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兄弟跟你心連心,跟兄弟玩腦筋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 作者:浮遊1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內侍諂媚道:“大人命臨淄侯為監軍,與曹洪同去汗中。”】
【“明晨卯時,統兵啟程。”】
【曹丕剛展開的笑臉,又立刻收了起來:“迴宮稟報,請臨淄侯今晚過我府中。”】
【“我親自為臨淄侯餞行。”】
【曹丕拿出一塊美玉,又賞賜給了這名內侍。】
——“曹操身旁內侍都被曹丕收買了,那曹操平日裏還有什麽隱私可言?”
——“曹丕還是有點東西的,這兩兄弟一來一迴,不到最後誰當世子還真不好說。”
【當晚。】
【曹植來到曹丕府上赴宴。】
【一番寒暄飲酒之後,曹丕突然說道:“待賢弟凱旋之日,為兄當再稟父王,早立賢弟為世子,繼承父王大業。”】
【言辭之懇切,曹植都信了:“人言兄長妒忌小弟之才,今日方知兄長一片誠心。”】
【“兄長深情,小弟沒齒不忘。”】
【“賢弟!”曹丕不停地給曹丕倒酒。】
【一頓酒席下來,曹植本就酷愛喝酒,加之曹丕又一直在旁邊吹捧勸酒,曹植是一杯又一杯,直喝得不省人事。】
——“曹植不懂隱藏啊。”
——“弟弟在哥哥麵前還是太嫩了。”
——“曹丕:信了……信了!?不會吧,信了!!”
——“我想了想,好像我也會相信。”
——“曹植:兄弟跟你心連心,跟兄弟玩腦筋。”
【次日,曹洪集結三軍,約定出發的卯時已到,卻遲遲不見曹植身影。】
【無奈之下,曹洪隻能去找曹操當麵匯報了此事。】
【“來人。”曹操惱怒,喚出一內侍,“速去後宮,喚臨淄侯來此見我!”】
【曹操拍著桌子:“老夫昨日叮囑再三,還是如此誤事。”】
——“真喝大啦?不是,有正事在呢,曹植你還喝那麽多?”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嘖嘖嘖,送到手的王位,被一頓酒給灌沒了?”
——“張飛:兄弟你也愛喝酒啊?”
——“人家呂布都知道被酒色所傷,一定是要戒酒的。”
——“明白了,蘇辰寫《三國演義》的目的,就是勸誡大家少喝酒。”
【又過了許久,內侍來報:“大王,臨淄侯昨夜飲酒大醉,至今尚在沉睡。”】
【“小人屢喚不醒。”】
【“嗯?”曹操怒目圓睜,拍案而起,隨後一把氣憤地推翻了案桌:“下去!”】
【內侍出去後,曹操對曹洪道:“曹洪,軍情緊急,不容延誤。”】
【“汝自領兵先行,去吧。”】
【“是。”曹洪領命出門。】
【曹操遺憾地在心中想著:此子天資聰穎,悟性過人。】
【可惜恃才放曠,難以任事!】
——“丸辣,曹老板很可能因為這頓酒,放棄曹植。”
——“曹植本來很有機會的,怎麽一點定力也沒有。”
——“這話說的,雖然他自己有錯,那曹丕設計害他不也是個事實?。”
——“都用上帝視角看,你我在那時候不知道能活到幾集呢。”
【“報~”曹操正在煩惱,突然一虎衛上前急報。】
【“大王,大王不好了。”】
【“四公子為了趕上大部隊,竟直接從司馬門跑馬衝出去了。”】
【“卑職等阻攔不了,請大王恕罪。”】
【“揚昂!”曹操一腳踹到虎衛身上,將虎衛踹翻在地。】
【”司馬門馳道,是隻要天子或天子使者才能打開的。“】
【“諸侯入司馬門皆需下車下馬,他竟然一路跑馬衝出!?”】
【嘟~】
【三軍開拔的號角聲傳來,忽然又引起曹操的頭風病,讓他頭痛欲裂。】
——“傳太醫陳琳!”
