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清西陵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知曉了自己被廢的命運,胤礽對康熙的最後一絲孺慕也消失殆盡。
隻是可惜了他的額娘,這個難產而逝的女子,一生實在太過悲涼。
當初額娘之所以能成為皇後,是因為她是索尼的孫女。
為了拉攏四大輔臣之一的索尼來對抗鼇拜,額娘就這樣作為一個棋子進了皇宮。
自己何嚐不是棋子呢?
無非是大棋子生了小棋子。
滿後宮地位高的後妃就那麽幾家,不管是赫舍裏家還是鈕祜祿家,亦或是佟佳一族。
誰家不是往宮裏送了好幾位妃子。
對於汗阿瑪來說,這些妃子照樣是棋子,哪有什麽真情?
【清西陵位於河北易縣,也就是明清時期的易州。
這裏有四座帝陵。
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
這四座帝陵大都保存完好,隻有光緒被盜掘。
1938年,一夥人闖進了光緒的崇陵,他們進地宮的手段比較溫和,應該是請了懂行的專家。
光緒皇帝和隆裕太後的棺槨都被打開,隨葬物品和玉冊寶璽全被盜走。
有傳言說,這夥人將墓裏得來的寶貝都給了八國教會,換來了幾百套棉服軍裝。
這件事情如果是真的,這群人不能被稱之為盜墓賊,事情剛好發生在日軍大舉進攻之時,他們或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其實算來光緒也沒吃虧,正是因為他的墓被盜,考古人員才會做研究,他的死因才能公諸於世。】
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不算是壞事。
光緒也隻能苦笑一聲,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
雍正看著桌子上的政務,餘光瞥了瞥直播的唐曉。
帝陵沒事就行,別的也不做要求。
嘉慶就不一樣了,他都想在心裏放鞭炮。
從小在父親的陰影下長大,他這個皇帝是乾隆無奈之下的選擇。
至少在這件事情上,他贏過了父親。
隻是這時候父親還在世,他高興也隻能在心裏暗暗高興,不敢露出一絲一毫。
就怕老頭子情緒不好,直接廢了他這個皇帝。
【清朝皇帝最大的特點是庸,他們不像別的朝代,其他朝代的皇帝的水平差距較大。
有聖明無比的明君,也有十分荒誕的昏君。
清朝大多數皇帝都很平庸。
從六歲即位的順治開始,他這個皇位是兩方權衡之下的產物。
劉恆當年也是這樣,同樣的原因,在清朝又被重演一遍。
皇長子豪格和皇弟多爾袞為爭皇位各不相讓,兩人算是勢均力敵。
當時清軍還沒入關,他們兩方要是拚個你死我活,那也就不用圖謀天下了。
為了大業,兩人各退一步,同意福臨這個九阿哥為帝。
在這裏說明一下,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順治、康熙之類的都是他們的年號,福臨正是順治的名字。】
一個蠻子,起了一個這麽吉祥的名字。
先前的努爾哈赤、皇太極,一聽就不像是正經名字。
明朝百姓仔細一思索,才明白建州女真的野望。
明晃晃的是在對百姓示好,所圖甚大。
【順治帝福臨登上帝位沒多久,皇叔多爾袞在政治鬥爭中獲得了勝利,豪格一係失勢。
順治元年四月,在多爾袞的帶領下,清軍成功入了山海關,明朝的幾位漢奸也是功不可沒,比如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等。
同年十月,福臨在天壇祭天,大清朝徹底在北京紮下了根。】
晦氣!朱棣麵色不愉。
一想到自己費盡心思建造的皇宮,最後便宜的那些滿清韃子,他氣就沒順過。
那群人有什麽審美,還不得把他的皇宮搞得亂七八糟。
朱由檢搞了個小本本,將這些背叛大明的賊子一個個記錄在案。
光聽這些名字一個個都是有德、忠義之人,但看他們幹出來的事兒,簡直侮辱了名字。
【接下來的這七年,清朝實際的掌權者是多爾袞,他的頭銜也是一升再升。
順治元年,多爾袞是叔父攝政王;二年,為皇叔父攝政王;五年,為皇父攝政王。
這些稱號雖然隻有個別幾個字不一樣,但待遇可完全不同。
到皇叔父攝政王的時候,多爾袞從各方麵待遇都和皇帝一樣。
直到順治七年,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死於墜馬,多爾袞時代終於結束了。
仰人鼻息的福臨終於可以親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帝。】
這都是老套路了,實在沒有什麽新鮮花樣。
百姓們看個熱鬧,議論議論多爾袞的死因。
其餘人更是興趣缺缺。
權臣死的莫名其妙,少年天子才能大權在握。
這樣的戲碼,哪朝哪代沒有過?
