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打金枝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啊,何必呢?
劉秀聽著自家人最後鬧成不死不休的仇敵,隻覺得心痛。
不管怎麽說,郭、陰兩家仇恨的因是他種下的。
隻求在他有生之年能化解。
【說完了館陶與沘陽,咱們再說說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這一生就突出一個命好,從某種程度來說,她在後世的名氣很大。
主要是因為她和駙馬的故事被改編成了戲曲和電視劇,廣為流傳。】
聽到這樣的話,代宗李豫那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大唐如今已經禁不起折騰,他可不希望自己從小寵到大的女兒成為第二個安樂公主。
隻要別亂搞事情就行。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李豫的女兒,從小李豫便待她如珠如寶,如今我們隻知道她的母親是崔貴妃,這個崔貴妃到底是誰變成了一個謎團。
有人認為這位崔貴妃就是李豫作為皇孫時娶的原配崔氏,但這種說法有點不太成立。
《舊唐書》中明明白白的記著崔氏生了兩個兒子,如果有公主,照理不可能不記載。
可能大概率崔貴妃和崔妃不是一個人。】
李豫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發妻,那個仗著背後有人撐腰便跋扈的崔氏。
這個妻子他是素來不喜的,可誰讓人家是楊貴妃的外甥女。
皇爺爺賜婚,他必須得娶。
迴想起往日在太子府的生活,他直接能想起一個詞,鬧騰。
他的這位妻子長相頗為豔麗、好看,但性子是真的不好。
話說,他好像是五六年前過世的,但李豫如今已經想不太清她的具體樣貌,隻有大致的印象罷了。
【早在安史之亂的時候,皇帝撇下長安跑了,跑路是很突然的,因為很多皇室成員都沒來得及跑,所以最後失蹤死亡的人數很多。
李豫當時是皇孫,升平公主就是皇曾孫女,不是第一梯隊的人。
像是後來德宗李適的母親,也就是李豫的側妃沈珍珠就在這場動亂裏失蹤了,最後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兒子後來當上了皇帝,找了好多年也沒有找到任何消息。
升平公主在安史之亂裏能安然無恙,也能說明她有多受寵愛。】
嘖嘖嘖,這可是真亂呀!
估計就是皇帝跑路跑的突然,沒來得及告訴那些皇子皇孫。
最後誰能跟上大部隊就看命了。
驟然聽到母親最終還是沒有任何消息,李適有些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她還記得母親是一個賢惠溫婉而又才氣的女子。
還夢想著能一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
可唐曉的話無情的戳碎了這個泡沫。
李適有些自閉。
【等到升平公主慢慢長大,到了嫁人的年紀時,李豫給自己的這位女兒選了一個他認為很好的夫君。
這位駙馬是郭曖,長得好看,文武雙全,最關鍵的是出生名門。
他是郭子儀的第六個兒子。
郭子儀是誰?
那可是再造大唐的功臣,也是天底下難得的聰明人。
別人要是有他這麽大的功勞,那不得尾巴翹到天上去。
但郭子儀並沒有,從來沒有恃功而驕,一直安分守己,他運氣也好,碰上李豫這麽一個大度的皇帝,兩人共同譜寫了君臣佳話。】
所有皇帝和權臣都心有所感,誰都不想變成一個心黑手狠的“壞人”。
隻要能讓對方都有足夠的安全感,誰又想做那氣量狹小的君王。
可大部分人都不滿足此時的權勢,還想要更多。
結局就隻能是九族消消樂。
【升平公主之所以有名,有名就有名在她這段婚姻。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打金枝》,後來有好幾個劇種都有這出戲,像是晉劇、京劇、豫劇等等。
後來電視劇又改編成了醉打金枝,估計是覺得一個附馬可能隻有在喝醉的時候才會神誌不清。
畢竟他打的可是大唐的公主。
但實際上郭曖沒有喝酒,也沒有打人。
事情發生時隻是一個平常的一天。
兩人出生都高,也都備受寵愛,從小沒受過苦,這樣的兩個人要想結為夫妻肯定是需要磨合的。
剛成親時會有很多不適應,各種各樣的矛盾也很多,一言不合就吵架。
在某次吵架中,駙馬郭曖也許是氣昏了頭,直接嘴了公主這麽一句話。
“你不就是你仗著你爸是皇帝嗎?我爸隻是不想當皇帝而已。”
這話說的是真的有點兒過分。
潛台詞就是,要不是我爸不想當皇帝,輪得著你爸嗎?】
哈哈哈,好家夥。
大家都開了眼了,這話在心裏想想也就罷了。
還真敢說出口,還敢當著公主的麵說出口。
駙馬估計是覺得他家人活的太舒服了,想找點兒刺激。
此時的郭曖還沒有成親,正在院子裏和家裏人一起看天幕。
一轉頭一個大逼兜就直接扇了過來,把孩子都打蒙了。
郭子儀氣的七竅升天,他謹慎了一輩子,怎麽生出來這麽一個蠢貨?
