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輕輕的落,繾綣著大地的多情。風,卻不停的敲打著雨,似乎在憤怒著它的無情。
雨夜裏,一陣陣風鈴的聲音,傳的很遠,很遠。
在燈火的搖曳中,不眠的夜,不眠的人。似乎在等待著什麽的到來。
倏然,冷風刺骨,一具屍體,破門而來。一道披紗的偉岸身影,緊隨而來。
“三更雨鈴,風無痕送訊而來。”
搖曳的燈火,明滅的影。被黑暗模糊了的人,靜靜地敲擊著桌麵。一下一下,好似應和著風鈴的律。
“哎呀呀,死人好可怕。”
風無痕聞言,直道:“殺人者,一劍輕生李裔文。夜流光身上,不該缺了煙都的劍痕。”
言罷,風無痕身形一轉,仿佛融入夜風之中,轉瞬不見。
同時,叮鈴作響的風鈴,也停下了擺動。
“禦煙的禿驢,這是你們的示好麽。嗯,這一場雨也該散了。”話音落,黑暗中的人影逐漸散去,而這一場夜雨,也突兀而終。
雨停後,忽然一陣驟風劃過,現出一道金色莊嚴的佛影。
“有毒脈的加入,夜流光結局已定。李裔文方麵師尊另有安排,不宜妄動。近期佛鄉動作頻頻,佛鄉四子更是聯袂出山,看來需要提前聯係雲宮了。”
思量落定,風無痕轉身化風而去。
…………
雄偉誅仙頂,血為王破封而出,欲起烽煙。
位於左排首位的一位婦人道:“啟稟我王,在您療傷的期間,武林中發生了不少事情,詳情聽我說。”
婦人將血為王自封以來一些大事緩緩道出。
血為王聽後,哈哈一笑。“魑魅小鬼,我誅仙海一出,誰人敢抗?”
曾偷襲李裔文的坤坤兒這時道:“我王,這些年我一直留意李裔文的動靜。此時他的實力早已經遠超當年。我王不可大意?”
血為王聞言,鐵拳一握,怒然說道:“偷襲之仇,封身之恨,本王誓以血報!”
婦人再道:“子午鼎尚未毀去,我王還不宜入世。”
“貪狼此話在理。”血為王點了點頭,目光四掃,不由得眉頭深皺。
“本王座前三曜殺君為何隻見其二?天地二魔中的天魔乾元又身在何處?”
“稟告我王,乾元天魔早在當初一戰之後便下落不明。至於破軍意癲狂,在前段時間莫名失蹤,隻是在打鬥現場看見了他斷裂的武器。根據現場情況,應該是李裔文與其他人聯手殺害了破軍。”
“又是李裔文!”血為王狠力揮手,道:“煙都不可盡信,你們現在全力毀去子午鼎。本王已經迫不及待,要用李裔文的人頭來祭旗了。”
“我王,李裔文此人已經與煙都結下恩怨。加上意癲狂之仇,七尊劍也不會坐視。有這兩者的存在,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貪狼進道。
“哼,既然如此,全力毀去子午鼎,另外派遣人手尋找天魔蹤跡。”
“遵命!”
眾人領命而去。
“嗯,本王剛剛破封,功體尚未臻巔峰,趁這段時間恢複。”血為王沉吟一會,閉目調息。
………………
悠悠合約台,人跡不見滿塵埃。隻有一尊八足青銅鼎,在莫名玄力的牽引下,盤旋在半空。
忽然,風雲湧動。倏見兩道流光,極速而落,化作兩道出塵道影。赫然便是道門三輝中的獨聽鬆風無寐生與迷航引渡一線隨。
與此同時,立約台內,一位白發道者閃身出現,正是早已經等候在此的白首留仙。
“二位師弟,怎麽來的如此遲緩?”墨張聲問道。
“天不靖平,來路自然坎坷。”無寐生一揚手,道:“此事暫且不說。師兄如此急切要我等來此,莫不是誅仙海餘孽又要出來造孽了麽。”
“不錯,詳情聽我說。”墨張聲點了點頭,將事情始末說出。
“哦,李裔文?不過一末學後進,師兄何必如此慎重?”無寐生訝異地道。
“李裔文此人雖則孤傲冷僻,但素有俠骨,怎麽會毀壞子午鼎?”一線隨問道。
“李裔文此人正邪難定,當年一劍重創血為王雖然是為正道除了大患,但卻為血為王留下了一線生機。而且當年此人武道尚未臻巔峰已有不下我等的實力,加上心思難測,不得不防。”墨張聲說道。
一線隨道:“哦?莫非師兄對此人有過了解?”
