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二十三年(即1554年)三月,一旦刀狩令下達開始,伊達家先前派遣到各郡鄉村的上百個奉行官員起了巨大的作用,這些微末小吏立即把地方上的豪強國人嚇出一身冷汗。說起來這些人在伊達家中的地位並不是很高,有一些人甚至是剛剛從奉行館學社出來的老兵,可架不住他們代表的是伊達家的臉麵,在伊達家對外對內俱都強硬的態度下,誰還敢認真得罪他們?這些人又都是奉行館學社精選出來的文吏,案牘詳熟公務熟撚,辦公一絲不苟做事雷厲風行,頓時給地方上一潭死水般的拖遝習氣帶去了幾分清新氣息。隨著他們的督促和努力,刀狩令很快就開始了,更何況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一支伊達家的直屬部隊保駕護航,誰敢反抗,將作為殺雞儆猴中的那隻可憐的小雞,沒有人願意甘當小雞。


    整個伊達領基本上都是在這種既忙亂又有序的氣氛中度過的。不過連接三四十天的忙碌也是成績斐然。在耗費了大量農具和錢糧之後,刀狩令實行的十分順利。十天時間就將年前由於對外作戰在備中國施行了一半後暫停的刀狩令也得以順利的完成,備前國和美作國是在進入三月底的時候完成的,到了備後國的時候則出現了小規模的衝突,但是還好沒有造成太大的衝突,吉田郡山城的京觀還曆曆在目,沒有人敢於對抗伊達家。


    伊達家的刀狩令執行起來並不是非常嚴格,仍然允許民間保留祭祀用的刀和槍,就是藏起來的足具和鎧甲也沒有執意要沒收上來。這也是得以順利的完成刀狩令的原因之一。


    為了更好的完成刀狩令。一方麵伊達軍全體出動保駕護航。另外一方麵則是打著武器換農具的方式推銷各種各樣的農具。當時的倭國出產很少的鐵礦都用來打造武器了,農夫使用的農具絕大多數是用木頭製作的,很不實行,伊達家由於銅礦積壓,流水線生產下銅製農具大量生產出來。


    銅製農具的大量湧入,使得農田的耕作速度大幅度提升,同時,收繳工作也隨之加快了不少。否則的話,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吉備四國也不會如此順利的完成初步刀狩令。


    因為刀狩令而收繳上來的武器,共計武士刀一萬三千七百五十四支、肋差二萬七千三十一支、長槍一萬五千一百五十五支、弓一千六百三十一把、盔甲六百七十四具、頭盔一百四十一頂。


    政衡看著手上的賬冊,頓時目瞪口呆,冷汗連連,賬冊上俱都是收繳上來的武器的數目,這些武器雖然多半低劣,但是淘汰部分後,很多還可以使用。這已經足夠裝備一支三萬人的常備軍了。


    因此對於政衡來說,裝備常備的這筆錢。可以省下一大半。刀狩令實行之後,農民的武力可以說是遭到了去勢,現在就算是一向宗煽動,沒有了大規模兵器的農夫難以形成多麽大的破壞性。


    刀狩令的順利,給了政衡冷汗之外,自信心也徒然升高了不少,隨著銅製農具的大規模使用,美作國一向一揆引起的陰影也消散了不少,就算是在美作國,春耕也有條不紊的搶種了下去。


    看到各地傳來的呈文,鶴首城內的政衡總算了鬆了一口氣,過去大半個月時間,他天天都在為刀狩令的事情忙碌,現在這顆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能夠放下了。雖然他明知道鄉村中還留存有一些兵刃,實際上短期內是不用再去擔心一向一揆的事宜了。


    放下手中的賬冊,又拿起了一份橋本正光遞交的和一向宗和睦的文狀,橋本正光不僅出色的完成了政衡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額外的與一向宗達成了和睦協議。


    三月初,橋本正光帶著政衡的書信前往石山本願寺與一向宗總本山的人們接洽關於美作國一向宗暴亂的事情,他剛剛來到石山本願寺就遇到了一件讓他措手不及的事情,一向宗的法主本願寺證如示寂了。


    由於本願寺證如成為法主後最為重要的一個舉動就是將本願寺本處從山科移到了石山,可說是石山本願寺的開創者,在石山本願寺內的地位極高。在舊時空,本願寺證如示寂時是在當年的12月27日,本時空卻是提前了近大半年,石山本願寺倒是沒有橋本正光想象中的亂象疊起。由於本願寺證如過冬時就生病不起,早早的立下遺囑,十一歲的本願寺顯如來繼承法主之位,由其祖母慶壽院輔佐。


