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金榜題名的布告欄往下走,大成殿後麵還有一間宮殿。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殿宇是寢殿,據說就是當年孔子居住的原址。】


    剛進殿門,正對著的就是一座神龕,大家看了看牌位上的字,這才明白祭祀的是孔子的夫人。


    前麵的供桌上擺著新鮮的水果,甚至還有一束花,這樣的待遇讓人有些意外。


    李清照想,後世之人之所以擺放這些東西,也是因為敬重孔夫人。


    作為一個女子,她的丈夫雖然是一個好人,但卻明顯不是一個好丈夫。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是為事業付出了全部,那相對應的,就很難顧得上家庭了。


    孔子一路辦學校,最後又周遊列國,生活過得跌宕起伏,而孔夫人這一生相比較起來就乏善可陳。


    男人可以撒手不管,世人反而覺得這人有大誌向,家庭的重擔全都拋給了女人。


    想必孔夫人這一輩子很不容易。


    甚至在她去世之後,孔子才迴了老家,想想都唏噓。


    唐曉也無比敬佩這個堅韌的女人,她上前鞠了一躬,隨後就被兩邊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


    大家也隨之看了過去。


    右邊後麵的玻璃展櫃上寫著《孔子世家譜》五個大字,前麵的兩個玻璃展櫃擺放著一個又一個的桶狀物,這形狀有點兒像是卷起來的竹簡。


    定睛一看,每一個上麵都寫著不同的姓氏,像是一個姓氏大百科。


    粗略看過去,雖然這種類似竹簡的東西很多,但很明顯,與中華民族的姓氏對比,這點東西反倒很是不足。


    看過之後大家也都覺得這應該隻是一個擺設,因為實在是太過隨便,不可能是各族各家的家譜。


    【這裏商業化稍微嚴重一些,大家就看個熱鬧就行。】


    殿宇左邊同樣也是《孔子世家譜》的一些東西,一整麵牆都掛著相關的介紹。


    看了這些,一些略微遲鈍的人才明白這主要介紹的就是孔家的家譜,看來到了後世,他們仍然還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各朝各代的孔家子弟與有榮焉,下巴抬的高高的。


    最為自豪的就是明代的某位衍聖公了,他這個人一向頗為自傲自家的身世,畢竟也隻有他們孔氏家族可以堪稱中華第一世家。


    不管是東晉那盛名一時的王謝,還是唐朝的五姓七望,全都倒在了曆史的塵埃裏。


    隻有他們孔家一直矗立不倒,冷眼看著那些王朝來來去去。


    朱元璋笑了笑,他是見過來南京的衍聖公的,隻能說那些人真的是把眼睛都長在了頭頂上,即使極力恭敬,但真心和假意他還是分得清的。


    不就是看不慣自己泥腿子出身嗎?


    以前那是需要儒家,還必須得忍,現在,儒家既然已經成了儒教,那就不值得人們尊敬了。


    他相信就憑孔家那種做派,就算到了後世也是過街老鼠,為人不恥。


    唐曉看著孔氏家譜有些好奇,自己在網上搜了搜,這一看直接把她逗的笑出了聲,隻能說一些修家譜的人是真的膽大,什麽人都敢碰瓷。


    【中華人民一向重視自己的根,所以隻要是有點兒能力就會出錢修祠堂修族譜。


    可有些族譜確實也是想象力太過充沛了,隻要能與以前那些大人物沾邊,那是真的可以認成是自己的祖宗。


    但可以說,你們基本沒有什麽關係,純粹是亂認祖宗。


    你們說這件事兒可笑不可笑。】


    唐曉這番話一說出口,那些世家大族子弟的臉都有些鐵青,就連李世民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


    發跡之後家族擴張,為了抬高身份,再認一個年代久遠的大人物當祖宗,這些操作可以說是社會上默認的潛規則。


    各家家主原本還都挺高興的,儒學被這麽一通涮,聲望自然會下降,這時候就是抬高他們世家門楣的好時機了。


    結果沒想到唐曉轉頭就衝他們這些人來了。


    他們一個個臉色變難看,笑不出來,百姓們卻笑的開心。


    尊祖敬祖正是傳統文化,普通百姓有些不能理解那些亂認祖宗的大人物,全都覺得這件事挺好笑的。


    這件事的底層邏輯就和儒教一模一樣,任何東西都是那些大人物的工具,他們不想著為百姓做實事,而是想著怎麽愚弄民眾。


    可他們忘了一句話。


    愚弄民眾的人隻會成為徹徹底底的小醜。


    【我給大家說一說這孔氏一族的譜係吧,其他世家的離譜程度也和這個差不多。】


    有人有些詫異,孔子的祖宗不就是商朝王室嗎,這已經算是正兒八經的顯貴了,還怎麽往上追溯呀?


