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竹和鍾香蘭連忙給郭士友行了萬福禮,郭士友也慌忙拱手還禮。
說著,三人便請郭士友進了大廳,分賓主坐下,林青竹和鍾香蘭在陳正南下手陪坐了,大鳳奉了茶上來。
陳正南又對大鳳說道:“快去看看明琳在哪裏,請他來見郭先生。”
大鳳應了一聲,連忙走出院子去喊慕容明琳,慕容明琳正在屋裏看書,聽了大風的招唿,趕忙過來。
慕容明琳進來之後,大方地給郭士友行了禮,陳正南首:“郭大哥,這位是我小弟慕容明琳。”
他見郭士友臉上有不解之色,便道:“郭先生,您有所不知,我這位弟弟是在江湖上結識的義弟,如今他每天都和我在一個鍋裏吃飯,和請兄弟是一樣的,所以你來了,自然要請他來拜見你。”
郭士友這才明白其中原委,當下對陳正南又有了一番認識,慕容明琳挨著香蘭坐在下首。
陳正南問道:“郭大哥,不知伯父的喪事可都辦好了?”
郭士友答道:“蒙陳老弟你幫助,先父的事都還順利,隻等我到家,第二日便入土為安了,各方麵安排應酬的也都妥當,沒有不如意的地方。這一切都靠了陳老弟你貴人相助,所以今天我專程過來以言語致謝,其他的一時半會倒還談不上。”
陳正南道:“郭大哥,你這樣說話就客氣,不知大哥眼下有何打算?”
郭士友答道:“不瞞老弟,因為我畢竟有一家子人口要養活,閑是閑不起的,所以就等老父親的頭七過了之後,我就要會返迴上海去做事。”
陳正南道:“郭大哥,你我萍水相逢,我就真人麵前不說虛妄之事,請問郭大哥在上海每月收入能有幾何呢?”
郭士友淡淡一笑道:“不瞞老弟,我時下每月是紋銀二十五兩,也還夠過活,體麵上也過得去。”
陳正南將坐著的椅子向郭士友挪了一下,說道:“郭大哥,我有一件事想與你商量,這件事自從上次見到郭大哥之後,我在腦子裏已經謀劃了好久,郭大哥今天如若不來,過兩天我便要去尋你的。”
郭士友便道:“陳老弟,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商量談不上,如果我能幫上忙,一定盡力而為,效犬馬之勞還不在話下。”
陳正南道:“大哥,上次我和你在船上的時候,我曾談到開商號的事情,我眼下的想法,便是想請郭大哥替我出麵開辦商號。俗話說老馬戀舊棧,
郭大哥你為了我要離開熟悉的上海洋行,也是不易。老弟我為了補償你,每月給你開一百兩銀子的薪水,不知郭大哥可願考慮一下。”
陳正南的意思,郭士友當初在船上的時候就已經揣摩到,當即便說道:“給我多少薪水這都好說,隻是不知道陳老弟你這商號準備開多大,在哪裏開,是否已經有人手?”
陳正南淡淡笑道:“大哥這麽說,我就當你應下了,你隻有應下了,我才能和你接著說下麵的事。”
郭士友微微一笑,說道:“陳大人,我在哪裏做事,也都是為了吃一碗飯。陳老弟是個爽快人,又有恩於我,你如今既有這想法,我自當效犬馬之勞,為你奔波一番。隻要陳老弟你相信我,自當全力以赴,就當我自己的事情去做。”
陳正南拍了一下手,笑道:“好,郭大哥,我等的就是你這一句話。”
郭士友點點頭,說道:“陳老弟,願聞其詳。”
陳下磚雕道:“實不相瞞,郭大哥,眼下我除了預計拿出五萬兩銀子的本錢之外,並無這個行業的人手,更沒有關係,
一切全在郭大哥。到哪裏去請什麽人,做什麽買賣,與誰做,如何開局,這一切全交由郭大哥操持。如何用人,如何選地點,如何花銷,你全權定奪,你的意見便是我的意見,你的主意我全部都認可。”
郭士友聽了這話,很是感動,自忖道,陳正南隻和他見過一麵,便對自己有如此的期許,更何況他還幫過我,救我於危難之中,讓我迴到家鄉之後保全了臉麵,這樣的人自當可以相交相處,和他一起共事。
想到這裏,郭士友便道:“陳老弟如果用五萬兩銀子做本錢,在我看來,可以同時在三個地方開分三處商號,當然,三個商號用同一個名字,互為一體,形成網絡,互通有無,形成影響,這樣便有錢賺。”
陳正南道:“郭大哥,那這商號選在什麽地方呢?”
