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諸多記憶開始重現,有朱玨吸引監視,複原體身上殘留的東西一直引導他,最後重新走上了這一步。
“既然如此,那隻要巡視精神之海的構成,將任何越界的記憶盡數抹除,不也能達到效果嗎?”
始皇帝的話讓這傳人難以信服。在他看來,如此放縱,完全就是給自己找刺激。
明知他們接觸了太過危險的領域,卻還要冒險通過跨界加速發展,不論有什麽意外,都是自尋死路。
“若是真的如此簡單便好了……執迷於自己認知中產生的舊分界,最終隻會讓發展徹底走上死胡同。我們不能原地踏步,否則不測隨時可能再次招致類似的無力迴天的結局。”
始皇帝此時提起先前之事,怎麽看也隻是在找借口而已。
“那你創造了那麽多傳人,何必自己一人管製?你管得過來嗎?”
候選的策略太多了,始皇帝現在在說的東西真的很沒有說服力。
“我嚐試過……結果一些原本的人傑,在飛升之後,便開始各種死要麵子,無法接受基本理論的變遷,濫用職權,反倒造成了混亂。我的位置無法接受第二個人的存在。”
始皇帝試圖構造這個位置隻能有一個人坐的理由,但他自己的能力也確實是十分有限,甚至無法在他的傳人麵前無懈可擊。
“那隻要讓所有控製者都無法察覺到其他人的存在不就好了?人在意識到周圍有第二個人的時候會改變行為邏輯,變得荒唐,那隻要讓他們永遠不會同時共同監管不就好了?”
質變總需要量變累積,這始皇帝口口聲聲說著他們不能固步自封,但在他眼裏卻也沒差。
當然,他的想法還是太想當然了。
始皇帝當然在想如何構建一個自動的管理係統,能夠讓他駕馭量變,然而他還沒有看到任何成功的案例。
最初的因果天道變成皇族的私刑,人格神被輕易操縱,為禍一方。現在人格神又開始重新調整,融合了這二者的特點,製造出重塑因果,隻是似乎也免不了成為人們私欲的放大鏡。
入魔者此時將吳謀製造的開智異常進行利用與引導,最後也不過是製造了一群隻知內鬥,毫無感恩之心的人造種族而已。
控製係統不是一拍腦袋就能造出來的。始皇帝還沒有找到相應的方法。
那弟子反複思考,最終想到了如何讓甄堯對他放下心來。
各種各樣的懷疑,大都離不開人的一些攻擊性本能。他隻要識別並純化,便能從構成上徹底消滅人的侵略性,以此讓一切懷疑都繞著他走。
再加之當前他們遇到的與那個利用人們欲望滾雪球的甄垚有關的危機,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抹除欲望的方式,使其無法更進一步。
如此,兩全其美,他隻需要和師父說一聲,自己的成果自有下麵這些空殼的仙長們助他發揚光大。
這種剝離自己一部分的減法不同,這種隻是完全抑製了自身一部分的運作,但不是被剝離出去的那種,這種自發的減法,自己是可以反悔,最後修複過來的。
不論怎樣發展,此事都有利於他的自保。畢竟一個剝離了惡意的存在,即使犯了錯,那也隻能說是能力有限。
雖然說甄堯拒絕了援助,但他卻反而去援助,多少有點越俎代庖,但隻要他拿著已經被刨除的惡意去說,至少沒那麽容易被人過度揣測。
“是嗎。那你覺得代價是什麽呢?”
甄堯並沒有如他所想,此時反倒好像看出什麽來。
按照甄堯做減法的羽化理論,這種行事他本以為會得到認可。
“代價……大概是人們失去各種欲望,整個係統的運轉受到波及?”
這就已經是把避重就輕寫在臉上了。他們本就在各種犧牲主義下根本生不起重建的欲望,哪有什麽大係統。
按照他的猜想,他們的威望可能因此受到較大影響。
“不要專挑細枝末節。還有呢?”
