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謀有強運在身,卻顯然認不出這合體弟子身上的變故。
但他有強運在身。
“他已經不在了。”
甄啟毫不遮掩,話說迴來,甄啟實際上與吳謀也認識。
“不在……什麽不在?你幹了什麽?”
吳謀根本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麽,隻看得出這合道弟子好像剛剛得到身體,還在適應,隻是看著自己的身體。
明顯可以看到,這合體弟子之前身上的疤,此時已經不複存在,分明鎖定就在這裏,但是不顯眼卻標誌性的疤痕卻已經完全找不到。
“不是我幹了什麽……這一切都是強運的選擇,這一切都是一語成讖。與我沒有關係。我也是被強運誘導至此。”
以人身上長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方向,是無法鎖定同時存在於所有方向的元嬰的,但是甄啟一抬頭,吳謀的視野便完全鎖定在了隻能與之對視,雖然是俯視,卻很不對勁的方向,與甄啟虛空對視。
甄啟是這麽想當然的。
話說迴來,雖然吳謀帶著弟子結丹了,但實際上吳謀根本沒有達到什麽元嬰之類的層次。
也就是說,他剛才隻是在很單純地利用一些現象遠程問話而已,但是在甄啟的直接引導下,他居然看到了對麵。
吳謀的境界並不恆定,因為境界這種東西並不存在。吳謀的強運使其實力穩步提升,但是卻不太能用正常的評判標準來判定他的實力。
“一語成讖……語讖嗎。看來直接賦予別人強運,還是有所欠缺啊……”
吳謀並不見慌,隻是覺得有點道理。若是強運可以讓並不會使用的人隨意操縱,那自尋死路也是正常不過。
他行事本就無需向人解釋,自不必為了不擔責,而毫無保留地向別人賦予強運。
甄啟分明已經準備好了吳謀可能找麻煩,但是吳謀此時卻似乎與他想象中不一樣。
有一種可能,吳謀的實力其實很一般,因此才在強運的扭曲下,注意到了別的東西。
但就像在排查叛徒的時候,多次懷疑同一個人,最後都鬧了烏龍,結果最後其真成叛徒的時候,別人卻又不好意思懷疑他,覺得可能又是一樣。
甄啟才剛吃過虧。
“所以你這強運究竟是什麽東西?其運作機製好像有意識,又好像沒有,但如果真當沒有,卻最後總感覺又被算計了。莫不是某種降智光環?”
迴憶剛剛餘複說過的話,似乎他一不留神錯過了什麽一網打盡的機會。
如此,他真的難以相信自己看到而產生的任何判斷了。
“什麽降智光環……也許吧。強運的作用千變萬化,可能還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東西,用來形容,可能得糅合很多東西。總之我也不是很清楚。”
吳謀說了跟沒說一樣,但其不可名狀比同時存在於周圍所有方向的元嬰肯定是高多了。
強運的碎片也許可以一戰,但是真要利用代價損害強運,似乎是個無底洞。
隻不過,這完全不能讓他放棄把代價交由強運承擔。
“你說有沒有這麽一種可能,我可以通過利用強運,來取得無窮無盡的力量?”
吳謀隻覺怪異,麵色難以維持,看來降智光環確實是存在的。
“現在的顯化不就是無窮無盡的力量嗎?你要追求什麽?”
甄啟的注意力一直被自己的想法所引導,以至於明明曾經注意到過的事,卻在後來的發展中莫名其妙地消失,完全忘記,甚至因為自己以前記得,而被自動過濾掉。
現在,他的心力被逼到死角,卻發現自己似乎從一開始就忽略了很多東西。
強運也許不會跟他角力,但是他卻無法真正贏過強運。
棋子甚至沒法像棋盤一樣用於拍人。
甄啟備受打擊,吳謀則是對發生了什麽已有計較。
隻是雖然他已經大概理解了發生了什麽,但他並沒有因此接受他的一個傳人就這麽沒了。
那個合體的弟子也許對他而言沒什麽用,甚至打從一開始就隻是在徘徊時期下的產物,並無什麽目的性,但這不代表他能接受其死亡。
“所以……你能救活你的這個弟子嗎?”
