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我不要麵子的啊?!”


    安倱:“……”


    “你不是應該像這樣嗎?”


    “哪樣?”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此處省略一萬個啊字和感歎號。)


    安倱:“我已經麻木了。”


    粽子:“……”


    “這樣不好,你還是尖叫吧。”


    “啊啊啊啊!”


    “太敷衍了。”


    安倱:“……”


    你們已經把我都咬死一迴了,還想怎麽辦。


    “你可以出來的。”


    “為什麽?”


    “我們是高級粽子,能聽懂你內心的聲音。”


    安倱:“……”


    我內心放我出去,行嗎?


    他麵前出現了一個洞。


    “走吧。”


    “……”


    安倱已經放棄了。


    這是他死去活來無數次之後,跟粽子的對話。


    沒錯,粽子已經可以和他對話了。


    女皇和皇帝,都被其他粽子推翻了。


    畢竟這已經是人民的年代了,皇帝什麽的,就是要被推翻的。


    然後這群聰明的粽子,迅速統一了語言文字,並且和他們唯一的食物,安倱,建立起了長期友好關係。


    這個友好關係的建立,是在安倱死了無數次之後,才開始的。


    粽子剛屍變的時候,是互相吃的,但是屍變之後,有了智慧,就不再互相吃了。


    於是他們吃了安倱,安倱死了,屍變了,他們就不吃了。


    但是屍變是個半死不活的過程,安倱屍變之後,又能活過來,粽子就可以吃他了。


    安倱:“……”我不要麵子的啊?


    但是事實如此,粽子們很快發現了這個規律,他們把安倱稱之為——


    “粽子的完美口糧。”


    安倱:“……”


    我想死,真的。


    “但是你死不了啊。”


    粽子們每次都很開心,因為安倱死了之後可以在活過來,活過來之後,就可以開吃了。


    安倱:“……”


    就這樣,此後的幾百裏,安倱都不再“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了。


    因為這根本沒用。


    他已經徹底放棄了,直到主教把他挖出來。


    在主教把他挖出來的前兩年裏,他始終走不出那個集裝箱。


    “啊啊啊啊!!!”


    每次做夢醒過來,他都是這個狀態。


    個兒子,但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故,朱標原配常氏死了以後,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視朱允炆嫡長孫。


    朱允炆從聰明好學,極其孝順。十四歲時,朱標生病,朱允炆心侍候,晝夜不離開一步。這樣持續了兩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


    朱允炆由於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所近之人多懷理想主義,性情因此與父同樣溫文爾雅,即長皆與寬大著稱。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開始為王朝定下傳統,即立朱允炆的父親朱標為太子,因為朱標是他的長子。朱元璋的目標是為皇位的合法繼承樹立一個正式的原則,希望以此杜絕將來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紛爭。朱標在許多方麵都不像他的父親:他性情溫和而有教養,但不很勇武。明太祖雖然對他的第四子朱棣的軍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標看作最恰當的繼任人選。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標在他的盛年37歲時(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諡號懿文太子。按照原則,嫡長子不在則應立嫡長子嫡長孫,但是朱標大兒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長子次孫朱允炆表現的十分孝順而很是喜歡,後來立其為太孫。[3]


    朱元璋死前密命駙馬梅殷(寧國公主之夫)輔佐新君,遺詔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元璋駕崩幾後,朱允炆於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時年21歲。他確定下一年為建文元年,並尊封他的母親二皇妃呂氏(1402年死)為皇太後。關於朱允炆的個性和他在位時的國內發展情況現已無可信材料,因為朱允炆時期的檔案文獻和起居注全遭毀滅,而私家記述又概遭禁止。[4]


    年輕的建文皇帝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他繼承了他父親的溫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靦腆,且又毫無國政經驗;且不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們,他也沒有那種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甚至也沒有那種能力。這位年輕皇帝的溫順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實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論和行事上努力實行一些較大的變革,但這些變革卻招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師傅引為心腹,他們是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幾位老者對朱允炆關於君之為君的概念起了強有力的作用。黃子澄(1402年死)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學者,他在1385年舉進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時代擔任過很多官職,現在被朱允炆任命為翰林學士,並參與國家政事。齊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進士,是一位對經書學有大成的學者,特別精於禮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彌留之際受顧命,以護衛皇太孫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為兵部尚書,參與國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來歲的初年就已經是聲名卓著的學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聞名,未中過舉,在他很晚的歲月才開始進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後被召為翰林侍講。[5]


