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伸了伸懶腰,終於要說到清朝了,馬上就快完了。


    早在說到宋朝的時候她就迴了家,本來隻想說說皇帝陵墓,這一個朝代一個朝代下來,到明朝的,忍不住多說了一點兒。


    相比於清朝,她自然更喜歡明朝一些,縱使明朝有很多缺點。


    【明朝皇帝的陵墓雖然沒有被盜掘,後妃卻難逃魔爪。


    最有名的就是萬貴妃,民國時期一群土匪,為了錢財,盜了萬貴妃的墓,挖了不少珍貴的東西。】


    貞兒的墓竟被盜了!


    朱見深滿眼心痛,現代人能豁達的看待死後,他不行。


    就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封貞兒為皇後,她隻能陪葬帝陵,不能和自己合葬,這才遭此橫禍。


    【還有一個事情差點忘了,那就是朱家的起名規則。


    大家也聽了這麽久,也聽了不少朱家人的名字,你們有沒有看出來他們的名字和別人的名字不一樣的地方?】


    朱家的名字?


    有人列舉了出來,從朱元璋到朱由校。


    一留言看下來確實能發現規律,從朱高熾開始,他們家都是三個字,第二個字都是輩分,第三個字都有五行,都是火土金水木。


    按五行相生之理來取名字確實妙。


    這下歎氣的輪到了唐曉,不用她說,大家都已經猜的七七八八。


    【朱元璋留下了一本書叫《皇明祖訓》。


    這本書裏寫了很多為君之道,還特意規定了子子孫孫的字輩。


    他有20多個兒子,每個兒子的子孫字輩都不一樣。


    朱棣的子孫字輩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第三個字則按五行排列。


    有意思的是到現在,朱家的子孫還依著這個字輩取名,第三個字屬實取不出來了。


    到明朝中期,含五行的字就已經被朱家的子孫用完了。


    為了取名字,他們用了許多生僻字,比如鐳、錫、烷、鉀等等。


    這些名字原本都是從古籍中摳字眼找出來的字,可到了現代卻解決了一個難題。


    化學元素的命名要用中文,怎樣找出一個字能穩妥代表它,科學家們摸不著頭腦。


    直到他們看見了明朝藩王的名字,這才有所啟發,問題也迎刃而解。


    兌換了化學教科書的皇帝應該能看到,書籍最後一頁就是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這些物質就是世界的本質。】


    這個法子好。


    朱元璋立刻就采用了自己未來發明的方法。


    剛剛降世的皇長孫,他給取的一個名字叫雄英。


    想來想去都覺得這個名字有些一般,這才第一個孫子,他有那麽多兒子,子孫後代肯定很多,取名字成了難題。


    這下子不用自己再多思考,直接拿來就能用。


    【說完了大明,到了最後一個朝代,清朝。


    清朝和別的朝代不太一樣,雖然他們有十二位皇帝,但是隻有十位皇帝有直播。】


    別的朝代的人們看了個稀奇,隻有清朝皇帝不理解。


    憑什麽?


    【努爾哈赤原先是大明朝廷的建州左衛指揮使,後來才起兵反叛。


    用了33年統一建州各個部族,直到1616年,就是萬曆四十四年,他才建國大金,為了與之前的大金做區分,後世人將之稱為後金。


    努爾哈赤死於1626年,這一年是大明朝的天啟六年。


    這一年大明朝廷也不安生,發生了王恭廠大爆炸,這個不屬於天災,所以之前給大家的記錄裏沒有。


    在這裏我給朱由校提個醒,不管王恭廠在幹啥?


    還是遷移到郊區比較好。


    這場爆炸死了不少人,最重要的是影響到了宮裏,皇太子朱慈炅被當場震死,百姓死傷不少,就連在宮裏當職的禦史都死了好幾個。


    衝擊波是不認人的,有時候傳播的範圍也有些跳躍。


    還是應該當當心。】


    王恭廠!


    這是他的秘密研究基地,專門用來研究火器的。


    發生爆炸,能影響到宮裏那百姓自然也是死了不少。


    朱由校定了定神,趕緊讓心腹將王恭廠裏的東西轉移。


    看看京城的地圖,王恭廠離皇宮確實不算太遠。


    離遠些也好。


    【後金的第二位大汗名叫皇太極,正是在他的手下,大金才改為了大清。


    可一直到死,他也沒能入關。


    他死於1643年,這一年是崇禎16年,大明還有一年就沒了,隻能說是他倒黴,死的有點兒太早。


    這兩位皇帝雖說是清朝的皇帝,但他們控製的地域隻有建州那一塊,屬實不能算作是王朝的皇帝。】


    這解釋雖然能說得通,可清朝皇帝心裏怎麽想怎麽不得勁。


    唐曉快把他們家的底給漏完了。


    在明朝的位麵裏,就算這兩位先帝再有能耐,怕是都難以取得天下。


    這怎麽看怎麽不對勁。


    【在這裏我把這兩位皇帝拎出來單獨說。


    他們二人都有帝陵,都埋在了盛京,也就是明朝的沈陽。


    他們兩人都實行了滿人傳統的火葬製度,就是將棺槨和屍骨火化之後再埋入陵墓。


    努爾哈赤的福陵,皇太極的昭陵,還有埋葬愛新覺羅家六位先祖的永陵。


    合起來被叫做盛京三陵。


    因為地處偏遠,這幾座陵墓這麽多年以來沒有受到侵擾,也算是運氣好。】


    ???


    運氣好?


    清朝皇帝不滿意這個措辭。


    明朝皇帝的帝陵都完好無損,按理來說清朝皇帝也應該是這樣。


    難不成事情不是他們想的這樣?


    他們好歹是皇家,就算是清朝滅亡,皇家還是有些影響力。


    更何況最後一位皇帝是退位,而不是被殺,明麵上還是尊貴的。


    這些人真有那麽膽大,敢動他們的帝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