    如果是庸人的話怕是立即就會手足無措起來,在本願寺證如示寂期間,如果再去商議美作國一向宗暴動的事情,就有點不合時宜了。橋本正光也算是智勇雙全的人物,立即前往堺港,用手中帶來的緩和關係的錢從天王寺屋半買半賒了一些喪葬之物,又雇傭了一批在堺港附近吃飯的閑漢,打著伊達家的名義浩浩蕩蕩敲鑼打鼓前往石山本願寺送葬。


    橋本正光以伊達家的名義前來送葬,石山本願寺方麵顯然不可能拒之門外,況且橋本正光還是第一個上門送葬的大名家特使,遠的諸如武田晴信、上杉政虎,近的諸如細川、畠山等家都還沒有來得及到來。


    很快橋本正光見到了石山本願寺真正的女主人,本願寺顯如的祖母慶壽院,在送葬的悲情之下達成了和睦的協議,本願寺顯如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上按上了他的押印。


    看著手中的文狀,政衡微微笑了一笑,自言自語道:“橋本正秀的兒子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丹波的年歲漸長,就讓他擔任外交副奉行好了,專門與一向宗的聯絡事宜。”


    本願寺證如的示寂,本願寺顯如的上位,可說是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時代的風雲兒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俱都是在與本願寺顯如的爭鬥中成長起來的,這些人或妥協,或結盟,或對抗,本願寺顯如在這些人的舞台中都擁有不小的分量。


    政衡一想到這些時代的風雲兒登上曆史的舞台,不由得感到一陣興奮。是的,在舊時空,西國的人們都隻能夠成為背景的角色,高鬆城水戰,豐臣秀吉狂飆猛進的背景就是毛利元就兩個兒子的無力,關原合戰,毛利元就的孫子打了一次醬油成為了德川幕府的踏腳石。


    現如今的武田信玄和上杉政虎剛剛結束了第一次川中島合戰,雙方都不滿意初次的交鋒,厲兵秣馬之下醞釀著更大的交鋒,他們還不清楚這次交鋒時間長達十年,總共五次的川中島合戰可說是耗盡了他們的全部心力。


    二十一歲的織田信長剛剛失去了他的師範平手政秀,與自己的弟弟織田信行開始了骨肉相爭。


    十八歲的豐臣秀吉因為讒言遭到了鬆下嘉兵衛的解雇,返迴尾張,剛剛成為了織田信長打雜的仆役,期盼著出頭之日。


    十二歲的德川家康還是今川義元的人質,住進了臨濟寺,成為了臨濟寺的一位老和尚的關照和教育,這位老和尚就是一手導演鬆平家落入今川家懷中的今川義元的軍師太原雪齋。


    伊達政衡的本家,那個常常感歎自己晚生了二十年的,不然就可以和上杉、武田、信長一爭天下的男人的老媽還是一個玩插花的六歲小女娃。


    現在,政衡比起這些時代的風雲兒走得更快,可以說是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他相信,當武田信玄、上杉政虎、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再次麵對西國的時候,會看到一座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的大山。


    將書信整齊的放好,政衡拿起桌上的一張名帖看了看,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低聲喃喃道:“真是扶不起的阿鬥!”叫了門外的親兵進來,說道:“去門房,領新宮黨的使者尼子數久去偏廳。”尼子數久乃是新宮黨黨首尼子國久的幼子,舊時空新宮黨遭到覆滅,尼子數久逃過一劫,落發為僧,法名天粧壽心,後來前往高野山修行,銷聲匿跡。


    天文二十二年(即1553年)十月中旬,尼子晴久調集軍隊五萬餘人,糧草輜重騾馬無數,以救援浦上政宗平定家族內亂為由,發動對備前國的平叛戰爭。戰爭並不如事前的那般順利,遭到了伊達政衡的當頭一棒,損兵折將不說,連從尼子晴久、尼子義久以下幾乎所有出征成員都遭到生擒活捉,糧草輜重騾馬全都落入了伊達家的手中。


    本著攪亂出雲國的目的,戰後不久,尼子晴久便帶著四名家臣以及五百名親兵遣返迴國,與剛剛入主月山富田城的新宮黨打擂台。原本政衡的想法,新宮黨一來擁有月山富田城,二來憑借著善戰之名,再加上通風報信的山中幸高,節節敗退的應該是尼子晴久。


    顯然,政衡是高估了新宮黨的榆木腦袋,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還被尼子晴久煽動得老父吐血、兄弟反目,尼子誠久和尼子敬久各帶著一支部隊固守一隅,給了尼子晴久各個擊破的良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備中的伊達獨眼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狐狸並收藏備中的伊達獨眼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