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清穿53
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 作者:小二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邊夫妻兩正準備偷偷搞個蜜月旅行,去江南浪一趟, 順便查一查江南官場。
林緒之聞言興衝衝的在空間戒指裏收拾了一批路上吃的小零嘴, 準備去了那邊邊吃戲邊看戲。
李格格:“……”
披頭散發嚎啕大哭jpg.
有完沒完,還有完沒完了!穿越過來的又不是我一個, 羊毛幹啥要盯著自己一個可勁薅?
自己換過來的所有好吃的,都在皇後的虎視眈眈下顫巍巍的掏空了,一顆小龍蝦都沒得剩。
就想問這麽多存貨你吃的完嗎?
要不是皇後出手大方, 時不時搞過來一堆古董換東西, 自己都要跟她拚了。
這種吃啥啥沒夠,幹啥……好吧!幹啥還挺靠譜的靠譜的女人, 也就他們皇帝陛下能hold住。
他們兩居然還整天一副防著她們勾搭小可愛的樣子, 虧心不虧心?她就算瞎了眼, 也不會看上這夫妻兩任何一位。
醋性大就算了,還心眼黑!
自己不要命了?還看上他們,沒看連康大大都半路領盒飯了?
哎, 算了,大不了再換一次,反應張宇鴻最近靠著這些東西混的風生水起的, 還特地開了個地下拍賣場。
有他在,辣片會有的, 鴨脖會有的, 小龍蝦也會有的……大不了下次藏的好一點,至少給自己跟宋格格兩個留夠存貨就是了。
然鵝皇帝小兩口剛妖精打架結束,正準備來個馬殺雞, 歇歇再走呢,就見蘇培盛噔噔蹬的跑過來了,臉上的神色特別不好。
說實在的,自從顧嫵登基後,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蘇大總管也是這樣,等閑的事臉色都不變一下,淡定的不得了。
所以他這樣顧嫵還挺奇怪的,抬手一個法訣,先把衣服穿好了,才把人招過來問。
蘇培盛一打千,低眉順眼的道:“迴聖上,直親王與理親王在軍機處打起來來了,十貝勒他們拉著拉著,也跟著打起來了,跟著伺候的小太監拉不開,才過來請您。”
顧嫵一聽這話,皺了皺眉,迴頭看了眼翹著腿癱在那的林緒之,給他蓋了個被子,趕緊往軍機處去了。
她一到就見理親王被直親王壓在身下,而幾個小的拉的拉,不拉的幾個在另一邊自己打的歡快,其他的一幫大臣圍著時不時驚唿一聲。
那場麵,可比菜市場熱鬧多了。
“成何體統!”
皇帝這個名頭到底好用,顧嫵剛一出聲,直親王立馬從理親王身上翻下來了,本來還打的起勁的一幫人跟下餃子一樣,撲通撲通的跪了一地。
顧嫵看了看旁邊看熱鬧看得挺美的一幫軍機處大臣,眼皮子抽了抽,把一幫子兄弟一個不剩的帶到養心殿去了。
“蘇培盛!還不給你幾位爺搬凳子來?這眾臣麵前都敢打架,朕哪敢讓他們跪?”
“臣惶恐!”
看蘇培盛領人一次搬了十幾個凳子往養心殿一放,顧嫵也不管哥幾個怎麽想的,沒好氣道:
“好了,讓你們坐就坐。”
都是一起長大的兄弟,誰不知道誰。
這跪康熙他們是心甘情願,現在自己對他們安排是不錯,但莫名其妙就從隻跪父皇的皇阿哥變成了跪兄弟,這角色轉換是挺突然。
不說他們,就是自己一時也有點不得勁。
見他們都坐下了,顧嫵上前幾步,圍著他們走了一圈,看了看哥幾個臉上的傷,冷笑一聲:
“說吧!多頂破天的事,讓你們非得這時候當著眾臣的麵表演一場兄弟相殘?皇家的臉麵也不要了!”
這拳拳到肉的狠勁,不知道的還以為有啥生死大仇呢!
自己剛擱康熙那吹完兄弟一心的牛,這才三天沒到就打起來了,這幫人還真會給自己臉。
老大一聽這話,悻悻地看了眼老二,被橫了一眼,瞬間氣又充了一肚子:
“迴聖上,是臣衝動了,但理親王他欺人太甚,因……臣上任時手下還缺幾個得力辦事的,就特意用九門的人去吏部換了兵部的幾個老下屬,誰知昨日上任的時候,九門的人又被打發迴來了,臣心有疑惑,就找了二弟問了問,他卻百般刁難,臣一時氣不過,這才……”打起來了。
理親王聞言很不屑的嗤了一聲:“你想得倒挺美,兵部有點能耐的都被要走了,你往來推幾個宗室的就完事兒?這一個月過不去,兵部就得散架。”
誰不知道宗室那幫子人都是皇阿瑪在時走關係進來的酒囊飯袋。
他這麽一幹自己倒是輕鬆了,等兵部以後真出什麽亂子,還不是自己的吏部背鍋。
“你……”
看兩人轉眼間又要懟起來了,顧嫵咳了一聲,兩人互相哼了一聲,才不情不願的消停了。
得,原來是這迴事!
