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一個月迴本
重生八零:成為糙漢知青的小祖宗 作者:茹茹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使一個月賺三千,隻賺兩個月的工資就趕上他老爹當副校長一年的工資了。
高曉鬆能不高興嗎?
倒是薑燮遠在一旁雙臂抱胸,表情有點不自然的,也許是站的累了,他換了一個姿勢,放鬆了一下身體。
“好了,你不是讓許秋秋給你指一條明路嗎?這條路果然是一條光明大道,比賣冰棍兒敞亮多了。”
“嗬嗬。”
提起了賣冰棍兒,高曉鬆臉一下子就紅了,對薑燮遠直眨眼睛,讓他不要把這件事說出來。
“怎麽迴事兒啊?還賣上冰棍兒了。”
還沒等高曉鬆阻止薑燮遠呢,薑燮遠竟然笑了。
“高曉鬆想賣冰棍,後來被人給打劫了,五分錢的冰棍也有人打劫。”
說完這句話後,三個人又是哄笑了一陣。
許秋秋說到做到,當時就拿了三千元給高曉鬆,讓他去縣城買摩托。
如果不是許秋秋拿錢,高曉鬆可沒有這個膽子。
而對於許秋秋來說,三千元根本就不算什麽,一個方子就賣兩千元,何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要想幹點事業,沒有車怎麽能行路呢?
摩托被高曉鬆騎迴來了,在鎮上突突突的響聲穿出很遠,停在許秋秋家門前,惹來了不少人羨慕的眼光。
接下來就是怎麽去運送海貨。
許秋秋帶著高曉鬆來到了修理部,讓電焊師傅焊了兩個架子,然後又買了兩個大塑料桶放在架子上。
“這樣就行了,明天把魷魚和生蠔都放在這裏邊,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縣城。”
還真是有辦法呀!
真讓高曉鬆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怎麽就想不出來這樣的方法來呢。
許秋秋把這個賺錢的門路交給了他,這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的,這可是一本萬利。
他們生活在海邊,弄一些廉價的新鮮的魷魚和生蠔,那是最有條件的。
高曉鬆聽許秋秋的話,弄質量好的新鮮的送到我鎮上去,一桶可以裝一百多斤的魷魚,一百多斤的生蠔送到鎮上去,新開張的幾家也足夠用了,但是如果在發展下去的話,要想從他們這裏邊送新出海的海貨,那還遠遠不夠,就需要用車拉。
把海貨的事情交代完了,許秋秋總算鬆了一口氣。
她躺在炕上精疲力盡,小魚來看她,她也懶得起來。
“小魚,咱們倆在一起這麽長時間了,我想把燒烤的方子給你,順便教你怎樣燒烤,這樣你也能賺一筆錢。”
“什麽?可是我怕我爸不同意,他說這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不知道哪一時會查下來。”
許秋秋一臉的傲嬌。
“小魚你信我的,現在國家已經放寬了政策,我們國家正在改革開放的階段,站在改革開放的風口上,豬都能上樹,所以你不要害怕發展經濟,自主創業,國家已經允許了。”
這句話說完,小魚當場就懵了。什麽豬能上樹,豬怎麽能上樹呢?
許秋秋怎麽還懂得國家政策了?國家什麽時候說讓老百姓自主創業能做生意了?
小魚其實也想做,和許秋秋在一起的時候,就已經了解到這一行來錢快,可是她有個當支書的爺爺,如果不支持她,她哪敢啊。
“小魚,你是不是怕叔叔啊?那我去和叔叔說讓你出一個燒烤的攤子,自己做老板自己賺錢。”
“行,那你去和我爸說吧。”
如果能說得了自己的父親,那小魚可是樂壞了。
許秋秋起身,拿起
從縣城裏邊買來的幾張報紙,把報紙卷成一個紙筒,兩個人就向小魚的家裏邊走去。
“秋秋,這兩天喜雲他們都問我,你什麽時候迴來?她們還想到你家裏去穿串兒呢,還有鄰居家的小芳也問我,你那裏穿串還用不用人了?可把她們幾個給急壞了,都盼著你迴來。”
“我這不是迴來了嗎?可是,我馬上就要考大學了,再說我要把方子賣出去,誰買了,就可以在鎮上自己幹燒烤。”
兩個人一邊說就一邊來到了小魚的家裏邊。
小魚媽在炕上做鞋,鞋底兒已經納完了。
“秋秋來了,快請坐。”
小魚媽向炕裏挪了個地兒,讓許秋秋坐下。
唐岐山看見小魚和許秋秋兩個進屋了,他也從外邊趕迴來。
許秋秋可是個稀客,大忙人,可不是誰家都隨便去的。
今天她難得有時間和小魚兩個一同到家裏邊坐一坐,所以唐岐山老兩口對許秋秋非常熱情。
他們知道許秋秋很要強,也喜歡小魚和她在一起交朋友。
“秋秋,你咋這麽有時間啊?”
