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灑金橋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說著,地鐵很快就到了站。
從小在長安長大,長安的景點和網紅街區唐曉完全沒有去過。
剛逛完了大唐不夜城,現在又帶著一群前輩們來了迴坊。
周圍的建築比較老派,不是那麽光鮮亮麗。
低低的樓房,狹窄的街道,放眼望去,燈光璀璨,都是各家小鋪子招攬生意的霓虹燈。
【這一片現在還沒有拆遷,所以有些老舊。
這兒的吃的特別多,大家想吃什麽可以說一聲。】
慢慢往前走,聞著吃食的香味,唐曉咽了咽口水。
對於美食,她也做了一些攻略。
【這條街叫灑金橋,據說是當年唐玄宗在這與民同樂,在這兒撒過金幣。
不過這個名字也是新改的。
唐朝的時候這裏叫做大橋街,南宋和元代時叫鐵爐街,明代改為鐵爐坊,清末時,姓沙的人住在街北,所以也叫沙家橋。】
街道的名稱一說,居住在長安的人也能對應起地點。
原來幾百年後,這條街變成了那個樣子呀。
“灑金橋,這名字起的不錯。”
唐朝人表示,這條街道一直是貢品運進皇城的必經之道,起這個名字也算是名副其實。
宋朝姓李的一戶人家想的就更多了。
他們這一家,就住在鐵爐街,也就是後世的灑金橋。
李家一共三個兄弟,一提起金子,他們心裏有些惴惴不安。
李老大抱著懷裏的一大坨金子,急的不行。
“這可怎麽辦?要讓別人知道咱家有這麽大坨金子,咱家以後就沒有安生日子過了。”
李老大性子太過老實,懦弱。
“這有什麽?反正是咱們撿的,一沒偷,二沒搶,怕什麽?”李老二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水,嘖嘖出聲。
一旁的老三鬼主意來了,他指了指光幕。
咱們這條街不就叫灑金橋嗎?
把咱們哥三撿到金子的事兒,包裝一下,這不就得了。
這個提議一出,李家全員通過,直誇老三腦子靈光。
【除了唐玄宗,這裏的傳說還有很多。
大部分都是有人在這兒撿到過金子。
現在,這裏成了吃喝一條街,外地遊客來西安玩兒,總要來這裏看看。】
剛走了幾步,唐曉就看見了一個賣糕點的小攤。
有人安利過,說是便宜又好吃。
唐曉上前一問價格,一個五毛錢,很劃算,買了。
唐曉要的量不少,每個口味都要了20個。
攤主在唿哧唿哧的裝,古人們看著櫥窗前的小糕點,都有些流口水。
小小的一個,白白嫩嫩,不同口味,糕點上麵有不一樣的標識。
“這東西看著軟軟彈彈的,味道絕對差不了。”
唐曉拿到了吃食,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
口感像是更加細膩的饅頭,裏邊兒加了點糖,桂花味的加了點桂花,葡萄幹味的加了幾個葡萄幹。
軟軟的,甜甜的,味道還可以。
隻是對現代人來說不算驚豔。
嚐了一個之後,唐曉找了個僻靜的地方。
要是一會兒手裏的東西憑空沒了,被人看見,這也算一個未解之謎了。
【這裏還有59個,那我們就抽59個幸運兒。】
唐曉話音剛落,小鏡已經將人都抽好了,再一轉頭,手裏瞬間空了。
純純靠運氣做的抽獎,59個幸運兒裏什麽階層什麽身份的都有。
家境殷實的人收到小糕點之後,毫不猶豫的咬了一口。
對他們來說,能吃到口感這麽細膩還帶甜味的小點心,也算是不多見。
這個小糕點不值當什麽,大家基本也都是自己吃了。
二丫是幸運兒之一。
她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小女孩,邊看天幕邊玩耍,沒想到下一個瞬間,自己的手裏就多了一塊兒東西。
“娘親,娘親。”
小姑娘有些害怕,急忙叫出了自己的娘親。
二丫娘出來一看,也為女兒高興。
這小糕點既然是二丫得的,那就給二丫了。
二丫拿著白白嫩嫩的小糕點,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歡唿出聲。
連忙把剩餘的遞到了娘的嘴邊。
“娘,你也咬一口,這東西是甜的,又軟又香又甜,你也嚐一下。”
小小年紀,女兒就這麽懂事,二丫娘也不好意思拂了女兒的好意。
她們家情況還算可以,至少一家五口不會餓肚子。
可是,糖這種奢侈品,家裏的孩子最多也就在過年的時候能得到一顆,兩顆。
二丫娘小小的咬了一點點,“二丫,你快吃,娘吃了一口,可甜了。”
小姑娘懵懵懂懂的,隻知道娘親吃了,也就把剩下的一點兒塞進了嘴裏。
