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來來迴迴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不管是在《孔子世家》裏還是在別的書裏記的都相當混亂,且互相矛盾。
我在這裏的說法是後世學者普遍認為的一種,他們都是從各種古籍裏研究出來的,也是從邏輯這方麵更合理的一種。】
一些研究《史記》的學者也忙不迭給司馬遷道不平。
司馬公已經做到他所能做的極限了,畢竟他生活的年代,距離孔子也有好幾百年了,像這種創建了一個學說的的大人物,各種各樣的說法夾雜不清。
事件大部分應該都是真的,隻是時間肯定有些不對。
畢竟那個時候各國的紀年方式都不太一樣,很明顯是捋不明白的。
這也難怪《史記》這一個篇章最亂。
【孔子去衛國可能也有一個原因是子路在那邊兒有親戚,子路的連襟和大舅子都在那邊當官,算是有點兒門道。
到了衛國之後,孔子就住在了子路的大舅子家裏。
他很順利的見到了當時衛國的國君衛靈公,兩人也算相談甚歡,衛靈公沒有給孔子什麽實職,但是給他的工資待遇不低,算是頂格了。
我想他應該是欣賞孔子這樣的人,但是他不想在衛國實行孔子的主張,就看他的諡號,就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了,絕對不可能是一位有所誌向的國君。】
一些人聽到子路的連襟就開始互相擠眼色,他們如果沒記錯的話,子路的連襟彌子暇和衛靈公的關係可不一般,在衛國,他是一個妥妥的寵臣加佞臣。
估計這也是孔子為什麽沒接受他幫助的原因了。
衛靈公這個人好色又多疑,脾氣又暴躁,做事荒誕不羈,就這樣的人,那肯定不可能是明君,孔子在衛國注定不會有什麽發展。
【你一個外來的人,立刻就能得到這麽高的工資待遇,憑什麽?
衛國的其他人肯定不滿,再加上他們也不喜歡孔子的學說,因為這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這小話一說,衛靈公又改變了主意。
明著收迴肯定不妥,畢竟不能太過朝令夕改,有人出了個主意,直接派人去監視孔子師徒一行人。
時時刻刻都處在監視之中,這肯定不行呀,沒辦法,孔子隻好出去看看別的國家有沒有賞識自己的人。
這一次他在衛國總共待了十個月,毫無收獲,算是被人排擠走的。
孔子帶著弟子們離開衛國,就在路上就遇到了一件事兒。
衛國有一個叫匡邑的地方,有人占住了這一塊,就是朝中的大臣和衛靈公不和準備叛亂。
匡邑算是這位叛亂者的封地,亂起來了,路自然堵著嚴嚴實實,僵持了好久,孔子和弟子們都過不去。
兩方爆發出了打鬥,但是孔子還是沒能過去。
後來在耽擱了好幾天,朝中有一位大夫從國都趕過來勸孔子迴去,沒辦法,孔子又迴去了。
估計是朝中有人勸了衛靈公,這一次衛靈公親自出來迎接孔子,麵子給的足足的。
孔子到了衛國的都城,就住在了勸他迴來那個人的家裏,這一住就是好幾年。
其實衛靈公就是想把孔子當做吉祥物,我可以和你討論政事,我也喜歡你的學識,但要實踐,那別想。
在這一時間段裏,衛靈公的夫人,年輕貌美的南子召見了孔子,後來他們又帶著孔子招搖過市,像是顯擺寵物。】
孔子見南子的故事,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這些年來爭論也頗多。
他們以前覺得孔子不該見,是把孔子放在了一個聖人的位置上。
畢竟南子這個人生性浪蕩,名聲不好。
可要是結合了孔子的一生,他見南子就是理所應當了。
衛靈公這個人挺荒唐的,年輕貌美的夫人南子自然也想攫取更多的權力,她開始參與政事。
這時候的孔子年齡已經大了,估計不會放棄一絲一毫實現理想的可能性。
就算是召見的人是大眾眼中的“妖後”,隻要能幫助自己實現理想,那也是可以合作的。
【南子大權在握,和她最不對付的勢力就是衛國的太子。她見孔子無非就是為了孔子的名望,在政治方麵給自己這邊兒加碼而已。
整天陪那些大人物說話,然後領著最高的工資,這樣的活應該是普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了。
但是對於孔子來說,反而是十分難受。
這幾年中他肯定也無數次勸說國君,但每次隻能失望而歸,在各種話術中消磨自己的生命,想想還挺可悲的。】
有人想象著這場麵,幾方都各有所圖。
最關鍵的是,他還不得不賠著笑臉,最痛苦的就是想要救世的孔子。
有求於人這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事情,在這種場合中,任誰來都不可能如魚得水,大部分情況都是期期艾艾畏畏縮縮,每一句話都得仔細掂量。