唐岐山進到屋裏,就主動和許秋秋說話。
“唐叔,我是來和你說一件事兒的,我想讓小魚幹燒烤這個生意很簡單也很賺錢。”
小魚媽眼神轉動,一會兒看看唐岐山,一會兒看看許秋秋,她不敢做決定,這個家一向都是唐岐山說了算。
唐岐山坐下來,雙手握在一起,低頭沉思著。
“不是我不讓小魚幹,你說誰家的孩子賺了錢,爹媽哪有不高興的,可是現在這政策誰也說不好啊!說不定哪一天上邊查下來,我本身就是個當支書的,豈不是起了帶頭作用,這事兒可就大了,我寧可不去賺那錢,也不冒那風險。”
這就是唐岐山的想法。
“爸,你說的不對,秋秋說了,現在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國家支持自主創業,什麽什麽豬都能上天。”
“啥、啥玩意?豬還能上天。”
唐岐山一聽小魚說這話,氣的瞪了她一眼,如果不是許秋秋在,他一定會罵上幾句的。
“小魚,不是豬上天,是站在改革開放的風口上豬都能上樹。”
“對,是豬都能上樹。”
小魚雖然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但是她就覺得跟許秋秋幹,準沒有錯,別人都敢買方子,他憑什麽不敢?別人敢幹她憑什麽不敢幹?
難道就因為爸爸是村支書嗎?難道他能當一輩子的支書嗎?
竟然耽誤了一代人做生意!
“唐叔,這裏有張報紙是我從縣城裏拿過來的,你看看上麵國家的政策都明明白白的寫著呢,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在自主創業建公司什麽的,我們是偏遠的山村,自然就很落後,你還不知道外邊的消息吧?你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然真的就落後了。”
唐岐山半信半疑的接過許秋秋手裏邊的報紙看了看,鬥大的字,他還是認識幾個的,上麵有幾個字是:改革春風吹滿地。
難道政策真的變了,讓老百姓自主創業了?
高曉鬆能不高興嗎?
倒是薑燮遠在一旁雙臂抱胸,表情有點不自然的,也許是站的累了,他換了一個姿勢,放鬆了一下身體。
“好了,你不是讓許秋秋給你指一條明路嗎?這條路果然是一條光明大道,比賣冰棍兒敞亮多了。”
“嗬嗬。”
提起了賣冰棍兒,高曉鬆臉一下子就紅了,對薑燮遠直眨眼睛,讓他不要把這件事說出來。
“怎麽迴事兒啊?還賣上冰棍兒了。”
還沒等高曉鬆阻止薑燮遠呢,薑燮遠竟然笑了。
“高曉鬆想賣冰棍,後來被人給打劫了,五分錢的冰棍也有人打劫。”
說完這句話後,三個人又是哄笑了一陣。
許秋秋說到做到,當時就拿了三千元給高曉鬆,讓他去縣城買摩托。
如果不是許秋秋拿錢,高曉鬆可沒有這個膽子。
而對於許秋秋來說,三千元根本就不算什麽,一個方子就賣兩千元,何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要想幹點事業,沒有車怎麽能行路呢?
摩托被高曉鬆騎迴來了,在鎮上突突突的響聲穿出很遠,停在許秋秋家門前,惹來了不少人羨慕的眼光。
接下來就是怎麽去運送海貨。
許秋秋帶著高曉鬆來到了修理部,讓電焊師傅焊了兩個架子,然後又買了兩個大塑料桶放在架子上。
“這樣就行了,明天把魷魚和生蠔都放在這裏邊,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縣城。”
還真是有辦法呀!
