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馬國榮團身處險境
抗戰,一個普通戰士的傳奇故事 作者:後知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國榮接到張宗兵的報告,立即起身,讓張宗兵通知各營連幹部過來,隨時準備戰鬥。
馬國榮心中暗自思忖,難道是敵人發現了他們的計劃?還是隻是一次普通的偵查?他決定派出一支小分隊,前去探查情況。
同時,命令各連排,加強了營地的防守,以防敵人突然襲擊。
不久,小分隊帶迴了消息。原來,附近的村莊遭到了日軍的掃蕩,村民們紛紛向山裏逃竄。這批鬼子偵察兵,正是前來搜尋難民的。
馬國榮深知,這些難民若是落入日寇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他當機立斷,命令部隊分成兩組,一組護送難民前往安全地帶,另一組則設下埋伏,阻擊日軍。
大常山的附近就是小常山。馬國榮讓一隊戰士掩護難民向小常山深處撤退。
馬國榮自己則帶領士兵們在大常山,利用地形優勢和剛修建好的工事,布下了嚴密的防線,等待著敵人的到來。
不一會兒,日軍的先頭部隊就進入了埋伏圈。馬國榮一聲令下,戰士們奮起攻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
原來這是敵軍115師的後續部隊,鬼子先頭部隊已經通過大常山,馬國榮部來的十分及時,將鬼子後續部隊截留了下來。
雙方激戰正酣時,護送難民的隊伍順利抵達了小常山後,返迴了大常山。
馬國榮得到消息後,心中稍感寬慰。但他知道,戰鬥還沒有結束,必須堅持下去,為難民爭取更多的時間。
隨著返迴部隊的加入,戰鬥力進一步增強,鬼子停止了攻擊。
至此,鬼子115師團被馬國榮團攔腰切成了2段,完成了國軍司令部的戰略部署。
但是這個位置也是十分的兇險,國軍想把鬼子115師團分段予以殲滅,但是如果鬼子部隊前後夾擊,馬國榮部將麵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要知道,國軍司令部之所以會如此精心地做出這般細致入微的部署安排,其背後有著深刻的考量和深遠的謀劃。
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便是對馬國榮團強大戰鬥力的高度認可與充分信任。
在過往無數次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鬥中,馬國榮團憑借著英勇無畏的戰士們、卓越非凡的指揮才能以及緊密無間的團隊協作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敵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戰績。
正是因為這份有目共睹的赫赫戰功,使得國軍司令部堅信,唯有將這個至關重要且無比艱巨的任務交付給馬國榮團,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整體戰略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可以說,馬國榮團就如同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被寄予厚望去斬斷前方道路上的重重荊棘;又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肩負起守護整個戰局穩定的重任。
而對於馬國榮團自身而言,此次任務無疑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同時更是一份無上的榮耀與責任。
全團上下必將以破釜沉舟之勢,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這場艱難的戰鬥之中,用鮮血與汗水書寫屬於自己的壯麗篇章!
值得慶幸的是,日軍 115 師團居然未能察覺到馬國榮所率領的團隊占據著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
他們不僅對這一關鍵位置缺乏足夠的認知,更沒有采取果斷行動來清除這支猶如“釘子”般紮入其防線的隊伍。
正是由於這種疏忽和遲鈍,為他們最終的潰敗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可以說,命運之神似乎在此刻眷顧了我方,而敵人卻因自己的盲目與短視而陷入了無法挽迴的困境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被忽視的“釘子”將發20揮出超乎想象的作用,成為決定戰局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
到了1942年的4月份,浙贛會戰爆發,日本大本營向中國派遣軍下達“準備浙江作戰”的通知。
彼時,第 13 軍已下達定於 4 月 25 日開始的第 19 號作戰命令,
故而“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向杉山元進言:“當下 19 號作戰籌備已然完成,若驟然中止,恐會引發統帥層麵的困局,仍盼依原計劃實施。”
22 日,杉山元迴應道:“鑒於整體局勢,務必即刻摧毀浙江機場群。為此,當立即中止第 13 軍的第 19 號作戰,急速轉入摧毀機場群作戰。”
4 月 30 日,大本營頒布了“大陸命”第 621 號命令:“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應盡快開啟作戰行動,首要任務是擊潰浙江省之敵,摧毀其主要航空基地,粉碎敵利用該區域轟炸帝國本土之圖謀。
”所動用兵力,“由第 13 軍的主力以及從第 11 軍和華北方麵軍抽調的部分部隊構成,以 40 餘個步兵大隊為中堅力量。”
畑俊六與第 13 軍司令官澤田茂對大本營的作戰計劃及兵力部署持有異議。
他們認為,即便破壞機場後撤迴,機場也能迅速修複並重新投入使用,況且僅以擊潰敵軍為目標過於消極。
因此,他們決定更改作戰目的及部署,增加兵力投入,擴大作戰規模:“以殲滅第三戰區之敵為首要目標,占領飛行基地為次要目標”。
以約 80 餘個步兵大隊為核心,其中第 13 軍動用 58 個大隊,自杭州方向朝東部第三戰區發起進攻。
第 11 軍則派遣 27 個大隊“攻擊西部第三戰區軍隊,以策應第 13 軍(6 月中旬,華北方麵又調派 2 個大隊增援第 13 軍,總計投入兵力達 87 個大隊,約為大本營原方案的兩倍)。
盡管派遣軍缺乏足夠兵力固守預定占領區,但為阻止該地區的機場群被中國空軍使用,他們決定固守新占領的金華地區,並在該地周邊部署部分作戰力量,以便隨時能夠展開新的攻勢。