【親政後的福臨進一步推行漢化,清軍也一路勢如破竹,除了東南沿海的鄭家,大清算是重新統一了中華。
這一年剛好是順治16年。
兩年之後,年僅24歲的皇帝駕崩。
關於他的死因傳言很多。
有人說他是因為愛妃去世,受不了打擊,所以出家為僧。
但這些應該隻是野史。
真實情況是死於天花。】
天花?
順治一朝的天花研究進行的不算快,還在培養牛痘的階段。
聽到兒子死於天花,布木布泰坐不住了。
此時正是順治16年的年末,大清朝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她們娘倆終於有好日子了。
她不能接受兒子在不久後死亡。
心神不寧的布木布泰趕緊讓蘇麻喇姑宣召太醫。
為今之計就是趕緊研製出來天花疫苗,這才能救迴兒子的性命。
慈寧宮一眾人忙上忙下,此時的福臨卻身在皇貴妃的承乾宮。
布木布泰擔心兒子的安危,肯定要知曉兒子現在在哪裏。
聽宮人說皇帝在董鄂氏那裏,她滿臉的不高興。
自從這個女人進宮,皇帝和自己這個母親越來越生分,兩人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就在去年,兒子不知道抽了什麽風,非要廢了皇後,立董鄂氏為皇後。
還不是想讓曾經喜歡的女人,名正言順當他的妻子,他們的兒子成為名正言順的太子。
隻可惜,自己還沒答應,董鄂氏所出的阿哥就夭折了。
隻怪那孩子命不好,承擔不起皇太子的重任。
【皇帝駕崩,太後做主讓三阿哥玄燁當了新帝。
這位皇帝就是康熙,太後選的沒有錯,康熙當了61年皇帝,也算有所作為。
隻是晚年的九子奪嫡內耗太多。
清朝很神奇,從中期開始,皇帝就沒啥本事,後期更是連兒子都生不出來。
反觀康熙時代,十幾位皇子都是人中之龍,個個都是文武雙全,隻可惜贏家隻有一個人。】
說了半天,贏家到底是誰?
胤字輩的阿哥都想知曉。
隻是可惜了他的額娘,這個難產而逝的女子,一生實在太過悲涼。
當初額娘之所以能成為皇後,是因為她是索尼的孫女。
為了拉攏四大輔臣之一的索尼來對抗鼇拜,額娘就這樣作為一個棋子進了皇宮。
自己何嚐不是棋子呢?
無非是大棋子生了小棋子。
滿後宮地位高的後妃就那麽幾家,不管是赫舍裏家還是鈕祜祿家,亦或是佟佳一族。
誰家不是往宮裏送了好幾位妃子。
對於汗阿瑪來說,這些妃子照樣是棋子,哪有什麽真情?
【清西陵位於河北易縣,也就是明清時期的易州。
這裏有四座帝陵。
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
這四座帝陵大都保存完好,隻有光緒被盜掘。
1938年,一夥人闖進了光緒的崇陵,他們進地宮的手段比較溫和,應該是請了懂行的專家。
光緒皇帝和隆裕太後的棺槨都被打開,隨葬物品和玉冊寶璽全被盜走。
有傳言說,這夥人將墓裏得來的寶貝都給了八國教會,換來了幾百套棉服軍裝。
這件事情如果是真的,這群人不能被稱之為盜墓賊,事情剛好發生在日軍大舉進攻之時,他們或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其實算來光緒也沒吃虧,正是因為他的墓被盜,考古人員才會做研究,他的死因才能公諸於世。】
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不算是壞事。
光緒也隻能苦笑一聲,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
雍正看著桌子上的政務,餘光瞥了瞥直播的唐曉。
帝陵沒事就行,別的也不做要求。
嘉慶就不一樣了,他都想在心裏放鞭炮。
從小在父親的陰影下長大,他這個皇帝是乾隆無奈之下的選擇。
至少在這件事情上,他贏過了父親。
隻是這時候父親還在世,他高興也隻能在心裏暗暗高興,不敢露出一絲一毫。
就怕老頭子情緒不好,直接廢了他這個皇帝。
【清朝皇帝最大的特點是庸,他們不像別的朝代,其他朝代的皇帝的水平差距較大。
有聖明無比的明君,也有十分荒誕的昏君。
清朝大多數皇帝都很平庸。
從六歲即位的順治開始,他這個皇位是兩方權衡之下的產物。
劉恆當年也是這樣,同樣的原因,在清朝又被重演一遍。
