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堯這是對自己弟子的測試。根據他自己的想法,他要評測自己這弟子的受影響程度。
雖然他們此時已經不再處在精神影響的籠罩範圍之內,但信任危機並不會因此消除。
那弟子神情恍惚,但那是相對之前而言。現在他還是能意識到發生了什麽的。
眾人的視野,是他從中脫困的一大重要倚仗。
“那片區域……籠罩著一種被害妄想的影響。若沒有積蓄對衝影響,幾乎無法在其中維持正常思考。”
這句話隻是在逃避問題,不過也並沒有偏題。不過逃避顯然隻會浪費他借此脫困的機會。
“然而即使有積蓄,也不能完全免疫和對衝其中的影響。由於其本身性質,自身的想法也會引起共鳴,並因此而受到汙染。”
他當然不會白白浪費自己的機會。他這是在為宙蛀蛆被取出之後的異常表現開脫。
由於他被分離宙蛀蛆的影響之後,立刻就變得好像功力盡失一樣,如此足以引起甄堯的懷疑。
他必須想辦法洗白自己的積蓄,免得被甄堯真的做了減法。
底下防禦力低下的眾仙長自然議論紛紛,然而看甄堯的表情,顯然還沒有解除懷疑。
這宙蛀蛆完全是他製造出來的,一旦他恢複自己的力量構成,絕對會引起甄堯的聯想。
這甄堯因為羽化而不完整,但還不夠傻。其對很多東西的懷疑正在瘋漲,不論如何,他現在都撞上了錯殺的槍口。
甄堯確實在等。等他的話題一直停留在解釋宙蛀蛆為什麽和他的力量有如此大的相似性。
一旦解釋了,那就證明這弟子心中有鬼,那便沒什麽可猶豫的了。
“所以接下來如果有任何探索計劃,記得多帶一些並沒有任何正常人想法的法器,用其來抵抗影響。”
他的弟子由於體內的自己並未完全激活,智力大打折扣,但還不至於意識不到這樣的雷區。
然而接下來便是長久的沉默。
他的狀態並不好,如此變化也是可以理解。
“那這種影響可能導致法器被吸幹嗎?”
下麵還是有在之前就受創,必須盡快解決區域異常的支持者的。他願意分享經驗,下麵自然有人會跟上。
“會。並且那個入魔人會嚐試將其籠罩下的所有人變成自己,也就是……奪舍。他會嚐試奪舍所有人。”
這話他自己說出來可能被看作急於開脫,但是借別人之口迴答,反倒完全不一樣了。
奪舍一詞幾乎是人們幻想的產物。他們就連控製別人的法器都被認為是歪門邪道,奪舍這種玩意幾乎沒有過任何發展。
不存在的玩意足以使得下麵的人們更難置身事外。
“所以,這種奪舍很有可能使得沒有心智的法器被植入被害妄想的心智嗎?”
這問題豈止偏題。從其神態上來看,好像發現了什麽新大陸,將危機視作礦產一般。
定睛一看,此人正是之前差點被奪舍,被同道趕出來,帶著一堆收集來的法器離開的那個人。
他在研究過程中顯然遇到了問題,這些本該水平更高的法器,在他迴去研究時卻將其自己保護得密不透風。
他急需更靠譜的答案。
“被煉化出心智的法器可能為了保護自身而封閉自我,至於沒有心智的特化法器……我沒有那麽低級的法器,所以不知道。”
這弟子其實一件法器都沒有。如此迴答,倒是應了甄堯對他的培養,在虛張聲勢,假造自身的威勢。
如此一番下來,甄堯的表情已經緩和了不少。
至少通過各種暗示,這甄堯更多想起來他是其弟子,而不是磨刀霍霍的對象。
“那麽受到精神影響之後,你有什麽特別的感覺或者經驗可以分享嗎?”
