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查看各個軍頭麾下的披甲率和武器質量,也能分辨出哪家軍頭富裕,哪家軍頭是乞丐軍。
不是白起瞧不起乞丐,而是在冷兵器時代,沒有一副好甲一把好刀,上了戰場真的是不行。
這個世界的漢軍也不是沒有鎮壓過農民起義,剿匪更是漢軍練兵實戰的主要方式。
那些漢軍披甲的野戰部隊,往往可以以一敵十的殲滅那些土匪強盜之流。
甭管你多麽悍勇,一刀砍在敵人身上被鐵片卡住,你也得完犢子。
武器裝備可做不了甲,白起要求也不高,根據各個軍頭自己報上來的兵力人數,按照一定比例讓他們拉出來檢閱。
燕國分發的將軍爵位雖然不值錢,但對於上穀郡的軍頭們還是非常有用的。
整個上穀郡並沒有被瓜分完畢,而且白起還殲滅了幾個非要跟燕軍掰掰手腕的軍頭武裝,這些地盤白起不會駐兵,都是要分出去的。
分給誰自然就要根據爵位高低了。
而爵位高低則與那些投誠軍頭貢獻出來的隊伍人數和質量。
軍頭們上報兵力的時候可以作假,白起不可能真的派人到各個軍頭老巢去清點人數,工作量太大而且沒有那個必要。
但這些投誠軍頭都是有義務出兵的,他們在燕國這裏得到了分封地盤,不用繳納稅賦,自然要出兵幫助燕軍打天下。
出兵的數量就是根據各地軍頭報上來的人數抽取一定比例。
你報上來的兵力多,出動的兵力就多!
當然,軍頭們想要保存實力也可以少報,甚至報上來一兩百人,出兵的時候連一百人都不用扔出去。
然而,白起分封將軍職位就是根據出動兵力的質量和人數定下來的。
你派過來幾十個拿著農具的‘士兵’,最低的守備將軍是跑不了的……
守備將軍不可能得到任何地盤,而且出動的士兵也會被打散重編,未來在漢地得到其他土地,守備將軍不可能得到任何戰利品!
想要自家的隊伍不被打散整編,還在戰後可以分的戰利品,至少要評上遊擊將軍的爵位才可以。
如果能達到副將少將及以上爵位,白起還會把上穀郡中對燕軍無用的偏僻地區分發給他們。
甭管是不是飛地,誰也不會拒絕多出來的地盤和人口吧。
並且燕國是允許軍頭之間進行土地交易的,得到飛地沒關係,你們私下裏可以進行等價交換,當然,燕軍是不會允許武力吞並的,用武力脅迫的話可以來到白起麵前舉報,查實後白起絕不介意屠刀下多出一些不守規矩的冤魂。
正是這種評級方式,讓上穀郡的軍頭們根本不敢偷奸耍滑,想要博取一個敞亮的未來,擴大自己的封地,就必須拿出精銳的老底子跟隨燕軍出征。
除了極少數實力不濟,地盤也不大的底層軍頭放棄未來,僅僅拉出幾十個老弱病殘去濫竽充數,混一個守備將軍外,大多數上穀郡的軍頭都拿出了自家的‘精銳部隊’。
可別小看上穀郡的軍頭實力,他們麾下有很多被匈奴人打散的漢軍野戰部隊士卒,身上穿的都是上乘的漢式紮甲,密密麻麻的鐵片看的白起都心動。
畢竟這種裝備,放在燕軍中也是精銳老兵才有資格穿戴,大部分燕軍士卒根本沒有資格穿戴這種上乘鐵片紮甲。
紮甲是一種比鎖子甲防護效果更好的甲胄,當然,這裏指的是同等重量的情況下。
漢國之所以沒有鎖子甲,不是做不出來,而是鎖子甲沒有紮甲好罷了。
當然,加強版本的鎖子甲,也就是鏈甲還是有的,一般雙甲配置的重裝步兵,就是裏麵紮甲外麵套一層鏈甲,基本上刀劍難傷,箭矢白搭。
不過能穿戴這種雙甲戰鬥的士兵,各個都雄武有力,還要經過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並且養出一身肥膘,有足夠的脂肪可以在戰場上長時間的作戰。
古代冷兵器時代的精兵全都是大肚子士兵,那些能打的猛將更是頂著一個將軍肚滿地走,精兵是看不出來八塊腹肌的。
真要是瘦到八塊腹肌顯露出來,爆發力固然猛,但披著重甲別說打仗了,來個百米衝刺估計就脫力了……
古代的大肚子士兵身上的肉可不是虛胖,脂肪下麵都是精煉的肌肉!