    這三位儒家學者以各種不同方式影響皇帝。黃子澄和齊泰變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齊治平理論教育他。他們負責研究一些新政策並付諸實施,目的在改組帝國的行政和加強皇帝的權威。方孝孺是《周禮》,一部關於烏托邦式政府的經典著作——專家,他發覺他所見到的是個人專製統治的缺點,因此他建議皇帝應該根據古代經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來實行仁政。所有這三個人都勇敢、正直和滿懷著理想。但是,他們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6]


    燕王反叛


    令人難以對付的燕王朱棣生於1360年5月2日,他的生母也許是洪武帝的一位貢妃,據她或者是蒙古人,或者是朝鮮人。他不是像他自己後來所的那樣為馬皇後所生;他的這種法是想在他從他侄子手中奪取鱗位以後按照嫡長子繼承原則使他的即位合法化。他長得堅強有力,同時也精通武藝,而且據在學習儒家經典和文學方麵也是出色當行的。他的文學功底在正史中有所表述,因為這種成就符合一個儒家君主的公開的形象。[7] 1370年5月,洪武帝把他封為燕王,定他的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讓他坐鎮北方邊境,以保證國內的安全和抵禦蒙古饒入侵。


    那時的燕王隻有10歲,直到他成年以後才於1380年4月去北京就國。到了這時,他在宮廷已經接受了優秀學者和佛教和尚們的最好的通才教育。他在明王朝頭等將領們的輔導之下也已經開始表現出軍事領導才能;特別是徐達(1332—1385年)對他的教導更有效,因為1376年他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達的長女。[8]在往後的數十年中燕王守衛他的藩封時,他經常指揮對蒙古饒戰鬥,在老將們的輔弼之下很會打仗。他的功績贏得了他父親的好評,但也引起了後者的煩惱,因為他越來越變得心誌不凡、目中無人和鬧獨立性。當1392年洪武帝冊封他長兄的兒子朱允炆而不是指派他為皇嗣的時候,燕王顯然是異常失望的。[9]


    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幾個月中,皇帝開始考慮怎樣增強自己的權力而同時削弱諸封建王國的權力,並且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對那些較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動。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個倒台的,接著另外四個王子也垮了下來: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齊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一年之內在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被廢之後,燕王便成了下一個目標。朝廷承認他是最棘手的敵人,因此在行動上很心謹慎;可是,這樣一來反而給了燕王集結部隊和作準備的時間。[10]


    現在不能肯定,燕王何時才開始下定決心對抗朝廷。據有些材料,他在道衍和尚(後名姚廣孝)的影響下很早就有和朝廷對著幹的意思;按,道衍是明太祖派到他的王府裏來任事的,並博得了他的信任。道衍據在朱允炆被封為儲君以後曾向燕王進言,他注定會有九五之分;他並且鼓勵燕王謀劃進一步實現他的雄心壯誌。當建文朝廷開始清洗他的兄弟們的時候,燕王馬上覺察到他的地位危殆,因而他就商於道衍(這時道衍已是他的主要顧問和謀略家),應該采取什麽步驟來對付這一威脅。[11]燕王已經用招降蒙古士兵的辦法擴充了他的部隊,同時他又和那些對新皇帝已不再抱幻想的宦官內外勾結起來。可是他還無意立即行事,因為他的三個兒子正在南京作為人質,以保證他不亂亂動。與此同時,雙方的間諜和代理人來迴打報告。燕王在1398年和1399年搞了許許多多鬼把戲,又是裝病,又是裝瘋,請求遣反他的兒子們。直到1399年6月朱允炆才準許他的幾個兒子迴到他們父親身邊——曆史學家們把這一決定稱為愚不可及;燕王這才決心用軍事行動抗命朝廷了。


    敵對行動爆發於1399年7月末;那時有個忠於建文朝的軍官抓到了屬於燕王藩國的兩名下級官員,並把他們送往南京以煽惑罪處死。燕王抓到了把柄,利用這個機會在8月5日向鄰近幾個州縣發動軍事進攻,借口要清除朝廷裏的奸佞官員。這標誌著在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血腥的、持續三年的軍事對抗;後來這場戰爭被掩飾而成是“靖難”之役。[12]


