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來了之後,我們這兩個外客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比較。這較量是進行在丫鬟下人們的口頭耳間的。

    因為我深深吸取書中黛玉過於清高不懂得審時度勢的教訓,從我進賈府那天起,除了王夫人是塊捂不熱的冰之外。大家都對我頗多好評。

    從家裏來時,父親給我帶了一些銀兩。用爹爹的話說,人世間有許多人看不到的死角,可是銀子能照亮它。

    從降生以來,我就活在別人的照顧裏,爹爹給我帶著的錢有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隻不過,看爹爹的神情應該是足夠了。

    這府裏主子不過一二十,下人卻有好幾百。我常有被下人的口水淹死的恐怖幻想。所以,這些人,正是我要時刻注意的目標。

    討好人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這侯門公府的下人,尋常好處是不會看在眼裏的,這就看你懂不懂什麽叫細心。

    來往傳話的,我都雙倍打賞。麵有難色,神情恍惚的我都細心觀察,能幫得上的就要關鍵時候伸把手。幫人是一迴事,我卻從不作出施舍的樣子。他們是奴才,因此也更渴望尊重。

    這一日,我在房中歇息,紫鵑拿著個繡了一半的帕子走了進來。“姑娘,東府裏大奶奶今日宴請大家過去賞梅,老太太叫你收拾一下,跟姐妹們一起過去呢。”

    東府?來了一段時間,我還一直沒有出過榮國府的大門。東府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那個“情可輕”——秦可卿。

    在她身上究竟是有情還是無奈,是我以前就一直好奇的。至於索隱派所說的秦可卿的身世我倒並不在意。身世背景不是她最大的悲劇,她的人生拐點到底還是在賈珍身上。

    東府與榮國府並不遠,甚至可以說算不上出門。兩家大門都朝南,但是女眷們往來就沒有必要繞出大門,走寧榮街了。兩府之間有一條私道,兩家都有側門,來往很方便。

    寧國府的這次宴請還是很有麵子的。老祖宗帶隊,邢夫人、王夫人和我們姐妹都來了。很奇怪,一向很愛湊熱鬧的薛姨媽這次竟然拿舍得婉拒了老祖宗的邀請,就連薛寶釵都以初來乍到需要收拾整頓為藉口,沒讓跟著來。

    不過,也因此王夫人臉上並不歡喜。想想也對,薛姨媽是榮國府的親戚,沒有個賈家親戚請客,親戚的親戚也趕著來的。這寧國府的尤姥姥不也一直沒去過榮國府嘛,甚至尤二姐、尤三姐那樣的尤物,大家也是一直沒有耳聞的。

    說是賞梅花,我們這些女眷就直接被迎進了寧國府的會芳園。會芳園修整的很是精致。“天香樓”,“凝曦軒”,“登仙閣”,“逗蜂軒”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比之榮國府又多了很多情趣。尤其是那條活水,汩汩溪流,正是這園子的點睛之筆。

    賞玩梅花之後,不過是普通的家宴。老祖宗很是疼愛我和寶玉,命我們就坐在她麵前的踏上,與她一桌進餐。有什麽好的,能克化動的,就用銀箸夾了喂她。

    我埋首不語,隻是細心的挑著外祖母最愛的銀槍魚的小刺。鴛鴦幾次要上來幫我,我都拒絕了。此生,父母跟前不能盡孝,能為外祖母做的,我一點都不想假手他人。

    我不說話,其他人也不過閑話家常,鳳姐也因有婆婆和姑母在座,不敢過於張狂,一頓飯吃的可以說是比較無聊的。對我還好,寶玉可能就受不了了。

    果然,飯後沒一會兒。寶玉就開始頻頻揉眼睛。“我的心肝兒,到底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既困了,讓丫頭們伺候著,去歇個晌午覺吧。”

    主人家尤氏也趕緊示意兒媳跟上去伺候那個賈家眾人手上捧著的金鳳凰。我還注意到襲人也跟著去了。

    老太太笑著讓寶玉下去休息,自己也歪在了榻上,閉目養神,聽著晚輩們談天取笑。大家一看老太太精神不濟了,說話的聲音也自覺小了。

    “老太太還是最疼寶兄弟,我們這些孫子孫媳的,都要靠後了。這寶玉一下去,老太太連看我們的精神都沒了。”鳳姐一麵給大太太、二太太執壺添酒,一麵低低的打趣。

    “再嚼舌頭,我可聽著呢!”原本以為睡著了的老太太卻突然接了這麽一句。滿地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撐不住笑了。

    “鳳丫頭終究是趕不上老太太一個頭發絲的。”王夫人趕著說了這麽一句,臉上的笑容卻讓人看不真切。

    這裏他們在說笑什麽,我是隻過耳不過心。今天對於這些女眷,隻是一個尋常的家宴,可對於寶玉而言,卻是值得紀念的日子,是他轉大人的標誌。襲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就這麽便宜做了寶玉的啟蒙。

    迴府的時候,寶玉雙頰泛紅,看起來誌得意滿,很是舒心。我留心看了下襲人,那小妞這時也不過十三四的年紀,經曆了人事,臉上看去竟然有了些婦人的紅光。古代人真是早熟的可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黛玉之情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是一水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是一水寒並收藏黛玉之情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