺陷,有軟肋,還被發現,這對於文武群臣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揣摩聖意,了解帝王,才能屹立朝堂而不倒。
賈珞也有些意外,還是跪地聽封。
秦可卿眸光流轉,這段時間內,她的心境就像是過山車一樣,今日算是各種刺激玩了一個遍。
文武群臣情緒反應,泰和帝眼睛餘光就已經看到。
內心嗤笑一聲:“你們以為朕,這是心性被情緒左右,何嚐不是朕,利用這個機會,給你們一個破綻,一個自以為可以揣摩朕心思的漏洞,從而誤導你們呢?”
“念你方才無心之過,禮法有失,然功過自有懲戒封賞,今日隻升你爵位為衛國公。”
賈珞效仿李衛公,三千騎兵奔汗帳。
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泰和帝也是希望賈珞是他的李衛公。
所以,泰和帝將這封號給了賈珞。
賈珞心中一動,立即明白了泰和帝的用意。
還沒來得及謝恩,泰和帝哼了一聲:“獻俘禮宴會結束之後,閉門思過三個月,好好讀書,學習孔孟之學,朕會考校你的。等你得以考校得過,朕觀你擅長騎兵作戰,到時候重新組建一騎兵營。待到宴會結束,傳旨你府中,現在你說說,那三千多輛馬車都是裝的什麽。”
賈珞內心其實還是挺感動的。
雖然沒有成功給母親請封誥封,泰和帝處處愛護之情,賈珞也是記在了心裏。
“嘩!”
文武群臣,再次嘩然。
皇帝陛下這一次情緒波動有些太大吧,衛國公?
賈珞封爵國公?!
從一等男爵,獲封國公?
這跨度,也太大了!
完全不合規矩!
不合規矩啊!
文武群臣一片嘩然,皇後也有些愕然。深深看了一眼賈珞,心裏想著,要大皇子如何與賈珞拉近關係。
看了一眼身邊的秦可卿,皇後嘴角勾起。
很明顯,皇帝陛下,要重用賈珞!
福瑞長公主更明白,異姓王中,東西南北四位王爺,軍中威望極高,且都有各自的兵馬,又一個個站在太上皇一方。
泰和帝這是要在軍中扶持,可以抗衡四位異姓王的軍中大將!
泰和帝手下有四大金剛將軍,奈何與四位異姓王相比,還是遠遠不夠。
再有各鎮節度使的存在,泰和帝要賈珞重新組建一營兵馬,未嚐沒有未雨綢繆的打算。當賈珞為母請封誥命的時候,怕是就已經獲得了泰和帝的信任。
秦可卿眸中亮光閃閃。
一雙美眸,始終沒有離開賈珞身上。
夫君獲封國公爵!
當初的五城兵馬司,西城副指揮,她的英雄,不被看好的榮國府庶子...已經有了其先祖的等同爵位!
想一想,當初的相遇。
當真是老天眷顧!
“陛下...”
文武群臣,還沒有站出來反對的時候,賈珞已經起身謝恩,隨後朗聲道:“陛下,那些馬車上,裝的全是金銀細軟之物,除此之外,臣還從戎狄汗帳,收出不少賬目與書信。”
本來就要站出來反對泰和帝封賈珞爵位國公的文武,聽到賈珞從戎狄汗帳搜羅出賬目與書信,一刹那間,不少人臉都白了。
也有不少大臣,臉色不斷變化,根本沒有心情再提賈珞封爵反對意見。
自古以來,商賈之道,不分地域南北,不論天下東西,主要就是為了賺取利潤。不少朝臣、朝臣所屬家族生意,都是與戎狄或者四方四夷有生意往來。
瓷器。
茶葉。
布匹。
甚至...鹽鐵!
更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販賣更多東西。
此時,賈珞直接掌握了,他們的罪證!
不少大臣紛紛思索,自己家中的買賣,有沒有販賣違禁品,自己的家族子弟,有沒有膽大包天之徒,可能瞞著自己,販賣不該販賣的東西?