因為直親王善武,顧嫵本來想讓他帶兵來著,但本來應該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差點在康熙“死”的時候坑了顧嫵一把。
所以她幹脆把九門提督給直親王先幹著。
反正以自己眼下的修為,給他多少兵也不怕他能翻天,還能借此機會讓他死心塌地的。
這認命一下,直親王果然感動,他在康熙手上雖然被捧的挺高,但因為長年累月的籠罩在顧嫵的光環下,所以還真沒擔過啥重任。
眼下好不容易有了一展所長的機會,他是渾身充滿了力量,想趕緊幹出點樣子來。
奈何九門提督裏走關係的宗室子弟多,他手底下沒用的人,直郡王這才想法把人換到兵部去。
但眼下全權管著吏部調任的吏部尚書可不是原太子現理親王嗎?
他一先帝廢太子,眼看著康熙死了,他肯定是圈禁一輩子的命,他原本都認命了,誰知道老五偏偏不走尋常路,不管朝臣們的反對,一旨把自己從鹹安宮裏提出來。
不僅讓他同老大一起親手操持了皇阿瑪的喪事,還委以重任,直接給了自己吏部尚書的位子。
說實在的,皇阿瑪在時表現的再看重福全等幾個哥哥,但充其量也就是打仗時臨時掌一掌軍權,就這樣就感動的他們死心塌地一輩子,他自己也贏得了個寬和友愛的名聲。
但像六部尚書佯或九門提督這種重要位子,還不是一律落在自己心腹身上?
哪像老五,真心實意的讓他們兄弟一展所長,還讓自己同張英一起進了軍機處,同其他五人一道批閱奏折。
這就算在擱皇阿瑪在時,自己也沒真的這麽自在過。
畢竟以前自己監國,小事還能做點主,但一到稍微重要點的折子上,就算康熙南巡或者撫蒙,也得把奏折千裏迢迢的送過去,等他批閱了,再發過來照辦,他是一點自主性都別想有。
就這還羨慕的老大他們直流哈喇子。
眼下老五這般信任,幾乎給了自己新生,所以就算偶爾心底裏還是對自己沒上位有一點點不甘心,但他心裏也明白這已經是自己想都想不到的機緣了。
更何況老五既然容得下自己,那侄兒們以後隻要有出息,自然也差不了。
他是有兒子的人,眼下太子妃又懷上了,既然上位沒可能,還不如好好幹,為幾個小的奔一奔前程。
也能對得起老五這份心,偏偏老大這個蠢貨不開竅,光想著自個了,也不想想兵部何其重要,就是皇阿瑪在時也不敢讓宗室那幫人進去,何況現在。
所以就咬死了不肯鬆口,還習慣性的刺了直親王幾句。
而直親王沒換成人心裏本來就不滿,理親王又是個嘴炮技能滿點的,三五句話下來,可不就把人氣成了個海豚。
這兩人自剛會說話就對著幹了半輩子,以前不論有啥衝突,康熙一律拉偏架,反正太子向來不吃虧,幾十年下來,直親王早就積了一肚子邪火。
眼下康熙都死翹翹了,兩人都是在弟弟手底下討飯吃的,又是一樣的爵位,誰也不比誰高貴點。
被理親王的毒舌一激,直郡王心裏一嘀咕:嘿,以前你是皇阿瑪的心肝寶貝兒,我是惹不起,可現在誰怕誰。
於是惡從膽邊生,一個猛虎下山,就把人撲到地上了。
這兩個老大哥冷不丁的懟起來了,當弟弟的可不得拉架嗎?
期間人多手雜的,這兒挨了一下黑手,那兒被踢了一腳,小的幾個也沒個省油的,可不也打起來了!