皇長子豪格和皇弟多爾袞為爭皇位各不相讓,兩人算是勢均力敵。
當時清軍還沒入關,他們兩方要是拚個你死我活,那也就不用圖謀天下了。
為了大業,兩人各退一步,同意福臨這個九阿哥為帝。
在這裏說明一下,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順治、康熙之類的都是他們的年號,福臨正是順治的名字。】
一個蠻子,起了一個這麽吉祥的名字。
先前的努爾哈赤、皇太極,一聽就不像是正經名字。
明朝百姓仔細一思索,才明白建州女真的野望。
明晃晃的是在對百姓示好,所圖甚大。
【順治帝福臨登上帝位沒多久,皇叔多爾袞在政治鬥爭中獲得了勝利,豪格一係失勢。
順治元年四月,在多爾袞的帶領下,清軍成功入了山海關,明朝的幾位漢奸也是功不可沒,比如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等。
同年十月,福臨在天壇祭天,大清朝徹底在北京紮下了根。】
晦氣!朱棣麵色不愉。
一想到自己費盡心思建造的皇宮,最後便宜的那些滿清韃子,他氣就沒順過。
那群人有什麽審美,還不得把他的皇宮搞得亂七八糟。
朱由檢搞了個小本本,將這些背叛大明的賊子一個個記錄在案。
光聽這些名字一個個都是有德、忠義之人,但看他們幹出來的事兒,簡直侮辱了名字。
【接下來的這七年,清朝實際的掌權者是多爾袞,他的頭銜也是一升再升。
順治元年,多爾袞是叔父攝政王;二年,為皇叔父攝政王;五年,為皇父攝政王。
這些稱號雖然隻有個別幾個字不一樣,但待遇可完全不同。
到皇叔父攝政王的時候,多爾袞從各方麵待遇都和皇帝一樣。
直到順治七年,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死於墜馬,多爾袞時代終於結束了。
仰人鼻息的福臨終於可以親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帝。】
這都是老套路了,實在沒有什麽新鮮花樣。
百姓們看個熱鬧,議論議論多爾袞的死因。
其餘人更是興趣缺缺。
權臣死的莫名其妙,少年天子才能大權在握。
這樣的戲碼,哪朝哪代沒有過?
【親政後的福臨進一步推行漢化,清軍也一路勢如破竹,除了東南沿海的鄭家,大清算是重新統一了中華。
這一年剛好是順治16年。
兩年之後,年僅24歲的皇帝駕崩。
關於他的死因傳言很多。
有人說他是因為愛妃去世,受不了打擊,所以出家為僧。
但這些應該隻是野史。
真實情況是死於天花。】
天花?
順治一朝的天花研究進行的不算快,還在培養牛痘的階段。
聽到兒子死於天花,布木布泰坐不住了。
此時正是順治16年的年末,大清朝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她們娘倆終於有好日子了。
她不能接受兒子在不久後死亡。
心神不寧的布木布泰趕緊讓蘇麻喇姑宣召太醫。
為今之計就是趕緊研製出來天花疫苗,這才能救迴兒子的性命。
慈寧宮一眾人忙上忙下,此時的福臨卻身在皇貴妃的承乾宮。
布木布泰擔心兒子的安危,肯定要知曉兒子現在在哪裏。
聽宮人說皇帝在董鄂氏那裏,她滿臉的不高興。
自從這個女人進宮,皇帝和自己這個母親越來越生分,兩人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就在去年,兒子不知道抽了什麽風,非要廢了皇後,立董鄂氏為皇後。
還不是想讓曾經喜歡的女人,名正言順當他的妻子,他們的兒子成為名正言順的太子。
隻可惜,自己還沒答應,董鄂氏所出的阿哥就夭折了。
隻怪那孩子命不好,承擔不起皇太子的重任。
【皇帝駕崩,太後做主讓三阿哥玄燁當了新帝。
這位皇帝就是康熙,太後選的沒有錯,康熙當了61年皇帝,也算有所作為。
隻是晚年的九子奪嫡內耗太多。
清朝很神奇,從中期開始,皇帝就沒啥本事,後期更是連兒子都生不出來。
反觀康熙時代,十幾位皇子都是人中之龍,個個都是文武雙全,隻可惜贏家隻有一個人。】
說了半天,贏家到底是誰?
胤字輩的阿哥都想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