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還處在挑花眼的狀態,跟顧嫵看哪個都不盡人意相比, 她是哪個女孩兒都覺得好。


    光在粗挑階段, 她就有些舉棋不定,哪個都舍不得劃掉。


    可還是那句話, 嫁女高嫁,娶婦低娶,賈政日後的前途再光明, 可眼下還隻是個無甚實權, 戰戰兢兢編書的從三品文官。


    而主人公賈珠再年少有為,在這京城裏, 也還嫩的很, 在這一片瓦砸下來, 十個裏頭起碼打死九個都是四品官以上的京城裏,都算不得上了台麵。


    而他們最大的靠山榮國公府——實際上已經隻剩下這一個名頭了。


    因為榮國公賈代善早已經把爵位傳給了長子安遠候。


    別看這一大家子現在看著熙熙攘攘,熱鬧無比, 可榮國公眼見著年事已高,等他一去,這裏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安遠候府, 跟二房就徹底沒了關係。


    那賈珠頂破了天也隻是一個從三品官員之子,他的婚事就隻能在三品官員之下找。


    什麽?再找家事更好的?那賈珠自己就不見得願意, 齊大非偶, 這年頭成兩家之好最是講究門當戶對,誰也不是傻子,除非沾親帶故, 知道女兒嫁過來會有保證,不然誰會願意把閨女低嫁?


    就是願意的,也多是庶女之類,可這種多是拉攏看好的農家進士之類,像賈珠這樣的寧肯找個門戶相當的,也不會考慮。


    畢竟本朝嫡庶之分還是挺嚴重的,庶女要是沒個特別得寵的娘,那基本都不會有太好的婚事。


    因此三品以上官員之女,不用顧嫵開口,老太太就自動劃掉了。


    而家事太低的,自然不肖說,也是早早的劃掉了,因為居移氣,養移體,小家碧玉固然溫柔靦腆,有的是男人喜歡,可這些人家畢竟資源不足,對女兒家的教養也不會按著大家主婦的標注培養。


    賈珠作為二房嫡長子,日後可是要頂門立戶的,他需要的媳婦自然是能內能管家理事,外能應付內宅交際的當家主婦。


    不是說小官之女必然不行,但按比例來說,這種可能性就比大家之女低的多。


    賈母跟顧嫵可是親祖母親伯母,真要選了這類的,就算再好再完美無缺,旁人都會隻當她們兩跟賈珠有仇,才強壓著他娶一個門戶這麽低的。


    除非是相看繼室填房或衝喜,不然這一類是定然不會考慮的。


    剩下門戶相當的裏頭,撇去外放的不談,隻京裏的,那門門道道可就多了,以顧嫵的情報係統,也得多加挑選數日,才能除去人品、身體、已定親、正在議親……有原則性問題的人家,還能剩下的這三家可謂是相當合適了。


    至少在賈母看來,謝姝是武將世家,家事人品樣樣拔尖不說,更難得的是她家室簡單,與作為家主的哥哥謝瓊感情甚好,她自己為人豁達爽快又粗通詩書。


    而孔明燈家世更了不得,雖嚴肅些,但頗有孟母風範,隻要把她娶迴來,珠兒的前程無憂不說,連下一代的教養問題都順帶解決了。


    連向來跟大兒媳不睦的李家的閨女李紈也是標準的賢妻良母。


    這時候要不是顧嫵死扛著,早已經出現了這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風尚。


    不說遠的,連榮國府的姻親王家就嚴格恪守這一點,老一輩王夫人、薛姨媽就是如此,除了粗識幾個字,基本也就教教管家理事,至於詩書什麽的,那是一概不沾。


    因此才教出來王夫人這種連朝廷律法半點不懂的人來,可謂無知者無畏啊。


    就連王熙鳳,不是顧嫵時不時接過來上學做功課,怕也好不到哪裏去。


    而這種思想,已經擴散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了,連賈母這種寬厚仁和的人,早些年也不敢在外誇讚賈敏才德兼備,也是生怕給女兒招禍。


    後來顧嫵強勢出現,得了那麽多好處,又有皇帝無條件撐腰,眾人看有利可圖,這才遏製住了這種趨勢。


    可在大多數人心裏,還是比較欣賞李紈、孔明燈這種女孩,而榮國公府的姑娘就算會的再多,在外時也不會刻意誇讚,打出才女的招牌,以免真的壞了名聲。


    所以顧嫵挑出這些女孩的毛病的時候,賈母還相當不可置信,因為在她看來,這種姑娘做當家主母,雖比不上兒媳婦調.教出來的可卿元春幾個,但也確實再適合不過了,她說的那些還真不算毛病。


    謝姝心直口快些又有什麽問題?當姑娘時跟當媳婦時自然不一樣,等嫁過來調理一二,拗過別扭性子就好了,誰不是這麽過來的,自己嫁人之前還愛耍小性子呢,磨著磨著不就改過來了?


