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備聽到手下通報,慌忙從自己的府邸裏趕到大營裏。
陳正南便將這事前後因果,全部經過給劉守備說了一遍,隻是沒有提朱大勇托付他給家人送錢的事情。
劉守備看過朱大勇的屍體,安排人仔細檢查一下,之後隨便打發人掩埋了。
陳正南告訴劉守備,要盡快將這事通知潁州府和潁州府府兵衙門的圖海,與他們商討如何應對此事。
哪料徐守備和他兒子一樣,對陳正南從一個籍籍無名的莊稼後生,突然之間就混成了一個七品的千總,一直有嫉妒之心。
同時,他本人更想借了此事獨占首功,以求升遷,哪裏還在乎陳正南的想法和建議,所以,他當即對陳正南哈哈一笑,說道:“陳千總,此番你辛苦了,以後自當會為你記功一件,你且去休息吧。
接下來的事你就不必問了,自有我和沈知府、圖大人一起商議料理。”
說完,他就帶了自己的兒子和親信們徑直去了。
陳正南自然揣測出了劉守備心思,自己幹著急卻無能為力,隻得打發曾順給家裏送了一封信,順路取來了戚繼光的那兩本兵書,林青竹又多送了一本《孫子兵法》,這書陳正南自然知道,卻沒有仔細看過。
此後,這三本書就在他手邊,有空就看,看了之後就根據自己的理解琢磨。
陳正南的前世特別愛看曆史書,關於戚繼光的曆史故事,文學和電影作品都不曾落下,所以知道戚繼光在和倭奴作
戰最初失利之後,首創了獨特的兵器,創建了陣法,最好的一次成績是殲滅倭奴七百多人,自己一方隻死傷數人,堪稱奇跡,可見這兄弟陣威力何等的強大。
“兄弟陣”陣形以十一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
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
“兄弟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
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總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此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
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總,這種變化了的陣法又稱“變兄弟陣”。
琢磨透了這些之後,陳正南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創立自己的陣法!
考慮到今世今日,世界上的陣仗並無倭奴那樣的對手,陳正南便仔細琢磨這兄弟陣,對它進行變化和改革,把兄弟陣中的人數由原來的十一個人減到了六個人,其中三人配備了陳氏連弩,三個人配備了環形盾牌,每人身上除了有可長
可短的樸刀之外,另配兩支投擲標槍。
衝鋒陷陣之時,以六人為一個嚴密小隊,攻戰之際,三名弩弓手輪換射擊,之後便是五人投出十支標槍,再舉樸刀搏殺。
防守之時,用三個環形盾牌將五人包在中間,遠處的敵人以弩箭射擊,近處的以標槍攻擊,再近之後,透過環形盾牌的縫隙裏,用樸刀戳殺。
亂戰之中變陣,則變成一盾牌一弩手的二人組合,分成三小組,攻則同向而戰,守則背靠背而守。
陳正南找來崔彪、周大山、姚猛、馮賀、張宇、韓光等人,先組建了一個六人兄弟陣,演訓熟練之後,安排了二十多人與這六人對練,果然發現這“陳氏兄弟陣”攻擊時擊殺猛烈,對敵人的步兵、騎兵都有效;防守時也不吃虧。
之後,眾人又反複觀摩,提出了新的改進意見。練了三五日之後,陳正南便讓人去定做改進的環形盾牌和標槍,把自己手下的八百多人,改編成一百六十二個陳氏兄弟陣,連天加夜訓練攻防。
為了強調士兵在戰爭中的團結性、積極性和紀律性,陳正南明確規定,每殺死一名敵人,獎勵白銀十兩;自己的同伴有一人受傷,獎賞折半;自己的同伴但有一人陣亡,獎賞取消,每人責罰十軍棍;凡正麵受傷者發獎慰金五兩;凡後
被受傷者視為怯戰、逃兵,不予補助、慰問。
陳正南這些新的規定出來之後,手下的士兵訓練起來更加格外地認真,沒有人再敢單打獨鬥,大家拚命攻殺的時候,都努力地維護整體,照顧戰友安全,更沒有人敢怯戰、退戰、避戰。
訓練的效果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又不斷地提出新的意見和改進方法,這“陳氏兄弟陣”很快就練成了形,大家配合起來攻守自如,六人如一人,進退有序,整體如一人,六人一顆心。
那段日子裏,劉守備頻繁前往潁州府去,和沈知府、圖海商議四月十八廟會之時,如何應對二郎教暴亂,忙個不停。
四月十二,是陳琪山和馬紅雲結婚的日子,之前陳正南已經幫他哥把老房子重新整理布置了一遍,又新買了家居用品。
陳琪山和馬紅雲結婚的禮服自然是由林青竹精心縫製,一應床上用品全都由她操心,不在話下。
到了四月十二一大早,陳正南從巡防大營裏帶了二十名兵士,穿了同一顏色的常服迴到莊子裏,帶了轎夫和嗩呐,請徐萬勝家的嫂子做了轎子,一同前往湖西村迎娶馬風雲。
一路之上,陳正南都在琢磨一樁事情,那就是如果自己是王振,準備在四月十八趁著潁州府廟會發動叛亂攻擊,自己會怎麽做?