真讓高曉鬆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怎麽就想不出來這樣的方法來呢。
許秋秋把這個賺錢的門路交給了他,這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的,這可是一本萬利。
他們生活在海邊,弄一些廉價的新鮮的魷魚和生蠔,那是最有條件的。
高曉鬆聽許秋秋的話,弄質量好的新鮮的送到我鎮上去,一桶可以裝一百多斤的魷魚,一百多斤的生蠔送到鎮上去,新開張的幾家也足夠用了,但是如果在發展下去的話,要想從他們這裏邊送新出海的海貨,那還遠遠不夠,就需要用車拉。
把海貨的事情交代完了,許秋秋總算鬆了一口氣。
她躺在炕上精疲力盡,小魚來看她,她也懶得起來。
“小魚,咱們倆在一起這麽長時間了,我想把燒烤的方子給你,順便教你怎樣燒烤,這樣你也能賺一筆錢。”
“什麽?可是我怕我爸不同意,他說這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不知道哪一時會查下來。”
許秋秋一臉的傲嬌。
“小魚你信我的,現在國家已經放寬了政策,我們國家正在改革開放的階段,站在改革開放的風口上,豬都能上樹,所以你不要害怕發展經濟,自主創業,國家已經允許了。”
這句話說完,小魚當場就懵了。什麽豬能上樹,豬怎麽能上樹呢?
許秋秋怎麽還懂得國家政策了?國家什麽時候說讓老百姓自主創業能做生意了?
小魚其實也想做,和許秋秋在一起的時候,就已經了解到這一行來錢快,可是她有個當支書的爺爺,如果不支持她,她哪敢啊。
“小魚,你是不是怕叔叔啊?那我去和叔叔說讓你出一個燒烤的攤子,自己做老板自己賺錢。”
“行,那你去和我爸說吧。”
如果能說得了自己的父親,那小魚可是樂壞了。
許秋秋起身,拿起
從縣城裏邊買來的幾張報紙,把報紙卷成一個紙筒,兩個人就向小魚的家裏邊走去。
“秋秋,這兩天喜雲他們都問我,你什麽時候迴來?她們還想到你家裏去穿串兒呢,還有鄰居家的小芳也問我,你那裏穿串還用不用人了?可把她們幾個給急壞了,都盼著你迴來。”
“我這不是迴來了嗎?可是,我馬上就要考大學了,再說我要把方子賣出去,誰買了,就可以在鎮上自己幹燒烤。”
兩個人一邊說就一邊來到了小魚的家裏邊。
小魚媽在炕上做鞋,鞋底兒已經納完了。
“秋秋來了,快請坐。”
小魚媽向炕裏挪了個地兒,讓許秋秋坐下。
唐岐山看見小魚和許秋秋兩個進屋了,他也從外邊趕迴來。
許秋秋可是個稀客,大忙人,可不是誰家都隨便去的。
今天她難得有時間和小魚兩個一同到家裏邊坐一坐,所以唐岐山老兩口對許秋秋非常熱情。
他們知道許秋秋很要強,也喜歡小魚和她在一起交朋友。
“秋秋,你咋這麽有時間啊?”
唐岐山進到屋裏,就主動和許秋秋說話。
“唐叔,我是來和你說一件事兒的,我想讓小魚幹燒烤這個生意很簡單也很賺錢。”
小魚媽眼神轉動,一會兒看看唐岐山,一會兒看看許秋秋,她不敢做決定,這個家一向都是唐岐山說了算。
唐岐山坐下來,雙手握在一起,低頭沉思著。
“不是我不讓小魚幹,你說誰家的孩子賺了錢,爹媽哪有不高興的,可是現在這政策誰也說不好啊!說不定哪一天上邊查下來,我本身就是個當支書的,豈不是起了帶頭作用,這事兒可就大了,我寧可不去賺那錢,也不冒那風險。”
這就是唐岐山的想法。
“爸,你說的不對,秋秋說了,現在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國家支持自主創業,什麽什麽豬都能上天。”
“啥、啥玩意?豬還能上天。”
唐岐山一聽小魚說這話,氣的瞪了她一眼,如果不是許秋秋在,他一定會罵上幾句的。
“小魚,不是豬上天,是站在改革開放的風口上豬都能上樹。”
“對,是豬都能上樹。”
小魚雖然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但是她就覺得跟許秋秋幹,準沒有錯,別人都敢買方子,他憑什麽不敢?別人敢幹她憑什麽不敢幹?
難道就因為爸爸是村支書嗎?難道他能當一輩子的支書嗎?
竟然耽誤了一代人做生意!
“唐叔,這裏有張報紙是我從縣城裏拿過來的,你看看上麵國家的政策都明明白白的寫著呢,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在自主創業建公司什麽的,我們是偏遠的山村,自然就很落後,你還不知道外邊的消息吧?你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然真的就落後了。”
唐岐山半信半疑的接過許秋秋手裏邊的報紙看了看,鬥大的字,他還是認識幾個的,上麵有幾個字是:改革春風吹滿地。
難道政策真的變了,讓老百姓自主創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