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士從情感上認為斯坦因是一個值得托付的虔誠的教徒。


    這個可憐的農民被那些人的糖衣炮彈和各種鬼話,弄得一愣一愣的。


    他心裏想,反正我給朝廷反映了這麽多次,也沒有人來管,那這些東西交給這位看起來就很紳士、還有師爺陪同的文化人斯坦因也不錯。


    他天真的覺得這個外國人真的能保管好這些文物。


    他同意了斯坦因進入藏經洞,還用了極低的價錢賣給了斯坦因將近20箱的文物。


    這些東西都是斯坦因自己挑出來的,與其說是買,其實本質上就是盜買。


    王道士收到的錢也並沒有私自花費都用在了寺廟的修繕中。】


    完了,那洋人可真會忽悠人。


    這個所謂的斯坦因不就是赤裸裸的敦煌偷盜者嗎?


    【這些東西其實在官府的庫房裏待了三個月,要說是官府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他們真的就這樣視若無睹,任由敵人在大清國耀武揚威,還拿走了如此多的文物。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聽說了莫高窟的事情,他用同樣的套路從王道士手裏又得到了很多經卷文書。


    這位算是個文化人,他挑的東西曆史價值比之前那個斯坦因高。


    更加離譜的事情來了。】


    還能有什麽更離譜的事情,到現在已經都算是離譜到家了。


    【後來伯希和收到命令要去北京,隨身攜帶了幾卷經書,這些經書被北京的一些學者看到了,引起了他們的重視。


    與此同時,斯坦因運到倫敦的那些經卷在那些英國人眼中,是來自東方的瑰寶。


    敦煌有寶物,這個消息也就這麽傳開了。


    斯坦因竟然成為了大名人,成了國際上赫赫有名的漢學專家。


    等到大清朝廷知道這些消息的時候,他們才開始重視敦煌,重視這些經卷。


    朝廷撥下了6000兩銀子,想向王道士買走這些經卷。


    這錢經過一路盤剝,最後全被各級官員私吞殆盡,敦煌縣令最終隻打發給了王道士一點香油錢。


    王道士也不傻,他曾經當過兵,也算是吃過了國家飯,朝廷的那些道道他門清。


    他還想要錢來修繕洞窟,這事不能就這麽算了。


    他又上表、又鬧事,最後隻多要了一點點錢。


    當時那些官兵們來運經書的時候,王道士也留了個心眼,他藏起來了一部分他自認為比較重要的東西。


    這些經書被官府運走,一路上越來越少,等到了北京城已經沒有多少了。】


    越來越少?看來家裏養了不少耗子。


    大家都要快被氣笑了。


    那些外國人運的東西咋沒人偷呢?咋沒人搶呢?


    朝廷不作為,那些人這時候倒是出來現眼了,我呸!


    康熙先前對唐曉的一些所作所為是有怨念的,他總是不明白唐曉為什麽要如此針對大清。


    每個王朝都會有衰弱的時候,就算大清王朝後期被那些西洋人打的一蹶不振,至少也沒有丟掉太多的國土呀。


    再看看宋朝,大宋可是直接被蒙古人全占領。


    至少至少大清還是比大宋能強一點點吧。


    退一萬步來說,大清朝也算統治了中華將近300多年,還是離唐曉所處的年代最近的朝代。


    有些怨氣能理解,但也不應該處處針對大驚,處處以大清作為反麵典型。


    如今他確實有些明白了,別的朝代之所以拉,是因為打不過,而他們大清連態度都是錯的,上上下下簡直爛到了一塊去。


    【這時候的王道士已經完完全全絕望了,他意識到了自己被騙,也意識到了朝廷完完全全的不作為,他守了這些經卷十年,交到朝廷手裏之後,反而被毀壞的更多。


    罷了罷了,沒有人在意,襯得他的堅持像一個笑話。


    等到俄國人奧登堡、日本人橘瑞超,吉川小一郎等人陸陸續續來到了莫高窟,王道士也就把他藏的那些佛經一一賣了。】


    絕望是什麽滋味,貧苦人家最懂了。


    一到天災來的時候,總是能聽到朝廷給他們這些人撥了多少多少糧食,多少多少銀兩。


    可能落到每一個的人的人頭上時,最多最多也隻有幾頓飯了,就這飯,還是一眼都能望到底的稀粥。


    這裏頭的貓膩,很多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糧草運送繁雜,一路上都得耗費不少,再就是銀兩,一層一層盤剝,最後確實也剩不了太多。


    這樣的事情一些人正在經曆著,一些人正在將這些事情講給自己的兒孫們聽。


    他們不敢抱怨,也不能抱怨,千百年間都是這麽過來的。


    在他們樸素的價值觀裏,給皇帝繳稅是天經地義,至於皇帝管不管他們這些受了天災的災民,他們也做不了什麽要求。


    餓極了的時候,什麽東西不能吃呢。


    絕望的時候,堅持沒有任何意義。


    【5萬餘件經書就這麽完了。


    再後來,美國人華爾納搜羅不到什麽有價值的書籍了,他盯上了莫高窟的壁畫。


    為了獲取這些壁畫,他用特製的膠水粘貼,一幅一幅壁畫在這種粗暴的手法下被損壞。


    很長一段時間裏,敦煌文化在世界上引起了大的反響,他們嘲諷我國,嘲諷我們保不住自己的文化遺產。


    敦煌雖然在中國,但是敦煌學卻在世界。


    總共5萬多件經書,最後留在我國的隻有8000餘件。


    戰爭過去之後,我國的一些曆史學者想要研究敦煌文化,反而隻能像那些偷盜者買敦煌經書的微縮膠片。


    學者們拿著放大鏡一點一點的研究經書。


    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卻做到了後來居上,對敦煌學的研究成了世界前列。】


    要用放大鏡一點點的看,就這樣還得花錢買。


    光是想象著這個畫麵,大家全都直唿受不了。


    清政府該死,清政府該死!


    【敦煌藏經洞的故事被人所知時,在一些人眼中王道長反而成了曆史的罪人。


    這是當時知名學者寫在書裏的論斷。


    結論確實武斷了。


    最近這些年,大家開始對這些事情了有一個更為正確且清晰的認知。


    王道長其實是一個好人,他死了之後,隻落得一個孤零零的圓寂塔,沒有親朋,也沒有遺產,來時怎麽樣,死後也怎麽樣。


    他得到的所有錢財全部都用於清理流沙、修整寺廟,修整洞窟。


    說到底,隻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人,在機緣巧合之下被卷進了一場偉大的文化奇觀。


    然而這不是他的錯,隻是事情都趕巧了。


    他曾經也付出過無數心血,用盡了自己的全身力氣去上報,一次、兩次、三次、四次……


    一次一次的失望,最終他不想堅持了。


    一本書裏說過,王道士苦守莫高窟30多年,他隻是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本不屬於他的聖地。1


    時也、命也。】


    隨著溥儀的退位,天幕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再亮起了。


    這次的直播,混沌、麻木的人們並沒有看到。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的百姓意識到了西洋人和日本人那貪婪又無恥的本性。


    暗潮洶湧、一個新的理念在逐步醞釀,他終會長成參天大樹,中華民族也終會挺過這一場苦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