明知道潁州府有一千多府兵,二郎教餘眾充其量也不過一千多人,仔細想來,他們敢在潁州府發動暴亂、鬧事,無
非是突然襲擊,給地方上一個冷不防,殺人、放火,劫掠一番也就跑了,斷不可能占據官府,甚至駐紮下來,因為那是死路一條。
畢竟,淮河巡防大營和潁州府也隻有六十裏,兩處合兵一處,正麵作戰滅了他們根本就不在話下。
所以,想到最後陳正南斷定,二郎教的人應該是青黃不接這個時候,在天柱山裏沒有了糧食,可能銀錢也沒有了,
他們就認定上次城西湖蘆葦蕩一戰,是潁州府做的怪,所以便拿他們撒一口氣,順便搶劫、放火、殺人,出一口惡氣便跑了。
可是,他們會往哪裏跑呢?往東跑,有淮河巡防大營,自然是不行;往南跑,那麽多人短時間要過淮河,後麵有追兵,那也是不行,二郎教的人不會有那麽蠢;那麽就剩下往北、往西兩條路。如果往北跑是一馬平川,跑得快,後麵追
得也快,可是前麵有渦河擋著。如此推演下來,二郎教的人往北跑的可能性也小,那麽隻剩下一條路,往西跑,進入河南到伏牛山裏,便於躲藏,隻要進了山便縱有上萬的官軍,也難以捉拿他們。
陳正南將這些反反複複仔細琢磨以後,最後認定,二郎教的人一定會化裝提前過淮河,分散進入城裏,暴亂之後,搶了一把好處,發泄了從前的怒火,就會往西邊跑。
陳正南一路往前走著,仔細查看這邊的地形,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到了上午申時,一行人趕到湖西村,順利地接迴馬紅雲往李老家走,到了上午亥時,迎親隊伍進了莊子之後,鞭炮齊鳴,一直到馬紅雲出了轎子,進到堂屋裏行禮,鞭炮聲還沒有停息。
接下來,自有那陳氏家族的一幫兄弟子侄,叔伯大爺們過來張羅著,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熱熱鬧鬧地送入洞房。
陳老漢喜得合不攏嘴,院子裏人擠人,煙火、硫黃的味道嗆人,小孩子們胡亂去搶、去撿未炸的爆竹,大人們抽著旱煙,坐在待客的桌子旁邊等待開席。
馬柱子全然不顧今天結婚的是他老娘,隻顧在人群裏鑽來鑽去,口袋裏裝滿了喜糖,跑到院子外麵放炮仗。
大鳳在陳家塬照看,林青竹和二鳳守在馬紅雲身邊,不讓鬧房的熟人們鬧得太過分。
陳琪山衣袋裏裝滿了紅色的小手巾和喜糖,裏裏外外應付著前來賀喜的人們,給討喜的女人和小孩發喜糖、紅手巾。
剛吃了飯,陳正南便找到他大哥,兩人一起去和陳老漢商議,請老漢不要在莊台上養鴨子,畢竟年歲已高,且家中不愁吃喝。
陳老漢聽了,有些遲疑,因為他在莊台上待慣了。
陳琪山便道:“爹,我們兄弟兩人都有家有室了,你還在外麵給人做長工,我們兄弟倆臉上也不好看啊,特別是我兄弟,他是有官身的人,你得體貼一些。”
陳老漢聽了這話,當下就不再說什麽,同意過兩天搬迴到老宅裏住。
陳正南道:“爹,你在大哥這住幾天,再換個地方新鮮一下,去我莊台上住些日子。”
陳老漢連忙答應了。
吃過中午的大席,陳正南和父親、哥、嫂子、妻子打了招唿,便帶著手下二十名兵士迴去了。
陳正南帶人出了莊子之後,從葉家集過了淮河,並沒有迴淮河巡防大營,而是沿淮河大壩一路西奔,繞到潁州府西邊,查看地形和道路,再從西邊看了迴到潁州府的各條道路,最後從西門進入潁州城,直到天黑才返迴淮河巡防大營。
晚上,陳正南和兵士們一起吃了晚飯,才迴到自己的住處,曾順伺候著他洗漱了,陳正南拿出筆紙,把自己今天在潁子府西邊看到的地形和路況簡單地畫了出來,又琢磨了半夜才睡下。
四月十六日,一大早劉守備就召集了淮河大營全體將校召開會,點名之後,劉守備告訴大家,二郎教逃散的匪眾將於
四月十八日,潁州府廟會時發動暴亂,他已經和潁州知府沈知府、府兵守備圖海商議議定,由他全麵負責統領兩組兵馬,務必在此一舉,全殲二郎教匪眾。
劉守備自信心滿滿,布置的井井有條,所有將校都明確 了職責和任務,卻單單沒有陳正南。
陳正南隻得保持沉默。