顧嫵一沉思,知道這還是八旗被養廢了的鍋。
八旗自關外黑山白水而起,兵不過至萬,就能橫行天下無可敵,生生的打下了大明江山。
而初入關時,麵對各地時不時起來的暴亂,朝廷還是得靠著八旗軍維護統治,這才有了八旗子弟專事武裝,不得從事其他行業的規定。
為此,朝廷給予了八旗官兵相當穩定、豐厚的待遇,以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麽說吧,一個有編製的八旗士兵,一個月能拿到三四兩銀子的俸祿,和縣官是同一水平。1
此外他們還有很好的福利,比如紅白事賞銀、蔬菜、劈材、食鹽……這些待遇是終身的,隻要當過兵一生都能領取錢糧。2
而八旗兵死後,妻子幼兒的生活也由部隊負責。隻要有一人當兵,就可以保證一家人生活無憂。3
此外,八旗子弟還有大量“當差”的機會,比如押送、工程、慶典等等,除了能拿補貼,還有不菲的灰色收入:海關的關丁、漕運的漕丁和鹽運的鹽丁等差使,也規定隻能由八旗子弟擔任。4
這些可都是肥得流油的好差使,所以說,八旗子弟隻要一出生,就捧了個穩穩的鐵飯碗。
而這還是底層八旗子弟的待遇,要是宗室的皇親國戚,基本找皇帝哭一哭自己的祖宗,就能往六部、綠營、九門這些地方去。
而這套製度明顯就跟吃大鍋飯一個性質。
反正大家都一樣,幹好幹差,幹與不幹,人人都領一份“月錢”,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那誰還去學習、做事!
所以八旗子弟迅速的懶散下來,每日養尊處優、養鳥種花,每月擎等著朝廷發一份錢糧來花銷。
再加上康熙朝戰爭實在有點多,有點本事的都上戰場拚去了,打仗倒是還行,被插到六部跟九門的,那就是正當去養老的。
幸虧眼下才是雍正元年,康熙三十八年,八旗雖然腐朽些,但還沒到不可救藥的程度。
“自即日起,吏部準備官員考核,凡不過關者,皆革職。”
理親王聞言一驚:“這……”
因為太子黨裏頭渾水摸魚的貪酷之臣被清洗了,六部本來就人手不足,不然他也不會死壓著兵部這幾個人不放。
考核不難辦,但這些人走了,誰來填上?
更何況六部中幾乎所有崗位有特殊要求,比如六部尚書必須滿漢各一人,侍郎滿漢各兩人。
且很多崗位幹脆就專供旗人,比如內務府係統。
而要是真拿一套標準考核,滿人恐怕留不下多少,內務府更得一片空缺。
看理親王欲言又止的,顧嫵知道他擔心的是什麽。
但她要的就是這樣,這六部可是朝廷樞紐,朝廷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由它運作。
這裏頭就算全是精英,有時候信息不通還會耽擱國家大事呢!
往裏頭擱一堆連考核也通不過的廢物有啥用?
而內務府雖然還不像康熙晚年那樣貪腐成風,一個雞蛋的價錢翻五十倍有餘,但十倍也已經有了。
更何況現在的內務府是烏雅家把持,不趁新帝登基考核的機會整治一下,以後更麻煩。
至於滿漢有別,可得了吧!這又不是康熙剛上位那會兒,都多少年過去了,隻要老百姓吃得飽穿的暖,誰會因為幾個官員的煽動真造反了。
更何況眼下林緒之恢複了記憶,真要有人造反她也不怕,什麽事如果一個陣法解決不了,那就兩個。
都有了這麽大金手指,她還真沒必要畏畏縮縮的隨別人擺布,激進點一點問題也沒有。
正好轉移轉移朝臣們的注意力,免得康熙還“屍骨未寒”,就有人盯著自己後宮搞事。
看大家都自顧不暇的時候,還有沒有人整天打著江山社稷的名頭,上折子讓她選秀納後宮。
顧嫵看他們就是閑得慌!
而且後宮這麽受關注,還不是因為它就是前朝的縮影?
這一手也算一勞永逸了,等他們明白一切升職加薪的事都隻與政績、能力掛鉤,而就算閨女入宮得不到好處的時候,滿朝文武也就該消停了。
真當有那麽多憂國憂民的人,才會一心盯著皇帝的後宮呢?利益使然罷了。
“既卻人,此次春闈,令宗室及滿洲諸生同(漢)舉子一起應鄉試、會試 。”
也別說自己不給八旗子弟機會,要想有差事,那就自己奮鬥,不然就擱家自己吃自己吧!
說著顧嫵眼睛往神遊天外允祉那裏一看,“此事就由四哥協助二哥一起辦吧!”
修書什麽時候都能修,但此次春闈可是自己登基以來第一次恩科,不容有失。
允祉的學問最好,能幫著出一出考題什麽的。
“臣領旨!”
