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南跪在門前的泥土地上,恍惚過去了一百年,才忽然之間聽到院子裏麵隱隱約約傳來嬰兒的哭聲。
可是他仍然跪在那裏不敢動,頭伏在地上,心裏念叨著:“爹,娘,玉皇大帝,如來佛,觀世音菩薩,龍王爺,土地公公,請你們保佑我姐姐平安,請你們保佑我的孩子和他娘都好好的!”
畢竟,那個時代醫學極不發達,女人生孩子就是闖鬼門關!
過了好一會,大鳳從院子裏跑出來,看見陳正南那樣跪著,不由得呆了。
她立刻就明白是怎麽迴事,連忙上前扶起他說:“正南叔,放心吧,大人小孩平安!還真給我娘說中了,我姨果然生了一對雙胞胎,都是男孩。你別擔心了,有那產婆和奶媽、還有我媽招唿著,兩個小弟弟生得很順利,母子三人都平安。正南叔叔你記著,現在是上午申時,你快起來吧,收生婆說沒見過這麽順利的,還說這和青竹阿姨每天都幹活、去織布有關係。她說見過許多大戶人家的女兒,每日裏嬌生慣養地,生孩子反打麻將不順利,快起來吧。”
陳正南聽了這話,這才從地上蹦起來,轉身跑到院裏,趴在窗戶外麵,側著耳朵聽產房裏兩名嬰兒響亮的哭聲,仿佛聽到的是人世間最動聽的聲音。
淚水不由得順著陳正南的臉頰流了下來,他知道,此刻便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間。
孩子出生的第六天,正陽城裏蔡舉人家打發程波過來報喜,陳正南這才知道蔡舉人會試及第,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陳正南見程波才十五六歲,生得身材高大,麵目清爽,人倒也機靈,當下就很喜歡,賞了他五兩銀子,問了他一些蔡舉人家的事,才打發他迴去。
蔡舉人的夫氏夫人楊氏和雯雨知道林青竹生下一對男孩,連忙由程波服侍著,第二日娘兒兩個便坐了轎到莊台之上看望,把那吃的、月子地裏用的、嬰孩兒的禮物,裝了一車拉過來。
稍晚,王老板夫婦也一同趕了過來,又送了一份厚禮。
程士明連忙招唿著,忙前忙後,安排轎夫和車夫休息吃飯。
陳正南陪王老板吃酒,敘話,和他商議了滿月宴的日子,王老板說要從正陽城請廚師過來幫忙,一切都在他身上。
雯雨和她母親在林青竹的房間裏一直待到下午,直到天黑時才離開。
臨走時,雯雨抱起一個男孩對陳正南說:“正南哥,我今天不想走了,我想在這裏伺候嫂子,給你領孩子,你看可以嗎?”
雯雨說這話的時候,神情裏全沒有開玩笑的意思,的確她的真心真意。
林清竹聽到這裏很是感動,可她哪裏敢讓雯雨留下來伺候自己。
這是因為,她看見雯雨看陳正南的眼神,目光裏的關愛真誠而熱烈,可是,那眼神絕不是親人間的關切和喜愛,而是充滿了少女的熱忱和癡迷!
林青竹年歲比雯雨並大不了多少,所以立刻能夠感受到。
黃昏的時候,雯雨還是和她的母親戀戀不舍地走了,陳正南親自送了幾人走到壩子上。
在王老板將要上馬之際,陳正南說道:“王叔,山西的崔大把下次走貨經過正陽城時,請務必通知我,我想與他見上一麵。
王老板聽了這話,臉上瞬間閃過一絲不自然之色,隨後才向陳正南微微一笑,道:“正南,倒不是我故意瞞你,事出有因。那次你平安離開正陽之後,崔大把經過正陽城,很關心地問了你的事,聽說你一切安好,很是高興。他特別告訴我,不讓我通知你他每次經過正陽的時候,以免你專門跑去與他相見。”
陳正南奇怪道:“王叔叔,這又是為何?崔大把也是我結義的兄弟,他為什麽不願意見我?“
王老板笑道:“正南,這個請你不要誤會,崔大把也是好意,他是江湖上的人,那次他闖進馮家大院,殺馬屠狗救了你,怕你念叨救命之恩,他反而不自在,所以叮囑我不要告訴你他經過正陽的日子。既然你心情殷切,下一次他走過這裏,我一定讓人通知你。”
陳正南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謝謝王叔,下一次一定告訴我。”
王老板這才上了路,跟在他夫人的轎子後麵走了。
陳正南迴來之後,林青竹拉住他的手,微笑著說:“你的雯雨妹妹,對你一片真心你可知道?”
