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謀是絕不會放棄強運的。”
餘齊看得清楚,自知絕無可能。
現在,合體弟子已然命懸一線,甄啟證道最大的阻礙此時已經要被移開了。
“肯定有辦法的……”
就餘複此時的狀態,怕是難以指望了。現在各級防線接連崩潰,餘齊倒是變得冷靜下來。
“和他一樣,你是不可能證道成功的。”
餘齊的自信不知從何而來,看著餘齊此時的狀態,甄啟不得其解。
“為什麽?你們雖然有強運的偏袒,但不代表你們可以完全掌控強運。你知道的。”
若是他們能完全掌控強運,一切根本不會走到現在的對峙,甄啟早被壓製了。
隻要讓餘齊無言以對,甄啟自然可以證道成功。
“因為強運不會真正偏袒任何人,強運也不會做出任何選擇。選擇,歸根結底是我做出的。”
甄啟心中暗道不妙。
歸根結底,他是在對這些陣眼進行攻心。他是在利用一輪輪應驗,來步步緊逼,進而證道。
固然,這些有強運的人是沒辦法完全掌控強運,盲區不少,很容易被誤導,但是誤導也得他們自己認為是真的。
“強運可以讓你在得不到答案的時候,得到一個不一定正確,但有效的答案。你這說法確實有效,但終究是自欺欺人。”
甄啟其實何必向強運證道,成為強運特權的持有者。
強運與拋下他的一切一樣,終究是身外之物。他所真正會依靠的,隻有他自己的家傳之法。
等價交換已經是過去式,現在,他不必自己承擔代價,也足以唿風喚雨。
在餘齊也開始自欺欺人的時候,強運已經符合他的目的。
當這裏的所有陣眼都陷入混淆,開始無心分辨,將一切判斷交由根本不會思考的強運來決定的時候,他就已經成功將代價掛到了強運身上。
餘複此時才如夢初醒。
“他開始……”
話未說完,某種強襲湍流險些拍在他臉上,然而在強運的庇護下,他和身後的餘齊沒有一個人被打中。
強運發揮作用了,甄啟達成了目標,放棄了證道,開始以沒什麽作用的方式直接攻擊他們,結果因為強運而無法命中。
“他放棄證道了?”
餘齊前一刻才覺得甄啟不論如何不可能在他的死扛下成功證道,下一刻甄啟好像被奪舍了一樣,居然放棄了。
“不是……證道是假的,他已經把代價掛到了強運上……”
強運固然可以保護他們不會被任何攻擊波及,但是甄啟隻需要毫無節製地揮霍……
似乎也不會發生什麽。
強運早已提前做好了準備,以現在的顯化強度,他們的力量似乎本就取之不盡。
餘齊有些看不明白。
“他反向利用強運,封鎖了我們的意識。現在,他在左右我們的想法,讓我們不斷陷入誤區。”
餘複看起來也頭腦不清醒,但在強運的作用下,還是想起來了。
“強運在反抗嗎。不過無所謂了。隨著強運長期成為代價的承接者,一切都會改變的。”
甄啟似乎達成了他的目標。但在強運的影響下,他怎麽會達成任何想要達成的目標?
“看出來了,他的目的有很多,強運難以同時避開他所有的勝利條件,所以選擇了一個。這個選擇必然是有深意的。”
餘複此時緩步後退,低聲與從後麵扶住他的餘齊交換信息。
“什麽深意?”