理親王跟誠親王對視一眼,知道皇帝這是鐵了心的要整治八旗,不然也不會直接把先皇前年才定的
漢人和旗人的分開科舉給廢了,把人打到一起考試。
他也不想想,旗人都養尊處優這麽多年了,除了打仗還能湊合,考試哪裏比得過漢人十年寒窗?
不過這樣也好,如今的旗人實在不像話,得了這麽優厚的俸祿,卻不知幹事,不讓他們有點急迫感,不出幾十年,這些人就都得廢了。
況且這麽一來,旗人不想辦法找差事,就別想著再無節製的白領俸祿了。
而且眼下國庫空虛,能省下一大批銀子也好,免得幹啥都沒錢用。
隻是此事一傳出去,宮裏恐怕得熱鬧了。
尤其是慈寧宮,畢竟六部雖然也受到了衝擊,但總沒有內務府的打擊大。
眼下的這麽來一番,烏雅氏怕得折不少人出來,他們才自恃皇帝外家抖起來,哪會甘心把自己嘴裏的肥肉讓出來。
大家正被這事衝擊的暈暈乎乎的,就聽皇帝補了一句:
“這次就算了,下次想打架直接去練武場,要再擱軍機處或公共場合這麽丟人現眼,誰動手,我就送誰去跟皇阿瑪談談!”
群大熊孩子們,等局勢徹底穩了,自己治不了就可以讓康熙幫著管教管教了,反正他猛得閑下來也沒事幹,正好教教孩子。
理親王:“……”
直親王:“……”
……
十貝勒:“……”
Σ(° △°‖)見……見皇阿瑪?陪葬還是守陵?兄弟之間打個架而已,也太過了吧!
算……算了,老五剛登基,他們就當眾鬧不合是有點下皇帝的麵子,以後還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好了。
反正皇阿瑪在的時候不也忍過來了嗎?
也是他們頭上的一座大山忽然搬走了,導致最近放飛自我的有點嚴重。
顧嫵說完也不管被阿哥們康大大嚇白的臉色,揮手讓他們滾蛋了。
這幫人就是欠拾掇,康熙在時那麽壓榨大家,他們還乖的不得了,自己才抬舉了幾天,就無法無天了。
都三十的人了還跑朝臣跟前打架,幼不幼稚。
她絕對不是蜜月旅行的事泡湯了才故意嚇唬他們。
哎,先去慈寧宮跟太後交代一聲,讓她裝個病,免得烏雅家的人得了消息來煩她。
還有林緒之,這都快憋的內分泌不調了。
不然先掛個欽差的牌子,讓他自己去江南浪一圈,等自己處理好這次的事再去找他?
反正為了以免大家找他,他最近妥妥地也得裝病,這期間出去也沒人發現。
沒必要把他囚在坤寧宮長蘑菇。
想到這裏顧嫵腳步一停,忽然覺得她又把自己坑了。
這算一算,這次官員審核的事一搞,她得跟著盯一個月,免得半路出什麽幺蛾子。
然後緊接著就是六、七、八三個的婚事問題。
因為康熙“沒了”,也得往後挪個三年。
可憐見的!
轉眼黃河汛期又快到了,這康熙修了半拉子的大堤也得抓緊。
可老十一研究的水泥還差得遠呢,為了這次少死點人,這事也不能再拖了。
“……”
自己為啥想不開要當這個皇帝?這偷個懶都不行。
算了,就當加班吧,等這幾個月過了,考核製度跟官員班子弄起來,她就能偷偷懶了。
反正她可不想像雍正一樣過勞死。
而且隻要底下人靠譜,皇帝當甩手掌櫃也行得通。
沒看明朝那些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也沒出啥大問題嗎?
隻要她把握大方向,就不信她這幫兄弟們沒本事幹好活。
不過,水泥造出來是不是也能把官道修一修,免的自己以後出去玩幾天,也能被顛瘋了。
更何況要致富,先修路,路不行就算以後糧食、水果大豐收,也沒條件快速往其他地方運啊。
嗯,老十一責任重大,還是把老十三(允祹)調過來幫幫他。免得他閑的沒事老往暢春園那邊打聽。
她雖然沒打算關著康熙一輩子,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坐穩前,她是沒打算讓他的兒子小老婆們知道他還活著。
又想了想,顧嫵摸了摸自己的光腦殼,慶幸這發型雖然醜一點,但掉頭發不咋看得出來。
不然她真得擔心自己的發際線問題。
正想著慈寧宮到了,顧嫵進門把這事跟太後一說,太後又好氣又好笑,嗔她道:“知道了。”
就曉得她來就沒好事,自己正打算替叫烏雅家的人來談一談女兒的婚事呢!