甄啟受過的打擊不甚凡幾,雖然主調已定,但也不至於立刻轉向。
這話落到吳謀耳中,卻是強運的提示。
他太習慣這種提示了。短暫愣神,他的表現完全看不出丁點動搖:
“他不會真死的。同樣的讖言,我早已說出過。他頂多完成蛻變,然後與你的一部分融合。”
以甄啟的餘力,他根本無法在吳謀身上找到半點破綻。如果找到了,那肯定不是吳謀身上的。
強運與強厄,在運轉上截然不同。強厄會主動收集,而後獻於餘齊本人。
甄啟此時立刻感覺到了類似他之前結丹那樣的感覺。
這太好認了,在餘齊離開此地之後,他的強厄不再進入警戒狀態,轉而正常運轉起來,立刻被甄啟所察覺。
“同樣是讖言……你和被你賦予強運之人,效果是否完全一致?”
雖然可能有源頭正統一說,但根據經驗,卻不能作為預設理解。
未來得及在靠近吳謀的範圍內深想,此時便已經有什麽開始轉移甄啟的注意。
雖然吳謀不會讀心,但是類似的情景見慣了,甄啟到底在想什麽,實際上已經盡收眼底。
他知道,這是強運在替他驅逐甄啟。
隻是,他一直以來都在順著強運的軌跡,聽取暗示運轉。此時,另外的想法蠢蠢欲動。
“什麽叫讖言。讖言就是一本亂打的詞典,等到遇事的時候,念叨什麽,什麽就是讖言。隻要不想輸,我們中你誰都贏不了。”
吳謀在嚐試定義並操縱這種力量,不知是否算是背叛。甄啟卻沒注意到什麽問題。
現在,合體弟子依然作為擁有強運的個體,而成為他整個個體的一部分。
誰說沒有機會。漏洞不是近在咫尺。
為了防止吳謀想起莫名其妙的東西,甄啟不再多言,順著重塑的強厄,向餘齊探索追去。
但他有強運在身。
“他已經不在了。”
甄啟毫不遮掩,話說迴來,甄啟實際上與吳謀也認識。
“不在……什麽不在?你幹了什麽?”
吳謀根本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麽,隻看得出這合道弟子好像剛剛得到身體,還在適應,隻是看著自己的身體。
明顯可以看到,這合體弟子之前身上的疤,此時已經不複存在,分明鎖定就在這裏,但是不顯眼卻標誌性的疤痕卻已經完全找不到。
“不是我幹了什麽……這一切都是強運的選擇,這一切都是一語成讖。與我沒有關係。我也是被強運誘導至此。”
以人身上長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方向,是無法鎖定同時存在於所有方向的元嬰的,但是甄啟一抬頭,吳謀的視野便完全鎖定在了隻能與之對視,雖然是俯視,卻很不對勁的方向,與甄啟虛空對視。
甄啟是這麽想當然的。
話說迴來,雖然吳謀帶著弟子結丹了,但實際上吳謀根本沒有達到什麽元嬰之類的層次。
也就是說,他剛才隻是在很單純地利用一些現象遠程問話而已,但是在甄啟的直接引導下,他居然看到了對麵。
吳謀的境界並不恆定,因為境界這種東西並不存在。吳謀的強運使其實力穩步提升,但是卻不太能用正常的評判標準來判定他的實力。
“一語成讖……語讖嗎。看來直接賦予別人強運,還是有所欠缺啊……”
吳謀並不見慌,隻是覺得有點道理。若是強運可以讓並不會使用的人隨意操縱,那自尋死路也是正常不過。
他行事本就無需向人解釋,自不必為了不擔責,而毫無保留地向別人賦予強運。
甄啟分明已經準備好了吳謀可能找麻煩,但是吳謀此時卻似乎與他想象中不一樣。
有一種可能,吳謀的實力其實很一般,因此才在強運的扭曲下,注意到了別的東西。
但就像在排查叛徒的時候,多次懷疑同一個人,最後都鬧了烏龍,結果最後其真成叛徒的時候,別人卻又不好意思懷疑他,覺得可能又是一樣。
甄啟才剛吃過虧。
“所以你這強運究竟是什麽東西?其運作機製好像有意識,又好像沒有,但如果真當沒有,卻最後總感覺又被算計了。莫不是某種降智光環?”