    至於孔明燈呆板些,容色一般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娶妻娶賢,她隻要當好主母就行,大不了納兩房嬌妍些的妾室就是了,以珠兒的性子,就算嫡妻不得他心意,也萬萬不會寵妾滅妻,所以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而李紈隻以紡績井臼為要,不擅詩書不是更好嗎?她向來就怕女孩子讀書太多移了性情,做出傻事來,雖說李祭酒過於因噎廢食了,但媳婦畢竟與自家女兒不同,若隻曉得相夫教子,謹守本分,倒也是一樁好事。


    至於跟大兒媳不合?這要議親的是二房跟李家,況且隻要姑娘娶迴來了,以李祭酒的意思,她就成了外姓人,那還跟李家有什麽關係?他對明.慧公主有意見,但對賈璉賈珠這京城雙子有欣賞著呢!未必不會同意。


    顧嫵聽了賈母的話沉默了一會,自己倒真的忘了,她相看媳婦想的是如何給賈珠找一個和和美美、相伴一生的伴侶,可在這時候,娶媳婦它壓根不需要考慮這麽多。


    反正媳婦能管家理事就好,至於不合心意?再納妾就好,反正男子選擇多的是,根本沒必要考慮旁的,能絹蝶情深自然是好事,就算不能也是常事。


    而且在她看來的一些不喜歡的特性,恰恰是這姑娘飽受讚揚的優點,倒是執著於這些的她杞人憂天了。


    幸好賈瑚那小子的媳婦是他自己盯好的,也是她特別滿意的可卿,不然真遇上三觀不合的兒媳婦,真是哭都沒處哭。


    不過既然賈母都說沒問題,那她就不用死揪著這點不放了。


    於是她就借著一場宴會跟三家都通了氣,約了不同的日子,相看相看再說。


    等分別見了麵,顧嫵覺得心力交瘁,謝姝跟李紈應對起來還算落落大方,可孔明燈整個一……木頭人,那真真是一問一答,旁的一個多餘的字都沒有。


    哪有一點女孩兒該有的鮮活氣來,就算早走心理準備的賈母,對上這麽一副標準淑女相,也被噎個不清。


    更別說賈珠了,他向來怕他爹,從屏風後看到孔家小姐時,他隻當自己前夜沒睡好魔怔了,不然怎麽會看到親爹立在外麵等著自己相看?


    等揉揉眼再聽了聽她的答話,心裏那點因為知曉是孔家小姐的思慕之心,早就被嚇了個一幹二淨,等迴府顧嫵問起後,臉都嚇白了,生怕大伯母想不開,直接定下來。


    在雙方長輩敘話,讓他帶著姑娘走走時更是被嚇的一言不發,兩人就這麽沉默著結束了獨處環節。


    賈母見多了這孩子憂心忡忡的樣子,一看他被嚇成這樣,難得起了捉弄的心思,故意對大兒媳說,“我看這姑娘不錯”,等看夠了賈珠來來迴迴好幾趟,又不好意思說人家姑娘壞話的樣子,這才帶他去了另一邊的相看。


    孔家倒是沒什麽意見,孔賢娘對賈珠映象也挺好,不過榮國公府還是備了厚禮,隻道孔家小姐幫了郡主大忙,卻絲毫不提婚事。


    顧嫵請人的時候就請去了護國寺,名義上隻是請幾個相熟的小姐幫著誦經祈福。


    孔家知道婚事不成,也隻是默默的收下了謝禮,隻當這次入寺真是幫忙的,反正以他們家的女兒的賢惠,多的是人家求親,婚前互相相看比較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真沒有必要為著這種事生氣結仇。


    接下來就相看了李紈,有這位恭謹守禮的孔小姐做比較,賈珠倒對著這個溫柔可親的李小姐映像不錯,還順著顧嫵的要求,在丫頭小子們的陪伴下去後山轉了一圈,頗有些相談甚歡的意思。


    等顧嫵迴府問他的時候,他倒一本正經地道但憑嬸娘做主。


    賈母跟顧嫵都知道他這是同意了的意思。


    顧嫵見他自己鬆口了,就想著剩下的謝姝不看也罷,反正他都有了合心意的人,再行相看對謝小姐也沒意義。


    可賈母卻道既然約了人家女方,謝瓊又是大兒子的得力手下,他是出了名的疼愛妹子,要是就這麽取消了,也太打女方的臉麵了,還不如去相看一場,做做樣子也好。


    顧嫵覺得賈母說的有理,就又帶著賈珠去了一場。


    謝姝不愧擔了場“直爽”名聲的女孩,她在見顧嫵時落落大方,又不失禮節。


    賈珠在偷看的時候就算早有耳聞,也被她的容貌驚了一瞬,等迴過神來未免惱羞成怒,覺得她姿色過甚,不適合自己。


    等兩人照舊去後山轉的時候,謝姝無視了賈珠不苟言笑的模樣,默默地跟著他走,隻想著既然他對自己無意,那等轉一圈應付完就算了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二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二娃並收藏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