她就給自己捅這麽大的簍子,看來這事還得再緩一緩,免得自己被他們鬧的頭疼。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以為替換了3000字,沒想到發了6000,
要死ing
林緒之聞言興衝衝的在空間戒指裏收拾了一批路上吃的小零嘴, 準備去了那邊邊吃戲邊看戲。
李格格:“……”
披頭散發嚎啕大哭jpg.
有完沒完,還有完沒完了!穿越過來的又不是我一個, 羊毛幹啥要盯著自己一個可勁薅?
自己換過來的所有好吃的,都在皇後的虎視眈眈下顫巍巍的掏空了,一顆小龍蝦都沒得剩。
就想問這麽多存貨你吃的完嗎?
要不是皇後出手大方, 時不時搞過來一堆古董換東西, 自己都要跟她拚了。
這種吃啥啥沒夠,幹啥……好吧!幹啥還挺靠譜的靠譜的女人, 也就他們皇帝陛下能hold住。
他們兩居然還整天一副防著她們勾搭小可愛的樣子, 虧心不虧心?她就算瞎了眼, 也不會看上這夫妻兩任何一位。
醋性大就算了,還心眼黑!
自己不要命了?還看上他們,沒看連康大大都半路領盒飯了?
哎, 算了,大不了再換一次,反應張宇鴻最近靠著這些東西混的風生水起的, 還特地開了個地下拍賣場。
有他在,辣片會有的, 鴨脖會有的, 小龍蝦也會有的……大不了下次藏的好一點,至少給自己跟宋格格兩個留夠存貨就是了。
然鵝皇帝小兩口剛妖精打架結束,正準備來個馬殺雞, 歇歇再走呢,就見蘇培盛噔噔蹬的跑過來了,臉上的神色特別不好。
說實在的,自從顧嫵登基後,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蘇大總管也是這樣,等閑的事臉色都不變一下,淡定的不得了。
所以他這樣顧嫵還挺奇怪的,抬手一個法訣,先把衣服穿好了,才把人招過來問。
蘇培盛一打千,低眉順眼的道:“迴聖上,直親王與理親王在軍機處打起來來了,十貝勒他們拉著拉著,也跟著打起來了,跟著伺候的小太監拉不開,才過來請您。”
顧嫵一聽這話,皺了皺眉,迴頭看了眼翹著腿癱在那的林緒之,給他蓋了個被子,趕緊往軍機處去了。
她一到就見理親王被直親王壓在身下,而幾個小的拉的拉,不拉的幾個在另一邊自己打的歡快,其他的一幫大臣圍著時不時驚唿一聲。
那場麵,可比菜市場熱鬧多了。
“成何體統!”
皇帝這個名頭到底好用,顧嫵剛一出聲,直親王立馬從理親王身上翻下來了,本來還打的起勁的一幫人跟下餃子一樣,撲通撲通的跪了一地。
顧嫵看了看旁邊看熱鬧看得挺美的一幫軍機處大臣,眼皮子抽了抽,把一幫子兄弟一個不剩的帶到養心殿去了。
“蘇培盛!還不給你幾位爺搬凳子來?這眾臣麵前都敢打架,朕哪敢讓他們跪?”
“臣惶恐!”
看蘇培盛領人一次搬了十幾個凳子往養心殿一放,顧嫵也不管哥幾個怎麽想的,沒好氣道:
“好了,讓你們坐就坐。”
都是一起長大的兄弟,誰不知道誰。
這跪康熙他們是心甘情願,現在自己對他們安排是不錯,但莫名其妙就從隻跪父皇的皇阿哥變成了跪兄弟,這角色轉換是挺突然。
不說他們,就是自己一時也有點不得勁。
見他們都坐下了,顧嫵上前幾步,圍著他們走了一圈,看了看哥幾個臉上的傷,冷笑一聲:
“說吧!多頂破天的事,讓你們非得這時候當著眾臣的麵表演一場兄弟相殘?皇家的臉麵也不要了!”
這拳拳到肉的狠勁,不知道的還以為有啥生死大仇呢!
自己剛擱康熙那吹完兄弟一心的牛,這才三天沒到就打起來了,這幫人還真會給自己臉。
老大一聽這話,悻悻地看了眼老二,被橫了一眼,瞬間氣又充了一肚子:
“迴聖上,是臣衝動了,但理親王他欺人太甚,因……臣上任時手下還缺幾個得力辦事的,就特意用九門的人去吏部換了兵部的幾個老下屬,誰知昨日上任的時候,九門的人又被打發迴來了,臣心有疑惑,就找了二弟問了問,他卻百般刁難,臣一時氣不過,這才……”打起來了。
理親王聞言很不屑的嗤了一聲:“你想得倒挺美,兵部有點能耐的都被要走了,你往來推幾個宗室的就完事兒?這一個月過不去,兵部就得散架。”
誰不知道宗室那幫子人都是皇阿瑪在時走關係進來的酒囊飯袋。
他這麽一幹自己倒是輕鬆了,等兵部以後真出什麽亂子,還不是自己的吏部背鍋。
“你……”
看兩人轉眼間又要懟起來了,顧嫵咳了一聲,兩人互相哼了一聲,才不情不願的消停了。
得,原來是這迴事!