郭士友思忖片刻才答道:“依我看呢,第一首選之地便是上海。選上海,並不是因為是我在那裏做事十幾年,對這城市了解甚多,更是因為我對洋貨比普通人知道的要多些。在我看來,洋貨進入中國市場,這口子隻會越開越大,越賣越多。
做洋貨的生意,利潤可觀,且競爭壓力小。第二,上海在長江水道口,交通方便,由上海往西上溯,生意可以做到蕪湖、安慶、湖北、湖南、甚至川貴。反之,這些地方的貨,我們也可以拿過來在上海銷售,賣給洋商,行銷海外。這第二個城市呢,我想那自然是京城,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高官雲集,達官貴人寄宿之地,他們的消費往往能夠產生投資效應,
影響力大,帶動麵廣。在京城設商號,還可以掌握官場上、軍事上一些風吹草動,知道這些也有利於我們做生意,什麽時候潛伏,什麽時候抬頭,有力則上,無力則退,不傷筋動骨。這第三個地方呢,我想那便是西安。西安往西北可以做口外的生意,
我們這邊的貨在西安容易打開銷路,且利潤可觀。以這三個城市的商號為支點,先打開局麵之後,才慢慢散開,沿路撒豆子,遍地開花,把生意做多做強做大。”
陳正南聽了這話,不由得心中暗喜,便道:“好,那就以先郭先生的規劃去辦,我們就從這三個地方開始幹起。那眼下,第一步便是請郭先生先去尋人,尋這三個地方的掌櫃,郭大哥,你是從上海尋人吧?”
郭士友笑道:“這是自然,沒有人事辦不成。去上海尋人有兩個好處:第一,我熟悉那裏,找起人來更方便,第二,上海是英雄薈萃之地,全國各地的能人高人都有,容易找到中意的人,得力的人。”
這時,林青竹插話問道:“郭大哥,我多問一句請不要見怪。依你之見,是請精明的人呢,還是請老實可靠的人呢?”
郭士友微微一笑道:“弟妹,做生意一定要狠,心慈手軟是賺不到錢的,而老實人是狠不了的;另外,不可以為老實人一定可靠,
老實和誠信其實是兩碼事,老實人容易記仇,小心眼,老實人若是報複起來、壞起來隻會更狠,更可怕。我們要找的人,
並不要求太精明,精明的人往往不厚道,容易計較,而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在商言商,最高明的生意人,不是心機超群的人,
而是德行深厚的人,是知道收斂怨氣,收斂鋒芒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收獲格局,收獲人心。所以,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
林青竹聽了,不禁連連點頭,深以為許。
陳正南又問:“郭大哥,尋人最注重什麽呢?”
郭士友道:“陳老弟,我就以嫁女兒為例,有眼光的人家,想找一個年輕男子托付女兒的終身,一般而言不是看他有沒有錢,
有沒有前途,而是看他有沒有責任心。我們找人,一定要找責任心強的人,有責任感的人就有擔當,有擔當的人,才能成大事。至於聰明、經驗、本事,那都是慢慢曆練出來的,而責任心,卻不是學來的。”
林青竹又道:“郭大哥,我們都沒做過生意,以前聽說過無商不奸,如今我們要做生意了,這個奸字,如何料理呢?”
