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董永的前世今生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大家怎麽想,都不得不承認,這段唱詞唱的好。
這是華夏人根植在心底裏的理念,隻要肯努力,就能好好生活,因為這是大家共同盼望的,這代表著的是一個海晏河清的社會。
隻可惜片段還是太少了,隻能大概看出來一點點東西。
沒有聽過這個故事的人有點懵,為什麽仙女會向往這樣的生活?再說了,世界上真的有仙女嗎?
聽過的人,都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唱?
真的好聽,婉轉悠揚、淳樸流暢,最關鍵的是它的難度沒有前麵幾個那麽高,看多了之後,大家完全可以學起來。
【關於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我先給沒聽過的人大致講一下。
聽過的人也可以聽一聽,也許和你們認為的不太一樣。】
嘿,想的沒錯,果然改編了。
【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人稱七仙女。
七仙女從小在天庭長大,可天庭一直都是一成不變,實在沒有什麽意思。
久而久之,七仙女便學會了自己給自己找樂子。她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觀看凡間。
一日,一個名叫董永的農人賣身葬父,這個行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七仙女。
她欣賞董勇的至純、至善、至孝,看了這麽久人間,她也有心往人間走一遭,便私自下凡,沒多久就和董永結成了夫妻。】
???
聽到這兒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這簡直就是大改呀。
很多人從小聽到的故事裏說的是董永孝感動天,玉皇大帝這才將七仙女許配給了董永,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奉旨成婚。
還有就是董永的身份,他可不是普通農人,是有功名在身的。
這麽一改,很多東西好像完全都不一樣了。
有些人卻看出了更好的妙處。
董永的身份更加貼近勞苦大眾,而七仙女嫁給董永的感情也更為純粹。
好像很多東西確實得到了升華。
沒想到竟然這麽神奇,隻改動了一點點,但整個故事好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的董永已經賣身給了傅家,他成了傅家的奴才,連帶著七仙女也必須為傅家當牛做馬。
七仙女會織布,織起錦絹又快又好,她還能織出來栩栩如生的花紋。
傅家人愛極了這門技術,為了得到更多的錦絹,他們壓榨七仙女,工期一日比一日短,提出的要求更是天方夜譚。
要是普通人在這樣的壓榨下肯定會累死的,但七仙女可是仙女。
她叫來了自己六個姐姐來助陣,終於完成了不合理的要求。
其實董永和七仙女也不是傻的,他們受到了壓迫自然會反抗。
董永本來要為傅家幹上三年的活,在一番操作之下,三年變成了100天。
百日期滿之後,夫妻兩人終於恢複了自由身,這才有了剛才的唱段。
隻可惜,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玉帝知曉了七仙女私自下凡,便下令讓她迴了天庭。
從此之後夫妻兩人便分開了,這段姻緣也就這麽被拆散了。】
這段在很多人看來就更不一樣了。
玉皇大帝感佩於董永的孝心,便讓七仙女與董永成就一段姻緣,隻是這個期限隻能是100天。
除此之外,傅家的傅員外對夫妻兩個人很好,收了兩人為義子義女。
在七仙女迴到天庭之後,為了能好好照顧兩人的孩子,董永和傅員外的女兒傅小姐結為了夫妻,最後過的很幸福。
這個版本唐曉是知道的,隻覺得實在太“怪”了,還是後來改得好。
沒聽過這個故事的人有些不太理解,這怎麽還成了悲劇故事?先前看的很多不都是大團圓結局嗎?
不行,得改。
人家好好一對夫妻為什麽偏要來拆散?
【很明顯這個故事隻是民間故事,七仙女肯定是杜撰的,但董永在曆史上確有其人。
據說,董永乃是漢朝人,他少年喪母,與父親董公相依為命。
稍微長大了一點,他就下田幹活,幫父親減輕重擔。
等到長大之後他便到處給別人做工,為了掙錢給父親看病。
每到農忙的時候,他用小車推著父親到田地間的樹蔭下乘涼,邊幹活邊照顧父親。
後來父親沒了,為了給父親一個體麵的葬禮,他便賣身喪父。】
這確實是一個至純、至善、至孝之人。
他的所有行為在很多人的認知體係之下都是美好的,不少人還想把兒子培養成那樣。
但還有人覺得董永的行為太過了。
為人子女可以孝順父母,但父親都已經死了,還要賣了自己辦個葬禮,從某種程度來說已經有些愚了。
人可以孝順,但是不能愚孝。
過猶不及的道理誰都知道,但這個程度該怎麽劃分,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一些不太合適的東西應該被禁止,這些可以酌情寫在律法裏。
要掰正大家的一些錯誤觀念實在是任重道遠。
這是華夏人根植在心底裏的理念,隻要肯努力,就能好好生活,因為這是大家共同盼望的,這代表著的是一個海晏河清的社會。
隻可惜片段還是太少了,隻能大概看出來一點點東西。
沒有聽過這個故事的人有點懵,為什麽仙女會向往這樣的生活?再說了,世界上真的有仙女嗎?