因為直親王善武,顧嫵本來想讓他帶兵來著,但本來應該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差點在康熙“死”的時候坑了顧嫵一把。
所以她幹脆把九門提督給直親王先幹著。
反正以自己眼下的修為,給他多少兵也不怕他能翻天,還能借此機會讓他死心塌地的。
這認命一下,直親王果然感動,他在康熙手上雖然被捧的挺高,但因為長年累月的籠罩在顧嫵的光環下,所以還真沒擔過啥重任。
眼下好不容易有了一展所長的機會,他是渾身充滿了力量,想趕緊幹出點樣子來。
奈何九門提督裏走關係的宗室子弟多,他手底下沒用的人,直郡王這才想法把人換到兵部去。
但眼下全權管著吏部調任的吏部尚書可不是原太子現理親王嗎?
他一先帝廢太子,眼看著康熙死了,他肯定是圈禁一輩子的命,他原本都認命了,誰知道老五偏偏不走尋常路,不管朝臣們的反對,一旨把自己從鹹安宮裏提出來。
不僅讓他同老大一起親手操持了皇阿瑪的喪事,還委以重任,直接給了自己吏部尚書的位子。
說實在的,皇阿瑪在時表現的再看重福全等幾個哥哥,但充其量也就是打仗時臨時掌一掌軍權,就這樣就感動的他們死心塌地一輩子,他自己也贏得了個寬和友愛的名聲。
但像六部尚書佯或九門提督這種重要位子,還不是一律落在自己心腹身上?
哪像老五,真心實意的讓他們兄弟一展所長,還讓自己同張英一起進了軍機處,同其他五人一道批閱奏折。
這就算在擱皇阿瑪在時,自己也沒真的這麽自在過。
畢竟以前自己監國,小事還能做點主,但一到稍微重要點的折子上,就算康熙南巡或者撫蒙,也得把奏折千裏迢迢的送過去,等他批閱了,再發過來照辦,他是一點自主性都別想有。
就這還羨慕的老大他們直流哈喇子。
眼下老五這般信任,幾乎給了自己新生,所以就算偶爾心底裏還是對自己沒上位有一點點不甘心,但他心裏也明白這已經是自己想都想不到的機緣了。
更何況老五既然容得下自己,那侄兒們以後隻要有出息,自然也差不了。
他是有兒子的人,眼下太子妃又懷上了,既然上位沒可能,還不如好好幹,為幾個小的奔一奔前程。
也能對得起老五這份心,偏偏老大這個蠢貨不開竅,光想著自個了,也不想想兵部何其重要,就是皇阿瑪在時也不敢讓宗室那幫人進去,何況現在。
所以就咬死了不肯鬆口,還習慣性的刺了直親王幾句。
而直親王沒換成人心裏本來就不滿,理親王又是個嘴炮技能滿點的,三五句話下來,可不就把人氣成了個海豚。
這兩人自剛會說話就對著幹了半輩子,以前不論有啥衝突,康熙一律拉偏架,反正太子向來不吃虧,幾十年下來,直親王早就積了一肚子邪火。
眼下康熙都死翹翹了,兩人都是在弟弟手底下討飯吃的,又是一樣的爵位,誰也不比誰高貴點。
被理親王的毒舌一激,直郡王心裏一嘀咕:嘿,以前你是皇阿瑪的心肝寶貝兒,我是惹不起,可現在誰怕誰。
於是惡從膽邊生,一個猛虎下山,就把人撲到地上了。
這兩個老大哥冷不丁的懟起來了,當弟弟的可不得拉架嗎?
期間人多手雜的,這兒挨了一下黑手,那兒被踢了一腳,小的幾個也沒個省油的,可不也打起來了!
