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太後,她也臨朝稱製,可惜,那時候的大清已經到了晚年,她本身也沒有太大的本事,還有不少缺點。


    她就是慈禧太後。


    慈禧愛享受,年輕時候過得不算太好,好不容易大權在握,自然要好好享受享受。


    於是軍費成了太後壽宴的資金。


    這場壽宴過後,大清成了西方列強的盤中餐,一點反抗餘地都沒了,


    慈禧太後執政四十七年,在她死後四年,大清六歲的皇帝溥儀宣布退位,自此,皇帝退出曆史,就算後來出了一個一心想要稱帝的袁世凱,這也隻能成為笑話。


    關於慈禧,爭論很多。


    有人說她一個女子已然不容易,清朝後期麵對的西方列強算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就算秦皇漢武、唐宗明祖都複活,最多也隻是延緩清朝乃至帝製消失的時間。


    這話也有道理,西方強的不是炮火,是他們的思想。


    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順之則生,逆之則亡。


    這不是人力所能對抗。


    也有人認為,清朝沒有慈禧,也許就沒有那麽多喪權辱國的條約,至少,麵對日本的那次海戰不會輸。慈禧要是把她的那些寶貝拿出來,清朝還是能撐不少年的,說不定能和一些西方國家一樣,皇室當個吉祥物。


    這也總比完蛋好。


    或者,當初戊戌變法再好好思索研究一下,說不定有了一番新天地。


    不過慈禧在後世大多數人的印象裏,是個毒婦、妖婦、是大清朝的掘墓人。】


    “我大清的末代帝皇竟然是個女子!”


    康熙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慈禧之前的所有大清皇帝都不接受。


    不過大清後來真的不能挽救了嗎?


    他們有些好奇西方的所謂思想,但也明白這種思想極度危險。


    嘉慶位麵


    嘉慶二年


    皇帝當了快兩年,永琰每天要做的事情還是不多,朝政都歸他的父親乾隆裁奪。


    太上皇的性子大家都是知道的,當初為了不超過康熙帝的登基年限,乾隆一拍腦門就要退位,可真到了退位大典上,乾隆又抱著玉璽不肯撒手。


    當時在台上等著接玉璽的嘉慶滿臉不知所措,這都辦的什麽事。他那時候就知道汗阿瑪一天不死,自己這個皇帝就是個擺設。


    唐曉提到的西方思想他是有耳聞的,隻是沒想到這種大逆不道的思想還是傳進了大清。


    乾隆也有些驚訝,他明白這種思想對皇權的極大危害。


    早些年,乾隆也算是受過西方的教育,他和法國的一位國王有過書信往來,可以算作是筆友。


    後來,那位國王被推上了斷頭台。


    說實話,皇帝身死不是很罕見,令他頭皮發麻的是,這位國王不是死在權利鬥爭之下,而是死在了革命黨的手裏。


    這真是太可怕了。


    法國一位國王的死讓乾隆和嘉慶深深恐懼那些思想。


    可是最終大清也和當初的國王一樣,倒在了那種思想麵前。


    【慈禧能受寵,一是長相,二是才華。


    旗人家的女子讀書識字的不多,慈安太後在讀書寫字方麵的能力就不太行。


    慈禧會學習,她能看懂大臣們嚼文嚼字的奏折,當初鹹豐帝生病時,慈禧時常代筆批閱奏折。


    慈禧是個天生的政治家,她從小沒受過教育,可進宮之後,立馬就展露了她的政治天賦。


    鹹豐帝去世後,在官場曆練多年、飽讀詩書的顧命大臣直接被慈禧聯合恭親王奕欣幹掉。


    後來,慈禧又幹掉了她的盟友奕欣、奕譞兄弟,自此,大權獨攬。


    這兩位可不是一般人,他們身為皇子,從小就有名師教導,什麽陰謀、陽謀都學了一肚子。


    奕欣還算是攝政王。


    可都沒鬥過普通人家出身的慈禧。


    不得不說,政治手腕確實高明。】


    “唉!後代不行啊!”


    【慈禧大權在握,可他的兒子同治帝卻成了行屍走肉。


    同治帝繼位時隻有六歲,他是鹹豐唯一的兒子。


    這位皇帝的資質不算很好,小時候就不愛學習,慈禧陪著兒子讀書,經常是她自己讀會了,兒子還不懂,隻顧著玩。


    長大後的同治帝覺得後宮很壓抑,他受到太監的引誘去了八大胡同尋求刺激。


    八大胡同全是妓院,是當時京城最大的風流地。


    沒過多久,年輕的皇帝渾身出現紅疹,一個月後直接駕崩。


    清朝脈案中記載皇帝得的是天花,可按照清朝的傳統,皇帝小時候應該是種過痘的。


    民間都說,皇帝是逛妓院染上了花柳病,這才沒的。


    至於宮中把皇帝的病當做天花來治,隻是為了保全皇家的顏麵。


    慈禧當真會為了保全皇家的顏麵而諱疾忌醫,犧牲掉兒子的性命嗎?


    這也成為了一大懸案。】


    光緒朝


    慈禧想起了兒子載淳。他的出生,是慈禧的幸運。之後,慈禧一直順風順水,成了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


    這個孤獨的女人想念兒子了。


    她還記得,兒子小時候就愛調皮搗蛋,有一次他又不想上學,直接把師傅給氣哭了。


    為了害怕自己生氣,他又跑去逗師傅,把君子不器的器字最後兩個口擋住,就變成了君子不哭,直逗得師傅露出笑意。


    說起來,這個法子還是自己教的。


    皇帝要真是死於花柳、梅毒這類的病,那可真是相當炸裂。


    同治的祖宗不約而同的心梗。


    同治朝


    小皇帝載淳剛滿十五歲,他對男女之事也算是大致知曉。


    自己未來會死的這麽荒唐嗎?


    此時的慈禧也怕的不行,她對兒子還是有感情的,這次,不會再讓兒子出宮瞎晃悠。


    慈禧默默下定了決心。


    【兒子死了,慈禧自然不肯放權,她直接認了個新兒子。


    新皇帝光緒是鹹豐弟弟的兒子,最重要的是,這個孩子的母親是慈禧的妹妹。


    從丈夫那論,慈禧算是光緒的伯母,從自己那論,慈禧是光緒的姨媽。


    這關係,和兒子也不差啥。】


    大清朝真是沒人了。


    雍正實在氣得不行,滿朝文武和皇室子弟都是廢物,這時候奪權也不算太難怎麽就沒出個有本事的人呢?


    徒留歎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