    為了給他的叛亂設詞辯解,燕王在後來幾個月內精心策劃了幾篇文告:它們包括在1399年8月和12月致朝廷的兩封信,以及後來給官民一體知照的宣言。這位藩王堅持,他正在進行的是終止內亂的正義行動,而且無論衡之以儒家的孝道,還是衡之以規定諸藩王義務的《祖訓錄》中的條款,他的行為都是對的。[13]他指責皇帝,特別是指責他沒有把他父皇的病情告知他,沒有讓他奔臨喪葬;另外,還指責他毀壞先皇所居之宮室,從而背棄了洪武帝的祖訓。


    他還指責皇帝受齊泰、黃子澄等宵之臣的誘惑,對諸皇子進行了迫害,並且錯誤地指控他在做軍事準備來反對皇帝。他爭辯,他所采取的行動是正當的自衛,同時他要求皇帝去掉左右的奸詐顧問們,恢複太祖皇帝的法律和製度。除此之外他還聲稱,他有義務來執行這次懲戒使命,因為他是馬皇後所生的最年長的健在兒子,就責無旁貸;他指誓日地否認他對帝位感興趣,隻是他是本諸《祖訓錄》中的規定而開始清除朝廷中的人官員的。


    根據現代曆史學家所提供的材料,他的任何指責是否有充分的事實根據,或者他是否真正能夠在當時就把這些論點公諸於世,是值得懷疑的。可是,這些指責對燕王來卻是關係成敗的問題;最終地它們要使他對抗朝廷的行動站得住腳,並且還可幫助他糾集能夠抗命的人馬。這就是為什麽這位藩王在篡奪皇位以後要竄改曆史記述,把那些和他的言論相矛盾的記載統統去掉,換上支持他的合法繼承權利的一些曆史詞。[14]


    兵敗失位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血腥的、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在叛亂開始的時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優勢。他的軍隊隻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製任何其他領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但燕王的領導能力、高素質的軍隊卻非朱允炆可比。隨著戰爭時間的延長,朝廷指揮不當、兵力孱弱、內部鬆懈的缺點嚴重影響了戰局。直至節節敗退,許多將領投降了燕王。[15]


    建文朝廷曾從朝鮮輸入許多戰馬,想以此增強它的戰鬥力,因為朝鮮國王李芳遠公開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這些辦法未能影響一敗塗地的戰爭結局。[15]


    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渡江直逼南京城下,穀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聊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它們是皇帝、皇後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朱棣登位後,將忠於建文的諸臣剝皮的剝皮,下油鍋的下油鍋,把他們的女眷罰到教坊司當官妓,實行殘酷的“轉營”,即輪流送到軍營中去,一個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餘男子的淩辱,情況還要經常報告朱棣,有被摧殘至死的,朱棣就下聖諭將屍體喂狗吃了。


    但朱允炆的下落終成為一件懸案。誰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燒死了;後來對他的帝業抱同情心的曆史學家們都他喬裝成和尚逃離南京。當時官方的記載當然隻能皇帝及其長子已死於難中;否則,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順地稱帝了。朱允炆最後的真正命運仍然是一個謎。


    為政舉措編輯


    政治


    改革法製


    朱允炆改進了明太祖所實行的嚴厲的法律製度。洪武帝曾經頒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為全帝國的法律準則。他有時用“誥”的形式來給法典做補充,有時又用“榜文”的形式來發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一次出現在《大誥》中;這種《大誥》在1385年和1387年之間曾經編纂、修訂和擴充。它們出現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這些誥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錄鄭朱允炆認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過於苛嚴,特別是那些在誥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懲罰條款更是如此。據,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從他的法典中取消73條這樣的條款。在他即位以後,他禁止以誥文為根據來進行審理和判案,同時停止張貼榜文,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蓋了他事實上對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這些變革後來被永樂帝一掃而光;他恢複了太祖的所有嚴厲的誥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16]


