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萬仞宮牆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真不知道這電視劇是利用怎樣的技術拍成的,要說是普通的拍攝,可這神奇的法術又是怎麽一迴事?
說不清,說不清。
大家夥知道這些東西可能是自己不理解的,也不再往下細想了。
除了四大名著的電視劇,這次還能再加兩個,已經很不錯了。
【好了,這次的直播就到這裏,下次我會帶大家去別的地方看看。】
直播關閉,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情了。
唐曉看了看手機,訂了兩天後的機票,她想去一次曲阜,正好年底到了,在孔廟祈福的人定然很多,這也能讓大家看看。
就在唐曉出發的前一天,各個時空距離上一次搶對講機正好過了七天。
小鏡有些害怕再是上次那個局麵,所有東西讓一個人全搶了,這確實不太公平。
這次有了一個全新的規定,限購。
隻有皇帝能參與搶購,每一次隻能買五個對講機和一個發電機,其餘的就隻能交給手速了。
伴隨著商城裏的倒計時越來越近,3、2、1,歸零。
所有皇帝都摩拳擦掌,用了手指的最快速度點下了搶購鍵。
總共有100多個皇帝,就拿限購來說,算是不同的皇帝購買,也就隻有100個皇帝能買到對講機,50個皇帝能買到發電機。
大家最開始基本就是衝著對講機來的,100個人基本都包含著這50個。
搶購完成後,大家也不能再多說什麽,有那麽個別的皇帝實在是太拉胯,忙活半天什麽都沒有搶到,但大多數皇帝還是買到了一些東西。
嬴政看著殿中新出現的機器,十分滿意。
昨天下午,之前的那些對講機已經基本就位,鹹陽外圍的這一大圈包括各個大軍,已經完全籠罩在了對講機網絡裏。
他在鹹陽下一個命令,隻需要幾分鍾,就可以傳到遠方。
秦朝這邊兒駕輕就熟,其他朝代可就沒那麽輕鬆了。
有些皇帝還沒有兌換物理教科書,看著那些機器的說明書,總感覺一陣頭疼。
每一個字都認識,但是連起來真的看不懂。
看來這所謂的數理化是真的必須得有。
就在大家絞盡腦汁研究的時候,唐曉已經起了個大早,坐車前往高鐵站了。
她本來是想坐飛機的,可西安到山東那邊的機場都離曲阜太遠了,唯一一個離得較近的大安機場,飛機卻不能直達。
如此看來隻能坐高鐵了,在徐州中轉一下,總共用時也就四個多小時。
這幾個小時要是開直播的話,光讓大家看著有點太過無聊了,唐曉簡單用手機錄了一下節點,準備到時候剪一個視頻,給大家展示一下就行。
直到傍晚,唐曉終於在酒店安頓好了。
就算現在的交通這麽發達,去遠地方還是有夠麻煩的。
你要趕車,自然出發的要夠早,萬一路上發生什麽事情,至少要留足充足的時間。坐高鐵、火車之類的還好一些,坐飛機那就更痛苦了。
上了車,一坐就是那麽長時間,到了地方,感覺屁股都快沒了知覺。
趕路的滋味如此不好受,真不知道古代的先輩們是怎麽遠遊的,他們真是厲害。
就不說別的了,汽車的平穩性都比馬車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除了秦朝之外,第一個研究明白了對講機和發電機的位麵就是朱由校。
少年是有些聰明才智在身上的,物理學的好不說,三下兩除二就已經掌握了機器的全部用法。
隻可惜隻有五個對講機,勉強能將京城覆蓋一下罷了。
接下來還要再接再厲,爭取搶到更多的對講機,第一個就是要控製遼東前線,讓那裏的一舉一動都能及時傳輸迴來。
【大家好,猜猜我現在在哪裏?】
早上8點,繁忙的一天已經開始的如火如荼,突然出現的直播為這一天增色不少。
大家又有熱鬧看了,全都是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
仔細看了看唐曉身後的城牆,很多人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麽地方。
