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競爭者想要和馮家博弈的可能性較小,是因為馮家如果要約收購失敗,那麽馮家就隻擁有最開始買的5%汪氏公司股票。
馮家固然可以在商言商,控製m國的專利公司撤迴訴訟,進而獲得少許利益。
但馮家同樣也可以幹脆拋售那5%的股票,然後坐視汪氏公司破產。這種情況下,馮家雖然從資金角度講沒有利益最大化,但是綜合計算卻未必虧。因為馮家能通過展現殺雞駭猴的強硬手段,為馮家集團打一個廣告,獲得潛在的其他商業利益。
為了更準確地做出應對決策,馮家決定先弄清楚真則淨公司的真實想法。
如果是前者,馮家會告訴對方利弊,勸說對方放棄競爭收購。
如果是後者,馮家會威脅對方:馮家要約收購一旦失敗,將選擇玉石俱焚的方式。
所以馮家便向真則淨公司總經理趙高新發出邀請,希望雙方能夠就收購的事情坦率而充分地交換意見。
趙高新收到馮家的邀請後,立即向羅藝匯報。羅藝知道這個消息後,便指示趙高新接受馮家的邀請。
到了約定的時間,趙高新便前往約好的碼頭。
憑馮家在hk的勢力,很快就弄清楚了真則淨公司隻是一家皮包公司。而公司的總經理趙高新不是hk人。
根據很多信息綜合分析,可以得知趙高新應該隻是一名白手套。這也符合了馮家之前的猜測,金主可能來自內地,是對hk完全懵懂無知的暴發戶。
因為確信趙高新並非真正的幕後主使者,所以主持這件事的馮導學便決定對趙高新進行一下試探。
上了遊艇,穿著製服的工作人員禮貌而又堅決地用手持金屬探測儀對趙高新進行了檢查。
進入遊艇的會議室後,馮導學又對趙高新說:為了雙方能夠在交流意見時暢所欲言,希望趙高新把手機拿出來放進一個金屬箱子裏去。為表示誠意,馮導學率先掏出手機,將之放進能夠屏蔽信號的金屬箱子裏。
其實無論是上遊艇時使用手持金屬探測儀檢測,還是進入遊艇內部後倡議把手機放進屏蔽箱,都是對趙高新的試探,也是心理戰的一部分。
上遊艇時,用手持金屬探測儀對邀請的客人進行檢測,這便是暗示主方擁有更高的地位,對客人擁有一定的支配權。
雖然馮家是頂級豪門,按很多普通人潛移默化的認知,會認為這樣做沒什麽問題。但是對受邀而來的客人這樣做,其實不是很合適。
如果趙高新激烈反對,那麽就立即會有另一個人出現,嗬斥那個穿製度的工作人員說:趙高新是馮家邀請來的客人,怎麽能對貴客這樣雲雲。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件事99.99%應該會就這麽揭過。
而馮導學卻能從趙高新的強硬反應判斷出:趙高新背後的金主要麽實力強大,要麽對馮家擁有較強的敵意。
然而趙高新什麽反應都沒有,就像是機場過安檢時接受機場安保人員檢查一樣,表情毫無異樣。
再然後,馮導學率先將手機放進信號屏蔽箱,同樣是試探的一部分。
手機裏如果植入特殊程序,便可以在關機或待機狀態下自動轉換為通話狀態,在無振鈴、無屏幕顯示的情況下,將周圍的聲音發射出去,這時手機就成了竊聽器。所以談話的內容如果比較私密,那麽把手機放進屏蔽箱也無可厚非。
但是從公平角度考慮,場地是主人提供的,想安裝什麽竊聽器甚至攝像頭都可以。而且這種事也應該提前說明。等客人來了再說應該把手機放進屏蔽箱裏,也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如果趙高新對此提出異議,馮導學便以自己才剛剛工作不久,社會經驗不足為由道歉。
而趙高新聽到關於手機處置的提議後,其表情變化也能泄露很多東西。比如說如果趙高新表示不滿,那麽便可以分析出,趙高新對馮家有很強的戒備心理,思維也很敏捷等。
之前最高職務隻是小主管的趙高新,對商場上這些鬼蜮伎倆一無所知。
趙高新的原則隻有一個:羅藝說什麽就是什麽。
羅藝要趙高新去做汪氏公司競爭要約的事情,趙高新便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組建團隊。
羅藝派了一個人前來對競爭要約的事情把關,趙高新什麽都不問就老老實實配合,沒有一點被奪權的不快。
羅藝讓他接受馮家的邀請,聽聽馮家想說什麽,趙高新便來了。
當然,趙高新也不是全然的提線木偶。羅藝讓他做競爭要約的事情,所以趙高新還是對汪氏公司和馮家集團進行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趙高新知道馮家是頂級豪門。
一開始,服務人員用手持金屬探測儀對他進行檢測時,趙高新認為這是頂級豪門的規矩,沒產生任何想法。
之後馮導學提議把手機放進金屬屏蔽箱裏,而屏蔽箱就放在會議桌上,並不離開他的視線,所以趙高新也絲毫沒意識到其中有什麽問題。
然而趙高新淡然的反應卻令馮導學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
正常來說,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
過江龍既然敢招唿都不打就與頂級豪門掰手腕,那麽對方應該不懼怕馮家才對。所以,趙高新理應表現出生氣和不滿。然而趙高新一點異樣的表情都沒有。
但是由此推導出趙高新背後的金主後來聽說了馮家的威名,因此底氣不足,似乎也不太像。
兩次試探多少都帶點不尊重的味道。如此趙高新背後的金主聽說馮家的威名後,因而產生了懼意,那麽趙高新應該露出討好卑微的笑容。但,趙高新不卑不亢是怎麽迴事?