隻是這悄悄話對甄啟來說沒什麽效果,甄啟也不給麵子,開口就說,毫不遮掩。
若是沒有強運相助,甄啟壓製他們必然比壓製合體弟子要簡單得多。
深意大概就是,甄啟現在的表現不怎麽對勁。
“他這本事看起來唬人,但是很明顯,缺陷也因為受限於自身,而無法攻克。他是被自己的化神與元嬰留下的殘渣,看得出來,他現在自顧不暇。”
從甄啟的話語中不難看出,甄啟似乎有些失去自我,甚至邊界感都被衝淡。
隻是,他才剛剛出現問題,才說了四個字而已,就暴露了。
雖然強運不會思考,但是強運卻不需要思考,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
甄啟剛才其實沒有說話,是他殘留在原地守著的身體在自動運行。聽到這麽一句話,他怎敢再走:
“想象力倒是挺豐富。”
雖然看起來麵不改色,但卻為時已晚。那邊的人無視了他的表演。
“他迴來了。”
餘翎剛才半天沒說話,甚至沒從地上站起來,但卻沒有睡著。
強運使得他在很早之前就走神,甚至在甄啟想到計劃之前,就已經在強運的安排下,監控他下一步的想法。
強運畢竟是不在時間內關押的存在,想算計強運,還是不太現實。
甄啟似乎不太能奈何他們,甚至無法真正威懾他們。
“所以說,他其實沒法真正對強運造成什麽影響?”
如此一來,優勢似乎在他們。
“影響肯定是有的……那邊那個不是說他是由吳謀的想法賦予強運的人嗎?他……”
餘齊一聽,麵色猛變,餘翎也聽出端倪,在腳下一下一掃,卻沒能把餘複掃倒在地,而是直接穿了過去。
“停!你怎麽什麽都往出說?”
合體弟子主動放棄強運而死,似乎是他們這些強運攜帶者的重大缺陷。
這種說法,甄啟怕是真有機會應用起來。畢竟他們無法徹底確認甄啟不能設計剝離他們的強運。
這是他們唯一而最後的倚仗了。
然而餘複卻毫不在乎,甚至猶有笑意。
“你還是對強運不夠有信心。強運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力量源泉就是信心。你要相信強運的作用。”
每個人的想法都在自己的軌道上,難免忽視一部分東西。然而餘複的信心已經完全找迴來了。
在他突然才注意到餘翎的時候,在幾乎團滅,甄啟卻突然走上另外的道路,讓他們因此全部幸存的時候,在甄啟非但沒有延續優勢,甚至被進退兩難困在咫尺之遙的時候,他的信心就已經完全恢複了。
餘齊看得清楚,自知絕無可能。
現在,合體弟子已然命懸一線,甄啟證道最大的阻礙此時已經要被移開了。
“肯定有辦法的……”
就餘複此時的狀態,怕是難以指望了。現在各級防線接連崩潰,餘齊倒是變得冷靜下來。
“和他一樣,你是不可能證道成功的。”
餘齊的自信不知從何而來,看著餘齊此時的狀態,甄啟不得其解。
“為什麽?你們雖然有強運的偏袒,但不代表你們可以完全掌控強運。你知道的。”
若是他們能完全掌控強運,一切根本不會走到現在的對峙,甄啟早被壓製了。
隻要讓餘齊無言以對,甄啟自然可以證道成功。
“因為強運不會真正偏袒任何人,強運也不會做出任何選擇。選擇,歸根結底是我做出的。”
甄啟心中暗道不妙。
歸根結底,他是在對這些陣眼進行攻心。他是在利用一輪輪應驗,來步步緊逼,進而證道。
固然,這些有強運的人是沒辦法完全掌控強運,盲區不少,很容易被誤導,但是誤導也得他們自己認為是真的。
“強運可以讓你在得不到答案的時候,得到一個不一定正確,但有效的答案。你這說法確實有效,但終究是自欺欺人。”
甄啟其實何必向強運證道,成為強運特權的持有者。
強運與拋下他的一切一樣,終究是身外之物。他所真正會依靠的,隻有他自己的家傳之法。
等價交換已經是過去式,現在,他不必自己承擔代價,也足以唿風喚雨。
在餘齊也開始自欺欺人的時候,強運已經符合他的目的。
當這裏的所有陣眼都陷入混淆,開始無心分辨,將一切判斷交由根本不會思考的強運來決定的時候,他就已經成功將代價掛到了強運身上。
餘複此時才如夢初醒。
“他開始……”
話未說完,某種強襲湍流險些拍在他臉上,然而在強運的庇護下,他和身後的餘齊沒有一個人被打中。
強運發揮作用了,甄啟達成了目標,放棄了證道,開始以沒什麽作用的方式直接攻擊他們,結果因為強運而無法命中。
“他放棄證道了?”