劉守備安排到最後才說:“陳千總,你的任務是帶領本部一百名兵士,負責看守淮河巡防大營,別被賊人偷襲。”
劉守備說到這裏,便要站起來說道:“各自都去布置吧。”說完便打發各人散了。
但陳正南卻挺身一步,走出班列說道:“慢,劉大人,有一件事情卑職不得不說,請守備大人考慮。”
劉守備很是驚奇,問道:“陳千總,你有何話快說。”
陳正南道:“守備大人,我所提供的信息,來源於一個小嘍囉,而且還是十多天之前,誰能夠保證他們那天一定會襲
擊潁州府呢?如若他們玩的調虎離山之計,在四月月十八那天,在這南照集發動暴亂,殺人、放火,襲擊兵營,大人,你想到後果嗎?萬一發生了那樣的事,大人如何向兵部交代?”
陳正南說完,便退迴班列。
劉守備猛聽到他這一段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開始以為陳正南這樣說,是因為沒有重用他,心中不滿,後來反複一琢磨,不由想到,萬一真的如陳正南所說,自己別說想建立功業、被提拔重用,真發生了那樣的事情,誰也保不了自己,隻能是萬劫不複!
他又想到,二郎教會眾最多不過一千多人,潁州府府兵也有一千多人,自己再帶去兩千多人也是足夠。
想到這裏,劉守備沉吟了一番,便說道:“陳千總此言不是沒有道理,好,那陳千總率本營八百人嚴防淮河大營,確保南照集平安。”
陳正南連忙出班領命,大家也就散了,各自迴營召集部眾,安排布置妥當。
陳正南便將這事前後因果,全部經過給劉守備說了一遍,隻是沒有提朱大勇托付他給家人送錢的事情。
劉守備看過朱大勇的屍體,安排人仔細檢查一下,之後隨便打發人掩埋了。
陳正南告訴劉守備,要盡快將這事通知潁州府和潁州府府兵衙門的圖海,與他們商討如何應對此事。
哪料徐守備和他兒子一樣,對陳正南從一個籍籍無名的莊稼後生,突然之間就混成了一個七品的千總,一直有嫉妒之心。
同時,他本人更想借了此事獨占首功,以求升遷,哪裏還在乎陳正南的想法和建議,所以,他當即對陳正南哈哈一笑,說道:“陳千總,此番你辛苦了,以後自當會為你記功一件,你且去休息吧。
接下來的事你就不必問了,自有我和沈知府、圖大人一起商議料理。”
說完,他就帶了自己的兒子和親信們徑直去了。
陳正南自然揣測出了劉守備心思,自己幹著急卻無能為力,隻得打發曾順給家裏送了一封信,順路取來了戚繼光的那兩本兵書,林青竹又多送了一本《孫子兵法》,這書陳正南自然知道,卻沒有仔細看過。
此後,這三本書就在他手邊,有空就看,看了之後就根據自己的理解琢磨。
陳正南的前世特別愛看曆史書,關於戚繼光的曆史故事,文學和電影作品都不曾落下,所以知道戚繼光在和倭奴作
戰最初失利之後,首創了獨特的兵器,創建了陣法,最好的一次成績是殲滅倭奴七百多人,自己一方隻死傷數人,堪稱奇跡,可見這兄弟陣威力何等的強大。
“兄弟陣”陣形以十一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
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
“兄弟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
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總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此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
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總,這種變化了的陣法又稱“變兄弟陣”。
琢磨透了這些之後,陳正南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創立自己的陣法!