郭士友道:“大弟妹,你說的這無奸不商是後人杜撰的,原意為“無尖不商”,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尖,這話的來由是,過去鋪子裏賣米時,
鋪子裏的米抹平、量好了,交了錢,商家會另外多加些米在米鬥上麵,鼓成一撮“尖頭”,這一小撮“添頭”,很讓客人受用,故有“無商不尖”之說。 現在呢,竟變成作奸犯科的奸,所謂無商不奸,但這個奸要有底線,因為盜亦有道,在商則言商。
這個奸字,有兩講,一是真奸,即用次的、差的、壞的商品蒙蔽、坑害買家;這第二個奸字,卻不是真奸,比如商家看見天旱,
提前購糧囤積以待漲價;或者利用百姓不知道的內幕,或者天不亮就下鄉收購,迴頭加價倒賣,這吃的便是頭腦的錢,辛苦錢,就不是奸了。”
林青竹道:“聽郭大哥一番話,勝讀十年之書。”
郭士友連忙道:“大弟妹過獎了,我也隻是在商路上多吃了幾年飯,略知一二。”
說著,三人便請郭士友進了大廳,分賓主坐下,林青竹和鍾香蘭在陳正南下手陪坐了,大鳳奉了茶上來。
陳正南又對大鳳說道:“快去看看明琳在哪裏,請他來見郭先生。”
大鳳應了一聲,連忙走出院子去喊慕容明琳,慕容明琳正在屋裏看書,聽了大風的招唿,趕忙過來。
慕容明琳進來之後,大方地給郭士友行了禮,陳正南首:“郭大哥,這位是我小弟慕容明琳。”
他見郭士友臉上有不解之色,便道:“郭先生,您有所不知,我這位弟弟是在江湖上結識的義弟,如今他每天都和我在一個鍋裏吃飯,和請兄弟是一樣的,所以你來了,自然要請他來拜見你。”
郭士友這才明白其中原委,當下對陳正南又有了一番認識,慕容明琳挨著香蘭坐在下首。
陳正南問道:“郭大哥,不知伯父的喪事可都辦好了?”
郭士友答道:“蒙陳老弟你幫助,先父的事都還順利,隻等我到家,第二日便入土為安了,各方麵安排應酬的也都妥當,沒有不如意的地方。這一切都靠了陳老弟你貴人相助,所以今天我專程過來以言語致謝,其他的一時半會倒還談不上。”
陳正南道:“郭大哥,你這樣說話就客氣,不知大哥眼下有何打算?”
郭士友答道:“不瞞老弟,因為我畢竟有一家子人口要養活,閑是閑不起的,所以就等老父親的頭七過了之後,我就要會返迴上海去做事。”
陳正南道:“郭大哥,你我萍水相逢,我就真人麵前不說虛妄之事,請問郭大哥在上海每月收入能有幾何呢?”
郭士友淡淡一笑道:“不瞞老弟,我時下每月是紋銀二十五兩,也還夠過活,體麵上也過得去。”
陳正南將坐著的椅子向郭士友挪了一下,說道:“郭大哥,我有一件事想與你商量,這件事自從上次見到郭大哥之後,我在腦子裏已經謀劃了好久,郭大哥今天如若不來,過兩天我便要去尋你的。”
郭士友便道:“陳老弟,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商量談不上,如果我能幫上忙,一定盡力而為,效犬馬之勞還不在話下。”
陳正南道:“大哥,上次我和你在船上的時候,我曾談到開商號的事情,我眼下的想法,便是想請郭大哥替我出麵開辦商號。俗話說老馬戀舊棧,
郭大哥你為了我要離開熟悉的上海洋行,也是不易。老弟我為了補償你,每月給你開一百兩銀子的薪水,不知郭大哥可願考慮一下。”
陳正南的意思,郭士友當初在船上的時候就已經揣摩到,當即便說道:“給我多少薪水這都好說,隻是不知道陳老弟你這商號準備開多大,在哪裏開,是否已經有人手?”
陳正南淡淡笑道:“大哥這麽說,我就當你應下了,你隻有應下了,我才能和你接著說下麵的事。”
郭士友微微一笑,說道:“陳大人,我在哪裏做事,也都是為了吃一碗飯。陳老弟是個爽快人,又有恩於我,你如今既有這想法,我自當效犬馬之勞,為你奔波一番。隻要陳老弟你相信我,自當全力以赴,就當我自己的事情去做。”
陳正南拍了一下手,笑道:“好,郭大哥,我等的就是你這一句話。”
郭士友點點頭,說道:“陳老弟,願聞其詳。”
陳下磚雕道:“實不相瞞,郭大哥,眼下我除了預計拿出五萬兩銀子的本錢之外,並無這個行業的人手,更沒有關係,
一切全在郭大哥。到哪裏去請什麽人,做什麽買賣,與誰做,如何開局,這一切全交由郭大哥操持。如何用人,如何選地點,如何花銷,你全權定奪,你的意見便是我的意見,你的主意我全部都認可。”
郭士友聽了這話,很是感動,自忖道,陳正南隻和他見過一麵,便對自己有如此的期許,更何況他還幫過我,救我於危難之中,讓我迴到家鄉之後保全了臉麵,這樣的人自當可以相交相處,和他一起共事。
想到這裏,郭士友便道:“陳老弟如果用五萬兩銀子做本錢,在我看來,可以同時在三個地方開分三處商號,當然,三個商號用同一個名字,互為一體,形成網絡,互通有無,形成影響,這樣便有錢賺。”
陳正南道:“郭大哥,那這商號選在什麽地方呢?”