“雖不詳盡,也略知一二。若是他知道子午鼎內天書之謎,必然會來此毀鼎取書。”
無寐生沉吟半會,道:“煙都之人向來擅長因勢變局,借力打力。若真如此,此人確實不得不防。”
三輝正商議間,忽來一陣清風拂塵,送著一道孤傲身影,大步而來。
猙獰的劍,青色的衣。正是一劍輕生李裔文!
“來人止步!”
立約台深處,數道身影持兵攔截,乃是常年守護子午鼎之人。
“李裔文來此一觀子午鼎,爾等,退下。”李裔文微微側首,手掌,卻已經是撫上了飛兇劍柄。
“子午鼎事關武林安危,除三輝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嗯?”李裔文聞言,一聲長嗯,元功勃發,激蕩漫天飛塵。
大戰,一觸即發。
而在遠處高峰,一雙淡漠的眼,靜靜地注視著立約台上光景。平靜的麵容,難測的心思。懷中的朱劍半啟著,似要為這即將到來的一戰,添上豔紅的色彩。
……………………
幽靜的神秘異境,目不視物的漆黑籠罩了一切。隻有那一點熒熒之光,明滅不定。
為尋藏靈珠而來到中陰界的虞千秋,意外遭逢魔考。舊日的同修竟化無常而來,入體的一瞬,往昔所曆,一一重來。
汗,好似春雨一般,未曾停歇。人,卻早如秋末枯葉,搖搖欲逝。痛苦的低吼,已無力到難以聽聞,隻有靈台象征著神智的一抹靈光,猶在頑抗,堅守著最後的執念。
腦海中,令人痛惜的過往,猶在翻滾。一次次的爭戰,一次次的拚鬥。所斬下的,赫然都化為了最親近之人的模樣。
“天道有損,自成陰陽。天道有缺,自成冥茫。其質也無形,其量也無疆,其力無遠弗屆,其衝無形大有。”
傾頹之中,隻見虞千秋揚起劍指,顫顫巍巍地點向靈台一點熒光。同時,背後冰棺似有因應,隱約傳納一股冰涼之力進入虞千秋體內。
“一式留神!”
感應到冰棺之力,虞千秋全力提起元功,極招上手。登時劍光暴漲,透頂而出。
一道烏黑濁氣,傾吐而出。
虞千秋緩緩睜開雙眼,已是一片澄明。
“紅塵練道心,雖淨猶濁。”
魔考之後,虞千秋慨然而歎,旋即撫手冰棺,露出一抹無悔。
“虞千秋,恭喜你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黑暗中,忽然華光乍現。天真君再度顯身而出,盡驅四周黑暗。
“天真君,你為何在此。難道這裏真的如傳說一般,是陰魂聚集之處?”虞千秋起身問道。
“你再看看我是誰?”天真君朗聲一笑,一轉身,已是形象大變,天真君那俊逸超然的模樣已經換成了一位麵容平凡,粗布麻衣的老者。
“是你,當年天真君身旁的劍侍。”虞千秋恍然。
“好了,閑話少提。魔考已過,接下來還有更嚴厲的考驗。想要見到那人,你必須通過這些隨時可以取你性命的考驗。”老者說道,側身讓出了一條黃土小道。
“這是通往下一個關卡的通道,去吧。”
“請。”虞千秋朝著老者點了點頭,毫不遲疑地邁步離去。
而在虞千秋走後,老者的身形卻是再次變迴了天真君的裝束。看著那冰棺內模糊的倩影,眼神莫名。
………………
淺藍的天,潔白的雲。在風的巧手下,交織出瑰麗藍天。
觀星台上,藏虛昂首,雙眸中湛藍光彩流溢,出神地望著這一幕白日星圖。
良久,他唏噓一歎。
“星圖漸顯亂象,與當日在深柳讀書堂內所觀棋局逐漸吻合。而且其中似乎隱藏著更為複雜的變數,難道煙都與誅仙海之外,更有潛伏的勢力?”
