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這邊擺的幾個唐三彩,旁邊擺著的就是唐人日常所用的瓷器。


    唐曉的心中有些疑惑,依稀還記得上學的時候曆史課本裏提到過一件唐三彩,好像是一個駱駝,上麵有好幾個人的造型。


    昨天看攻略的時候,這件器物好像就在博物館裏。


    怎麽在這裏沒有看見,算了算了,還是繼續往下看吧,說不定一會兒就會出現。


    【大家看一看,這些就是唐朝的瓷器。】


    那些唐三彩有毒,不過顏色確實是很好看,可是絢麗的顏色和眼前的這些白瓷相比較起來好像也沒有那麽重要了。


    不管是罐子還是碗、壺、杯子,每一件東西看起來比玉還光滑細膩,燈光下每一件全都發著光。


    看著這些東西,很多人理解了瓷器為什麽會後來居上,為什麽會成為中華之寶。


    是真的太美了。


    要是天天都能用這些東西吃飯、喝水,豈不和神仙也差不多了。


    劉徹嫌棄的看了一眼手中的陶杯,他將宮裏的青銅杯子全都換了,青銅作為食器來用,風險還是有些大。


    沒辦法,隻能用相對健康的土陶杯了。


    健康是健康了,可是對眼睛卻不太友好。


    好想用上光幕上麵的白瓷啊!


    溫潤如玉、胎質細膩,真的是好看。


    【唐朝時期漸漸已經形成了一種格局,北方多用白瓷,以河北內丘邢窯的最為出名。


    南方多用青瓷,浙江金華越窯的最為出名。


    瓷器這種東西特別依賴土質和釉料,這也就和地域相關。


    在現代,景德鎮的大名誰沒聽過?】


    青瓷,要不是專門說出來,大家還以為那都是白瓷呢,兩個顏色確實有點兒差異,隻是青瓷相比於白瓷稍微有一點點顏色罷了。


    不過,都很好看。


    不管是瓷器還是陶器,確實都比較依賴於土質,哪個地方的窯有名,一些人心裏都有數。


    【瓷器最開始就是被茶聖陸羽帶火的。


    茶經裏麵寫到喝茶的時候,以瓷器最佳,瓷器當中又以青瓷最佳,這可能是因為茶葉多產自南方吧。


    這種說法被人所信服,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會不惜重金來購買瓷器的茶具。


    當時的人們認為白瓷如銀,而青瓷似玉。


    都是好東西。】


    陸羽和高五娘的合作已經開始了,這段時間長安掀起了新一輪的飲茶風尚,兩人也掙了不少錢。


    一起商量著要把生意再往更北邊做。


    陸羽幹這件事主要目的其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推廣茶文化,下一步,他決定要將茶的價格打下來,讓平民百姓也能喝得起低價茶,這樣才不愧茶聖之名。


    文人雅士也逐漸喜歡上了茶的本味,苦澀之中又有迴甘。


    以前他們偶爾也喝茶,不過其實和飯也沒什麽區別,煮茶的時候會放很多調味料,大都是蔥薑蒜這一類的。


    說實話,那滋味說不上多好。


    後麵放置的這兩件青瓷看著倒是古樸大氣,其中一隻的形狀好似花瓣。


    【這兩件瓷器比較特別,是法門寺中發掘出來的秘色瓷。


    瓷器被發掘出來,上麵又沒有印上秘色瓷三個字,所以雖然有秘色瓷這種說法,但是很難確定哪一件就是。


    這兩件不一樣,當時法門寺地宮被發掘的時候,裏麵有一麵物帳碑,裏麵清清楚楚的記載了十三件秘色瓷。


    大家看到的就是這十三件中其中的兩件,剩下的十一件被陳列在了法門寺博物館裏。


    比於別的瓷器,秘色瓷更為結實也更薄,這種配方一般都是保密的,燒造出來的器物隻供給皇家使用。


    秘色瓷其實不是一種顏色,主要指的就是保密的配方。


    這也是越窯青瓷的珍品,法門寺中的這些秘色瓷是當時的皇帝和皇後專門獻給佛祖的。】


    嘿,原來還有這種說法,真是長了見識。


    不過這兩件法門寺出來的瓷器確實比別的看著薄。


    法門寺作為大唐的皇家寺廟,名聲遠揚,大部分人都是聽說過的。


    地宮裏的東西能保存到後世,想必也沒有遭過什麽太大的劫難。


    這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欣賞完了白瓷和青瓷,後麵出現的黑色瓷器和一些黃色、紅色、深青色的瓷器倒比較特別一些。


    好多人也隻是看看。


    嬴政反而更喜歡這些黑瓷,顯得古樸大氣。


    【看完了瓷器,下一部分都就是金銀器,主要以金器為主。


    大家好好欣賞欣賞。】


    緩緩走過,那銀色的香囊,金色的金碗,帶來了一種震撼的感覺。


    一個鏤空雕刻、一個鏨刻著各種各樣的紋飾,全都是一種無法形容的美。


    最最華貴的還是這隻金碗,整隻碗上內外都刻了兩層蓮花花瓣,每一個花瓣裏全都刻著不同的動物紋飾。


    隻有眼力好的人才能看清裏麵主要都刻了什麽東西,最上麵一層有十個花瓣,裏麵刻了十種瑞獸,下麵一層是花草紋,實在是太精美了,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精美。


    除了這些,底部還有寶相花和鴛鴦,想象不出來這隻金碗作為食具來說是什麽樣的情景。


    希望它在大唐不是作為食具的,任何食物放在裏麵都是辱沒了這隻碗。


    除了金碗,最吸引大家眼球的另外一件東西是一條鎏金的龍。


    這條龍特別就特別在它的造型,身體整體是呈s型的。


    平日裏見到的龍都是寺廟裏或者在黃帝廟裏的浮雕,因為場所限製,這種雕刻一般都比較威嚴、大氣。


    眼前的這條小龍卻顯得活潑可愛很多。


    它做飛翔之姿,整條龍仿佛正在雲端翱翔,也許是飛行讓它開心,它放聲大笑,龍舌龍牙都依稀可辨。


    最重要的是雕刻的這麽盡善盡美,這件器物的體型卻不大,整體差不多也就是一個巴掌,很適合被人拿到手裏把玩。


    真不知道他原來的主人是誰?


    能用龍做擺件,想必肯定也跟皇室沾邊了。


    看了純黃金打造的盆,各式各樣的金碗金杯,在金器這方麵來說,大唐確實往前邁了一個大步。


    真不愧是盛世大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