這話都敢在公主麵前說。
見郭子儀動了手,家裏其餘的人也趕緊上前勸。
“王爺,事情還沒發生,何必發這樣大的火。”老妻王氏趕緊上前勸。
旁邊陪侍的丫鬟趕緊將郭噯給扶了下去。
王爺是武將出身,手重,可憐六公子的臉已經腫了好大一塊。
郭子儀看著兒子的臉也有點兒心疼,任由丫鬟把這不成器的混賬扶下去。
轉頭又朝著剩下來的兒子們訓道。
“你們一個個的別忘記你們到底是誰?
我戎馬半生確實有一些功勞,但這不是你們居功自傲的資本。
要是管不住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嘴,那我們郭家遲早得玩完。”
【升平公主聽到駙馬說出這話,當你氣得不行,迴宮就要給父皇告狀。
要是別人可能郭家要倒大黴。
但李豫聽了這話之後表現的十分大度,他竟然對公主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女兒,你不知道,郭曖說的沒錯,你公公要是真想當皇帝,這天下確實不姓李了。”
說完了話,他還暗示女兒好好在郭家當媳婦,收斂收斂自己的性子。
郭子儀知道了兒子鬧出這麽一件事,也打了兒子一頓,捆著兒子就進皇宮請罪。
李豫直接當著大家的麵把這件事情給揭過了,還說這隻是小兩口私底下的閨房之語沒必要較真。】
媽呀,這皇帝可真大氣。
很多人讀史書時知道有時候官員在私底下議論一點兒事兒,皇帝就直接給他們殺了。
李隆基就幹過這樣的事。
他這個孫子可真是不一樣。
劉秀聽著自家人最後鬧成不死不休的仇敵,隻覺得心痛。
不管怎麽說,郭、陰兩家仇恨的因是他種下的。
隻求在他有生之年能化解。
【說完了館陶與沘陽,咱們再說說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這一生就突出一個命好,從某種程度來說,她在後世的名氣很大。
主要是因為她和駙馬的故事被改編成了戲曲和電視劇,廣為流傳。】
聽到這樣的話,代宗李豫那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大唐如今已經禁不起折騰,他可不希望自己從小寵到大的女兒成為第二個安樂公主。
隻要別亂搞事情就行。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李豫的女兒,從小李豫便待她如珠如寶,如今我們隻知道她的母親是崔貴妃,這個崔貴妃到底是誰變成了一個謎團。
有人認為這位崔貴妃就是李豫作為皇孫時娶的原配崔氏,但這種說法有點不太成立。
《舊唐書》中明明白白的記著崔氏生了兩個兒子,如果有公主,照理不可能不記載。
可能大概率崔貴妃和崔妃不是一個人。】
李豫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發妻,那個仗著背後有人撐腰便跋扈的崔氏。
這個妻子他是素來不喜的,可誰讓人家是楊貴妃的外甥女。
皇爺爺賜婚,他必須得娶。
迴想起往日在太子府的生活,他直接能想起一個詞,鬧騰。
他的這位妻子長相頗為豔麗、好看,但性子是真的不好。
話說,他好像是五六年前過世的,但李豫如今已經想不太清她的具體樣貌,隻有大致的印象罷了。
【早在安史之亂的時候,皇帝撇下長安跑了,跑路是很突然的,因為很多皇室成員都沒來得及跑,所以最後失蹤死亡的人數很多。
李豫當時是皇孫,升平公主就是皇曾孫女,不是第一梯隊的人。
像是後來德宗李適的母親,也就是李豫的側妃沈珍珠就在這場動亂裏失蹤了,最後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兒子後來當上了皇帝,找了好多年也沒有找到任何消息。
升平公主在安史之亂裏能安然無恙,也能說明她有多受寵愛。】
嘖嘖嘖,這可是真亂呀!