    別的不說,年代再久遠就沒有什麽依據了,難不成純靠編?


    【孔氏家譜裏說,家族的50世祖是燧人氏,然後接下來就是伏羲、少典、黃帝、少昊等等。


    他們這麽編,我也不能說是完全瞎編,畢竟燧人氏如果真有其人的話,那他確實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華始祖。


    但有些東西還是看的我很想笑。


    傳說中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人類從此掌握了用火,憑借此功勞,他成了三皇之首。


    如果按照火這條線索來追溯,燧人氏應該生活在距離100萬年前。


    雖說三皇五帝的故事看起來真的很神奇,但如今的考古也證實了很多東西,也解釋了某些東西。


    按照傳說的時間邏輯去理的話,用較為科學嚴謹的理論去推論,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不可能是一個單獨的人,應該都是不同的部落。


    簡而言之,這些部落是我們的共同祖先,不是那所謂的一家一姓的先祖。】


    大家全都認同的點了點頭。


    確實,人不可能憑空冒出來,總歸是需要父母合作才能誕生。


    不管是多少萬年前,肯定都有人類的先祖,而很多個人的先祖很有可能就是一個人。


    拿這種人類共同的先祖來為自家的臉上貼金,確實有些怪怪的。


    嬴政前段時間兌換了地理教科書,扶蘇也正學的起勁。


    他能明白唐曉的意思,甚至可以這麽說,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實際上都有親戚關係,在不知道多少年以前,都是由頭一個演化出生命的物種發展而來。


    其中有很多分支,人類隻是一種。


    【給大家說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現代的人類也一直在追根溯源,他們發現了女性的細胞一直傳承了一種比較特殊的線粒體dna。


    其實這是在是受精卵形成之後,父親那邊攜帶的線粒體dna會消失,留下的是母親的線粒體dna。


    簡單點來說就是每個人身上的線粒體dna都是遺傳自母親。


    這就有了一個問題,比如你的祖母的線粒體dna遺傳給你的父親和你的姑姑,你的父親和母親結婚之後,生下了你。


    你並不能從你父親那裏遺傳到祖母那邊兒的線粒體dna。


    可以這麽說,這種東西隻有女性才能一直傳承下去,一旦在哪一代隻生下了男孩兒,那她從母親那裏傳承過來的線粒dna也就斷代了。


    根據線粒體dna,科學家開始了追蹤溯源,他們發現了距今為止20萬年前的一位女性,這位女性生活在非洲,但她幾乎可以說是如今人類的祖先。


    這種溯源計劃很多人都參加了,比較神奇的是,有人真的找到了擁有相同線粒體dna的祖先。


    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日本演員天海佑希的尋親。


    這件事情說來也很巧。


    2000年的時候,日本發現了20多具骸骨,經過測算,這些人應當生活在三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


    那個時代就是我們的商朝。


    知道了那些人生活在哪個年代,下一步,他們就想做一個線粒體dna溯源。


    電視台那邊知道了科學家的打算,兩方一拍即合,決定辦一個綜藝節目,擴大一下影響力。


    他們請來了很多演員、藝人,準備先讓這些人做一下線粒體dna對比,畢竟名人噱頭大嘛。


    結過這一對比,其中一位骸骨的線粒體dna和女演員天海佑希的一模一樣。


    不僅如此,通過科學手段,科學家還為這位三千五百年前的女子和天海佑希尋找到了更為久遠的祖先。


    她們的先祖生活在3萬年前。


    科學研究有了成果,日本和我國展開了合作,通過對比留存的基因庫,發現在我國雲南藏區有一位女孩,和天海佑希的線粒體dna又是一模一樣。


    這一刻,原本素不相識、甚至民族都不一樣的兩人有了聯係,她們擁有共同的祖先。】


    雖然唐曉之前說過細胞和dna的事情,但大家還是聽的有些雲裏霧裏,隻能努力的理解。


    不過他們倒是記住了一個東西,那就是,很多人在很久以前都有共同的先祖。


    一個日本的女孩和一個雲南藏區的女孩都有共同的祖先,那中華人民肯定也都有共同的祖先,大家都是一家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