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新城公主3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魏征,好幾位大臣以及李家人也都開始擔憂自己的家族。
說句難聽的,他們在這兒朝中是為了什麽?
絕大部分人為的都是權力。
陛下有能力又有威望,自然沒人敢有什麽別的想法。
可他一旦沒了,那就不一樣了。
所有人可都知道,大唐的下一任皇帝如今才剛剛過了周歲,不管他本人是個什麽樣的人,但在曆史上,外人看來他給人的印象就是孱弱的,遠遠不是他的父皇那樣。
再加上他能成功登上帝位,也充滿了很多可以被稱為運氣的因素。
這樣的新帝,難道所有人都能服氣嗎?恐怕不會如此。
更恐怖的是後來還出了一個武則天。
大家的家族要是沒有什麽想法,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可現在明明白白的結果擺在了這裏,人家夫妻兩人的位置坐的穩穩的。
如果後來真的發生了什麽不好的事情,那最慘的隻有他們這些人的家族。
大家還依稀記得上官儀一家的結局,雖然如今這個上官儀還沒有進入朝堂,但總歸有一些兔死狐悲之感。
在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中,一旦失敗,麵臨的很可能就是全族被滅。
很多人知曉這一點,但還是沒放在心上,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一旦進入了朝堂,要想全身而退,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隻能努力拚搏,努力為自己和家族多贏得一些籌碼。
這些政治鬥爭本來就隻是政治人物心照不宣的規則,可是一切全都被唐曉給打破了。
大家突然可以在這後世女子的話語中抽絲剝繭,努力從王朝的命運中仔細判斷自己或者家族的命運,這下子試錯成本就少了很多很多。
大家可還沒忘記,在原來的曆史進程裏,太子李承乾可是謀反了的,雖然沒有成功,但謀反不是一個人就能成功的,肯定是有家族站到了他的背後。
雖然所有人都相信,以聖上的為人,就算他們家族在之後的幾十年裏幹下了什麽不好的事情,應該都有轉圜的餘地。
但這種事兒就跟隨時懸掛在脖子上的利刃一樣,那是真如坐針氈呀。
其實挑破了倒也還好,大家去宮裏哭一哭,再表一表忠心,這事兒可能就那麽過去了。
怕的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懷疑,這就跟皮膚裏的刺一樣,不拔就永遠難受。
【大家應該很不明白小公主為什麽會和一個諍臣扯上關係。
這一點就和李世民的擇婿標準有關。
李世民的女兒們嫁的全都是當朝顯貴,全都是跟著李世民一起風裏火裏出來的家族。
像是長孫一族,這不用說,是長孫皇後的母家,長孫皇後從少年時期就嫁給李世民,後來李家得了天下,長孫一族就更是天然的盟友。
不過兩家要是聯姻的話,還是建議李世民可以嫁別的女兒,畢竟長孫皇後生的女兒和長孫無忌家的血脈實在太近。】
寥寥幾句話,李世民夫婦的臉色又齊齊一變。
如今大家算是知道了,表兄妹之間不能成親,畢竟這兩人的血緣關係和堂兄妹之間一樣。
原本他還打算將自己與觀音婢(長孫皇後小字)的長女李麗質嫁給長孫無忌的嫡長子長孫衝,現在自然是作罷了。
可在原來的曆史進程中,他們是不知道這個知識點的,想必這樁親事自然是成了的。
想到自己可能害了疼愛的女兒,夫妻兩人的心都是驀然一痛,李世民忙不迭給唐曉發消息,想知道女兒最終過得怎麽樣?
小鏡看著這個問題有些拿不定主意,仔細想了想,將長樂公主李麗質的百科發了過去。
夫妻兩個人看罷,不禁悲從中來,女兒隻活了短短23年,這讓做父母的又怎能不傷心呢?
李世民仔仔細細的看著懷裏的愛妻,他實在不願意接受愛妻逝後的人生。
自己當上皇帝又怎麽樣?
僅僅十年自己就失去了妻子,接下來要麵對兒子反目,還要麵對心愛的女兒早逝、夭折,落得一場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結局。
想必那個時候的他會很難過吧。
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身邊人的身體養好,大家爭取努力活的更久。
太子李承乾也十分難過,唐曉說的新城公主如今還沒有出生,現在的他自然沒有什麽感情,感觸不深。
可麗質妹妹就不一樣了,他們兩人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嫡長女,隻差了兩歲,感情十分要好。
他聽父皇說起之後,隻想把妹妹捧在手心裏,讓她安穩的度過一生。
連帶著看長孫衝都不順眼了。
【除了這一家之外,還有很多跟隨李世民的文臣武將。
像是後世人人知曉的房玄齡、程知節(程咬金)等等。
先不說這些婚姻中也有很多怨偶,但就從結果導向來看,誰能娶了李世民的女兒,那就代表李世民認可了他們一家,將他們歸到了自己人的範疇。
魏征作為皇帝的近臣肯定也明白這一點。
新城公主作為李世民最小的女兒,前麵的三個姐姐都沒有長大就夭折了。
再往前兩個姐姐的婚事很有意思,一個是高陽公主,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另外一個是長孫皇後所出的城陽公主,嫁給了杜如晦的兒子杜荷。
房、杜、魏這三位都是李世民的近臣,兩個人都已經和李世民成了親家,單單撇開魏征好像有點兒不太合適。】
對呀,大家們吃著瓜,也覺得撇開魏征不太妥當。
這麽幹實在是有點兒叫人寒心。
可要真的嫁女兒,又有點不舍得,這麽喜歡的小女兒,誰舍得讓她這麽快嫁人?