“哦?”
泰和帝眸子裏精光一閃,內心震動。
金銀細軟,填充國庫,可以富國強兵,減少百姓負擔。
這些書信,卻可以為泰和帝直接控製朝臣,帶來最鋒利的利刃!
賈珞帶給他的驚喜太多,泰和帝吩咐夏守忠:“你去,帶著禁軍,將這些賬目與書信,全部封存,等著朕查看。”
不少文武大臣勳貴,一瞬間心裏有些慌。
天殺的戎狄,竟然也會記賬?
他們懂得如何記賬?
他們會算術嗎?
知道算盤怎麽用嗎?
賬目必有出貨名目,也有進貨來源。
來源中,就有與之做買賣的人的名字!
朝中大臣做買賣,自然不會親自出麵,甚至家族子弟也不會親自出麵。然而,錦衣衛監察天下,一旦賬目名字出現,就可以查出背後很多問題。
根本逃不掉!
“太上皇口諭!”
就在夏守忠即將動身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來。
文武群臣一愣,完全不明所以。
太上皇這個時候,會有什麽口諭?
賈珞也有些好奇,這個神秘的太上皇,現在這個時候傳來口諭,怕是別有目的。
必然牽扯到權力之爭,利益交織之事。
文武群臣,包括皇後在內,紛紛下跪,縱然再多詫異,這個時候太上皇口諭,也必須要跪著聽。
秦可卿在孔三姐與瑞珠攙扶下跪下,賈珞眼睛餘光,在這個時候看到,皇後那裏的秦可卿,頓時心頭一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這次出塞,連番征戰,一去半年,賈珞對於家中多有牽掛,可以說十分的想念。
想念母親,想念嬌妻,還有那未曾出生的孩子。
看著秦可卿整個人胖了好幾圈,那碩大的孕肚,賈珞內心一鬆:“還好,可以等到我陪著可卿生孩子。”
泰和帝身為帝王,隻是微微躬身,眸子裏滿是陰沉。
太上皇!
在這個時候傳來口諭,想都不要想,必然牽扯甚廣,讓他這個帝王威嚴受損。
果然,小太監朗聲道:“朕雖久居深宮,亦有對天下牽掛,聽聞功臣歸來,宴會結束來太極宮一見。”
太上皇要見賈珞!
顯然,是要拉攏賈珞,泰和帝這個時候,已經冊封了賈珞,而且還是高規格的冊封,太上皇想要在這方麵拉攏,已經晚了一步。
就算是晚了一步,這個時候召見賈珞,也必然是有其他目的!
賈珞麵色一動,太上皇雖然居住太極宮,當年宣政皇帝篡位,太上皇依舊手中握有極大權勢,太上皇掣肘宣政帝多年。
如今,泰和帝也是篡位成功,太上皇本想重臨大寶落空,卻因手中大權,依舊可以左右朝堂局勢。
四王八公一脈,就是忠實的太上皇黨。
朝堂上文臣,一半都是屬於太上皇。
要不是泰和帝以自己的嫡係兵馬,轉變成為禁軍,直接控製了皇宮與神京城,怕是早就被太上皇一道聖旨廢除帝位,重臨大寶複辟成功。
但是賈珞十分清楚,老舊勳貴一脈,早已經腐朽不堪。
甚至,已經變成,趴在大正,這個已經腐朽而呈現頹勢的王朝身上,吸血的寄生蟲。
未來四王八公一脈,最終也會轉投泰和帝麾下,而沒有辨明形勢的賈家因此被抄家,北靜郡王也最終下場淒慘。
甄家被抄,史家也同樣抄家流放...