至於城牆上的萬仞宮牆四個字,也就隻有一些原本的讀書人知道出自哪裏。
前朝的一些儒家子弟發了發牢騷,這四個字語出子貢先師,放在這裏是頗為合適的,不過就是這字,讓人越看越生氣,水平也太一般了。
從城牆的門往裏看去,頗為幽深,遠方好似有一個門樓的建築,隻是距離有些遠,看不清。
其餘朝代的人隻能猜測,這也許和儒家有關,隻有明清時期的人,光從這個城牆和這四個字,就知道了這是什麽地方。
傳統儒家的縣學裏,一群秀才若有所思,老夫子端著茶碗更是涕淚交加。
這是所有人夢想中的聖地,他就算沒見過,可還是聽過的。
彈幕上一句一句的曲阜孔廟飄過,最得意的無非是衍聖公一脈。
後世的科技發展又怎麽樣?還不是照樣要保存住曲阜的孔廟,無論這個世間的規則怎麽變化?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光輝總會普照著這個大地。
【有人猜對了,我所在的地方是曲阜的正南門,也是孔廟的入口。
身後的這城牆就是曲阜的明城牆,牆上的這四個大字,“萬仞宮牆”,最早是嘉靖朝時任山東巡撫的胡纘宗所提。
這四個字從字麵上來看指的就是圍牆很高,大概有萬仞高,實際引申的意思主要是稱讚孔子的學識淵博,是說孔子的學識有萬仞高,一般人無法領會其中奧妙。
用在這裏是頗為合適的。
隻是後來清朝的乾隆皇帝親自來曲阜祭孔時,對這四個字有些看不順眼,他命令工匠將那四個字鑿去,自己又重新提了四字禦筆。】
前朝的讀書人都傻了,水平這麽一般的字,竟然是那個所謂的大清皇帝提的,他的臉確實大呀!
嘉靖初年
剛剛坐穩蘇州知府之位的胡纘宗心有戚戚,在本朝他能有所寸進就已經很好了。
想當初,他也算是才名遠播,剛及冠就中了舉人,等到他29歲那一年,那一次會試他永不敢忘。
本是一甲之才,因受奸人所害,最終隻能列得三甲,幸得李東陽相助,這才得到了他應得的,還沒高興呢,第二年就被人誣陷和劉謹有所牽連,直接被貶謫到了四川。
這十幾年來,他可謂是戰戰兢兢,萬幸官途不損。
胡纘宗在書桌前拿出一張紙,用盡筆力寫了四個大字。
這一看,他寫的果真不錯,真不知道那韃子皇帝是什麽欣賞水平?
說不清,說不清。
大家夥知道這些東西可能是自己不理解的,也不再往下細想了。
除了四大名著的電視劇,這次還能再加兩個,已經很不錯了。
【好了,這次的直播就到這裏,下次我會帶大家去別的地方看看。】
直播關閉,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情了。
唐曉看了看手機,訂了兩天後的機票,她想去一次曲阜,正好年底到了,在孔廟祈福的人定然很多,這也能讓大家看看。
就在唐曉出發的前一天,各個時空距離上一次搶對講機正好過了七天。
小鏡有些害怕再是上次那個局麵,所有東西讓一個人全搶了,這確實不太公平。
這次有了一個全新的規定,限購。
隻有皇帝能參與搶購,每一次隻能買五個對講機和一個發電機,其餘的就隻能交給手速了。
伴隨著商城裏的倒計時越來越近,3、2、1,歸零。
所有皇帝都摩拳擦掌,用了手指的最快速度點下了搶購鍵。
總共有100多個皇帝,就拿限購來說,算是不同的皇帝購買,也就隻有100個皇帝能買到對講機,50個皇帝能買到發電機。
大家最開始基本就是衝著對講機來的,100個人基本都包含著這50個。
搶購完成後,大家也不能再多說什麽,有那麽個別的皇帝實在是太拉胯,忙活半天什麽都沒有搶到,但大多數皇帝還是買到了一些東西。
嬴政看著殿中新出現的機器,十分滿意。
昨天下午,之前的那些對講機已經基本就位,鹹陽外圍的這一大圈包括各個大軍,已經完全籠罩在了對講機網絡裏。
他在鹹陽下一個命令,隻需要幾分鍾,就可以傳到遠方。
秦朝這邊兒駕輕就熟,其他朝代可就沒那麽輕鬆了。
有些皇帝還沒有兌換物理教科書,看著那些機器的說明書,總感覺一陣頭疼。
每一個字都認識,但是連起來真的看不懂。
看來這所謂的數理化是真的必須得有。
就在大家絞盡腦汁研究的時候,唐曉已經起了個大早,坐車前往高鐵站了。