迴憶剛剛餘複說過的話,似乎他一不留神錯過了什麽一網打盡的機會。
如此,他真的難以相信自己看到而產生的任何判斷了。
“什麽降智光環……也許吧。強運的作用千變萬化,可能還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東西,用來形容,可能得糅合很多東西。總之我也不是很清楚。”
吳謀說了跟沒說一樣,但其不可名狀比同時存在於周圍所有方向的元嬰肯定是高多了。
強運的碎片也許可以一戰,但是真要利用代價損害強運,似乎是個無底洞。
隻不過,這完全不能讓他放棄把代價交由強運承擔。
“你說有沒有這麽一種可能,我可以通過利用強運,來取得無窮無盡的力量?”
吳謀隻覺怪異,麵色難以維持,看來降智光環確實是存在的。
“現在的顯化不就是無窮無盡的力量嗎?你要追求什麽?”
甄啟的注意力一直被自己的想法所引導,以至於明明曾經注意到過的事,卻在後來的發展中莫名其妙地消失,完全忘記,甚至因為自己以前記得,而被自動過濾掉。
現在,他的心力被逼到死角,卻發現自己似乎從一開始就忽略了很多東西。
強運也許不會跟他角力,但是他卻無法真正贏過強運。
棋子甚至沒法像棋盤一樣用於拍人。
甄啟備受打擊,吳謀則是對發生了什麽已有計較。
隻是雖然他已經大概理解了發生了什麽,但他並沒有因此接受他的一個傳人就這麽沒了。
那個合體的弟子也許對他而言沒什麽用,甚至打從一開始就隻是在徘徊時期下的產物,並無什麽目的性,但這不代表他能接受其死亡。
“所以……你能救活你的這個弟子嗎?”
甄啟受過的打擊不甚凡幾,雖然主調已定,但也不至於立刻轉向。
這話落到吳謀耳中,卻是強運的提示。
他太習慣這種提示了。短暫愣神,他的表現完全看不出丁點動搖:
“他不會真死的。同樣的讖言,我早已說出過。他頂多完成蛻變,然後與你的一部分融合。”
以甄啟的餘力,他根本無法在吳謀身上找到半點破綻。如果找到了,那肯定不是吳謀身上的。
強運與強厄,在運轉上截然不同。強厄會主動收集,而後獻於餘齊本人。
甄啟此時立刻感覺到了類似他之前結丹那樣的感覺。
這太好認了,在餘齊離開此地之後,他的強厄不再進入警戒狀態,轉而正常運轉起來,立刻被甄啟所察覺。
“同樣是讖言……你和被你賦予強運之人,效果是否完全一致?”
雖然可能有源頭正統一說,但根據經驗,卻不能作為預設理解。
未來得及在靠近吳謀的範圍內深想,此時便已經有什麽開始轉移甄啟的注意。
雖然吳謀不會讀心,但是類似的情景見慣了,甄啟到底在想什麽,實際上已經盡收眼底。
他知道,這是強運在替他驅逐甄啟。
隻是,他一直以來都在順著強運的軌跡,聽取暗示運轉。此時,另外的想法蠢蠢欲動。
“什麽叫讖言。讖言就是一本亂打的詞典,等到遇事的時候,念叨什麽,什麽就是讖言。隻要不想輸,我們中你誰都贏不了。”
吳謀在嚐試定義並操縱這種力量,不知是否算是背叛。甄啟卻沒注意到什麽問題。
現在,合體弟子依然作為擁有強運的個體,而成為他整個個體的一部分。
誰說沒有機會。漏洞不是近在咫尺。
為了防止吳謀想起莫名其妙的東西,甄啟不再多言,順著重塑的強厄,向餘齊探索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