此外,作戰區域不僅限於浙江省,還延伸至江西省,甚至企圖打通浙贛線,作戰名稱也由原定的‘浙江作戰’變更為‘浙贛作戰’”。
馬國榮心中暗自思忖,難道是敵人發現了他們的計劃?還是隻是一次普通的偵查?他決定派出一支小分隊,前去探查情況。
同時,命令各連排,加強了營地的防守,以防敵人突然襲擊。
不久,小分隊帶迴了消息。原來,附近的村莊遭到了日軍的掃蕩,村民們紛紛向山裏逃竄。這批鬼子偵察兵,正是前來搜尋難民的。
馬國榮深知,這些難民若是落入日寇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他當機立斷,命令部隊分成兩組,一組護送難民前往安全地帶,另一組則設下埋伏,阻擊日軍。
大常山的附近就是小常山。馬國榮讓一隊戰士掩護難民向小常山深處撤退。
馬國榮自己則帶領士兵們在大常山,利用地形優勢和剛修建好的工事,布下了嚴密的防線,等待著敵人的到來。
不一會兒,日軍的先頭部隊就進入了埋伏圈。馬國榮一聲令下,戰士們奮起攻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
原來這是敵軍115師的後續部隊,鬼子先頭部隊已經通過大常山,馬國榮部來的十分及時,將鬼子後續部隊截留了下來。
雙方激戰正酣時,護送難民的隊伍順利抵達了小常山後,返迴了大常山。
馬國榮得到消息後,心中稍感寬慰。但他知道,戰鬥還沒有結束,必須堅持下去,為難民爭取更多的時間。
隨著返迴部隊的加入,戰鬥力進一步增強,鬼子停止了攻擊。
至此,鬼子115師團被馬國榮團攔腰切成了2段,完成了國軍司令部的戰略部署。
但是這個位置也是十分的兇險,國軍想把鬼子115師團分段予以殲滅,但是如果鬼子部隊前後夾擊,馬國榮部將麵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要知道,國軍司令部之所以會如此精心地做出這般細致入微的部署安排,其背後有著深刻的考量和深遠的謀劃。
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便是對馬國榮團強大戰鬥力的高度認可與充分信任。
在過往無數次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鬥中,馬國榮團憑借著英勇無畏的戰士們、卓越非凡的指揮才能以及緊密無間的團隊協作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敵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戰績。
正是因為這份有目共睹的赫赫戰功,使得國軍司令部堅信,唯有將這個至關重要且無比艱巨的任務交付給馬國榮團,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整體戰略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可以說,馬國榮團就如同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被寄予厚望去斬斷前方道路上的重重荊棘;又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肩負起守護整個戰局穩定的重任。
而對於馬國榮團自身而言,此次任務無疑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同時更是一份無上的榮耀與責任。
全團上下必將以破釜沉舟之勢,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這場艱難的戰鬥之中,用鮮血與汗水書寫屬於自己的壯麗篇章!
值得慶幸的是,日軍 115 師團居然未能察覺到馬國榮所率領的團隊占據著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
他們不僅對這一關鍵位置缺乏足夠的認知,更沒有采取果斷行動來清除這支猶如“釘子”般紮入其防線的隊伍。
正是由於這種疏忽和遲鈍,為他們最終的潰敗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可以說,命運之神似乎在此刻眷顧了我方,而敵人卻因自己的盲目與短視而陷入了無法挽迴的困境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被忽視的“釘子”將發20揮出超乎想象的作用,成為決定戰局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
到了1942年的4月份,浙贛會戰爆發,日本大本營向中國派遣軍下達“準備浙江作戰”的通知。
彼時,第 13 軍已下達定於 4 月 25 日開始的第 19 號作戰命令,
故而“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向杉山元進言:“當下 19 號作戰籌備已然完成,若驟然中止,恐會引發統帥層麵的困局,仍盼依原計劃實施。”
22 日,杉山元迴應道:“鑒於整體局勢,務必即刻摧毀浙江機場群。為此,當立即中止第 13 軍的第 19 號作戰,急速轉入摧毀機場群作戰。”
4 月 30 日,大本營頒布了“大陸命”第 621 號命令:“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應盡快開啟作戰行動,首要任務是擊潰浙江省之敵,摧毀其主要航空基地,粉碎敵利用該區域轟炸帝國本土之圖謀。
”所動用兵力,“由第 13 軍的主力以及從第 11 軍和華北方麵軍抽調的部分部隊構成,以 40 餘個步兵大隊為中堅力量。”
畑俊六與第 13 軍司令官澤田茂對大本營的作戰計劃及兵力部署持有異議。
他們認為,即便破壞機場後撤迴,機場也能迅速修複並重新投入使用,況且僅以擊潰敵軍為目標過於消極。
因此,他們決定更改作戰目的及部署,增加兵力投入,擴大作戰規模:“以殲滅第三戰區之敵為首要目標,占領飛行基地為次要目標”。
以約 80 餘個步兵大隊為核心,其中第 13 軍動用 58 個大隊,自杭州方向朝東部第三戰區發起進攻。
第 11 軍則派遣 27 個大隊“攻擊西部第三戰區軍隊,以策應第 13 軍(6 月中旬,華北方麵又調派 2 個大隊增援第 13 軍,總計投入兵力達 87 個大隊,約為大本營原方案的兩倍)。
盡管派遣軍缺乏足夠兵力固守預定占領區,但為阻止該地區的機場群被中國空軍使用,他們決定固守新占領的金華地區,並在該地周邊部署部分作戰力量,以便隨時能夠展開新的攻勢。
此外,作戰區域不僅限於浙江省,還延伸至江西省,甚至企圖打通浙贛線,作戰名稱也由原定的‘浙江作戰’變更為‘浙贛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