陳正南笑笑說:“姐姐,不要亂開玩笑。”
“你以為我和你胡鬧嗎?隻有傻子才看不出來呢。”林青竹道。
陳正南便不理他,隻是去逗弄那兩個醒來的孩子。林青竹也就轉移了話題,問道:“正南,這兩個孩子,你可為他們想好了名字。”
陳正南笑道:“姐姐,有你在這事哪裏用得到我。姐姐滿腹才華、詩書,取名字這樣的大事,自然有勞姐姐了。”
林青竹撫摸了一下他的臉,說道:“正南 ,你別什麽事都指望我,你是做爹的,給孩子取名字不是理所當然嗎?”
陳正南故作一本正經地道:“娘子,小生腹中書文艱難,咬文嚼字是吾之短,才不堪用,唯知不可勉為其難,故此取名大事,唯仰仗姐姐閣下,小生感激涕零,伏階叩拜。”
林青竹聽到這一席話,立刻笑得合不攏嘴,良久之後才止住笑說道:“正南,我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可願意聽?”
陳正南道:“自然願意,請姐姐講來。”
林青竹便道:從前,有個秀才,整日裏看書,很有學問。有一天夜間,他睡到半夜時,被蠍子蜇了,便趕忙說:“賢妻速燃銀燈也!夫為毒蟲所襲!”他妻子聽不懂他在說什麽,沒有吭聲。秀才急著注釋道:“賢妻賢妻,一蟲鑽我被裏,身如琵琶,尾似鋼錐,快點亮子,看是什麽東西?”
秀才的妻子仍聽不明白他的話,秀才疼得實在受不了啦,趕忙高聲喊道:“你這個女人他媽的快點燈,蠍子咬了我的屁股了!”他妻子邊點燈邊笑著說:“這都怪你亂轉文,這教訓要牢牢記在心!”
林青竹說完,便不由得格格笑了起來。
陳正南自然知道林青竹是在諷刺自己,但他聽完卻不發一言,隻撲過去把林青竹摁在床上道:“娘子,小生體中欲火如炷,如之奈何乎?唯盼娘子救小生性命,不勝感激之至。”
那外麵的兩個婆子和大鳳,見兩人如此,慌忙閃開到一邊去了。
林青竹羞怯難當,嬌喘著拚命地想從床上起身,要推開陳正南,可陳正南卻不肯放過她,隻往她懷裏鑽,四處亂摸,又親又吻的,直到馬紅雲給林青竹做了加餐的飯送來,他才停了手閃開。
林青竹吃罷了飯,坐到一邊,認真地對陳正南說:“正南,說真的,這兩個孩子的名字你可想過?”
陳正南道:“沒有,正經取名字自然要靠姐姐,因為姐姐讀的書比我讀得多,所以這事自然是有勞姐姐。”
林青竹便道:“如果依我,按照我定下的輩分“詩書傳家,治國安邦”八輩,他們倆是“詩”字輩,是男孩,那就一文一武最好。”
“姐姐,你是說這倆孩子大的叫陳詩文,小的叫陳詩武,是嗎?這兩個名字果然很好,就這麽用!”陳正南道。
林青竹微微一笑,道:“正南,如果你有想法,覺得有其他的好名字,也可以說來聽聽,不必都照我的來。”
陳正南道:“哪裏還有名字比這兩個名字更合適的?就這樣定了。不過,姐姐,我倒給這莊台起了一個不一樣的名字。
林青竹忙問:“你給這莊台取了什麽名字?”
陳正南道:“姐姐,這邱家湖裏的莊台都是叫張台子、王台子、金家崗、劉崗子什麽的,我不喜歡,我們老家那裏喜歡用一個字,叫塬,聽著很雅,所以我就給我們這個台子取名叫陳家塬,你看怎麽樣?雖說這台子小了點,可是用這個字顯得大氣。”
聽了這話,林青竹不禁笑了,道:“哪裏是大氣不大氣的事,是你不忘故土,想用這個塬字緩解你的思鄉之情,對不對?”