餘齊前一刻才覺得甄啟不論如何不可能在他的死扛下成功證道,下一刻甄啟好像被奪舍了一樣,居然放棄了。
“不是……證道是假的,他已經把代價掛到了強運上……”
強運固然可以保護他們不會被任何攻擊波及,但是甄啟隻需要毫無節製地揮霍……
似乎也不會發生什麽。
強運早已提前做好了準備,以現在的顯化強度,他們的力量似乎本就取之不盡。
餘齊有些看不明白。
“他反向利用強運,封鎖了我們的意識。現在,他在左右我們的想法,讓我們不斷陷入誤區。”
餘複看起來也頭腦不清醒,但在強運的作用下,還是想起來了。
“強運在反抗嗎。不過無所謂了。隨著強運長期成為代價的承接者,一切都會改變的。”
甄啟似乎達成了他的目標。但在強運的影響下,他怎麽會達成任何想要達成的目標?
“看出來了,他的目的有很多,強運難以同時避開他所有的勝利條件,所以選擇了一個。這個選擇必然是有深意的。”
餘複此時緩步後退,低聲與從後麵扶住他的餘齊交換信息。
“什麽深意?”
隻是這悄悄話對甄啟來說沒什麽效果,甄啟也不給麵子,開口就說,毫不遮掩。
若是沒有強運相助,甄啟壓製他們必然比壓製合體弟子要簡單得多。
深意大概就是,甄啟現在的表現不怎麽對勁。
“他這本事看起來唬人,但是很明顯,缺陷也因為受限於自身,而無法攻克。他是被自己的化神與元嬰留下的殘渣,看得出來,他現在自顧不暇。”
從甄啟的話語中不難看出,甄啟似乎有些失去自我,甚至邊界感都被衝淡。
隻是,他才剛剛出現問題,才說了四個字而已,就暴露了。
雖然強運不會思考,但是強運卻不需要思考,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
甄啟剛才其實沒有說話,是他殘留在原地守著的身體在自動運行。聽到這麽一句話,他怎敢再走:
“想象力倒是挺豐富。”
雖然看起來麵不改色,但卻為時已晚。那邊的人無視了他的表演。
“他迴來了。”
餘翎剛才半天沒說話,甚至沒從地上站起來,但卻沒有睡著。
強運使得他在很早之前就走神,甚至在甄啟想到計劃之前,就已經在強運的安排下,監控他下一步的想法。
強運畢竟是不在時間內關押的存在,想算計強運,還是不太現實。
甄啟似乎不太能奈何他們,甚至無法真正威懾他們。
“所以說,他其實沒法真正對強運造成什麽影響?”
如此一來,優勢似乎在他們。
“影響肯定是有的……那邊那個不是說他是由吳謀的想法賦予強運的人嗎?他……”
餘齊一聽,麵色猛變,餘翎也聽出端倪,在腳下一下一掃,卻沒能把餘複掃倒在地,而是直接穿了過去。
“停!你怎麽什麽都往出說?”
合體弟子主動放棄強運而死,似乎是他們這些強運攜帶者的重大缺陷。
這種說法,甄啟怕是真有機會應用起來。畢竟他們無法徹底確認甄啟不能設計剝離他們的強運。
這是他們唯一而最後的倚仗了。
然而餘複卻毫不在乎,甚至猶有笑意。
“你還是對強運不夠有信心。強運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力量源泉就是信心。你要相信強運的作用。”
每個人的想法都在自己的軌道上,難免忽視一部分東西。然而餘複的信心已經完全找迴來了。
在他突然才注意到餘翎的時候,在幾乎團滅,甄啟卻突然走上另外的道路,讓他們因此全部幸存的時候,在甄啟非但沒有延續優勢,甚至被進退兩難困在咫尺之遙的時候,他的信心就已經完全恢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