肚腩隻是外掛的油箱,真正的強效發動機都在裏麵。
那種幹瘦的士兵在古代都是普通兵卒,營養不良的則是臨時征召訓練的農兵。
毫不誇張的說,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看一支軍隊是否精銳,光看士兵體型就能猜出一個大概。
因為古代那個社會生產力平民普遍吃不飽飯,民間是沒有幾個胖子供上麵人抓壯丁濫竽充數的。
體格好肚腩大,那就是真的被高福利待遇養出來的精兵了!
這種現象直到火槍流行才變更,因為扣動扳機不需要一副強壯的體格,上麵人對精兵的要求自然也就變了。
到了現代戰爭,身體靈巧瘦弱更是成了優勢,畢竟胖子躲子彈肯定不如瘦子……
這就是為何趙作仁上輩子很少看到國家軍隊底層士兵中,有胖子出現的原因。
白起在上穀郡帶了一個多月,分出了數百個將軍頭銜,整編出了3、4萬軍隊!
真的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全是驚喜。
連提出這個計劃的燕國內閣都沒想到,上穀郡中竟然藏了這麽多士兵。
最重要的是,白起眼裏容不得沙子,那些濫竽充數的老弱病殘都被踢到輔兵民夫營裏了,這三萬多是實打實的戰兵。
其中大半都是曾經漢軍的野戰部隊被打散後的潰兵,剩下的也大多數都是跟匈奴人打過局部遊擊戰的悍勇之輩,甚至幹脆就是幫派中的江湖人士。
入了品級的都有不少人。
混亂的局勢下,人間慘劇到處都是,上穀郡的江湖人自然心態也變了,部分江湖武者隨大流,部分懷揣著建功立業的野心從軍,結果全都便宜了燕軍。
這支部隊被白起命名為上穀軍團,浩浩蕩蕩南下漢地。
不是白起瞧不起乞丐,而是在冷兵器時代,沒有一副好甲一把好刀,上了戰場真的是不行。
這個世界的漢軍也不是沒有鎮壓過農民起義,剿匪更是漢軍練兵實戰的主要方式。
那些漢軍披甲的野戰部隊,往往可以以一敵十的殲滅那些土匪強盜之流。
甭管你多麽悍勇,一刀砍在敵人身上被鐵片卡住,你也得完犢子。
武器裝備可做不了甲,白起要求也不高,根據各個軍頭自己報上來的兵力人數,按照一定比例讓他們拉出來檢閱。
燕國分發的將軍爵位雖然不值錢,但對於上穀郡的軍頭們還是非常有用的。
整個上穀郡並沒有被瓜分完畢,而且白起還殲滅了幾個非要跟燕軍掰掰手腕的軍頭武裝,這些地盤白起不會駐兵,都是要分出去的。
分給誰自然就要根據爵位高低了。
而爵位高低則與那些投誠軍頭貢獻出來的隊伍人數和質量。
軍頭們上報兵力的時候可以作假,白起不可能真的派人到各個軍頭老巢去清點人數,工作量太大而且沒有那個必要。
但這些投誠軍頭都是有義務出兵的,他們在燕國這裏得到了分封地盤,不用繳納稅賦,自然要出兵幫助燕軍打天下。
出兵的數量就是根據各地軍頭報上來的人數抽取一定比例。
你報上來的兵力多,出動的兵力就多!
當然,軍頭們想要保存實力也可以少報,甚至報上來一兩百人,出兵的時候連一百人都不用扔出去。
然而,白起分封將軍職位就是根據出動兵力的質量和人數定下來的。
你派過來幾十個拿著農具的‘士兵’,最低的守備將軍是跑不了的……
守備將軍不可能得到任何地盤,而且出動的士兵也會被打散重編,未來在漢地得到其他土地,守備將軍不可能得到任何戰利品!
