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日子不好過,它的附庸朝鮮王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兩則衰敗的緣由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政治腐敗,黨爭不絕,吏治昏暗,宮廷內部各黨派之間的權利鬥爭愈發慘烈,屢次發生政變和農民起義。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有多少的執行力實在是不讓人恭維。再加上倭寇頻繁襲擾,使得朝鮮王國對於地方的控製愈加的薄弱,耽羅島早已經失去了它的輝煌,再度成為了朝鮮王國囚犯的流放地。


    不過今日之後耽羅島將會再度成為朝鮮王國的焦點,起碼在黨政的閑暇時光中常常會被提起,一個澡已經泯滅數百年時光的王國在耽羅島上揚起了它的旗幟,告訴所有人,耽羅島將不再屬於朝鮮王國。


    鬆浦隆信盯上耽羅島的理由很簡單,隻要有人有船,霸占了耽羅島,然後就後顧無憂了,誰來就懟誰。是的,在鬆浦隆信的眼中,朝鮮王國的幾條小破船還真不放在他的眼中。


    何況耽羅島還是遠近聞名的牧場,就算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不過據說還有數千匹濟州矮馬,是的,這是一種比起倭馬來還要矮小的馬種。在倭國,有時候數量比質量更加重要。


    鬆浦隆信盯上耽羅島最重要的就是看中了上麵的馬,隻要他將數千匹濟州矮馬送到伊達家的麵前,那麽就算有再大的冒犯也都不會是事情了,更何況還有一個大牧場。


    現如今平戶鬆浦家危在旦夕,鬆浦隆信自然不可能親自前往搏一個前程,派遣家臣前往又不放心,誰知道會不會有貳心之人,選來選去,最終還是選了他的嫡長子鬆浦太郎。


    鬆浦太郎,曆史上受大友義鎮偏諱改名為鬆浦鎮信,在大友義鎮的幹預下鬆浦隆信不得不壯年隱退,由鬆浦鎮信繼承家業,乃是文武雙全的名將,特別嗜好和歌。在數次關乎平戶走向的抉擇中,鬆浦鎮信都選擇了勝利者,最終不僅保全了家業,還略有進取,平戶鬆浦家在他和子孫的奮鬥下,最終就算是到了幕末風雲之時還保有巨大的影響力。


    鬆浦太郎,年不過十四歲,還是一個還未成年的少年郎,自是不能夠成為這支船隊的實際指揮者,他更多的是一種象征。鬆浦隆信派遣了籠手田安經和桃野兵庫兩人輔佐。


    雖然誌佐純元在軍事會議上大放光彩,不過正是他的大放光彩,讓鬆浦隆信不放心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托給他,反倒是給了一直反對他的籠手田安經出任副手,桃野兵庫擔當後勤。


    桃野兵庫乃是鬆浦隆信的叔父桃野兵庫之助的遺腹子,桃野兵庫之助死後,他便被鬆浦與興收養,和鬆浦隆信一起長大,情同手足,他雖然武功不濟,不過重在忠心。由他看著,鬆浦隆信放心將鬆浦太郎交托給他,讓他看顧。


    鬆浦隆信下達命令,鬆浦太郎、籠手田安經、桃野兵庫率領船隊從平戶港出發,誰都低估了鬆浦隆信的決心,對於鬆浦隆信的淩厲一擊全都措手不及,就算是事後知曉此事的政衡也同樣不知所措。


    鬆浦太郎年紀尚輕,不過已有乃父之風,得了父親手令,沒有駐足不前,也沒有繞遠而進,而是直取濟州牧衙門所在地,沿途所遇之漁船統統打沉,不留任何後顧之憂。


    鬆浦黨慣於劫掠,聽得要攻打朝鮮王國,頓時興奮起來,要打仗了,終於要幹一票大買賣了。由於五峰船主汪直被斬首,後繼者肆虐中原,使得鬆浦黨已有年許時間沒有出動,都淡出鳥來了。


    聽得鬆浦隆信一聲令下,鬆浦黨眾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像鬆浦隆信想象的那般進退失據,反倒是興奮異常,連連嗷嗷亂叫,在他們眼中,朝鮮人全都是軟蛋,隻會躲在城郭之中瑟瑟發抖。


    以往出動的人數不多,對於城郭自然沒有好的辦法,隻能夠劫掠城外的鄉村,財帛不厚,現如今出動大小船隻七八十艘,戰兵過千,外加水手輔兵二千,將平戶鬆浦家過半人數都投了進去,具備了壓倒性優勢。就算是朝鮮王國的漢城,他們都敢闖一闖,更何況老弱病殘兵微將寡的耽羅島。


    鬆浦黨對於走朝鮮王國的航道已經是駕輕就熟,不過還是沒有掉以輕心小心翼翼,從平戶港出發之後的第三天,船隊終於駕臨耽羅島。鬆浦太郎看著蒼茫一片的綠島,心中唯一一絲不安終於放下,隻要上了島,憑借著他們的實力,就不用擔憂再被趕下島。


    抵達了耽羅島,下麵該如何辦?鬆浦太郎沒有把握,也沒有頭緒,他立即命人找來了籠手田安經和桃野兵庫,還有各個船隊的船頭將領共同商議下麵該如何辦才更加穩妥。


    是的,鬆浦黨今日前來並非劫掠,劫掠是幹一票就走,他們是想要在耽羅島上立足,也就是說他們上了島後就再也不走了,要將這耽羅島成為鬆浦家狡兔三窟的一窟。


    鬆浦隆信占耽羅島,大義上是為了百濟國複國,實質上進可以向伊達家獻禮,得以讓鬆浦家繼續保有平戶,如若不然,也可以成為鬆浦隆信的退路。


    籠手田安經雖然和誌佐純元兩人在會議上唇槍舌劍,可是在會議後被鬆浦隆信單獨留下,鬆浦隆信將心中所想所思一五一十的告知了他,最終將鬆浦太郎托付給他。


    如此信重,就算是微有不滿也早已經煙消雲散,籠手田安經知道鬆浦隆信最終之言乃是心腹之言,自是答應下來。他進入船艙之後,見得眾人陸續到來,先是向鬆浦太郎行主仆之禮,分了名分,然後朗聲說道:“現在我等已經到了耽羅島,還請少主將主公之謀告知眾人,以安人心。”


    鬆浦太郎知道這是籠手田安經在讓他立下主仆之名分,自然沒有推脫,開始將鬆浦隆信的謀略全部托出,眾人聽得鬆浦隆信要在耽羅島重興百濟國,一陣喧嘩鼓噪。


    有些人連百濟國是何也未嚐可知,不過眾人唯一知道的是他們來到耽羅島後將不再是劫一票就走,要將耽羅島長久占下來。有些心思玲瓏者還想到以後或以百濟國的名分奪取朝鮮王國的土地。chapte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備中的伊達獨眼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狐狸並收藏備中的伊達獨眼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