誰讓前麵有三個女兒都沒有長成,可惜了。
這個難題大家都有點兒被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隻好看看接下來事情是如何發展的。
說句難聽的,他們在這兒朝中是為了什麽?
絕大部分人為的都是權力。
陛下有能力又有威望,自然沒人敢有什麽別的想法。
可他一旦沒了,那就不一樣了。
所有人可都知道,大唐的下一任皇帝如今才剛剛過了周歲,不管他本人是個什麽樣的人,但在曆史上,外人看來他給人的印象就是孱弱的,遠遠不是他的父皇那樣。
再加上他能成功登上帝位,也充滿了很多可以被稱為運氣的因素。
這樣的新帝,難道所有人都能服氣嗎?恐怕不會如此。
更恐怖的是後來還出了一個武則天。
大家的家族要是沒有什麽想法,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可現在明明白白的結果擺在了這裏,人家夫妻兩人的位置坐的穩穩的。
如果後來真的發生了什麽不好的事情,那最慘的隻有他們這些人的家族。
大家還依稀記得上官儀一家的結局,雖然如今這個上官儀還沒有進入朝堂,但總歸有一些兔死狐悲之感。
在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中,一旦失敗,麵臨的很可能就是全族被滅。
很多人知曉這一點,但還是沒放在心上,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一旦進入了朝堂,要想全身而退,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隻能努力拚搏,努力為自己和家族多贏得一些籌碼。
這些政治鬥爭本來就隻是政治人物心照不宣的規則,可是一切全都被唐曉給打破了。
大家突然可以在這後世女子的話語中抽絲剝繭,努力從王朝的命運中仔細判斷自己或者家族的命運,這下子試錯成本就少了很多很多。
大家可還沒忘記,在原來的曆史進程裏,太子李承乾可是謀反了的,雖然沒有成功,但謀反不是一個人就能成功的,肯定是有家族站到了他的背後。
雖然所有人都相信,以聖上的為人,就算他們家族在之後的幾十年裏幹下了什麽不好的事情,應該都有轉圜的餘地。
但這種事兒就跟隨時懸掛在脖子上的利刃一樣,那是真如坐針氈呀。
其實挑破了倒也還好,大家去宮裏哭一哭,再表一表忠心,這事兒可能就那麽過去了。
怕的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懷疑,這就跟皮膚裏的刺一樣,不拔就永遠難受。
【大家應該很不明白小公主為什麽會和一個諍臣扯上關係。
這一點就和李世民的擇婿標準有關。
李世民的女兒們嫁的全都是當朝顯貴,全都是跟著李世民一起風裏火裏出來的家族。
像是長孫一族,這不用說,是長孫皇後的母家,長孫皇後從少年時期就嫁給李世民,後來李家得了天下,長孫一族就更是天然的盟友。
不過兩家要是聯姻的話,還是建議李世民可以嫁別的女兒,畢竟長孫皇後生的女兒和長孫無忌家的血脈實在太近。】
寥寥幾句話,李世民夫婦的臉色又齊齊一變。
如今大家算是知道了,表兄妹之間不能成親,畢竟這兩人的血緣關係和堂兄妹之間一樣。
原本他還打算將自己與觀音婢(長孫皇後小字)的長女李麗質嫁給長孫無忌的嫡長子長孫衝,現在自然是作罷了。
可在原來的曆史進程中,他們是不知道這個知識點的,想必這樁親事自然是成了的。
想到自己可能害了疼愛的女兒,夫妻兩人的心都是驀然一痛,李世民忙不迭給唐曉發消息,想知道女兒最終過得怎麽樣?
小鏡看著這個問題有些拿不定主意,仔細想了想,將長樂公主李麗質的百科發了過去。
夫妻兩個人看罷,不禁悲從中來,女兒隻活了短短23年,這讓做父母的又怎能不傷心呢?
李世民仔仔細細的看著懷裏的愛妻,他實在不願意接受愛妻逝後的人生。
自己當上皇帝又怎麽樣?
僅僅十年自己就失去了妻子,接下來要麵對兒子反目,還要麵對心愛的女兒早逝、夭折,落得一場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結局。
想必那個時候的他會很難過吧。
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身邊人的身體養好,大家爭取努力活的更久。
太子李承乾也十分難過,唐曉說的新城公主如今還沒有出生,現在的他自然沒有什麽感情,感觸不深。
可麗質妹妹就不一樣了,他們兩人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嫡長女,隻差了兩歲,感情十分要好。
他聽父皇說起之後,隻想把妹妹捧在手心裏,讓她安穩的度過一生。
連帶著看長孫衝都不順眼了。
【除了這一家之外,還有很多跟隨李世民的文臣武將。
像是後世人人知曉的房玄齡、程知節(程咬金)等等。
先不說這些婚姻中也有很多怨偶,但就從結果導向來看,誰能娶了李世民的女兒,那就代表李世民認可了他們一家,將他們歸到了自己人的範疇。
魏征作為皇帝的近臣肯定也明白這一點。
新城公主作為李世民最小的女兒,前麵的三個姐姐都沒有長大就夭折了。
再往前兩個姐姐的婚事很有意思,一個是高陽公主,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另外一個是長孫皇後所出的城陽公主,嫁給了杜如晦的兒子杜荷。
房、杜、魏這三位都是李世民的近臣,兩個人都已經和李世民成了親家,單單撇開魏征好像有點兒不太合適。】
對呀,大家們吃著瓜,也覺得撇開魏征不太妥當。
這麽幹實在是有點兒叫人寒心。
可要真的嫁女兒,又有點不舍得,這麽喜歡的小女兒,誰舍得讓她這麽快嫁人?
誰讓前麵有三個女兒都沒有長成,可惜了。
這個難題大家都有點兒被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隻好看看接下來事情是如何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