這些勳貴,就是站錯了隊。
這不是這些老舊勳貴目光短淺,而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太上皇,對於朝堂的影響力極大,除了神京城、禁軍之外,太上皇掌控的兵馬更多。
勢力更加龐大。
這些老舊勳貴,自然因此被迷惑。
如果不是因紅樓夢這本書,賈珞明白最終的勝利者是泰和帝,老舊勳貴的下場的警醒,賈珞興許也會誤判。
賈珞一開始,就是堅定的站在泰和帝一方。
小太監帶著太上皇的意誌而來,皇帝也會俯首。太上皇絕對不會看著泰和帝,直接輕鬆掌控朝堂,必然出手幹預。
果然...
小太監繼續傳達太上皇口諭:“......戎狄汗帳收羅的賬目書信,送入太極宮中。”
太上皇為了爭權,已經明目張膽,完全與皇帝撕破臉了!
那麽,這些涉及賬目書信的朝臣,太上皇怕是已經知道,這是要不顧一切的保住他們!
不少文武群臣,原本惶恐不安,這個時候眉開眼笑。
泰和帝臉色陰沉到了極致。
孝道治天下,明麵上泰和帝也要遵從太上皇,以做表率給天下看。
禮法、禮防,就算是皇帝,也要遵循!
因為太上皇的壓製,太上皇對於朝堂的幹預,泰和帝因為孝道,而受到種種掣肘,所以對於禮法禮防,泰和帝豈能不感到憤怒?
這何嚐不是,泰和帝沒有因為賈珞,為生母請封誥封,不生氣的主要原因?
他們君臣二人,一個為了孝道。
另外一個也是為了孝道。
當賈珞以為,太上皇口諭到此為止的時候,小太監繼續傳達:“念賈珞至孝至純,以曠世之功為生母請封誥命,朕為其而感動,特敕封賈珞生母周氏為鄒城君,宴會結束後,來太極宮領旨...”
ps:可能昨天熱血後遺症,今天總想爆更。
奈何沒了存稿,這一章剛剛碼出來,就發了吧。
第四更!
感謝兄弟姐妹們的每一份支持!
拜謝!
皇帝這個時候,冊封賈珞,很明顯不合規矩。
此事不應該在獻俘禮宴會上進行嗎?
皇帝陛下,以往喜怒不形於色,這個時候因為公主的事情,而情緒波動有些大啊。
身為帝王,豈能沒有軟肋?
沒有缺點?
皇帝性格有缺陷,有軟肋,還被發現,這對於文武群臣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揣摩聖意,了解帝王,才能屹立朝堂而不倒。
賈珞也有些意外,還是跪地聽封。
秦可卿眸光流轉,這段時間內,她的心境就像是過山車一樣,今日算是各種刺激玩了一個遍。
文武群臣情緒反應,泰和帝眼睛餘光就已經看到。
內心嗤笑一聲:“你們以為朕,這是心性被情緒左右,何嚐不是朕,利用這個機會,給你們一個破綻,一個自以為可以揣摩朕心思的漏洞,從而誤導你們呢?”
“念你方才無心之過,禮法有失,然功過自有懲戒封賞,今日隻升你爵位為衛國公。”
賈珞效仿李衛公,三千騎兵奔汗帳。
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泰和帝也是希望賈珞是他的李衛公。
所以,泰和帝將這封號給了賈珞。
賈珞心中一動,立即明白了泰和帝的用意。
還沒來得及謝恩,泰和帝哼了一聲:“獻俘禮宴會結束之後,閉門思過三個月,好好讀書,學習孔孟之學,朕會考校你的。等你得以考校得過,朕觀你擅長騎兵作戰,到時候重新組建一騎兵營。待到宴會結束,傳旨你府中,現在你說說,那三千多輛馬車都是裝的什麽。”
賈珞內心其實還是挺感動的。
雖然沒有成功給母親請封誥封,泰和帝處處愛護之情,賈珞也是記在了心裏。
“嘩!”
文武群臣,再次嘩然。
皇帝陛下這一次情緒波動有些太大吧,衛國公?
賈珞封爵國公?!
從一等男爵,獲封國公?
這跨度,也太大了!
完全不合規矩!
不合規矩啊!