考慮到今世今日,世界上的陣仗並無倭奴那樣的對手,陳正南便仔細琢磨這兄弟陣,對它進行變化和改革,把兄弟陣中的人數由原來的十一個人減到了六個人,其中三人配備了陳氏連弩,三個人配備了環形盾牌,每人身上除了有可長
可短的樸刀之外,另配兩支投擲標槍。
衝鋒陷陣之時,以六人為一個嚴密小隊,攻戰之際,三名弩弓手輪換射擊,之後便是五人投出十支標槍,再舉樸刀搏殺。
防守之時,用三個環形盾牌將五人包在中間,遠處的敵人以弩箭射擊,近處的以標槍攻擊,再近之後,透過環形盾牌的縫隙裏,用樸刀戳殺。
亂戰之中變陣,則變成一盾牌一弩手的二人組合,分成三小組,攻則同向而戰,守則背靠背而守。
陳正南找來崔彪、周大山、姚猛、馮賀、張宇、韓光等人,先組建了一個六人兄弟陣,演訓熟練之後,安排了二十多人與這六人對練,果然發現這“陳氏兄弟陣”攻擊時擊殺猛烈,對敵人的步兵、騎兵都有效;防守時也不吃虧。
之後,眾人又反複觀摩,提出了新的改進意見。練了三五日之後,陳正南便讓人去定做改進的環形盾牌和標槍,把自己手下的八百多人,改編成一百六十二個陳氏兄弟陣,連天加夜訓練攻防。
為了強調士兵在戰爭中的團結性、積極性和紀律性,陳正南明確規定,每殺死一名敵人,獎勵白銀十兩;自己的同伴有一人受傷,獎賞折半;自己的同伴但有一人陣亡,獎賞取消,每人責罰十軍棍;凡正麵受傷者發獎慰金五兩;凡後
被受傷者視為怯戰、逃兵,不予補助、慰問。
陳正南這些新的規定出來之後,手下的士兵訓練起來更加格外地認真,沒有人再敢單打獨鬥,大家拚命攻殺的時候,都努力地維護整體,照顧戰友安全,更沒有人敢怯戰、退戰、避戰。
訓練的效果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又不斷地提出新的意見和改進方法,這“陳氏兄弟陣”很快就練成了形,大家配合起來攻守自如,六人如一人,進退有序,整體如一人,六人一顆心。
那段日子裏,劉守備頻繁前往潁州府去,和沈知府、圖海商議四月十八廟會之時,如何應對二郎教暴亂,忙個不停。
四月十二,是陳琪山和馬紅雲結婚的日子,之前陳正南已經幫他哥把老房子重新整理布置了一遍,又新買了家居用品。
陳琪山和馬紅雲結婚的禮服自然是由林青竹精心縫製,一應床上用品全都由她操心,不在話下。
到了四月十二一大早,陳正南從巡防大營裏帶了二十名兵士,穿了同一顏色的常服迴到莊子裏,帶了轎夫和嗩呐,請徐萬勝家的嫂子做了轎子,一同前往湖西村迎娶馬風雲。
一路之上,陳正南都在琢磨一樁事情,那就是如果自己是王振,準備在四月十八趁著潁州府廟會發動叛亂攻擊,自己會怎麽做?
明知道潁州府有一千多府兵,二郎教餘眾充其量也不過一千多人,仔細想來,他們敢在潁州府發動暴亂、鬧事,無
非是突然襲擊,給地方上一個冷不防,殺人、放火,劫掠一番也就跑了,斷不可能占據官府,甚至駐紮下來,因為那是死路一條。
畢竟,淮河巡防大營和潁州府也隻有六十裏,兩處合兵一處,正麵作戰滅了他們根本就不在話下。
所以,想到最後陳正南斷定,二郎教的人應該是青黃不接這個時候,在天柱山裏沒有了糧食,可能銀錢也沒有了,
他們就認定上次城西湖蘆葦蕩一戰,是潁州府做的怪,所以便拿他們撒一口氣,順便搶劫、放火、殺人,出一口惡氣便跑了。
可是,他們會往哪裏跑呢?往東跑,有淮河巡防大營,自然是不行;往南跑,那麽多人短時間要過淮河,後麵有追兵,那也是不行,二郎教的人不會有那麽蠢;那麽就剩下往北、往西兩條路。如果往北跑是一馬平川,跑得快,後麵追
得也快,可是前麵有渦河擋著。如此推演下來,二郎教的人往北跑的可能性也小,那麽隻剩下一條路,往西跑,進入河南到伏牛山裏,便於躲藏,隻要進了山便縱有上萬的官軍,也難以捉拿他們。
陳正南將這些反反複複仔細琢磨以後,最後認定,二郎教的人一定會化裝提前過淮河,分散進入城裏,暴亂之後,搶了一把好處,發泄了從前的怒火,就會往西邊跑。
