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衡一身樸素戎裝,穩坐泰山,這位剛剛年滿三十的太政大臣身材高大健碩,如果不是獨眼破壞了他的麵容,定然是一位俊美青年,不過那隻眼睛如老鷹般銳利,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懾人心悸的威勢。


    六人在築前國俱是一方豪傑,就算是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隱約的顫抖終究暴露了幾分真實情緒。


    政衡從一介小土豪僅用了十年時間就成長為天下第一的雄傑,不是陰謀、叛賣、暗算,而是實打實從屍山血海中培養出來的威勢,不經意的一瞥便嚇得他們膽顫。


    在這個亂世,講究的是實打實的軍事力量,政衡的威勢離不開他麾下數十萬兵馬的支持。戰國亂世,伊達家越打越強,其中傾注了政衡的心血,相互相成之下政衡的氣勢更加的威嚴。要知道,政衡可是伊達家的首創者,相當於一個政權的始祖,不像後來者那般被諸般牽扯,威勢集於一身顯得更加的讓人不敢直視。


    六人聯袂到來不外乎抱團取暖,不過在政衡的眼中不過是跳梁獻醜,無數念頭眨眼之間在心中轉過,但是政衡從來都能夠將一切猶疑深埋在心底,臉上的表情並不因此而變化。他隻是若無其事的說道:“不知道諸位前來所為何事?”


    六人心中咯噔一聲,互相看了一眼,秋月文種不得不站了出來,謙卑的說道:“臣等深受朝敵大友義鎮為害,得知太政討逆,特前來陣前效死,誓破朝敵。”


    在秋月文種的帶領下,宗像氏貞、立花鑒載、高橋鑒種、原田了榮、築紫惟門齊身高唿:“定當效死,誓破朝敵。”


    朝政權柄俱在政衡手中掌握,他挾天皇以令諸侯,說誰是朝敵,誰就是朝敵,大友義鎮犯到了他的頭上,哪裏還有幸免的可能。


    六人俱都低頭俯首,全都沒有看到政衡臉上的微笑帶著寒意,他的眼睛看了一眼帶頭俯首稱臣的秋月文種。秋月文種不禁冷禪了一下,更加伏低稱小。


    築前國擁有博多港,乃是對外交流的通商口岸,築前國人眾是倭國中最具航海冒險精神的地區之一,政衡是不迴允許築前國出現一個核心,如果有人有這份野心,肯定就會被盯上。


    政衡收迴帶著危險的眼神,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好似沒有瞧見秋月文種的心思,道:“今上知道築前還有如此忠勇之士一定會高興的,下去吧。”


    六人心頭一凜,不敢多言,告辭離去。


    待六人離去,政衡對著身側一年輕小將說道:“官兵衛,你知道我現在所慮者何?”


    年輕小將正是黑田官兵衛,他已漸漸展現了國之謀臣的智慧,時常陪同政衡,自是知道一些不為常人所知的事情,迴道:“大友義鎮在殿下不過是普通的癬疥之疾,其餘豪傑如少貳、伊東、相良、肝付、大村、龍造寺,仰或是薩摩、大隅的島津,都不放在眼中。”


    政衡不置可否的說道:“是嗎?”


    黑田官兵衛口中的不放在眼中的人物全都是九州一方豪傑,卻在他的口中不值一提,政衡沒有反駁,顯然被黑田官兵衛說中了心思。


    黑田官兵衛隻覺得政衡的雙眼幽森如千丈寒潭那般,不由自主地出了一身冷汗,迴道:“殿下已經超脫倭國所轄,放眼於天下。”


    政衡呢喃道:“放眼於天下嗎?”


    在他的潛意識中他不想做出任何傷害大明朝的事情來,顯然事情的發展統統都在他的預料之外,蝴蝶效應迫使他不得不親自到來,期望能夠親臨最接近大明朝的九州島,竭盡全力挽迴局勢的繼續惡化下去。


    政衡的親征在某些人眼中定然是懷揣著莫大的野心,白江口之戰距今正好九百年整,許多倭人早已經忘卻了那段痛徹心扉的失敗。


    黑田官兵衛很顯然也是某些人之一,在他的眼中,九百年前的白江口之戰是倭國為應盟國百濟國之邀抵抗唐軍和新羅聯軍侵略,戰略戰術和軍器戰船以及人數上全都落於下風。在他的眼中,白江口之戰以四萬二千倭軍對抗十三萬最強盛時期的唐軍,不敗才是怪事。


    強盛的唐王朝早已經煙消雲散,倭國的戰敗者流落海外變成賊寇,這些賊寇施虐中原王朝,在倭人眼中對中原王朝的敬畏蕩然無存。相反,讓不少倭人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妄想,妄圖學那被神風傾覆的元寇侵占中原王朝,稱王稱霸。政衡親征九州,在某些人眼中,就是要實現莫大野心的開端。


    政衡瞥了一眼黑田官兵衛,他何嚐看不出來黑田官兵衛的小心思,他的表情冷淡,有心否認,卻知道越是否認越是讓人想入非非。


    政衡沉思了片刻,說道:“倭國偏於一隅,想要發展就要與朝鮮修好,進而與明朝搭上關係,知己知彼方才能做到互通有無,官兵衛,你前往博多、平戶等地聯係當地豪商,重點是探聽朝鮮和明朝事宜。”


    黑田官兵衛應道:“是,殿下。”


    政衡說是要和朝鮮修好,進而和明朝搭上關係,在黑田官兵衛眼中卻是欲蓋彌彰。要知道倭國和朝鮮之間的主旋律就是雙方互相鄙視。朝鮮人靠近天朝大國明國,自認天老大他老二,自認代表了文明的一方,而倭國就是蠻夷。而倭國當年還在朝鮮駐有任那府,所以在倭人的思維中,認為朝鮮曾經是自己的殖民地,自然應該在自己的下方。當然,還有元寇的事情,倭國兩度擊敗元寇,明國是擊敗元寇建立的,自然而然的倭國自視甚高,朝鮮是什麽東西,任由元寇肆虐的地方,還敢在倭人眼前擺譜。


    政衡親征九州,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想要和朝鮮建交,進而他的最大目的就是和大明國恢複關係,承認伊達家政權是倭國的唯一合法的政權。


    少數人眼中不堪一擊的大明國,卻在大多數人眼中乃是高高在上,政衡需要一個名分,隻要得到大明國的承認,那麽他成為倭王就更近了一步。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備中的伊達獨眼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狐狸並收藏備中的伊達獨眼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