聽過的人,都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唱?
真的好聽,婉轉悠揚、淳樸流暢,最關鍵的是它的難度沒有前麵幾個那麽高,看多了之後,大家完全可以學起來。
【關於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我先給沒聽過的人大致講一下。
聽過的人也可以聽一聽,也許和你們認為的不太一樣。】
嘿,想的沒錯,果然改編了。
【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人稱七仙女。
七仙女從小在天庭長大,可天庭一直都是一成不變,實在沒有什麽意思。
久而久之,七仙女便學會了自己給自己找樂子。她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觀看凡間。
一日,一個名叫董永的農人賣身葬父,這個行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七仙女。
她欣賞董勇的至純、至善、至孝,看了這麽久人間,她也有心往人間走一遭,便私自下凡,沒多久就和董永結成了夫妻。】
???
聽到這兒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這簡直就是大改呀。
很多人從小聽到的故事裏說的是董永孝感動天,玉皇大帝這才將七仙女許配給了董永,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奉旨成婚。
還有就是董永的身份,他可不是普通農人,是有功名在身的。
這麽一改,很多東西好像完全都不一樣了。
有些人卻看出了更好的妙處。
董永的身份更加貼近勞苦大眾,而七仙女嫁給董永的感情也更為純粹。
好像很多東西確實得到了升華。
沒想到竟然這麽神奇,隻改動了一點點,但整個故事好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的董永已經賣身給了傅家,他成了傅家的奴才,連帶著七仙女也必須為傅家當牛做馬。
七仙女會織布,織起錦絹又快又好,她還能織出來栩栩如生的花紋。
傅家人愛極了這門技術,為了得到更多的錦絹,他們壓榨七仙女,工期一日比一日短,提出的要求更是天方夜譚。
要是普通人在這樣的壓榨下肯定會累死的,但七仙女可是仙女。
她叫來了自己六個姐姐來助陣,終於完成了不合理的要求。
其實董永和七仙女也不是傻的,他們受到了壓迫自然會反抗。
董永本來要為傅家幹上三年的活,在一番操作之下,三年變成了100天。
百日期滿之後,夫妻兩人終於恢複了自由身,這才有了剛才的唱段。
隻可惜,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玉帝知曉了七仙女私自下凡,便下令讓她迴了天庭。
從此之後夫妻兩人便分開了,這段姻緣也就這麽被拆散了。】
這段在很多人看來就更不一樣了。
玉皇大帝感佩於董永的孝心,便讓七仙女與董永成就一段姻緣,隻是這個期限隻能是100天。
除此之外,傅家的傅員外對夫妻兩個人很好,收了兩人為義子義女。
在七仙女迴到天庭之後,為了能好好照顧兩人的孩子,董永和傅員外的女兒傅小姐結為了夫妻,最後過的很幸福。
這個版本唐曉是知道的,隻覺得實在太“怪”了,還是後來改得好。
沒聽過這個故事的人有些不太理解,這怎麽還成了悲劇故事?先前看的很多不都是大團圓結局嗎?
不行,得改。
人家好好一對夫妻為什麽偏要來拆散?
【很明顯這個故事隻是民間故事,七仙女肯定是杜撰的,但董永在曆史上確有其人。
據說,董永乃是漢朝人,他少年喪母,與父親董公相依為命。
稍微長大了一點,他就下田幹活,幫父親減輕重擔。
等到長大之後他便到處給別人做工,為了掙錢給父親看病。
每到農忙的時候,他用小車推著父親到田地間的樹蔭下乘涼,邊幹活邊照顧父親。
後來父親沒了,為了給父親一個體麵的葬禮,他便賣身喪父。】
這確實是一個至純、至善、至孝之人。
他的所有行為在很多人的認知體係之下都是美好的,不少人還想把兒子培養成那樣。
但還有人覺得董永的行為太過了。
為人子女可以孝順父母,但父親都已經死了,還要賣了自己辦個葬禮,從某種程度來說已經有些愚了。
人可以孝順,但是不能愚孝。
過猶不及的道理誰都知道,但這個程度該怎麽劃分,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一些不太合適的東西應該被禁止,這些可以酌情寫在律法裏。
要掰正大家的一些錯誤觀念實在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