文武群臣一片嘩然,皇後也有些愕然。深深看了一眼賈珞,心裏想著,要大皇子如何與賈珞拉近關係。
看了一眼身邊的秦可卿,皇後嘴角勾起。
很明顯,皇帝陛下,要重用賈珞!
福瑞長公主更明白,異姓王中,東西南北四位王爺,軍中威望極高,且都有各自的兵馬,又一個個站在太上皇一方。
泰和帝這是要在軍中扶持,可以抗衡四位異姓王的軍中大將!
泰和帝手下有四大金剛將軍,奈何與四位異姓王相比,還是遠遠不夠。
再有各鎮節度使的存在,泰和帝要賈珞重新組建一營兵馬,未嚐沒有未雨綢繆的打算。當賈珞為母請封誥命的時候,怕是就已經獲得了泰和帝的信任。
秦可卿眸中亮光閃閃。
一雙美眸,始終沒有離開賈珞身上。
夫君獲封國公爵!
當初的五城兵馬司,西城副指揮,她的英雄,不被看好的榮國府庶子...已經有了其先祖的等同爵位!
想一想,當初的相遇。
當真是老天眷顧!
“陛下...”
文武群臣,還沒有站出來反對的時候,賈珞已經起身謝恩,隨後朗聲道:“陛下,那些馬車上,裝的全是金銀細軟之物,除此之外,臣還從戎狄汗帳,收出不少賬目與書信。”
本來就要站出來反對泰和帝封賈珞爵位國公的文武,聽到賈珞從戎狄汗帳搜羅出賬目與書信,一刹那間,不少人臉都白了。
也有不少大臣,臉色不斷變化,根本沒有心情再提賈珞封爵反對意見。
自古以來,商賈之道,不分地域南北,不論天下東西,主要就是為了賺取利潤。不少朝臣、朝臣所屬家族生意,都是與戎狄或者四方四夷有生意往來。
瓷器。
茶葉。
布匹。
甚至...鹽鐵!
更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販賣更多東西。
此時,賈珞直接掌握了,他們的罪證!
不少大臣紛紛思索,自己家中的買賣,有沒有販賣違禁品,自己的家族子弟,有沒有膽大包天之徒,可能瞞著自己,販賣不該販賣的東西?
“哦?”
泰和帝眸子裏精光一閃,內心震動。
金銀細軟,填充國庫,可以富國強兵,減少百姓負擔。
這些書信,卻可以為泰和帝直接控製朝臣,帶來最鋒利的利刃!
賈珞帶給他的驚喜太多,泰和帝吩咐夏守忠:“你去,帶著禁軍,將這些賬目與書信,全部封存,等著朕查看。”
不少文武大臣勳貴,一瞬間心裏有些慌。
天殺的戎狄,竟然也會記賬?
他們懂得如何記賬?
他們會算術嗎?
知道算盤怎麽用嗎?
賬目必有出貨名目,也有進貨來源。
來源中,就有與之做買賣的人的名字!
朝中大臣做買賣,自然不會親自出麵,甚至家族子弟也不會親自出麵。然而,錦衣衛監察天下,一旦賬目名字出現,就可以查出背後很多問題。
根本逃不掉!
“太上皇口諭!”
就在夏守忠即將動身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來。
文武群臣一愣,完全不明所以。
太上皇這個時候,會有什麽口諭?
賈珞也有些好奇,這個神秘的太上皇,現在這個時候傳來口諭,怕是別有目的。
必然牽扯到權力之爭,利益交織之事。
文武群臣,包括皇後在內,紛紛下跪,縱然再多詫異,這個時候太上皇口諭,也必須要跪著聽。
秦可卿在孔三姐與瑞珠攙扶下跪下,賈珞眼睛餘光,在這個時候看到,皇後那裏的秦可卿,頓時心頭一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這次出塞,連番征戰,一去半年,賈珞對於家中多有牽掛,可以說十分的想念。
想念母親,想念嬌妻,還有那未曾出生的孩子。
看著秦可卿整個人胖了好幾圈,那碩大的孕肚,賈珞內心一鬆:“還好,可以等到我陪著可卿生孩子。”
泰和帝身為帝王,隻是微微躬身,眸子裏滿是陰沉。
太上皇!