——“兒子們都太優秀啦,有選擇困難症——曹操的煩惱。”
——“曹植這把怕是要徹底玩完了,你爹雖然比天子還牛逼,但還是遵守基本的君臣禮儀,你倒好,直接闖司馬門了。”
——“曹植酒醒之後肯定想趕上曹洪,彌補過錯,結果卻犯了更重的錯,真是離譜。”
——“這種酒蒙子,就算再有才華又有什麽用呢。”
——“曹丕毒啊,知道弟弟愛喝酒,就使勁兒灌。這下不僅讓曹植耽誤了軍情,還讓他冒犯了天子。”
【幾日之後,曹丕奉上一卷書文:“兒偶得一物,似不尋常,呈請父王過目。”】
【曹操打開一看,隻見書文上寫著——《答教十條》,正是楊修交給曹植的那份。】
【曹操看後,突然驚覺,這不是自己考察公子時政軍務時,曹植迴答的內容嗎?】
【“子建……子建呐……!!”】
【曹操十分怒惱地坐下,將《答教十條》甩到了地上。】
【“父王!”曹丕立即跪下,“子建年少無知,望父王寬恕息怒。”】
【“此皆楊修居心叵測,蒙騙父王。”】
【“楊修!又是這個楊修!”曹操憤怒地自言自語道。】
【“子桓,你且去吧。”】
——“打小抄被發現233。”
——“曹操讓曹植離楊修遠點真沒錯,因為楊修耍這些小聰明對曹植成長一點幫助沒有,可謂不學無術。”
——“曹丕:弟弟年少無知,大業還是讓我來繼承吧。”
——“賈詡點了一下,曹丕立刻抓住機會走了一套致命組合拳。這小子其他能力不及曹植,但玩政治的確是一把好手。”
——“曹丕很聰明,沒有明說是子建的錯,而是怪罪到楊修身上。”
——“可能曹丕老一點,更懂一些人情世故。”
【“是。”曹丕轉身出門,正巧碰到賈詡。】
【曹丕熱情上前打招唿:“賈大夫。”】
【賈詡冷冷地迴了一禮:“公子。”】
【隨後頭也不迴地往曹操麵前走去。】
【一副和曹丕完全不熟的樣子。】
——“這老狐狸,布這麽大的局,結果裝沒事人一樣。”
——“賈詡:你誰呀,我不認識你。”
——“這一句公子意為,你收斂點,別讓大王看出來。”
【賈詡來到曹操麵前:“大王唿喚卑職,有何吩咐?”】
【曹操按了按吃痛的額頭:“賈詡,孤諸子之中,唯子桓、子建才具最高。”】
【“以卿之意,孤當立誰為嗣,以承大業?”】
【賈詡低著頭,沉默不語。】
【曹操皺起眉頭:“卿為何不答?”】
【“明晨卯時,統兵啟程。”】
【曹丕剛展開的笑臉,又立刻收了起來:“迴宮稟報,請臨淄侯今晚過我府中。”】
【“我親自為臨淄侯餞行。”】
【曹丕拿出一塊美玉,又賞賜給了這名內侍。】
——“曹操身旁內侍都被曹丕收買了,那曹操平日裏還有什麽隱私可言?”
——“曹丕還是有點東西的,這兩兄弟一來一迴,不到最後誰當世子還真不好說。”
【當晚。】
【曹植來到曹丕府上赴宴。】
【一番寒暄飲酒之後,曹丕突然說道:“待賢弟凱旋之日,為兄當再稟父王,早立賢弟為世子,繼承父王大業。”】
【言辭之懇切,曹植都信了:“人言兄長妒忌小弟之才,今日方知兄長一片誠心。”】
【“兄長深情,小弟沒齒不忘。”】
【“賢弟!”曹丕不停地給曹丕倒酒。】
【一頓酒席下來,曹植本就酷愛喝酒,加之曹丕又一直在旁邊吹捧勸酒,曹植是一杯又一杯,直喝得不省人事。】
——“曹植不懂隱藏啊。”
——“弟弟在哥哥麵前還是太嫩了。”
——“曹丕:信了……信了!?不會吧,信了!!”
——“我想了想,好像我也會相信。”
——“曹植:兄弟跟你心連心,跟兄弟玩腦筋。”
【次日,曹洪集結三軍,約定出發的卯時已到,卻遲遲不見曹植身影。】
【無奈之下,曹洪隻能去找曹操當麵匯報了此事。】
【“來人。”曹操惱怒,喚出一內侍,“速去後宮,喚臨淄侯來此見我!”】
【曹操拍著桌子:“老夫昨日叮囑再三,還是如此誤事。”】
——“真喝大啦?不是,有正事在呢,曹植你還喝那麽多?”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嘖嘖嘖,送到手的王位,被一頓酒給灌沒了?”
——“張飛:兄弟你也愛喝酒啊?”