這算是甄堯最關心的一個懷疑點,這問題並非甄堯提出的,但卻無意之間將他的生死綁在刀尖。
若是一著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經驗……提前準備些對照組吧。給自己的心智準備一些備份,用來核對差別。我自己由於修煉方向,心智構成複雜而不可控,算是撞槍口上了……正常應該沒有這麽明顯才是。”
甄堯作為師父,其實並不了解他的發展方向。畢竟甄堯的路線是羽化,是完全變革,與他的完全保守根本不是一路的,實際上教不了他。
也正因此,甄堯隻知道他的心智構成異常複雜活躍,使他的神經係統根本不需要休息,隻需要輪休,而其自己似乎無法察覺到區別。
不管怎麽說,他無意間暴露了自己的缺陷,複雜而不可控。
自然不可能甄堯一個人注意到這點漏洞。
甄堯反應很快,立刻上台,掃視台下。
“我希望諸位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問越界的問題。不要打我弟子的主意。我的弟子,我自然會親手調製。”
這話對台下大多數人來說都莫名其妙,不過很明顯,甄堯的注意力不在其弟子是否可疑上了。
通過提醒甄堯他的精神複雜而不可控,他成功解釋了他狀態的異常。正因為自己都不夠了解,才畏首畏尾。
不過這顯然不是什麽好解法。被甄堯帶到台下之後,甄堯依然並未完全解除警惕。
等到無人之處,這弟子原地站定。
“師父,我感覺……我的修煉遇到了困境。”
隱患不能留著,否則必成大禍。必須趁熱打鐵。
“什麽困境?”
沒有時間給他深思熟慮,他必須在甄堯的思維構成進一步轉化前,立刻使得甄堯產生結論。
“之前在完全激活自身的潛能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自身能夠快速意識到各種變化,思考時不論速度還是效果都高出很多,但是現在,即使我嚐試重新完全激活,也總感覺沒法像之前那樣思考,總感覺……我所想到的所有東西都在被不斷擦除。”
他說話拐彎抹角,把自身智力斷崖式跌落說得複雜得很。
“欲速則不達。之前你的快速進步,源於外部的推動。現在才是正常的。不必多心。”
雖然他們此時已經不再處在精神影響的籠罩範圍之內,但信任危機並不會因此消除。
那弟子神情恍惚,但那是相對之前而言。現在他還是能意識到發生了什麽的。
眾人的視野,是他從中脫困的一大重要倚仗。
“那片區域……籠罩著一種被害妄想的影響。若沒有積蓄對衝影響,幾乎無法在其中維持正常思考。”
這句話隻是在逃避問題,不過也並沒有偏題。不過逃避顯然隻會浪費他借此脫困的機會。
“然而即使有積蓄,也不能完全免疫和對衝其中的影響。由於其本身性質,自身的想法也會引起共鳴,並因此而受到汙染。”
他當然不會白白浪費自己的機會。他這是在為宙蛀蛆被取出之後的異常表現開脫。
由於他被分離宙蛀蛆的影響之後,立刻就變得好像功力盡失一樣,如此足以引起甄堯的懷疑。
他必須想辦法洗白自己的積蓄,免得被甄堯真的做了減法。
底下防禦力低下的眾仙長自然議論紛紛,然而看甄堯的表情,顯然還沒有解除懷疑。
這宙蛀蛆完全是他製造出來的,一旦他恢複自己的力量構成,絕對會引起甄堯的聯想。
這甄堯因為羽化而不完整,但還不夠傻。其對很多東西的懷疑正在瘋漲,不論如何,他現在都撞上了錯殺的槍口。
甄堯確實在等。等他的話題一直停留在解釋宙蛀蛆為什麽和他的力量有如此大的相似性。
一旦解釋了,那就證明這弟子心中有鬼,那便沒什麽可猶豫的了。
“所以接下來如果有任何探索計劃,記得多帶一些並沒有任何正常人想法的法器,用其來抵抗影響。”
他的弟子由於體內的自己並未完全激活,智力大打折扣,但還不至於意識不到這樣的雷區。
然而接下來便是長久的沉默。
他的狀態並不好,如此變化也是可以理解。
“那這種影響可能導致法器被吸幹嗎?”
