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沉浸在石鼓那跌宕的命運裏,唐曉已經準備走向下一個展品。


    收拾好心情,大家也不由得開始猜想下一件文物是什麽?


    石鼓的定調實在是高,秦朝還有什麽東西更好?


    【大家眼前的這幾件東西叫做蟠虺紋銅構件,也叫做金釭。


    這些東西是在雍城挖到的,是當時房屋的建築材料。】


    看這樣子有些像縮小的櫃子框架,就是那種隻做好了框架沒有釘櫃門和框子的板材。


    比較奇特的就是沒有完全空置的一個平麵被切割成了鋸齒狀。


    這框架能幹什麽?怎麽造房子,而且還這麽小?


    其他朝代的人不清楚,秦朝的人反而覺得這東西竟然還被後世人當做寶貝,有些不太好意思。


    這東西就是用來蓋房子的,家家戶戶都有。


    唯一的區別就是畫麵上的這幾件,樣子比較精美,上麵刻了花紋而已。


    是了,李斯拍了拍腦袋 明白了後世之人看中的是什麽。


    唐朝的那座佛光寺所有人都知道,既然大唐時候的建築都那麽難尋,那大秦自然也不可能留下什麽建築。


    當時他仔細研究那座寺廟的時候,就發現那座寺廟的建築格式和如今完全不一樣。


    所有的一切全都是用木頭搭的,簡直將物理裏的力學利用到了極致。


    這和現在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


    【能看到光幕的大多數百姓的房屋之所以能立起來,主要就是用了榫卯連接。


    可是在建築史中,我國最早是用綁帶紮木頭的,後來才一步步進化到了榫卯。


    進化明顯不能一蹴而就,肯定是經過了長時期的發展,甚至在中間時期會有一些過渡階段。


    繩子綁的木頭自然不可能太結實,專家推斷之後先祖們應該會把繩子進化成金屬,然後才一步步發展成了榫卯。


    在這件文物出土之前,所有的一切隻是猜想。


    可當它出現之後,猜想成了事實。


    這種金釭就是那個時期連接木頭的構件,它起的作用和早時期的繩子還有後來的榫卯一樣。


    給大家科普一個概念,現在大家看到的所有青銅製品之所以是灰不灰青不青的顏色,是因為青銅被鏽蝕了。


    早前的先人們在使用這些東西的時候,這所有的青銅器都是金燦燦的。


    那時候黃金大多數指的就是青銅。】


    這個東西當時要是金色的,在屋子裏看還是挺好看。


    之前看的那些青銅器皿要全是金色的話,感覺有種說不出的奇怪。


    普通百姓對有錢人最奢侈的想象就是他們用的碗是金的,但實際上很多人認為大麵積使用金飾是一種暴發戶的體現。


    自詡誌趣高雅的人想了想那滿屋子的黃金器物,不由的打了一個冷顫。


    不說別的,以前的人都不嫌這種顏色晃眼睛嗎?


    大多數人都開始注意起了黃金,他們對建築不太精通,說不上有興趣。


    一些匠人反而聽得更加認真。


    雷金玉作為樣式雷的第二代傳人,最近忙活的是圓明園的的設計工作。


    大致樣式都弄好了,現在主要就是安排在橫梁上畫什麽圖案。


    雕梁畫棟不是一個形容詞,高端的房屋處處體現著這個成語。


    原先雷金玉總以為這種行為有什麽說法?


    現在他總算是明白了。


    早在秦朝,他們即使用著金屬構件架接房梁,也還極重美感。


    上麵刻著的蟠虺紋古樸大氣,一直影響著後世的建築。


    講完了建築,光幕又變了畫麵。


    這次興奮的是農人,眼前的擺台上擺放的所有工具都是他們種田能用到的東西。


    張小虎看了看手裏的農具,有些不可思議,隨即割穀子的動作又快了幾分。


    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隻是為了養活家小,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上麵的這些小型農具和底下的大型的犁顏色不太一樣。


    底下的這些都是青銅做的,上麵的那些卻是鐵。】


    鐵?


    原來早在秦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鐵製的農具,大部分人以為鐵最早是在漢朝才開始用在了人們的生活裏。


    【這個時候,農作物的產量提升了,這得益於鐵和牛。


    對於農人來說,辛苦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買一頭牛。


    有了牛,他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讓家人不用再忍餓受凍。】


    這話真是說到他們心坎上了。


    誰家要有一個牛,那簡直就是村裏的富人,不說錢財,就連地位也是蹭蹭蹭往上漲,腰杆子都比別人硬氣一些。


    大秦


    宋喜懷揣著懷裏好不容易攢下的銅錢,對著光幕重重的點了一下頭。


    原本他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沒有姓。


    早些年,貴族和黔首最大的區別就是黔首隻有名,而貴族有姓、有氏還有字。


    現在不一樣了,為了方便稱唿,姓氏逐漸合流,像喜這樣,祖祖輩輩都是單字名字的人家也有了姓氏。


    好多人家取姓氏都是按自己的行當來取,喜的父親卻不願意,天下農人何其多,要是所有人都一個姓,那豈不是亂套了。


    同姓不婚,這些人全都成不了親。


    動了動小腦袋瓜,喜的父親決心讓家裏人姓宋。


    他們家祖上一直生活在宋地,直到宋國被滅,他們才成了別國的人。


    以故國為姓,就當是紀念那些逝去的先祖。


    宋這個姓聽起來挺高級的,喜也一直以自己的姓為傲。


    直到前些年,喜從小長大的國家又一次變成了故國,他成了大秦的子民。


    隻要守規矩,日子過得倒還行。


    至少見不到遊手好閑的所謂俠客,也沒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流竄在大街小巷。


    這幾年,他憑著自身的努力終於攢得了一些銅錢。


    本來攢錢就是為了買牛,可新作物的出現,讓他原本的想法有了動搖。


    現在想來,之前想那麽多有什麽用?


    再高產的新作物都得把種子一粒一粒的埋進土壤裏,這種活計最好的工具就是牛。


    要是單純靠人拉犁,那可吃不消。


    說到鐵,嬴政心裏有一股壓不住的火氣。


    當初唐曉派發獎勵的時候,讓各位皇帝在煉鋼之法和200斤玉米種子之間選一個,嬴政當時選的是玉米種子。


    現在看來他上了大當。


    這些玉米種子專門讓農官負責培養,砸了不少人力物力,確實收獲不小。


    結果技術庫玉米的介紹是這種雜交種子不能進行留種,那他要這200斤種子有什麽用?


    無非就是多了一些糧食罷了。


    再看看煉鋼之法,光兌換這個就得兩個積分。


    這些積分都來之不易,實在是不劃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