陳正南點頭道:“知我者,姐姐也。”
林青竹道:“不過,這個字用在這裏也貼切,塬,本意就是四周陡,頂麵平之高地,我們這莊台也是如此,用這字挺合適的,就這麽用吧,以後,這地方就叫陳家塬了。”
說到這裏,林青竹忽然換了一個話題,說道:“正南,你現在也是將領了,手下有幾百號兵,你可想過怎麽帶兵?”
陳正南笑道:“姐姐,我這樣一個小頭目,什麽帶不帶的,幾百人而已,又不率兵出門打仗,想那麽多幹啥呢?”
林青竹正色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幾百人你都不放在眼裏,帶不好,你還想帶更多的兵,做更大的事嗎?就算幾個人給你帶,你帶不好就是人命關天,這是多大的幹係,你可知道?”
陳正南隻得老實答道:“姐姐,這我真的沒想過。”
林青竹道:“那,從現在你就得去想如何帶兵,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你要做的,就是這句話。”
陳正南道:“知道了,姐姐。”
林青竹拉起他的手,又道:“過去有句老話,治軍之道,以勤字為先。身勤則強,逸則病。家勤則興,懶則衰。國勤則治,怠則亂。軍勤則勝,惰則敗。惰者,暮氣也,應當常常提其朝氣。正南,我是一個女人,對於你我的小家我是以勤為本的,從你認識我以來,你也看到了,我一直如此。我希望你以後帶兵,也要以勤為原則,身先士卒。你可能做到?”
陳正南道:“這話,我記著了,姐姐。”
林青又道:“古來名將,得士卒之心,蓋有在於錢財之大方,得將士之心。後世將弁,專恃糧餉重優,為牢籠兵心之具,是以金多則將士奮勇蟻附,利盡則冷落獸散。你是帶兵的人,我要你記住一句話,一定不要太看重錢財。今後,我不希望你往家裏弄很多的錢。我自己織布掙的錢,足夠我們吃飯,再多的錢也沒有用處,隻會害了我們的誌氣,讓人驕奢墮落。你有了錢就分給兵士們,要去關愛他們,你可明白?”
陳正南:“知道了,姐姐。以後我就按你說的去做。”
可是他仍然跪在那裏不敢動,頭伏在地上,心裏念叨著:“爹,娘,玉皇大帝,如來佛,觀世音菩薩,龍王爺,土地公公,請你們保佑我姐姐平安,請你們保佑我的孩子和他娘都好好的!”
畢竟,那個時代醫學極不發達,女人生孩子就是闖鬼門關!
過了好一會,大鳳從院子裏跑出來,看見陳正南那樣跪著,不由得呆了。
她立刻就明白是怎麽迴事,連忙上前扶起他說:“正南叔,放心吧,大人小孩平安!還真給我娘說中了,我姨果然生了一對雙胞胎,都是男孩。你別擔心了,有那產婆和奶媽、還有我媽招唿著,兩個小弟弟生得很順利,母子三人都平安。正南叔叔你記著,現在是上午申時,你快起來吧,收生婆說沒見過這麽順利的,還說這和青竹阿姨每天都幹活、去織布有關係。她說見過許多大戶人家的女兒,每日裏嬌生慣養地,生孩子反打麻將不順利,快起來吧。”
陳正南聽了這話,這才從地上蹦起來,轉身跑到院裏,趴在窗戶外麵,側著耳朵聽產房裏兩名嬰兒響亮的哭聲,仿佛聽到的是人世間最動聽的聲音。
淚水不由得順著陳正南的臉頰流了下來,他知道,此刻便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間。
孩子出生的第六天,正陽城裏蔡舉人家打發程波過來報喜,陳正南這才知道蔡舉人會試及第,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陳正南見程波才十五六歲,生得身材高大,麵目清爽,人倒也機靈,當下就很喜歡,賞了他五兩銀子,問了他一些蔡舉人家的事,才打發他迴去。
蔡舉人的夫氏夫人楊氏和雯雨知道林青竹生下一對男孩,連忙由程波服侍著,第二日娘兒兩個便坐了轎到莊台之上看望,把那吃的、月子地裏用的、嬰孩兒的禮物,裝了一車拉過來。
稍晚,王老板夫婦也一同趕了過來,又送了一份厚禮。
程士明連忙招唿著,忙前忙後,安排轎夫和車夫休息吃飯。
陳正南陪王老板吃酒,敘話,和他商議了滿月宴的日子,王老板說要從正陽城請廚師過來幫忙,一切都在他身上。
雯雨和她母親在林青竹的房間裏一直待到下午,直到天黑時才離開。
臨走時,雯雨抱起一個男孩對陳正南說:“正南哥,我今天不想走了,我想在這裏伺候嫂子,給你領孩子,你看可以嗎?”