在這個時候傳來口諭,想都不要想,必然牽扯甚廣,讓他這個帝王威嚴受損。
果然,小太監朗聲道:“朕雖久居深宮,亦有對天下牽掛,聽聞功臣歸來,宴會結束來太極宮一見。”
太上皇要見賈珞!
顯然,是要拉攏賈珞,泰和帝這個時候,已經冊封了賈珞,而且還是高規格的冊封,太上皇想要在這方麵拉攏,已經晚了一步。
就算是晚了一步,這個時候召見賈珞,也必然是有其他目的!
賈珞麵色一動,太上皇雖然居住太極宮,當年宣政皇帝篡位,太上皇依舊手中握有極大權勢,太上皇掣肘宣政帝多年。
如今,泰和帝也是篡位成功,太上皇本想重臨大寶落空,卻因手中大權,依舊可以左右朝堂局勢。
四王八公一脈,就是忠實的太上皇黨。
朝堂上文臣,一半都是屬於太上皇。
要不是泰和帝以自己的嫡係兵馬,轉變成為禁軍,直接控製了皇宮與神京城,怕是早就被太上皇一道聖旨廢除帝位,重臨大寶複辟成功。
但是賈珞十分清楚,老舊勳貴一脈,早已經腐朽不堪。
甚至,已經變成,趴在大正,這個已經腐朽而呈現頹勢的王朝身上,吸血的寄生蟲。
未來四王八公一脈,最終也會轉投泰和帝麾下,而沒有辨明形勢的賈家因此被抄家,北靜郡王也最終下場淒慘。
甄家被抄,史家也同樣抄家流放...
這些勳貴,就是站錯了隊。
這不是這些老舊勳貴目光短淺,而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太上皇,對於朝堂的影響力極大,除了神京城、禁軍之外,太上皇掌控的兵馬更多。
勢力更加龐大。
這些老舊勳貴,自然因此被迷惑。
如果不是因紅樓夢這本書,賈珞明白最終的勝利者是泰和帝,老舊勳貴的下場的警醒,賈珞興許也會誤判。
賈珞一開始,就是堅定的站在泰和帝一方。
小太監帶著太上皇的意誌而來,皇帝也會俯首。太上皇絕對不會看著泰和帝,直接輕鬆掌控朝堂,必然出手幹預。
果然...
小太監繼續傳達太上皇口諭:“......戎狄汗帳收羅的賬目書信,送入太極宮中。”
太上皇為了爭權,已經明目張膽,完全與皇帝撕破臉了!
那麽,這些涉及賬目書信的朝臣,太上皇怕是已經知道,這是要不顧一切的保住他們!
不少文武群臣,原本惶恐不安,這個時候眉開眼笑。
泰和帝臉色陰沉到了極致。
孝道治天下,明麵上泰和帝也要遵從太上皇,以做表率給天下看。
禮法、禮防,就算是皇帝,也要遵循!
因為太上皇的壓製,太上皇對於朝堂的幹預,泰和帝因為孝道,而受到種種掣肘,所以對於禮法禮防,泰和帝豈能不感到憤怒?
這何嚐不是,泰和帝沒有因為賈珞,為生母請封誥封,不生氣的主要原因?
他們君臣二人,一個為了孝道。
另外一個也是為了孝道。
當賈珞以為,太上皇口諭到此為止的時候,小太監繼續傳達:“念賈珞至孝至純,以曠世之功為生母請封誥命,朕為其而感動,特敕封賈珞生母周氏為鄒城君,宴會結束後,來太極宮領旨...”
ps:可能昨天熱血後遺症,今天總想爆更。
奈何沒了存稿,這一章剛剛碼出來,就發了吧。
第四更!
感謝兄弟姐妹們的每一份支持!
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