忽然,藏虛心中莫名一驚,一抬首,觀星之術再啟,藍光流溢之間,麵色忽變。
“變數?不好,李裔文有危險。”
藏虛身形一動,正要離去,忽然一道疾光迎麵而來。藏虛匆忙伸指一夾,竟是一柄雙指寬,寸許長的小劍。
“七殺劍!”
藏虛麵色再變,將小劍擲出後身形爆退。卻見小劍瞬間化出六道劍影,圍殺而來。
“推星攬月。”
藏虛忙而不亂,一招手,七星劍隱現。武學奇招應運而出,周天一劃,引力陡生,六道劍影被其借力打力,巧妙破去。
然而來者攻勢連綿,一式方盡,一式又至。急如驟雨般的攻勢,鋪天而來。
“在此久戰恐怕會傷及觀內無辜,必須變易戰場。”藏虛心內計較完畢,劍勢迥然一變。
“撥雲見天。”
茫然間,隻見七星劍仿佛化作無盡漩渦,來者如驟雨一般的攻勢頓時一滯。
藏虛趁此機會,身化白芒,劍起流光,直取暗中偷襲之人。
“死路自來。”
偷襲之人一聲冷笑,不再隱藏行跡。駕馭者數道劍光,直衝藏虛。赫然便是誅仙海三曜星君之七殺。
兩人極招相撞,風雲一滯。
極招過後,便是近乎本能的劍接。兩人招來式往,轉眼百招。
極招中,卻見七殺劍息頓斂,意外一掌,傾吐元功。
“噗!”
藏虛中掌,吐血而飛。
就在七殺殺招欲祭之時,一道怒然佛力,澎湃而來。
七殺急忙提劍破招,匆忙中仍是被震退數步。
而後,便見一道冷然佛身,攜帶誅魔之勢,立足戰場。
“妖邪之輩,佛火之下,化為灰燼!”佛怒一聲怒喝,指掐秘印,佛功飽提。霎時間,一股恢宏佛息,浩蕩戰場。而後秘印定,一聲重叱,佛門秘法,龐然而出。
“天華日幕。”
叱聲落,佛力鋪織日華天網,誓縛妖人。
“佛鄉之人。”
七殺雙眼一眯,心中退意已生。劍身一翻,七影齊出。
“一式掩七光。”
七殺衝天而起,七道劍影盡掩七殺劍上。橫劍一劃,浩力勃發,天網登時告破。
“退!”
突破天網,七殺正準備離去。不料身旁一劍突來,直破左腹,卻是藏虛趁機反攻。
“可惡,此劍七殺記下了。”
七殺受創大怒,一掌迫開藏虛,奪路而去。
“哪裏走!”
