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縣,兵營。


    李岩聽了武鼎的匯報,點頭道:“嗯,還不錯。至少他和你見麵了,說明還有繼續接觸的空間。”


    “將軍,”武鼎問道:“您到底想要讓田勇做什麽呀?”


    李岩隨意的說道:“讓他給我收拾幾個不聽話的官紳。”


    武鼎一愣,之後沉默下來,不再說話。


    李岩卻是繼續說道:“我跟他們要些糧食,用來安民養兵,他們卻是百般推拒。可是這次流賊圍城,他們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準備好了一千兩百石糧食。他們寧願把糧食給流賊,也不願意給我。嗬嗬,既然如此,那就讓流賊來收拾他們好了。”


    武鼎想了一下,說道:“要是得罪了那些官紳,田勇還能被招安嗎?”


    “這個你放心,”李岩說道:“招安的事情,我會負責的。就算是那些人的兒孫想反對,也沒有用。”


    “那卑職就放心了。”武鼎心裏一鬆,說道。


    對於李岩的謀劃,他也沒有什麽排斥的。現在這樣的亂世,正是他們武人翻身做主的好時機。要是李岩沒有這份狠戾,他倒是要懷疑李岩到底能走多遠了。


    李岩吩咐道:“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明天就先迴府城,等有事了,再叫你過來。”他不但算在近期和田勇有接觸了,他覺得這次還沒有把田勇打服。這個時候田勇是不會真心降服與他的,所以他也不打算浪費時間。


    “卑職告退。”武鼎拱手告辭。


    李岩等武鼎離開之後,就去了校場,去看看原來守軍的訓練。有了府城的霹靂手段,夏邑縣的官軍沒有敢表示不滿的。


    而且有了李岩連續大敗流賊的戰績,那些心理不滿意的軍兵也不敢離開部隊。但是他們不離開,李岩卻是不想留他們。他可不想讓這些害群之馬繼續禍害他的部隊,即便是維護治安的二線部隊,也必須要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老子是百總!不是小兵!”一個軍官大聲的吼道:“站在這裏做什麽?!你們想要幹什麽?!”


    李岩正好過來,負責訓練的王仁甫向李岩抱拳行禮。李岩擺擺手,直接吩咐道:“繼續。”


    王仁甫答應一聲,對手下命令道:“不服軍令!拖下去,打五軍棍!”


    那軍官不滿的吼道:“李將軍!你這是什麽訓練法門?!整天介就是呆站著,俺們是官軍,不是木頭樁子!”


    李岩沒有任何反應,還是麵無表情的看著。


    王仁甫手下的士兵上前,將那個軍官抓住。那軍官不滿李岩的漠視,怒吼一聲,突然甩開抓他的兩個士兵,向校閱台衝去。


    還沒有等他衝到校閱台的邊緣,在校閱台前的軍兵們就上前,六七杆長槍從不同的角度捅過來。他避開了其中的兩杆對他要害刺來的長槍,可是其他的攻擊他卻是再也無法躲避了。


    “啊~”的一聲慘叫,軍官被刺傷了四五處,痛苦的倒在地上。


    王仁甫看李岩沒有反應,於是命令道:“意圖對將軍不軌,即刻斬首!”


    “王八蛋!老子不服!”軍官忍著痛,大聲的喊著。


    一個士兵上前,在那軍官的鼻梁上狠狠的踢了一腳,那軍官就立刻暈了過去。接著幾個士兵將那軍官拖了出去。一會兒之後,一顆血淋淋的腦袋被拿了進來。


    王仁甫命令道:“掛起來!以儆效尤!”之後又對那兩個抓人脫手的士兵命令道:“由於你們兩個的失誤,差點兒造成一場意外。每人五記軍棍!”


    兩個士兵半跪抱拳,迴道:“是,屬下甘願受罰!”


    李岩看看恢複了秩序的校場,大聲的說道:“爾等既然已經是我的麾下,那就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要是依然自由散漫,不聽號令,我行我素,絕不輕饒!”


    校場上的官軍士兵們都抱拳,大聲迴應:“屬下謹遵將軍教誨!”


    李岩點點頭,對王仁甫吩咐道:“行了,你繼續訓練吧。一定要嚴格訓練,把他們的毛病都給治好了!”


    “屬下明白。”王仁甫答應著。


    李岩滿意的離開。這些官軍已經都比較聽話了,剛才那個死了的胡標是最刺頭的一個。這裏基本已經算是控製下來了,至於安置流民什麽的,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行。


    他已經派錢二帶著部隊去了永城,先把縣城控製下來。禹城則是讓李牟來管理,那裏已經開始了安置流民的工作。


    北京,中極殿。


    崇禎召見兵部尚書陳新甲。錦州被圍的情況已經傳迴來了,他現在十分憂心。要是錦州失陷的話,那防線就要後移到寧遠,甚至是山海關。那樣的話,北京豈不是****都要處在清軍的威脅之下?


    “錦州的事情,兵部有什麽辦法?”崇禎問道。


    陳新甲躬身迴道:“臣等商議,前線情況不明,有可憂慮之處,也有可計議的辦法。不過咱們這裏距離錦州畢竟千裏之遙,還是要派人與洪督師麵商為好。”


    崇禎想了一下,問道:“河南的流賊有什麽新消息?”


    “李自成躲避了起來,目前應該在豫西的山中。”陳新甲迴道:“張獻忠雖然在河南南部作亂,不過有左良玉負責追剿,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為害的。”


    崇禎總算是放心了一些,洪承疇的戰略是耗,把清國,還有朝鮮都統統耗倒,從而一勞永逸的解決北方大患。現在流賊的活動稍微收斂了一點兒,那要是論消耗的話,大明萬裏疆域,就算有些天災和流賊,也一定是能耗得過清國的。


    於是點頭道:“嗯,是持重某國之論。那就派人去與洪承疇商議吧。陳卿家以為,派誰人前去為好?”


    陳新甲裝作想了一下,迴道:“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為官清正,中正敢言,應當是合適的人選。”


    崇禎想了一會兒,似乎張若麒的確是不錯的人選。點頭道:“好,那就讓他去吧。要讓他和洪承疇商量好了之後,盡快把結果報迴來。”遼東集中了大明多半的邊軍精銳,不論如何,都是要盡快有一個明確的戰略,免得空費糧餉,虛耗時間。


    “臣遵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光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光芒並收藏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