他現在多少有點看不懂甄堯的麵色。不過好在,由於他停用了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他也沒什麽特別的感覺。
“那就是我自己會因此產生認知盲區,憑空產生局限性,會被人輕易以相當直接的方式暗害?”
這種行為對悟性的影響,也是他一直以來都對羽化一事耿耿於懷的重要原因。
“悟性不重要。人力有窮盡,悟性本就苦弱,不值一提。你想不到嗎?”
這甄堯似乎知道始皇帝的存在,但是由於羽化的原因,他並未猜中始皇帝的陷阱,與複原體的命運截然不同。
這下他是真想不出來了。
“是會自取滅亡嗎……還有什麽代價稱得上是大?”
他們的衡量代價的方式顯然不同,自然很難達成一致。
“是會讓你徹底墮入陷阱啊。你不願羽化,自然難得其中特異。不過既然你已有覺悟,那也無妨。”
在甄堯的授意下,他將這種剝離欲望的方式傳開。
欲望不是修煉唯一的動力,習慣也可以是,隻不過會虛弱很多,進展也會慢很多。
他們需要一個新的可以聚集他們注意力的焦點,而這正是羽化一道上一個早已有之的課題。
這簡直是為仙長們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雖然這弟子一開始不是這麽想的。
“剝離欲望……這種方式似乎也能達成意誌整合的效果?”
傳人中走仙長們這條路的人很多,因此他才是冗餘設計,在尋找守夜人的接班人的時候會找上他。
“在我看到足夠有說服力的成功之前,我是不會將其應用起來的。”
始皇帝行事保守,並沒有被第一時間打動。
始皇帝的想法與台上那要保證自己完整長生的弟子一樣,殘缺的智能會憑空產生破壞力,不論殘缺的是哪部分。這一切都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此時他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那甄堯已經盯上了他。
也許從一開始收下這個自己教不了的弟子的時候開始,其便已經在準備這一步,準備一探有人看管的精神世界的究竟。
“既然如此,那隻要巡視精神之海的構成,將任何越界的記憶盡數抹除,不也能達到效果嗎?”
始皇帝的話讓這傳人難以信服。在他看來,如此放縱,完全就是給自己找刺激。
明知他們接觸了太過危險的領域,卻還要冒險通過跨界加速發展,不論有什麽意外,都是自尋死路。
“若是真的如此簡單便好了……執迷於自己認知中產生的舊分界,最終隻會讓發展徹底走上死胡同。我們不能原地踏步,否則不測隨時可能再次招致類似的無力迴天的結局。”
始皇帝此時提起先前之事,怎麽看也隻是在找借口而已。
“那你創造了那麽多傳人,何必自己一人管製?你管得過來嗎?”
候選的策略太多了,始皇帝現在在說的東西真的很沒有說服力。
“我嚐試過……結果一些原本的人傑,在飛升之後,便開始各種死要麵子,無法接受基本理論的變遷,濫用職權,反倒造成了混亂。我的位置無法接受第二個人的存在。”
始皇帝試圖構造這個位置隻能有一個人坐的理由,但他自己的能力也確實是十分有限,甚至無法在他的傳人麵前無懈可擊。
“那隻要讓所有控製者都無法察覺到其他人的存在不就好了?人在意識到周圍有第二個人的時候會改變行為邏輯,變得荒唐,那隻要讓他們永遠不會同時共同監管不就好了?”