雯雨說這話的時候,神情裏全沒有開玩笑的意思,的確她的真心真意。
林清竹聽到這裏很是感動,可她哪裏敢讓雯雨留下來伺候自己。
這是因為,她看見雯雨看陳正南的眼神,目光裏的關愛真誠而熱烈,可是,那眼神絕不是親人間的關切和喜愛,而是充滿了少女的熱忱和癡迷!
林青竹年歲比雯雨並大不了多少,所以立刻能夠感受到。
黃昏的時候,雯雨還是和她的母親戀戀不舍地走了,陳正南親自送了幾人走到壩子上。
在王老板將要上馬之際,陳正南說道:“王叔,山西的崔大把下次走貨經過正陽城時,請務必通知我,我想與他見上一麵。
王老板聽了這話,臉上瞬間閃過一絲不自然之色,隨後才向陳正南微微一笑,道:“正南,倒不是我故意瞞你,事出有因。那次你平安離開正陽之後,崔大把經過正陽城,很關心地問了你的事,聽說你一切安好,很是高興。他特別告訴我,不讓我通知你他每次經過正陽的時候,以免你專門跑去與他相見。”
陳正南奇怪道:“王叔叔,這又是為何?崔大把也是我結義的兄弟,他為什麽不願意見我?“
王老板笑道:“正南,這個請你不要誤會,崔大把也是好意,他是江湖上的人,那次他闖進馮家大院,殺馬屠狗救了你,怕你念叨救命之恩,他反而不自在,所以叮囑我不要告訴你他經過正陽的日子。既然你心情殷切,下一次他走過這裏,我一定讓人通知你。”
陳正南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謝謝王叔,下一次一定告訴我。”
王老板這才上了路,跟在他夫人的轎子後麵走了。
陳正南迴來之後,林青竹拉住他的手,微笑著說:“你的雯雨妹妹,對你一片真心你可知道?”
陳正南笑笑說:“姐姐,不要亂開玩笑。”
“你以為我和你胡鬧嗎?隻有傻子才看不出來呢。”林青竹道。
陳正南便不理他,隻是去逗弄那兩個醒來的孩子。林青竹也就轉移了話題,問道:“正南,這兩個孩子,你可為他們想好了名字。”
陳正南笑道:“姐姐,有你在這事哪裏用得到我。姐姐滿腹才華、詩書,取名字這樣的大事,自然有勞姐姐了。”
林青竹撫摸了一下他的臉,說道:“正南 ,你別什麽事都指望我,你是做爹的,給孩子取名字不是理所當然嗎?”
陳正南故作一本正經地道:“娘子,小生腹中書文艱難,咬文嚼字是吾之短,才不堪用,唯知不可勉為其難,故此取名大事,唯仰仗姐姐閣下,小生感激涕零,伏階叩拜。”
林青竹聽到這一席話,立刻笑得合不攏嘴,良久之後才止住笑說道:“正南,我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可願意聽?”
陳正南道:“自然願意,請姐姐講來。”
林青竹便道:從前,有個秀才,整日裏看書,很有學問。有一天夜間,他睡到半夜時,被蠍子蜇了,便趕忙說:“賢妻速燃銀燈也!夫為毒蟲所襲!”他妻子聽不懂他在說什麽,沒有吭聲。秀才急著注釋道:“賢妻賢妻,一蟲鑽我被裏,身如琵琶,尾似鋼錐,快點亮子,看是什麽東西?”
秀才的妻子仍聽不明白他的話,秀才疼得實在受不了啦,趕忙高聲喊道:“你這個女人他媽的快點燈,蠍子咬了我的屁股了!”他妻子邊點燈邊笑著說:“這都怪你亂轉文,這教訓要牢牢記在心!”
