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真宗趙恆當上皇帝之後,劉娥自然便進了宮,等到皇後沒了,趙恆便想立劉娥為後。


    他有這個想法,但大臣們不同意。


    第一,劉娥的身份到底太低,第二,她沒有孩子。


    這兩條全都是劉娥致命的缺點。


    劉娥本人能力確實十分突出,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此人雙商極高,又聰明又會做人,不僅趙恆喜愛她,後宮裏就沒有人不喜愛她的。


    趙恆是什麽人?


    這位其實挺能折騰的,最後他想了一個辦法。


    你們這些大臣不是嫌劉娥沒有孩子嗎?那生一個不就行了。


    劉娥身邊有一個宮女姓李,兩人的關係很好,不像主仆倒似姐妹。


    趙恆和劉娥有了借腹生子的想法,選中的人正是這位李氏。】


    這種操作,大家倒是很常見。


    無非是當家主母一直不能有孕,便將身邊的丫鬟抬成侍妾,要是生下兒子便記在自己名下。


    主家得了兒子,丫鬟也成了半個主子,日子自然過得比以前好,這也不算是一種壞事。


    【李氏生下了兒子,立刻就被記到了劉娥的名下,這個孩子便是仁宗趙禎。


    之後劉娥便名正言順成了皇後,再過些年成了太後,此時的李氏已經成為了李順容。


    這些年裏李氏還生下了一個女兒,日子過的也算恬淡安靜,她認認真真的履行自己的工具人職責。


    在趙恆駕崩之後便去給趙恆守陵,成功將自己活成了隱形人。


    後來在李氏重病之際,被晉封為了宸妃,後人便稱唿她為李宸妃。


    沒有人給趙禎說過這些事情,他從小便以為自己真的是劉娥所生。


    等到劉娥去世之後,他的皇叔這才告訴了他的母親另有其人。


    其中不乏一些陰謀論,說是李氏遭到了劉娥迫害,過得很淒慘。


    趙禎當時便覺得傷心不已,心中不免怨怪劉娥。


    可等他給生母追封太後,下令換棺槨之時,這才發現,他的生母李宸妃是以皇太後之製入葬的。


    其實這原本也是不用的,該是什麽位份就以什麽位份的規製入葬,原本劉娥也是這麽想的。


    隻是有一位大臣點醒了她,皇帝總歸是會知道的,就當是全了這段母子之誼。


    不僅如此,劉娥派人將李宸妃一直在民間的弟弟找了迴來。


    這麽一來,知道了真相的趙禎也釋懷了,他心裏明白他誰也怪不了。


    可好不容易知道了自己的母親是誰,母親卻死了,他隻覺得愧對母親。


    幸好母親還有弟弟,此後的他便將這一番孝心全都傾倒給了自己的親舅舅一家。


    這是他唯一的親人了。】


    對舅舅一家好,這也倒是人之常情。


    故事倒是聽完了,大家也明白了曆史事實和故事的區別,但有些人卻不明白這到底和公主有什麽關係?


    【趙禎身為皇帝,給舅舅李用和賜官賜錢,這倒也沒什麽。


    但千不該萬不該,他覺得這些彌補不了他的愧疚。


    那一年是1047年,皇帝萬壽,宮中自然要熱鬧幾日。


    身為皇帝的親舅舅,李用和自然要帶著家人去參加宴會。


    前些年趙禎雖然時有子女出生,但都逐漸夭折,最近的一個孩子夭折在1045年。


    所以在他的生日宴會上,唯一的孩子就隻有福康公主。


    這一年福康公主已經十歲了,趙禎想借著這次宴會給女兒相相親事,畢竟趕早不趕晚。


    看了半天,他覺得別人家的兒郎都配不上自己最心愛的公主,最後將目光定格在了李瑋身上。


    李瑋不是別人,正是趙禎的親舅舅李用和的兒子,是他的表弟。】


    讓女兒嫁給自己的表弟是不是不太好呀?


    感覺這輩分都亂了。


    真不知道這皇帝是怎麽想的?怎麽看著都不像是一段良緣。


    一起觀看天幕的人都開始討論起來。


    “要說你給舅舅一家給官給錢我們沒得說,但把女兒都給人家,這就過分了。”


    “誰說不是呢?作為一個疼愛女兒的父親,不想著為女兒找良婿,反倒將女兒視為補償別人的籌碼,隻為了讓自己的心裏好過一點。


    很懷疑他真的疼愛女兒嗎?這可是他唯一的女兒呀。”


    “是呀,這麽幹,福康公主和那些被賞賜的錢財官位有什麽區別?”


    很多人都不太讚同,但也有極少數人能理解。


    他們覺得這也算是兒女為長輩分憂了。


    在他們心裏也隱隱的明白,女子出嫁是何等大事?


    為分憂擔上一輩子,這明顯是有些過了。


    【李瑋雖然比福康公主長一輩,但是他的年紀不大,隻比福康公主大了三歲。


    他是李用和的第六個兒子,是妾室所生。


    我在此特地說明他是誰生的,並不是因為看不起庶出,隻是後來的發展和他的生母有很大的關係。


    在趙禎看來,自己的這位表弟雖然才13歲,但是性子十分老實穩健,雖說長得不算十分俊俏,但男子之才不在於這些。


    他覺得,李瑋能配得上福康公主。


    就在他38歲生辰的前一天,便下旨給公主和李瑋定了親。


    這個時候的福康公主年紀還小,自然不懂得什麽叫男女之情。


    但她慢慢逐漸長大,知曉了何為愛情,自然也有自己的擇偶標準。


    長在深宮裏的公主沒受過委屈,十幾年來一直是金尊玉貴,這樣長大的女孩子怎麽能不天真浪漫?


    別說什麽內在,對於福康公主來說,他一直就不喜歡自己的這位未婚夫。


    一個人的各種特質在不同的人眼裏是不一樣的。


    趙禎覺得李瑋老實、妥帖,但在福康公主看來,李瑋長得不俊俏,性子又太過木訥,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公主對這樁婚事不滿意,但畢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不知道福康公主跟沒跟自己的父親抗議過。


    也許她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但趙禎沒答應。


    也許是她心知自己的父親對李家有愧疚,便自然而然將這種愧疚轉嫁到了自己身上,自願為父親分憂,不忍父親為難。


    不管中間幾年發生了什麽,但後來她還是嫁了。


    可惜,婚後的生活變成了一地雞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