質變總需要量變累積,這始皇帝口口聲聲說著他們不能固步自封,但在他眼裏卻也沒差。
當然,他的想法還是太想當然了。
始皇帝當然在想如何構建一個自動的管理係統,能夠讓他駕馭量變,然而他還沒有看到任何成功的案例。
最初的因果天道變成皇族的私刑,人格神被輕易操縱,為禍一方。現在人格神又開始重新調整,融合了這二者的特點,製造出重塑因果,隻是似乎也免不了成為人們私欲的放大鏡。
入魔者此時將吳謀製造的開智異常進行利用與引導,最後也不過是製造了一群隻知內鬥,毫無感恩之心的人造種族而已。
控製係統不是一拍腦袋就能造出來的。始皇帝還沒有找到相應的方法。
那弟子反複思考,最終想到了如何讓甄堯對他放下心來。
各種各樣的懷疑,大都離不開人的一些攻擊性本能。他隻要識別並純化,便能從構成上徹底消滅人的侵略性,以此讓一切懷疑都繞著他走。
再加之當前他們遇到的與那個利用人們欲望滾雪球的甄垚有關的危機,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抹除欲望的方式,使其無法更進一步。
如此,兩全其美,他隻需要和師父說一聲,自己的成果自有下麵這些空殼的仙長們助他發揚光大。
這種剝離自己一部分的減法不同,這種隻是完全抑製了自身一部分的運作,但不是被剝離出去的那種,這種自發的減法,自己是可以反悔,最後修複過來的。
不論怎樣發展,此事都有利於他的自保。畢竟一個剝離了惡意的存在,即使犯了錯,那也隻能說是能力有限。
雖然說甄堯拒絕了援助,但他卻反而去援助,多少有點越俎代庖,但隻要他拿著已經被刨除的惡意去說,至少沒那麽容易被人過度揣測。
“是嗎。那你覺得代價是什麽呢?”
甄堯並沒有如他所想,此時反倒好像看出什麽來。
按照甄堯做減法的羽化理論,這種行事他本以為會得到認可。
“代價……大概是人們失去各種欲望,整個係統的運轉受到波及?”
這就已經是把避重就輕寫在臉上了。他們本就在各種犧牲主義下根本生不起重建的欲望,哪有什麽大係統。
按照他的猜想,他們的威望可能因此受到較大影響。
“不要專挑細枝末節。還有呢?”
他現在多少有點看不懂甄堯的麵色。不過好在,由於他停用了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他也沒什麽特別的感覺。
“那就是我自己會因此產生認知盲區,憑空產生局限性,會被人輕易以相當直接的方式暗害?”
這種行為對悟性的影響,也是他一直以來都對羽化一事耿耿於懷的重要原因。
“悟性不重要。人力有窮盡,悟性本就苦弱,不值一提。你想不到嗎?”
這甄堯似乎知道始皇帝的存在,但是由於羽化的原因,他並未猜中始皇帝的陷阱,與複原體的命運截然不同。
這下他是真想不出來了。
“是會自取滅亡嗎……還有什麽代價稱得上是大?”
他們的衡量代價的方式顯然不同,自然很難達成一致。
“是會讓你徹底墮入陷阱啊。你不願羽化,自然難得其中特異。不過既然你已有覺悟,那也無妨。”
在甄堯的授意下,他將這種剝離欲望的方式傳開。
欲望不是修煉唯一的動力,習慣也可以是,隻不過會虛弱很多,進展也會慢很多。
他們需要一個新的可以聚集他們注意力的焦點,而這正是羽化一道上一個早已有之的課題。
這簡直是為仙長們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雖然這弟子一開始不是這麽想的。
“剝離欲望……這種方式似乎也能達成意誌整合的效果?”
傳人中走仙長們這條路的人很多,因此他才是冗餘設計,在尋找守夜人的接班人的時候會找上他。
“在我看到足夠有說服力的成功之前,我是不會將其應用起來的。”
始皇帝行事保守,並沒有被第一時間打動。
始皇帝的想法與台上那要保證自己完整長生的弟子一樣,殘缺的智能會憑空產生破壞力,不論殘缺的是哪部分。這一切都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此時他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那甄堯已經盯上了他。
也許從一開始收下這個自己教不了的弟子的時候開始,其便已經在準備這一步,準備一探有人看管的精神世界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