想要自家的隊伍不被打散整編,還在戰後可以分的戰利品,至少要評上遊擊將軍的爵位才可以。
如果能達到副將少將及以上爵位,白起還會把上穀郡中對燕軍無用的偏僻地區分發給他們。
甭管是不是飛地,誰也不會拒絕多出來的地盤和人口吧。
並且燕國是允許軍頭之間進行土地交易的,得到飛地沒關係,你們私下裏可以進行等價交換,當然,燕軍是不會允許武力吞並的,用武力脅迫的話可以來到白起麵前舉報,查實後白起絕不介意屠刀下多出一些不守規矩的冤魂。
正是這種評級方式,讓上穀郡的軍頭們根本不敢偷奸耍滑,想要博取一個敞亮的未來,擴大自己的封地,就必須拿出精銳的老底子跟隨燕軍出征。
除了極少數實力不濟,地盤也不大的底層軍頭放棄未來,僅僅拉出幾十個老弱病殘去濫竽充數,混一個守備將軍外,大多數上穀郡的軍頭都拿出了自家的‘精銳部隊’。
可別小看上穀郡的軍頭實力,他們麾下有很多被匈奴人打散的漢軍野戰部隊士卒,身上穿的都是上乘的漢式紮甲,密密麻麻的鐵片看的白起都心動。
畢竟這種裝備,放在燕軍中也是精銳老兵才有資格穿戴,大部分燕軍士卒根本沒有資格穿戴這種上乘鐵片紮甲。
紮甲是一種比鎖子甲防護效果更好的甲胄,當然,這裏指的是同等重量的情況下。
漢國之所以沒有鎖子甲,不是做不出來,而是鎖子甲沒有紮甲好罷了。
當然,加強版本的鎖子甲,也就是鏈甲還是有的,一般雙甲配置的重裝步兵,就是裏麵紮甲外麵套一層鏈甲,基本上刀劍難傷,箭矢白搭。
不過能穿戴這種雙甲戰鬥的士兵,各個都雄武有力,還要經過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並且養出一身肥膘,有足夠的脂肪可以在戰場上長時間的作戰。
古代冷兵器時代的精兵全都是大肚子士兵,那些能打的猛將更是頂著一個將軍肚滿地走,精兵是看不出來八塊腹肌的。
真要是瘦到八塊腹肌顯露出來,爆發力固然猛,但披著重甲別說打仗了,來個百米衝刺估計就脫力了……
古代的大肚子士兵身上的肉可不是虛胖,脂肪下麵都是精煉的肌肉!
肚腩隻是外掛的油箱,真正的強效發動機都在裏麵。
那種幹瘦的士兵在古代都是普通兵卒,營養不良的則是臨時征召訓練的農兵。
毫不誇張的說,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看一支軍隊是否精銳,光看士兵體型就能猜出一個大概。
因為古代那個社會生產力平民普遍吃不飽飯,民間是沒有幾個胖子供上麵人抓壯丁濫竽充數的。
體格好肚腩大,那就是真的被高福利待遇養出來的精兵了!
這種現象直到火槍流行才變更,因為扣動扳機不需要一副強壯的體格,上麵人對精兵的要求自然也就變了。
到了現代戰爭,身體靈巧瘦弱更是成了優勢,畢竟胖子躲子彈肯定不如瘦子……
這就是為何趙作仁上輩子很少看到國家軍隊底層士兵中,有胖子出現的原因。
白起在上穀郡帶了一個多月,分出了數百個將軍頭銜,整編出了3、4萬軍隊!
真的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全是驚喜。
連提出這個計劃的燕國內閣都沒想到,上穀郡中竟然藏了這麽多士兵。
最重要的是,白起眼裏容不得沙子,那些濫竽充數的老弱病殘都被踢到輔兵民夫營裏了,這三萬多是實打實的戰兵。
其中大半都是曾經漢軍的野戰部隊被打散後的潰兵,剩下的也大多數都是跟匈奴人打過局部遊擊戰的悍勇之輩,甚至幹脆就是幫派中的江湖人士。
入了品級的都有不少人。
混亂的局勢下,人間慘劇到處都是,上穀郡的江湖人自然心態也變了,部分江湖武者隨大流,部分懷揣著建功立業的野心從軍,結果全都便宜了燕軍。
這支部隊被白起命名為上穀軍團,浩浩蕩蕩南下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