下麵還是有在之前就受創,必須盡快解決區域異常的支持者的。他願意分享經驗,下麵自然有人會跟上。
“會。並且那個入魔人會嚐試將其籠罩下的所有人變成自己,也就是……奪舍。他會嚐試奪舍所有人。”
這話他自己說出來可能被看作急於開脫,但是借別人之口迴答,反倒完全不一樣了。
奪舍一詞幾乎是人們幻想的產物。他們就連控製別人的法器都被認為是歪門邪道,奪舍這種玩意幾乎沒有過任何發展。
不存在的玩意足以使得下麵的人們更難置身事外。
“所以,這種奪舍很有可能使得沒有心智的法器被植入被害妄想的心智嗎?”
這問題豈止偏題。從其神態上來看,好像發現了什麽新大陸,將危機視作礦產一般。
定睛一看,此人正是之前差點被奪舍,被同道趕出來,帶著一堆收集來的法器離開的那個人。
他在研究過程中顯然遇到了問題,這些本該水平更高的法器,在他迴去研究時卻將其自己保護得密不透風。
他急需更靠譜的答案。
“被煉化出心智的法器可能為了保護自身而封閉自我,至於沒有心智的特化法器……我沒有那麽低級的法器,所以不知道。”
這弟子其實一件法器都沒有。如此迴答,倒是應了甄堯對他的培養,在虛張聲勢,假造自身的威勢。
如此一番下來,甄堯的表情已經緩和了不少。
至少通過各種暗示,這甄堯更多想起來他是其弟子,而不是磨刀霍霍的對象。
“那麽受到精神影響之後,你有什麽特別的感覺或者經驗可以分享嗎?”
這算是甄堯最關心的一個懷疑點,這問題並非甄堯提出的,但卻無意之間將他的生死綁在刀尖。
若是一著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經驗……提前準備些對照組吧。給自己的心智準備一些備份,用來核對差別。我自己由於修煉方向,心智構成複雜而不可控,算是撞槍口上了……正常應該沒有這麽明顯才是。”
甄堯作為師父,其實並不了解他的發展方向。畢竟甄堯的路線是羽化,是完全變革,與他的完全保守根本不是一路的,實際上教不了他。
也正因此,甄堯隻知道他的心智構成異常複雜活躍,使他的神經係統根本不需要休息,隻需要輪休,而其自己似乎無法察覺到區別。
不管怎麽說,他無意間暴露了自己的缺陷,複雜而不可控。
自然不可能甄堯一個人注意到這點漏洞。
甄堯反應很快,立刻上台,掃視台下。
“我希望諸位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問越界的問題。不要打我弟子的主意。我的弟子,我自然會親手調製。”
這話對台下大多數人來說都莫名其妙,不過很明顯,甄堯的注意力不在其弟子是否可疑上了。
通過提醒甄堯他的精神複雜而不可控,他成功解釋了他狀態的異常。正因為自己都不夠了解,才畏首畏尾。
不過這顯然不是什麽好解法。被甄堯帶到台下之後,甄堯依然並未完全解除警惕。
等到無人之處,這弟子原地站定。
“師父,我感覺……我的修煉遇到了困境。”
隱患不能留著,否則必成大禍。必須趁熱打鐵。
“什麽困境?”
沒有時間給他深思熟慮,他必須在甄堯的思維構成進一步轉化前,立刻使得甄堯產生結論。
“之前在完全激活自身的潛能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自身能夠快速意識到各種變化,思考時不論速度還是效果都高出很多,但是現在,即使我嚐試重新完全激活,也總感覺沒法像之前那樣思考,總感覺……我所想到的所有東西都在被不斷擦除。”
他說話拐彎抹角,把自身智力斷崖式跌落說得複雜得很。
“欲速則不達。之前你的快速進步,源於外部的推動。現在才是正常的。不必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