郭士友思忖片刻才答道:“依我看呢,第一首選之地便是上海。選上海,並不是因為是我在那裏做事十幾年,對這城市了解甚多,更是因為我對洋貨比普通人知道的要多些。在我看來,洋貨進入中國市場,這口子隻會越開越大,越賣越多。
做洋貨的生意,利潤可觀,且競爭壓力小。第二,上海在長江水道口,交通方便,由上海往西上溯,生意可以做到蕪湖、安慶、湖北、湖南、甚至川貴。反之,這些地方的貨,我們也可以拿過來在上海銷售,賣給洋商,行銷海外。這第二個城市呢,我想那自然是京城,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高官雲集,達官貴人寄宿之地,他們的消費往往能夠產生投資效應,
影響力大,帶動麵廣。在京城設商號,還可以掌握官場上、軍事上一些風吹草動,知道這些也有利於我們做生意,什麽時候潛伏,什麽時候抬頭,有力則上,無力則退,不傷筋動骨。這第三個地方呢,我想那便是西安。西安往西北可以做口外的生意,
我們這邊的貨在西安容易打開銷路,且利潤可觀。以這三個城市的商號為支點,先打開局麵之後,才慢慢散開,沿路撒豆子,遍地開花,把生意做多做強做大。”
陳正南聽了這話,不由得心中暗喜,便道:“好,那就以先郭先生的規劃去辦,我們就從這三個地方開始幹起。那眼下,第一步便是請郭先生先去尋人,尋這三個地方的掌櫃,郭大哥,你是從上海尋人吧?”
郭士友笑道:“這是自然,沒有人事辦不成。去上海尋人有兩個好處:第一,我熟悉那裏,找起人來更方便,第二,上海是英雄薈萃之地,全國各地的能人高人都有,容易找到中意的人,得力的人。”
這時,林青竹插話問道:“郭大哥,我多問一句請不要見怪。依你之見,是請精明的人呢,還是請老實可靠的人呢?”
郭士友微微一笑道:“弟妹,做生意一定要狠,心慈手軟是賺不到錢的,而老實人是狠不了的;另外,不可以為老實人一定可靠,
老實和誠信其實是兩碼事,老實人容易記仇,小心眼,老實人若是報複起來、壞起來隻會更狠,更可怕。我們要找的人,
並不要求太精明,精明的人往往不厚道,容易計較,而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在商言商,最高明的生意人,不是心機超群的人,
而是德行深厚的人,是知道收斂怨氣,收斂鋒芒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收獲格局,收獲人心。所以,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
林青竹聽了,不禁連連點頭,深以為許。
陳正南又問:“郭大哥,尋人最注重什麽呢?”
郭士友道:“陳老弟,我就以嫁女兒為例,有眼光的人家,想找一個年輕男子托付女兒的終身,一般而言不是看他有沒有錢,
有沒有前途,而是看他有沒有責任心。我們找人,一定要找責任心強的人,有責任感的人就有擔當,有擔當的人,才能成大事。至於聰明、經驗、本事,那都是慢慢曆練出來的,而責任心,卻不是學來的。”
林青竹又道:“郭大哥,我們都沒做過生意,以前聽說過無商不奸,如今我們要做生意了,這個奸字,如何料理呢?”
郭士友道:“大弟妹,你說的這無奸不商是後人杜撰的,原意為“無尖不商”,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尖,這話的來由是,過去鋪子裏賣米時,
鋪子裏的米抹平、量好了,交了錢,商家會另外多加些米在米鬥上麵,鼓成一撮“尖頭”,這一小撮“添頭”,很讓客人受用,故有“無商不尖”之說。 現在呢,竟變成作奸犯科的奸,所謂無商不奸,但這個奸要有底線,因為盜亦有道,在商則言商。
這個奸字,有兩講,一是真奸,即用次的、差的、壞的商品蒙蔽、坑害買家;這第二個奸字,卻不是真奸,比如商家看見天旱,
提前購糧囤積以待漲價;或者利用百姓不知道的內幕,或者天不亮就下鄉收購,迴頭加價倒賣,這吃的便是頭腦的錢,辛苦錢,就不是奸了。”
林青竹道:“聽郭大哥一番話,勝讀十年之書。”
郭士友連忙道:“大弟妹過獎了,我也隻是在商路上多吃了幾年飯,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