    實行削藩


    朱允炆對諸藩王封地裏的行政也進行了一些改革:設置了賓輔和伴讀,並讓翰林學士以儒家的為政傳統教育和輔導諸幼年王子。王子們還進一步不準參與文、武政事;這個命令顯然與《祖訓錄》中的規定大相徑庭。這些加強了皇帝對藩王控製的新條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質的封國的總戰略的一部分。[17]


    削奪世襲封藩的政策的產生是由於擔心幾個有野心的皇叔可能要發難,特別是擔心燕王朱棣。1370年以後,明太祖陸續分封了他年長的九個兒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們封在西北邊境和長江中部,王位世襲;這些藩王都是用來作為抗擊蒙古侵略和鎮壓叛亂的支柱。王子們都享有巨額年俸和廣泛的特權;雖然他們在法律上對境內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權力,但他們每人都節製三支輔助部隊,其人數在3000到之間。[18]


    為了確保他對分封諸王的控製,開國皇帝在他的《祖訓錄》中曾定下了一係列條令規章來管束諸藩王的行為;《祖訓錄》首次發布於1381年,後來又在1395年做了修改。其中有一條規定:在新皇帝登基以後的三年時間內藩王們不許來朝廷,隻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影奸臣”在朝廷當道,諸王得準備他們的兵力,聽候新皇帝召他們來“撥亂反正”,而在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和驅逐了奸佞以後,他們仍應返迴封地。[19]


    對於合法的繼承原則定下了一條重要的規矩;它既適用於藩封王子的繼承,也適用皇位的繼常其中主要的一條原則是繼承人應該是長子,並為嫡妻所生。如果這一點已不可能,嫡妻所生的第二個兒子將成為合法繼承人。為了使這些家法垂諸久遠,明太祖對後嗣下了嚴厲的警告,禁止他們對他的訓示有一絲一毫的改動;而且他告誡諸王,對任何違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們可以群起而攻之。這位開國皇帝的想法是很不現實的;製度上的調整總是不可避免的。新皇帝現在企圖削奪諸王的權力,這就使他與他的叔父們——特別是燕王朱棣——發生了公開的衝突。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這些藩王看來,他想削奪分封諸王一向享有的權利和特權的行動嚴重地違反了《祖訓錄》。人們向來認為削藩的政策是黃子澄和齊泰所出的主意,但是,它也可以是出自皇帝的聖裁。黃子澄是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擁護者,據他使皇帝對采取這項政策的重要性獲得了很深的印象,因為他向皇帝講述了公元前154年漢代的七國之亂反對漢景帝(公元前157年—141年在位)的故事,而且也一般地提示了這些強大而又擁有半自治權力的藩封所特有的潛在危險性。他們曾經考慮了兩種行動路線:一是徹底廢除藩封諸王;一是減少他們的政治和軍事大權。主要的目標是燕王;在這個時候,洪武帝的二子和三子均先已故去,隻剩下燕王是現在健在的最年長而又權勢最大的藩王,同時他也是皇家禮儀上的尊長。幾經斟酌之後,朱允炆決定走完全廢藩的道路。這樣便激起燕王舉兵反對皇帝,他表麵上是要恢複王朝原來的製度,實際上卻是要保持他自己的權力和影響。[20]


    經濟


    在財政方麵,建文朝廷也製定了一些新措施,以減輕前朝某些過重的稅收。其中最重要的是減少了江南的過度的土地稅,尤其是減少了富庶的蘇州和鬆江這兩個府的土地重稅。這些減稅措施是繼續了洪武朝即已開始的減免政策,但是它們大大超過了以前的辦法。富庶而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區自王朝開國以來就被課以重稅,從而使這裏提供了主要的財源。原來的稅款意在實行懲戒。1380年4月洪武帝曾下令減稅20%,但是即令如此,這裏的土地稅仍然過於沉重。例如在1393年,僅蘇州一地就得全年交納281萬石糧米,這就是帝國2940萬石全部土地賦稅的9.5%。這樣是太不平等了:蘇州僅占帝國登記在冊的耕地的1/88。由於這樣過重的苛索,當地人民往往不能交足規定的稅額,特別在兇荒年代更是如此;他們拋荒了土地,變成了遊民,從而更加加重了納稅居民的負擔,同時也減少了每年的稅收。[21]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忘川歸處:帶上女巫去盜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農不吃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農不吃土並收藏忘川歸處:帶上女巫去盜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