林青竹說完,便不由得格格笑了起來。
陳正南自然知道林青竹是在諷刺自己,但他聽完卻不發一言,隻撲過去把林青竹摁在床上道:“娘子,小生體中欲火如炷,如之奈何乎?唯盼娘子救小生性命,不勝感激之至。”
那外麵的兩個婆子和大鳳,見兩人如此,慌忙閃開到一邊去了。
林青竹羞怯難當,嬌喘著拚命地想從床上起身,要推開陳正南,可陳正南卻不肯放過她,隻往她懷裏鑽,四處亂摸,又親又吻的,直到馬紅雲給林青竹做了加餐的飯送來,他才停了手閃開。
林青竹吃罷了飯,坐到一邊,認真地對陳正南說:“正南,說真的,這兩個孩子的名字你可想過?”
陳正南道:“沒有,正經取名字自然要靠姐姐,因為姐姐讀的書比我讀得多,所以這事自然是有勞姐姐。”
林青竹便道:“如果依我,按照我定下的輩分“詩書傳家,治國安邦”八輩,他們倆是“詩”字輩,是男孩,那就一文一武最好。”
“姐姐,你是說這倆孩子大的叫陳詩文,小的叫陳詩武,是嗎?這兩個名字果然很好,就這麽用!”陳正南道。
林青竹微微一笑,道:“正南,如果你有想法,覺得有其他的好名字,也可以說來聽聽,不必都照我的來。”
陳正南道:“哪裏還有名字比這兩個名字更合適的?就這樣定了。不過,姐姐,我倒給這莊台起了一個不一樣的名字。
林青竹忙問:“你給這莊台取了什麽名字?”
陳正南道:“姐姐,這邱家湖裏的莊台都是叫張台子、王台子、金家崗、劉崗子什麽的,我不喜歡,我們老家那裏喜歡用一個字,叫塬,聽著很雅,所以我就給我們這個台子取名叫陳家塬,你看怎麽樣?雖說這台子小了點,可是用這個字顯得大氣。”
聽了這話,林青竹不禁笑了,道:“哪裏是大氣不大氣的事,是你不忘故土,想用這個塬字緩解你的思鄉之情,對不對?”
陳正南點頭道:“知我者,姐姐也。”
林青竹道:“不過,這個字用在這裏也貼切,塬,本意就是四周陡,頂麵平之高地,我們這莊台也是如此,用這字挺合適的,就這麽用吧,以後,這地方就叫陳家塬了。”
說到這裏,林青竹忽然換了一個話題,說道:“正南,你現在也是將領了,手下有幾百號兵,你可想過怎麽帶兵?”
陳正南笑道:“姐姐,我這樣一個小頭目,什麽帶不帶的,幾百人而已,又不率兵出門打仗,想那麽多幹啥呢?”
林青竹正色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幾百人你都不放在眼裏,帶不好,你還想帶更多的兵,做更大的事嗎?就算幾個人給你帶,你帶不好就是人命關天,這是多大的幹係,你可知道?”
陳正南隻得老實答道:“姐姐,這我真的沒想過。”
林青竹道:“那,從現在你就得去想如何帶兵,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你要做的,就是這句話。”
陳正南道:“知道了,姐姐。”
林青竹拉起他的手,又道:“過去有句老話,治軍之道,以勤字為先。身勤則強,逸則病。家勤則興,懶則衰。國勤則治,怠則亂。軍勤則勝,惰則敗。惰者,暮氣也,應當常常提其朝氣。正南,我是一個女人,對於你我的小家我是以勤為本的,從你認識我以來,你也看到了,我一直如此。我希望你以後帶兵,也要以勤為原則,身先士卒。你可能做到?”
陳正南道:“這話,我記著了,姐姐。”
林青又道:“古來名將,得士卒之心,蓋有在於錢財之大方,得將士之心。後世將弁,專恃糧餉重優,為牢籠兵心之具,是以金多則將士奮勇蟻附,利盡則冷落獸散。你是帶兵的人,我要你記住一句話,一定不要太看重錢財。今後,我不希望你往家裏弄很多的錢。我自己織布掙的錢,足夠我們吃飯,再多的錢也沒有用處,隻會害了我們的誌氣,讓人驕奢墮落。你有了錢就分給兵士們,要去關愛他們,你可明白?”
陳正南:“知道了,姐姐。以後我就按你說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