估計就是皇帝跑路跑的突然,沒來得及告訴那些皇子皇孫。
最後誰能跟上大部隊就看命了。
驟然聽到母親最終還是沒有任何消息,李適有些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她還記得母親是一個賢惠溫婉而又才氣的女子。
還夢想著能一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
可唐曉的話無情的戳碎了這個泡沫。
李適有些自閉。
【等到升平公主慢慢長大,到了嫁人的年紀時,李豫給自己的這位女兒選了一個他認為很好的夫君。
這位駙馬是郭曖,長得好看,文武雙全,最關鍵的是出生名門。
他是郭子儀的第六個兒子。
郭子儀是誰?
那可是再造大唐的功臣,也是天底下難得的聰明人。
別人要是有他這麽大的功勞,那不得尾巴翹到天上去。
但郭子儀並沒有,從來沒有恃功而驕,一直安分守己,他運氣也好,碰上李豫這麽一個大度的皇帝,兩人共同譜寫了君臣佳話。】
所有皇帝和權臣都心有所感,誰都不想變成一個心黑手狠的“壞人”。
隻要能讓對方都有足夠的安全感,誰又想做那氣量狹小的君王。
可大部分人都不滿足此時的權勢,還想要更多。
結局就隻能是九族消消樂。
【升平公主之所以有名,有名就有名在她這段婚姻。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打金枝》,後來有好幾個劇種都有這出戲,像是晉劇、京劇、豫劇等等。
後來電視劇又改編成了醉打金枝,估計是覺得一個附馬可能隻有在喝醉的時候才會神誌不清。
畢竟他打的可是大唐的公主。
但實際上郭曖沒有喝酒,也沒有打人。
事情發生時隻是一個平常的一天。
兩人出生都高,也都備受寵愛,從小沒受過苦,這樣的兩個人要想結為夫妻肯定是需要磨合的。
剛成親時會有很多不適應,各種各樣的矛盾也很多,一言不合就吵架。
在某次吵架中,駙馬郭曖也許是氣昏了頭,直接嘴了公主這麽一句話。
“你不就是你仗著你爸是皇帝嗎?我爸隻是不想當皇帝而已。”
這話說的是真的有點兒過分。
潛台詞就是,要不是我爸不想當皇帝,輪得著你爸嗎?】
哈哈哈,好家夥。
大家都開了眼了,這話在心裏想想也就罷了。
還真敢說出口,還敢當著公主的麵說出口。
駙馬估計是覺得他家人活的太舒服了,想找點兒刺激。
此時的郭曖還沒有成親,正在院子裏和家裏人一起看天幕。
一轉頭一個大逼兜就直接扇了過來,把孩子都打蒙了。
郭子儀氣的七竅升天,他謹慎了一輩子,怎麽生出來這麽一個蠢貨?
這話都敢在公主麵前說。
見郭子儀動了手,家裏其餘的人也趕緊上前勸。
“王爺,事情還沒發生,何必發這樣大的火。”老妻王氏趕緊上前勸。
旁邊陪侍的丫鬟趕緊將郭噯給扶了下去。
王爺是武將出身,手重,可憐六公子的臉已經腫了好大一塊。
郭子儀看著兒子的臉也有點兒心疼,任由丫鬟把這不成器的混賬扶下去。
轉頭又朝著剩下來的兒子們訓道。
“你們一個個的別忘記你們到底是誰?
我戎馬半生確實有一些功勞,但這不是你們居功自傲的資本。
要是管不住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嘴,那我們郭家遲早得玩完。”
【升平公主聽到駙馬說出這話,當你氣得不行,迴宮就要給父皇告狀。
要是別人可能郭家要倒大黴。
但李豫聽了這話之後表現的十分大度,他竟然對公主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女兒,你不知道,郭曖說的沒錯,你公公要是真想當皇帝,這天下確實不姓李了。”
說完了話,他還暗示女兒好好在郭家當媳婦,收斂收斂自己的性子。
郭子儀知道了兒子鬧出這麽一件事,也打了兒子一頓,捆著兒子就進皇宮請罪。
李豫直接當著大家的麵把這件事情給揭過了,還說這隻是小兩口私底下的閨房之語沒必要較真。】
媽呀,這皇帝可真大氣。
很多人讀史書時知道有時候官員在私底下議論一點兒事兒,皇帝就直接給他們殺了。
李隆基就幹過這樣的事。
他這個孫子可真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