顧嫵一沉思,知道這還是八旗被養廢了的鍋。
八旗自關外黑山白水而起,兵不過至萬,就能橫行天下無可敵,生生的打下了大明江山。
而初入關時,麵對各地時不時起來的暴亂,朝廷還是得靠著八旗軍維護統治,這才有了八旗子弟專事武裝,不得從事其他行業的規定。
為此,朝廷給予了八旗官兵相當穩定、豐厚的待遇,以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麽說吧,一個有編製的八旗士兵,一個月能拿到三四兩銀子的俸祿,和縣官是同一水平。1
此外他們還有很好的福利,比如紅白事賞銀、蔬菜、劈材、食鹽……這些待遇是終身的,隻要當過兵一生都能領取錢糧。2
而八旗兵死後,妻子幼兒的生活也由部隊負責。隻要有一人當兵,就可以保證一家人生活無憂。3
此外,八旗子弟還有大量“當差”的機會,比如押送、工程、慶典等等,除了能拿補貼,還有不菲的灰色收入:海關的關丁、漕運的漕丁和鹽運的鹽丁等差使,也規定隻能由八旗子弟擔任。4
這些可都是肥得流油的好差使,所以說,八旗子弟隻要一出生,就捧了個穩穩的鐵飯碗。
而這還是底層八旗子弟的待遇,要是宗室的皇親國戚,基本找皇帝哭一哭自己的祖宗,就能往六部、綠營、九門這些地方去。
而這套製度明顯就跟吃大鍋飯一個性質。
反正大家都一樣,幹好幹差,幹與不幹,人人都領一份“月錢”,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那誰還去學習、做事!
所以八旗子弟迅速的懶散下來,每日養尊處優、養鳥種花,每月擎等著朝廷發一份錢糧來花銷。
再加上康熙朝戰爭實在有點多,有點本事的都上戰場拚去了,打仗倒是還行,被插到六部跟九門的,那就是正當去養老的。
幸虧眼下才是雍正元年,康熙三十八年,八旗雖然腐朽些,但還沒到不可救藥的程度。
“自即日起,吏部準備官員考核,凡不過關者,皆革職。”
理親王聞言一驚:“這……”
因為太子黨裏頭渾水摸魚的貪酷之臣被清洗了,六部本來就人手不足,不然他也不會死壓著兵部這幾個人不放。
考核不難辦,但這些人走了,誰來填上?
更何況六部中幾乎所有崗位有特殊要求,比如六部尚書必須滿漢各一人,侍郎滿漢各兩人。
且很多崗位幹脆就專供旗人,比如內務府係統。
而要是真拿一套標準考核,滿人恐怕留不下多少,內務府更得一片空缺。
看理親王欲言又止的,顧嫵知道他擔心的是什麽。
但她要的就是這樣,這六部可是朝廷樞紐,朝廷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由它運作。
這裏頭就算全是精英,有時候信息不通還會耽擱國家大事呢!
往裏頭擱一堆連考核也通不過的廢物有啥用?
而內務府雖然還不像康熙晚年那樣貪腐成風,一個雞蛋的價錢翻五十倍有餘,但十倍也已經有了。
更何況現在的內務府是烏雅家把持,不趁新帝登基考核的機會整治一下,以後更麻煩。
至於滿漢有別,可得了吧!這又不是康熙剛上位那會兒,都多少年過去了,隻要老百姓吃得飽穿的暖,誰會因為幾個官員的煽動真造反了。
更何況眼下林緒之恢複了記憶,真要有人造反她也不怕,什麽事如果一個陣法解決不了,那就兩個。
都有了這麽大金手指,她還真沒必要畏畏縮縮的隨別人擺布,激進點一點問題也沒有。
正好轉移轉移朝臣們的注意力,免得康熙還“屍骨未寒”,就有人盯著自己後宮搞事。
看大家都自顧不暇的時候,還有沒有人整天打著江山社稷的名頭,上折子讓她選秀納後宮。
顧嫵看他們就是閑得慌!
而且後宮這麽受關注,還不是因為它就是前朝的縮影?
這一手也算一勞永逸了,等他們明白一切升職加薪的事都隻與政績、能力掛鉤,而就算閨女入宮得不到好處的時候,滿朝文武也就該消停了。
真當有那麽多憂國憂民的人,才會一心盯著皇帝的後宮呢?利益使然罷了。
“既卻人,此次春闈,令宗室及滿洲諸生同(漢)舉子一起應鄉試、會試 。”
也別說自己不給八旗子弟機會,要想有差事,那就自己奮鬥,不然就擱家自己吃自己吧!
說著顧嫵眼睛往神遊天外允祉那裏一看,“此事就由四哥協助二哥一起辦吧!”
修書什麽時候都能修,但此次春闈可是自己登基以來第一次恩科,不容有失。
允祉的學問最好,能幫著出一出考題什麽的。
“臣領旨!”
理親王跟誠親王對視一眼,知道皇帝這是鐵了心的要整治八旗,不然也不會直接把先皇前年才定的
漢人和旗人的分開科舉給廢了,把人打到一起考試。
他也不想想,旗人都養尊處優這麽多年了,除了打仗還能湊合,考試哪裏比得過漢人十年寒窗?