佛怒一聲爆喝,抬手一式掌勁劈出,賺的七殺一聲痛哼。
佛怒兀自不肯罷休,正要追擊,卻遭藏虛攔截。
“大師且慢。”藏虛攔在佛怒麵前,說道。
“道者為何攔路?”佛怒蹙眉。
“大師聽我說。”藏虛將誅仙海之事說完後,道:“誅仙海要出世,必定傾力毀去子午鼎,故而貧道鬥膽,想請大師前往立約台,一護子午鼎。”
“誅仙海,意癲狂!”佛怒勃然一怒,轉身化光而去。
佛怒走後,藏虛細細沉思。
“觀此佛者修為心性,應是佛鄉五子中的佛怒。看來釋論疏已經安全迴到佛鄉。嗯,七殺來刺,表明誅仙海已經備戰完畢,立約台有三輝、佛怒以及李裔文的守護,應無大礙,隻是戰火已經蔓延到觀星道觀,觀內眾人也必須遣散了。”
思量完畢,藏虛返迴了觀星道觀。
(本章完)
雨夜裏,一陣陣風鈴的聲音,傳的很遠,很遠。
在燈火的搖曳中,不眠的夜,不眠的人。似乎在等待著什麽的到來。
倏然,冷風刺骨,一具屍體,破門而來。一道披紗的偉岸身影,緊隨而來。
“三更雨鈴,風無痕送訊而來。”
搖曳的燈火,明滅的影。被黑暗模糊了的人,靜靜地敲擊著桌麵。一下一下,好似應和著風鈴的律。
“哎呀呀,死人好可怕。”
風無痕聞言,直道:“殺人者,一劍輕生李裔文。夜流光身上,不該缺了煙都的劍痕。”
言罷,風無痕身形一轉,仿佛融入夜風之中,轉瞬不見。
同時,叮鈴作響的風鈴,也停下了擺動。
“禦煙的禿驢,這是你們的示好麽。嗯,這一場雨也該散了。”話音落,黑暗中的人影逐漸散去,而這一場夜雨,也突兀而終。
雨停後,忽然一陣驟風劃過,現出一道金色莊嚴的佛影。
“有毒脈的加入,夜流光結局已定。李裔文方麵師尊另有安排,不宜妄動。近期佛鄉動作頻頻,佛鄉四子更是聯袂出山,看來需要提前聯係雲宮了。”
思量落定,風無痕轉身化風而去。
…………
雄偉誅仙頂,血為王破封而出,欲起烽煙。
位於左排首位的一位婦人道:“啟稟我王,在您療傷的期間,武林中發生了不少事情,詳情聽我說。”
婦人將血為王自封以來一些大事緩緩道出。
血為王聽後,哈哈一笑。“魑魅小鬼,我誅仙海一出,誰人敢抗?”
曾偷襲李裔文的坤坤兒這時道:“我王,這些年我一直留意李裔文的動靜。此時他的實力早已經遠超當年。我王不可大意?”
血為王聞言,鐵拳一握,怒然說道:“偷襲之仇,封身之恨,本王誓以血報!”
婦人再道:“子午鼎尚未毀去,我王還不宜入世。”
“貪狼此話在理。”血為王點了點頭,目光四掃,不由得眉頭深皺。
“本王座前三曜殺君為何隻見其二?天地二魔中的天魔乾元又身在何處?”
“稟告我王,乾元天魔早在當初一戰之後便下落不明。至於破軍意癲狂,在前段時間莫名失蹤,隻是在打鬥現場看見了他斷裂的武器。根據現場情況,應該是李裔文與其他人聯手殺害了破軍。”
“又是李裔文!”血為王狠力揮手,道:“煙都不可盡信,你們現在全力毀去子午鼎。本王已經迫不及待,要用李裔文的人頭來祭旗了。”
“我王,李裔文此人已經與煙都結下恩怨。加上意癲狂之仇,七尊劍也不會坐視。有這兩者的存在,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貪狼進道。
“哼,既然如此,全力毀去子午鼎,另外派遣人手尋找天魔蹤跡。”
“遵命!”
眾人領命而去。
“嗯,本王剛剛破封,功體尚未臻巔峰,趁這段時間恢複。”血為王沉吟一會,閉目調息。
………………
悠悠合約台,人跡不見滿塵埃。隻有一尊八足青銅鼎,在莫名玄力的牽引下,盤旋在半空。
忽然,風雲湧動。倏見兩道流光,極速而落,化作兩道出塵道影。赫然便是道門三輝中的獨聽鬆風無寐生與迷航引渡一線隨。
與此同時,立約台內,一位白發道者閃身出現,正是早已經等候在此的白首留仙。
“二位師弟,怎麽來的如此遲緩?”墨張聲問道。
“天不靖平,來路自然坎坷。”無寐生一揚手,道:“此事暫且不說。師兄如此急切要我等來此,莫不是誅仙海餘孽又要出來造孽了麽。”
“不錯,詳情聽我說。”墨張聲點了點頭,將事情始末說出。
“哦,李裔文?不過一末學後進,師兄何必如此慎重?”無寐生訝異地道。
“李裔文此人雖則孤傲冷僻,但素有俠骨,怎麽會毀壞子午鼎?”一線隨問道。
“李裔文此人正邪難定,當年一劍重創血為王雖然是為正道除了大患,但卻為血為王留下了一線生機。而且當年此人武道尚未臻巔峰已有不下我等的實力,加上心思難測,不得不防。”墨張聲說道。
一線隨道:“哦?莫非師兄對此人有過了解?”