二丫吃的香甜,二丫娘抿著嘴裏的那一絲甜味,覺得自己仿佛吃了一大塊兒冰糖,一直甜到了心裏去。
從小在長安長大,長安的景點和網紅街區唐曉完全沒有去過。
剛逛完了大唐不夜城,現在又帶著一群前輩們來了迴坊。
周圍的建築比較老派,不是那麽光鮮亮麗。
低低的樓房,狹窄的街道,放眼望去,燈光璀璨,都是各家小鋪子招攬生意的霓虹燈。
【這一片現在還沒有拆遷,所以有些老舊。
這兒的吃的特別多,大家想吃什麽可以說一聲。】
慢慢往前走,聞著吃食的香味,唐曉咽了咽口水。
對於美食,她也做了一些攻略。
【這條街叫灑金橋,據說是當年唐玄宗在這與民同樂,在這兒撒過金幣。
不過這個名字也是新改的。
唐朝的時候這裏叫做大橋街,南宋和元代時叫鐵爐街,明代改為鐵爐坊,清末時,姓沙的人住在街北,所以也叫沙家橋。】
街道的名稱一說,居住在長安的人也能對應起地點。
原來幾百年後,這條街變成了那個樣子呀。
“灑金橋,這名字起的不錯。”
唐朝人表示,這條街道一直是貢品運進皇城的必經之道,起這個名字也算是名副其實。
宋朝姓李的一戶人家想的就更多了。
他們這一家,就住在鐵爐街,也就是後世的灑金橋。
李家一共三個兄弟,一提起金子,他們心裏有些惴惴不安。
李老大抱著懷裏的一大坨金子,急的不行。
“這可怎麽辦?要讓別人知道咱家有這麽大坨金子,咱家以後就沒有安生日子過了。”
李老大性子太過老實,懦弱。
“這有什麽?反正是咱們撿的,一沒偷,二沒搶,怕什麽?”李老二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水,嘖嘖出聲。
一旁的老三鬼主意來了,他指了指光幕。
咱們這條街不就叫灑金橋嗎?
把咱們哥三撿到金子的事兒,包裝一下,這不就得了。
這個提議一出,李家全員通過,直誇老三腦子靈光。
【除了唐玄宗,這裏的傳說還有很多。
大部分都是有人在這兒撿到過金子。
現在,這裏成了吃喝一條街,外地遊客來西安玩兒,總要來這裏看看。】
剛走了幾步,唐曉就看見了一個賣糕點的小攤。
有人安利過,說是便宜又好吃。
唐曉上前一問價格,一個五毛錢,很劃算,買了。
唐曉要的量不少,每個口味都要了20個。
攤主在唿哧唿哧的裝,古人們看著櫥窗前的小糕點,都有些流口水。
小小的一個,白白嫩嫩,不同口味,糕點上麵有不一樣的標識。
“這東西看著軟軟彈彈的,味道絕對差不了。”
唐曉拿到了吃食,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
口感像是更加細膩的饅頭,裏邊兒加了點糖,桂花味的加了點桂花,葡萄幹味的加了幾個葡萄幹。
軟軟的,甜甜的,味道還可以。
隻是對現代人來說不算驚豔。
嚐了一個之後,唐曉找了個僻靜的地方。
要是一會兒手裏的東西憑空沒了,被人看見,這也算一個未解之謎了。
【這裏還有59個,那我們就抽59個幸運兒。】
唐曉話音剛落,小鏡已經將人都抽好了,再一轉頭,手裏瞬間空了。
純純靠運氣做的抽獎,59個幸運兒裏什麽階層什麽身份的都有。
家境殷實的人收到小糕點之後,毫不猶豫的咬了一口。
對他們來說,能吃到口感這麽細膩還帶甜味的小點心,也算是不多見。
這個小糕點不值當什麽,大家基本也都是自己吃了。
二丫是幸運兒之一。
她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小女孩,邊看天幕邊玩耍,沒想到下一個瞬間,自己的手裏就多了一塊兒東西。
“娘親,娘親。”
小姑娘有些害怕,急忙叫出了自己的娘親。
二丫娘出來一看,也為女兒高興。
這小糕點既然是二丫得的,那就給二丫了。
二丫拿著白白嫩嫩的小糕點,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歡唿出聲。
連忙把剩餘的遞到了娘的嘴邊。
“娘,你也咬一口,這東西是甜的,又軟又香又甜,你也嚐一下。”
小小年紀,女兒就這麽懂事,二丫娘也不好意思拂了女兒的好意。
她們家情況還算可以,至少一家五口不會餓肚子。
可是,糖這種奢侈品,家裏的孩子最多也就在過年的時候能得到一顆,兩顆。
二丫娘小小的咬了一點點,“二丫,你快吃,娘吃了一口,可甜了。”
小姑娘懵懵懂懂的,隻知道娘親吃了,也就把剩下的一點兒塞進了嘴裏。
二丫吃的香甜,二丫娘抿著嘴裏的那一絲甜味,覺得自己仿佛吃了一大塊兒冰糖,一直甜到了心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