不過這樣也好,如今的旗人實在不像話,得了這麽優厚的俸祿,卻不知幹事,不讓他們有點急迫感,不出幾十年,這些人就都得廢了。
況且這麽一來,旗人不想辦法找差事,就別想著再無節製的白領俸祿了。
而且眼下國庫空虛,能省下一大批銀子也好,免得幹啥都沒錢用。
隻是此事一傳出去,宮裏恐怕得熱鬧了。
尤其是慈寧宮,畢竟六部雖然也受到了衝擊,但總沒有內務府的打擊大。
眼下的這麽來一番,烏雅氏怕得折不少人出來,他們才自恃皇帝外家抖起來,哪會甘心把自己嘴裏的肥肉讓出來。
大家正被這事衝擊的暈暈乎乎的,就聽皇帝補了一句:
“這次就算了,下次想打架直接去練武場,要再擱軍機處或公共場合這麽丟人現眼,誰動手,我就送誰去跟皇阿瑪談談!”
群大熊孩子們,等局勢徹底穩了,自己治不了就可以讓康熙幫著管教管教了,反正他猛得閑下來也沒事幹,正好教教孩子。
理親王:“……”
直親王:“……”
……
十貝勒:“……”
Σ(° △°‖)見……見皇阿瑪?陪葬還是守陵?兄弟之間打個架而已,也太過了吧!
算……算了,老五剛登基,他們就當眾鬧不合是有點下皇帝的麵子,以後還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好了。
反正皇阿瑪在的時候不也忍過來了嗎?
也是他們頭上的一座大山忽然搬走了,導致最近放飛自我的有點嚴重。
顧嫵說完也不管被阿哥們康大大嚇白的臉色,揮手讓他們滾蛋了。
這幫人就是欠拾掇,康熙在時那麽壓榨大家,他們還乖的不得了,自己才抬舉了幾天,就無法無天了。
都三十的人了還跑朝臣跟前打架,幼不幼稚。
她絕對不是蜜月旅行的事泡湯了才故意嚇唬他們。
哎,先去慈寧宮跟太後交代一聲,讓她裝個病,免得烏雅家的人得了消息來煩她。
還有林緒之,這都快憋的內分泌不調了。
不然先掛個欽差的牌子,讓他自己去江南浪一圈,等自己處理好這次的事再去找他?
反正為了以免大家找他,他最近妥妥地也得裝病,這期間出去也沒人發現。
沒必要把他囚在坤寧宮長蘑菇。
想到這裏顧嫵腳步一停,忽然覺得她又把自己坑了。
這算一算,這次官員審核的事一搞,她得跟著盯一個月,免得半路出什麽幺蛾子。
然後緊接著就是六、七、八三個的婚事問題。
因為康熙“沒了”,也得往後挪個三年。
可憐見的!
轉眼黃河汛期又快到了,這康熙修了半拉子的大堤也得抓緊。
可老十一研究的水泥還差得遠呢,為了這次少死點人,這事也不能再拖了。
“……”
自己為啥想不開要當這個皇帝?這偷個懶都不行。
算了,就當加班吧,等這幾個月過了,考核製度跟官員班子弄起來,她就能偷偷懶了。
反正她可不想像雍正一樣過勞死。
而且隻要底下人靠譜,皇帝當甩手掌櫃也行得通。
沒看明朝那些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也沒出啥大問題嗎?
隻要她把握大方向,就不信她這幫兄弟們沒本事幹好活。
不過,水泥造出來是不是也能把官道修一修,免的自己以後出去玩幾天,也能被顛瘋了。
更何況要致富,先修路,路不行就算以後糧食、水果大豐收,也沒條件快速往其他地方運啊。
嗯,老十一責任重大,還是把老十三(允祹)調過來幫幫他。免得他閑的沒事老往暢春園那邊打聽。
她雖然沒打算關著康熙一輩子,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坐穩前,她是沒打算讓他的兒子小老婆們知道他還活著。
又想了想,顧嫵摸了摸自己的光腦殼,慶幸這發型雖然醜一點,但掉頭發不咋看得出來。
不然她真得擔心自己的發際線問題。
正想著慈寧宮到了,顧嫵進門把這事跟太後一說,太後又好氣又好笑,嗔她道:“知道了。”
就曉得她來就沒好事,自己正打算替叫烏雅家的人來談一談女兒的婚事呢!
她就給自己捅這麽大的簍子,看來這事還得再緩一緩,免得自己被他們鬧的頭疼。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以為替換了3000字,沒想到發了6000,
要死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