陳正南一路往前走著,仔細查看這邊的地形,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到了上午申時,一行人趕到湖西村,順利地接迴馬紅雲往李老家走,到了上午亥時,迎親隊伍進了莊子之後,鞭炮齊鳴,一直到馬紅雲出了轎子,進到堂屋裏行禮,鞭炮聲還沒有停息。
接下來,自有那陳氏家族的一幫兄弟子侄,叔伯大爺們過來張羅著,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熱熱鬧鬧地送入洞房。
陳老漢喜得合不攏嘴,院子裏人擠人,煙火、硫黃的味道嗆人,小孩子們胡亂去搶、去撿未炸的爆竹,大人們抽著旱煙,坐在待客的桌子旁邊等待開席。
馬柱子全然不顧今天結婚的是他老娘,隻顧在人群裏鑽來鑽去,口袋裏裝滿了喜糖,跑到院子外麵放炮仗。
大鳳在陳家塬照看,林青竹和二鳳守在馬紅雲身邊,不讓鬧房的熟人們鬧得太過分。
陳琪山衣袋裏裝滿了紅色的小手巾和喜糖,裏裏外外應付著前來賀喜的人們,給討喜的女人和小孩發喜糖、紅手巾。
剛吃了飯,陳正南便找到他大哥,兩人一起去和陳老漢商議,請老漢不要在莊台上養鴨子,畢竟年歲已高,且家中不愁吃喝。
陳老漢聽了,有些遲疑,因為他在莊台上待慣了。
陳琪山便道:“爹,我們兄弟兩人都有家有室了,你還在外麵給人做長工,我們兄弟倆臉上也不好看啊,特別是我兄弟,他是有官身的人,你得體貼一些。”
陳老漢聽了這話,當下就不再說什麽,同意過兩天搬迴到老宅裏住。
陳正南道:“爹,你在大哥這住幾天,再換個地方新鮮一下,去我莊台上住些日子。”
陳老漢連忙答應了。
吃過中午的大席,陳正南和父親、哥、嫂子、妻子打了招唿,便帶著手下二十名兵士迴去了。
陳正南帶人出了莊子之後,從葉家集過了淮河,並沒有迴淮河巡防大營,而是沿淮河大壩一路西奔,繞到潁州府西邊,查看地形和道路,再從西邊看了迴到潁州府的各條道路,最後從西門進入潁州城,直到天黑才返迴淮河巡防大營。
晚上,陳正南和兵士們一起吃了晚飯,才迴到自己的住處,曾順伺候著他洗漱了,陳正南拿出筆紙,把自己今天在潁子府西邊看到的地形和路況簡單地畫了出來,又琢磨了半夜才睡下。
四月十六日,一大早劉守備就召集了淮河大營全體將校召開會,點名之後,劉守備告訴大家,二郎教逃散的匪眾將於
四月十八日,潁州府廟會時發動暴亂,他已經和潁州知府沈知府、府兵守備圖海商議議定,由他全麵負責統領兩組兵馬,務必在此一舉,全殲二郎教匪眾。
劉守備自信心滿滿,布置的井井有條,所有將校都明確 了職責和任務,卻單單沒有陳正南。
陳正南隻得保持沉默。
劉守備安排到最後才說:“陳千總,你的任務是帶領本部一百名兵士,負責看守淮河巡防大營,別被賊人偷襲。”
劉守備說到這裏,便要站起來說道:“各自都去布置吧。”說完便打發各人散了。
但陳正南卻挺身一步,走出班列說道:“慢,劉大人,有一件事情卑職不得不說,請守備大人考慮。”
劉守備很是驚奇,問道:“陳千總,你有何話快說。”
陳正南道:“守備大人,我所提供的信息,來源於一個小嘍囉,而且還是十多天之前,誰能夠保證他們那天一定會襲
擊潁州府呢?如若他們玩的調虎離山之計,在四月月十八那天,在這南照集發動暴亂,殺人、放火,襲擊兵營,大人,你想到後果嗎?萬一發生了那樣的事,大人如何向兵部交代?”
陳正南說完,便退迴班列。
劉守備猛聽到他這一段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開始以為陳正南這樣說,是因為沒有重用他,心中不滿,後來反複一琢磨,不由想到,萬一真的如陳正南所說,自己別說想建立功業、被提拔重用,真發生了那樣的事情,誰也保不了自己,隻能是萬劫不複!
他又想到,二郎教會眾最多不過一千多人,潁州府府兵也有一千多人,自己再帶去兩千多人也是足夠。
想到這裏,劉守備沉吟了一番,便說道:“陳千總此言不是沒有道理,好,那陳千總率本營八百人嚴防淮河大營,確保南照集平安。”
陳正南連忙出班領命,大家也就散了,各自迴營召集部眾,安排布置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