——“人家呂布都知道被酒色所傷,一定是要戒酒的。”
——“明白了,蘇辰寫《三國演義》的目的,就是勸誡大家少喝酒。”
【又過了許久,內侍來報:“大王,臨淄侯昨夜飲酒大醉,至今尚在沉睡。”】
【“小人屢喚不醒。”】
【“嗯?”曹操怒目圓睜,拍案而起,隨後一把氣憤地推翻了案桌:“下去!”】
【內侍出去後,曹操對曹洪道:“曹洪,軍情緊急,不容延誤。”】
【“汝自領兵先行,去吧。”】
【“是。”曹洪領命出門。】
【曹操遺憾地在心中想著:此子天資聰穎,悟性過人。】
【可惜恃才放曠,難以任事!】
——“丸辣,曹老板很可能因為這頓酒,放棄曹植。”
——“曹植本來很有機會的,怎麽一點定力也沒有。”
——“這話說的,雖然他自己有錯,那曹丕設計害他不也是個事實?。”
——“都用上帝視角看,你我在那時候不知道能活到幾集呢。”
【“報~”曹操正在煩惱,突然一虎衛上前急報。】
【“大王,大王不好了。”】
【“四公子為了趕上大部隊,竟直接從司馬門跑馬衝出去了。”】
【“卑職等阻攔不了,請大王恕罪。”】
【“揚昂!”曹操一腳踹到虎衛身上,將虎衛踹翻在地。】
【”司馬門馳道,是隻要天子或天子使者才能打開的。“】
【“諸侯入司馬門皆需下車下馬,他竟然一路跑馬衝出!?”】
【嘟~】
【三軍開拔的號角聲傳來,忽然又引起曹操的頭風病,讓他頭痛欲裂。】
——“傳太醫陳琳!”
——“兒子們都太優秀啦,有選擇困難症——曹操的煩惱。”
——“曹植這把怕是要徹底玩完了,你爹雖然比天子還牛逼,但還是遵守基本的君臣禮儀,你倒好,直接闖司馬門了。”
——“曹植酒醒之後肯定想趕上曹洪,彌補過錯,結果卻犯了更重的錯,真是離譜。”
——“這種酒蒙子,就算再有才華又有什麽用呢。”
——“曹丕毒啊,知道弟弟愛喝酒,就使勁兒灌。這下不僅讓曹植耽誤了軍情,還讓他冒犯了天子。”
【幾日之後,曹丕奉上一卷書文:“兒偶得一物,似不尋常,呈請父王過目。”】
【曹操打開一看,隻見書文上寫著——《答教十條》,正是楊修交給曹植的那份。】
【曹操看後,突然驚覺,這不是自己考察公子時政軍務時,曹植迴答的內容嗎?】
【“子建……子建呐……!!”】
【曹操十分怒惱地坐下,將《答教十條》甩到了地上。】
【“父王!”曹丕立即跪下,“子建年少無知,望父王寬恕息怒。”】
【“此皆楊修居心叵測,蒙騙父王。”】
【“楊修!又是這個楊修!”曹操憤怒地自言自語道。】
【“子桓,你且去吧。”】
——“打小抄被發現233。”
——“曹操讓曹植離楊修遠點真沒錯,因為楊修耍這些小聰明對曹植成長一點幫助沒有,可謂不學無術。”
——“曹丕:弟弟年少無知,大業還是讓我來繼承吧。”
——“賈詡點了一下,曹丕立刻抓住機會走了一套致命組合拳。這小子其他能力不及曹植,但玩政治的確是一把好手。”
——“曹丕很聰明,沒有明說是子建的錯,而是怪罪到楊修身上。”
——“可能曹丕老一點,更懂一些人情世故。”
【“是。”曹丕轉身出門,正巧碰到賈詡。】
【曹丕熱情上前打招唿:“賈大夫。”】
【賈詡冷冷地迴了一禮:“公子。”】
【隨後頭也不迴地往曹操麵前走去。】
【一副和曹丕完全不熟的樣子。】
——“這老狐狸,布這麽大的局,結果裝沒事人一樣。”
——“賈詡:你誰呀,我不認識你。”
——“這一句公子意為,你收斂點,別讓大王看出來。”
【賈詡來到曹操麵前:“大王唿喚卑職,有何吩咐?”】
【曹操按了按吃痛的額頭:“賈詡,孤諸子之中,唯子桓、子建才具最高。”】
【“以卿之意,孤當立誰為嗣,以承大業?”】
【賈詡低著頭,沉默不語。】
【曹操皺起眉頭:“卿為何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