她本來是想坐飛機的,可西安到山東那邊的機場都離曲阜太遠了,唯一一個離得較近的大安機場,飛機卻不能直達。
如此看來隻能坐高鐵了,在徐州中轉一下,總共用時也就四個多小時。
這幾個小時要是開直播的話,光讓大家看著有點太過無聊了,唐曉簡單用手機錄了一下節點,準備到時候剪一個視頻,給大家展示一下就行。
直到傍晚,唐曉終於在酒店安頓好了。
就算現在的交通這麽發達,去遠地方還是有夠麻煩的。
你要趕車,自然出發的要夠早,萬一路上發生什麽事情,至少要留足充足的時間。坐高鐵、火車之類的還好一些,坐飛機那就更痛苦了。
上了車,一坐就是那麽長時間,到了地方,感覺屁股都快沒了知覺。
趕路的滋味如此不好受,真不知道古代的先輩們是怎麽遠遊的,他們真是厲害。
就不說別的了,汽車的平穩性都比馬車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除了秦朝之外,第一個研究明白了對講機和發電機的位麵就是朱由校。
少年是有些聰明才智在身上的,物理學的好不說,三下兩除二就已經掌握了機器的全部用法。
隻可惜隻有五個對講機,勉強能將京城覆蓋一下罷了。
接下來還要再接再厲,爭取搶到更多的對講機,第一個就是要控製遼東前線,讓那裏的一舉一動都能及時傳輸迴來。
【大家好,猜猜我現在在哪裏?】
早上8點,繁忙的一天已經開始的如火如荼,突然出現的直播為這一天增色不少。
大家又有熱鬧看了,全都是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
仔細看了看唐曉身後的城牆,很多人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麽地方。
至於城牆上的萬仞宮牆四個字,也就隻有一些原本的讀書人知道出自哪裏。
前朝的一些儒家子弟發了發牢騷,這四個字語出子貢先師,放在這裏是頗為合適的,不過就是這字,讓人越看越生氣,水平也太一般了。
從城牆的門往裏看去,頗為幽深,遠方好似有一個門樓的建築,隻是距離有些遠,看不清。
其餘朝代的人隻能猜測,這也許和儒家有關,隻有明清時期的人,光從這個城牆和這四個字,就知道了這是什麽地方。
傳統儒家的縣學裏,一群秀才若有所思,老夫子端著茶碗更是涕淚交加。
這是所有人夢想中的聖地,他就算沒見過,可還是聽過的。
彈幕上一句一句的曲阜孔廟飄過,最得意的無非是衍聖公一脈。
後世的科技發展又怎麽樣?還不是照樣要保存住曲阜的孔廟,無論這個世間的規則怎麽變化?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光輝總會普照著這個大地。
【有人猜對了,我所在的地方是曲阜的正南門,也是孔廟的入口。
身後的這城牆就是曲阜的明城牆,牆上的這四個大字,“萬仞宮牆”,最早是嘉靖朝時任山東巡撫的胡纘宗所提。
這四個字從字麵上來看指的就是圍牆很高,大概有萬仞高,實際引申的意思主要是稱讚孔子的學識淵博,是說孔子的學識有萬仞高,一般人無法領會其中奧妙。
用在這裏是頗為合適的。
隻是後來清朝的乾隆皇帝親自來曲阜祭孔時,對這四個字有些看不順眼,他命令工匠將那四個字鑿去,自己又重新提了四字禦筆。】
前朝的讀書人都傻了,水平這麽一般的字,竟然是那個所謂的大清皇帝提的,他的臉確實大呀!
嘉靖初年
剛剛坐穩蘇州知府之位的胡纘宗心有戚戚,在本朝他能有所寸進就已經很好了。
想當初,他也算是才名遠播,剛及冠就中了舉人,等到他29歲那一年,那一次會試他永不敢忘。
本是一甲之才,因受奸人所害,最終隻能列得三甲,幸得李東陽相助,這才得到了他應得的,還沒高興呢,第二年就被人誣陷和劉謹有所牽連,直接被貶謫到了四川。
這十幾年來,他可謂是戰戰兢兢,萬幸官途不損。
胡纘宗在書桌前拿出一張紙,用盡筆力寫了四個大字。
這一看,他寫的果真不錯,真不知道那韃子皇帝是什麽欣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