這樣的情況,孔子恐怕遇到了很多很多次,不管是在魯國還是在衛國,甚至於在之後的旅途中。
我在這裏的說法是後世學者普遍認為的一種,他們都是從各種古籍裏研究出來的,也是從邏輯這方麵更合理的一種。】
一些研究《史記》的學者也忙不迭給司馬遷道不平。
司馬公已經做到他所能做的極限了,畢竟他生活的年代,距離孔子也有好幾百年了,像這種創建了一個學說的的大人物,各種各樣的說法夾雜不清。
事件大部分應該都是真的,隻是時間肯定有些不對。
畢竟那個時候各國的紀年方式都不太一樣,很明顯是捋不明白的。
這也難怪《史記》這一個篇章最亂。
【孔子去衛國可能也有一個原因是子路在那邊兒有親戚,子路的連襟和大舅子都在那邊當官,算是有點兒門道。
到了衛國之後,孔子就住在了子路的大舅子家裏。
他很順利的見到了當時衛國的國君衛靈公,兩人也算相談甚歡,衛靈公沒有給孔子什麽實職,但是給他的工資待遇不低,算是頂格了。
我想他應該是欣賞孔子這樣的人,但是他不想在衛國實行孔子的主張,就看他的諡號,就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了,絕對不可能是一位有所誌向的國君。】
一些人聽到子路的連襟就開始互相擠眼色,他們如果沒記錯的話,子路的連襟彌子暇和衛靈公的關係可不一般,在衛國,他是一個妥妥的寵臣加佞臣。
估計這也是孔子為什麽沒接受他幫助的原因了。
衛靈公這個人好色又多疑,脾氣又暴躁,做事荒誕不羈,就這樣的人,那肯定不可能是明君,孔子在衛國注定不會有什麽發展。
【你一個外來的人,立刻就能得到這麽高的工資待遇,憑什麽?
衛國的其他人肯定不滿,再加上他們也不喜歡孔子的學說,因為這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這小話一說,衛靈公又改變了主意。
明著收迴肯定不妥,畢竟不能太過朝令夕改,有人出了個主意,直接派人去監視孔子師徒一行人。
時時刻刻都處在監視之中,這肯定不行呀,沒辦法,孔子隻好出去看看別的國家有沒有賞識自己的人。
這一次他在衛國總共待了十個月,毫無收獲,算是被人排擠走的。
孔子帶著弟子們離開衛國,就在路上就遇到了一件事兒。
衛國有一個叫匡邑的地方,有人占住了這一塊,就是朝中的大臣和衛靈公不和準備叛亂。
匡邑算是這位叛亂者的封地,亂起來了,路自然堵著嚴嚴實實,僵持了好久,孔子和弟子們都過不去。
兩方爆發出了打鬥,但是孔子還是沒能過去。
後來在耽擱了好幾天,朝中有一位大夫從國都趕過來勸孔子迴去,沒辦法,孔子又迴去了。
估計是朝中有人勸了衛靈公,這一次衛靈公親自出來迎接孔子,麵子給的足足的。
孔子到了衛國的都城,就住在了勸他迴來那個人的家裏,這一住就是好幾年。
其實衛靈公就是想把孔子當做吉祥物,我可以和你討論政事,我也喜歡你的學識,但要實踐,那別想。
在這一時間段裏,衛靈公的夫人,年輕貌美的南子召見了孔子,後來他們又帶著孔子招搖過市,像是顯擺寵物。】
孔子見南子的故事,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這些年來爭論也頗多。
他們以前覺得孔子不該見,是把孔子放在了一個聖人的位置上。
畢竟南子這個人生性浪蕩,名聲不好。
可要是結合了孔子的一生,他見南子就是理所應當了。
衛靈公這個人挺荒唐的,年輕貌美的夫人南子自然也想攫取更多的權力,她開始參與政事。
這時候的孔子年齡已經大了,估計不會放棄一絲一毫實現理想的可能性。
就算是召見的人是大眾眼中的“妖後”,隻要能幫助自己實現理想,那也是可以合作的。
【南子大權在握,和她最不對付的勢力就是衛國的太子。她見孔子無非就是為了孔子的名望,在政治方麵給自己這邊兒加碼而已。
整天陪那些大人物說話,然後領著最高的工資,這樣的活應該是普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了。
但是對於孔子來說,反而是十分難受。
這幾年中他肯定也無數次勸說國君,但每次隻能失望而歸,在各種話術中消磨自己的生命,想想還挺可悲的。】
有人想象著這場麵,幾方都各有所圖。
最關鍵的是,他還不得不賠著笑臉,最痛苦的就是想要救世的孔子。
有求於人這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事情,在這種場合中,任誰來都不可能如魚得水,大部分情況都是期期艾艾畏畏縮縮,每一句話都得仔細掂量。
這樣的情況,孔子恐怕遇到了很多很多次,不管是在魯國還是在衛國,甚至於在之後的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