“雖不詳盡,也略知一二。若是他知道子午鼎內天書之謎,必然會來此毀鼎取書。”
無寐生沉吟半會,道:“煙都之人向來擅長因勢變局,借力打力。若真如此,此人確實不得不防。”
三輝正商議間,忽來一陣清風拂塵,送著一道孤傲身影,大步而來。
猙獰的劍,青色的衣。正是一劍輕生李裔文!
“來人止步!”
立約台深處,數道身影持兵攔截,乃是常年守護子午鼎之人。
“李裔文來此一觀子午鼎,爾等,退下。”李裔文微微側首,手掌,卻已經是撫上了飛兇劍柄。
“子午鼎事關武林安危,除三輝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嗯?”李裔文聞言,一聲長嗯,元功勃發,激蕩漫天飛塵。
大戰,一觸即發。
而在遠處高峰,一雙淡漠的眼,靜靜地注視著立約台上光景。平靜的麵容,難測的心思。懷中的朱劍半啟著,似要為這即將到來的一戰,添上豔紅的色彩。
……………………
幽靜的神秘異境,目不視物的漆黑籠罩了一切。隻有那一點熒熒之光,明滅不定。
為尋藏靈珠而來到中陰界的虞千秋,意外遭逢魔考。舊日的同修竟化無常而來,入體的一瞬,往昔所曆,一一重來。
汗,好似春雨一般,未曾停歇。人,卻早如秋末枯葉,搖搖欲逝。痛苦的低吼,已無力到難以聽聞,隻有靈台象征著神智的一抹靈光,猶在頑抗,堅守著最後的執念。
腦海中,令人痛惜的過往,猶在翻滾。一次次的爭戰,一次次的拚鬥。所斬下的,赫然都化為了最親近之人的模樣。
“天道有損,自成陰陽。天道有缺,自成冥茫。其質也無形,其量也無疆,其力無遠弗屆,其衝無形大有。”
傾頹之中,隻見虞千秋揚起劍指,顫顫巍巍地點向靈台一點熒光。同時,背後冰棺似有因應,隱約傳納一股冰涼之力進入虞千秋體內。
“一式留神!”
感應到冰棺之力,虞千秋全力提起元功,極招上手。登時劍光暴漲,透頂而出。
一道烏黑濁氣,傾吐而出。
虞千秋緩緩睜開雙眼,已是一片澄明。
“紅塵練道心,雖淨猶濁。”
魔考之後,虞千秋慨然而歎,旋即撫手冰棺,露出一抹無悔。
“虞千秋,恭喜你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黑暗中,忽然華光乍現。天真君再度顯身而出,盡驅四周黑暗。
“天真君,你為何在此。難道這裏真的如傳說一般,是陰魂聚集之處?”虞千秋起身問道。
“你再看看我是誰?”天真君朗聲一笑,一轉身,已是形象大變,天真君那俊逸超然的模樣已經換成了一位麵容平凡,粗布麻衣的老者。
“是你,當年天真君身旁的劍侍。”虞千秋恍然。
“好了,閑話少提。魔考已過,接下來還有更嚴厲的考驗。想要見到那人,你必須通過這些隨時可以取你性命的考驗。”老者說道,側身讓出了一條黃土小道。
“這是通往下一個關卡的通道,去吧。”
“請。”虞千秋朝著老者點了點頭,毫不遲疑地邁步離去。
而在虞千秋走後,老者的身形卻是再次變迴了天真君的裝束。看著那冰棺內模糊的倩影,眼神莫名。
………………
淺藍的天,潔白的雲。在風的巧手下,交織出瑰麗藍天。
觀星台上,藏虛昂首,雙眸中湛藍光彩流溢,出神地望著這一幕白日星圖。
良久,他唏噓一歎。
“星圖漸顯亂象,與當日在深柳讀書堂內所觀棋局逐漸吻合。而且其中似乎隱藏著更為複雜的變數,難道煙都與誅仙海之外,更有潛伏的勢力?”
忽然,藏虛心中莫名一驚,一抬首,觀星之術再啟,藍光流溢之間,麵色忽變。
“變數?不好,李裔文有危險。”
藏虛身形一動,正要離去,忽然一道疾光迎麵而來。藏虛匆忙伸指一夾,竟是一柄雙指寬,寸許長的小劍。
“七殺劍!”
藏虛麵色再變,將小劍擲出後身形爆退。卻見小劍瞬間化出六道劍影,圍殺而來。
“推星攬月。”
藏虛忙而不亂,一招手,七星劍隱現。武學奇招應運而出,周天一劃,引力陡生,六道劍影被其借力打力,巧妙破去。
然而來者攻勢連綿,一式方盡,一式又至。急如驟雨般的攻勢,鋪天而來。
“在此久戰恐怕會傷及觀內無辜,必須變易戰場。”藏虛心內計較完畢,劍勢迥然一變。
“撥雲見天。”
茫然間,隻見七星劍仿佛化作無盡漩渦,來者如驟雨一般的攻勢頓時一滯。
藏虛趁此機會,身化白芒,劍起流光,直取暗中偷襲之人。
“死路自來。”
偷襲之人一聲冷笑,不再隱藏行跡。駕馭者數道劍光,直衝藏虛。赫然便是誅仙海三曜星君之七殺。
兩人極招相撞,風雲一滯。
極招過後,便是近乎本能的劍接。兩人招來式往,轉眼百招。
極招中,卻見七殺劍息頓斂,意外一掌,傾吐元功。
“噗!”
藏虛中掌,吐血而飛。
就在七殺殺招欲祭之時,一道怒然佛力,澎湃而來。
七殺急忙提劍破招,匆忙中仍是被震退數步。
而後,便見一道冷然佛身,攜帶誅魔之勢,立足戰場。
“妖邪之輩,佛火之下,化為灰燼!”佛怒一聲怒喝,指掐秘印,佛功飽提。霎時間,一股恢宏佛息,浩蕩戰場。而後秘印定,一聲重叱,佛門秘法,龐然而出。
“天華日幕。”
叱聲落,佛力鋪織日華天網,誓縛妖人。
“佛鄉之人。”
七殺雙眼一眯,心中退意已生。劍身一翻,七影齊出。
“一式掩七光。”
七殺衝天而起,七道劍影盡掩七殺劍上。橫劍一劃,浩力勃發,天網登時告破。
“退!”
突破天網,七殺正準備離去。不料身旁一劍突來,直破左腹,卻是藏虛趁機反攻。
“可惡,此劍七殺記下了。”
七殺受創大怒,一掌迫開藏虛,奪路而去。
“哪裏走!”
佛怒一聲爆喝,抬手一式掌勁劈出,賺的七殺一聲痛哼。
佛怒兀自不肯罷休,正要追擊,卻遭藏虛攔截。
“大師且慢。”藏虛攔在佛怒麵前,說道。
“道者為何攔路?”佛怒蹙眉。
“大師聽我說。”藏虛將誅仙海之事說完後,道:“誅仙海要出世,必定傾力毀去子午鼎,故而貧道鬥膽,想請大師前往立約台,一護子午鼎。”
“誅仙海,意癲狂!”佛怒勃然一怒,轉身化光而去。
佛怒走後,藏虛細細沉思。
“觀此佛者修為心性,應是佛鄉五子中的佛怒。看來釋論疏已經安全迴到佛鄉。嗯,七殺來刺,表明誅仙海已經備戰完畢,立約台有三輝、佛怒以及李裔文的守護,應無大礙,隻是戰火已經蔓延到觀星道觀,觀內眾人也必須遣散了。”
思量完畢,藏虛返迴了觀星道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