馮導學百思不得其解,隻好按原定計劃試探對方的確切想法。
“趙總,你應該知道我們馮家為什麽會向汪氏公司發起要約收購吧?”
馮導學故意露出靦腆的神情。
“那些坊間流傳的小道消息,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其潛台詞就是:事情真相基本就是那樣。
馮家固然可以在商言商,控製m國的專利公司撤迴訴訟,進而獲得少許利益。
但馮家同樣也可以幹脆拋售那5%的股票,然後坐視汪氏公司破產。這種情況下,馮家雖然從資金角度講沒有利益最大化,但是綜合計算卻未必虧。因為馮家能通過展現殺雞駭猴的強硬手段,為馮家集團打一個廣告,獲得潛在的其他商業利益。
為了更準確地做出應對決策,馮家決定先弄清楚真則淨公司的真實想法。
如果是前者,馮家會告訴對方利弊,勸說對方放棄競爭收購。
如果是後者,馮家會威脅對方:馮家要約收購一旦失敗,將選擇玉石俱焚的方式。
所以馮家便向真則淨公司總經理趙高新發出邀請,希望雙方能夠就收購的事情坦率而充分地交換意見。
趙高新收到馮家的邀請後,立即向羅藝匯報。羅藝知道這個消息後,便指示趙高新接受馮家的邀請。
到了約定的時間,趙高新便前往約好的碼頭。
憑馮家在hk的勢力,很快就弄清楚了真則淨公司隻是一家皮包公司。而公司的總經理趙高新不是hk人。
根據很多信息綜合分析,可以得知趙高新應該隻是一名白手套。這也符合了馮家之前的猜測,金主可能來自內地,是對hk完全懵懂無知的暴發戶。
因為確信趙高新並非真正的幕後主使者,所以主持這件事的馮導學便決定對趙高新進行一下試探。
上了遊艇,穿著製服的工作人員禮貌而又堅決地用手持金屬探測儀對趙高新進行了檢查。
進入遊艇的會議室後,馮導學又對趙高新說:為了雙方能夠在交流意見時暢所欲言,希望趙高新把手機拿出來放進一個金屬箱子裏去。為表示誠意,馮導學率先掏出手機,將之放進能夠屏蔽信號的金屬箱子裏。
其實無論是上遊艇時使用手持金屬探測儀檢測,還是進入遊艇內部後倡議把手機放進屏蔽箱,都是對趙高新的試探,也是心理戰的一部分。
上遊艇時,用手持金屬探測儀對邀請的客人進行檢測,這便是暗示主方擁有更高的地位,對客人擁有一定的支配權。
雖然馮家是頂級豪門,按很多普通人潛移默化的認知,會認為這樣做沒什麽問題。但是對受邀而來的客人這樣做,其實不是很合適。
如果趙高新激烈反對,那麽就立即會有另一個人出現,嗬斥那個穿製度的工作人員說:趙高新是馮家邀請來的客人,怎麽能對貴客這樣雲雲。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件事99.99%應該會就這麽揭過。
而馮導學卻能從趙高新的強硬反應判斷出:趙高新背後的金主要麽實力強大,要麽對馮家擁有較強的敵意。
然而趙高新什麽反應都沒有,就像是機場過安檢時接受機場安保人員檢查一樣,表情毫無異樣。
再然後,馮導學率先將手機放進信號屏蔽箱,同樣是試探的一部分。
手機裏如果植入特殊程序,便可以在關機或待機狀態下自動轉換為通話狀態,在無振鈴、無屏幕顯示的情況下,將周圍的聲音發射出去,這時手機就成了竊聽器。所以談話的內容如果比較私密,那麽把手機放進屏蔽箱也無可厚非。
但是從公平角度考慮,場地是主人提供的,想安裝什麽竊聽器甚至攝像頭都可以。而且這種事也應該提前說明。等客人來了再說應該把手機放進屏蔽箱裏,也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如果趙高新對此提出異議,馮導學便以自己才剛剛工作不久,社會經驗不足為由道歉。
而趙高新聽到關於手機處置的提議後,其表情變化也能泄露很多東西。比如說如果趙高新表示不滿,那麽便可以分析出,趙高新對馮家有很強的戒備心理,思維也很敏捷等。
之前最高職務隻是小主管的趙高新,對商場上這些鬼蜮伎倆一無所知。
趙高新的原則隻有一個:羅藝說什麽就是什麽。
羅藝要趙高新去做汪氏公司競爭要約的事情,趙高新便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組建團隊。
羅藝派了一個人前來對競爭要約的事情把關,趙高新什麽都不問就老老實實配合,沒有一點被奪權的不快。
羅藝讓他接受馮家的邀請,聽聽馮家想說什麽,趙高新便來了。
當然,趙高新也不是全然的提線木偶。羅藝讓他做競爭要約的事情,所以趙高新還是對汪氏公司和馮家集團進行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趙高新知道馮家是頂級豪門。
一開始,服務人員用手持金屬探測儀對他進行檢測時,趙高新認為這是頂級豪門的規矩,沒產生任何想法。
之後馮導學提議把手機放進金屬屏蔽箱裏,而屏蔽箱就放在會議桌上,並不離開他的視線,所以趙高新也絲毫沒意識到其中有什麽問題。
然而趙高新淡然的反應卻令馮導學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
正常來說,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
過江龍既然敢招唿都不打就與頂級豪門掰手腕,那麽對方應該不懼怕馮家才對。所以,趙高新理應表現出生氣和不滿。然而趙高新一點異樣的表情都沒有。
但是由此推導出趙高新背後的金主後來聽說了馮家的威名,因此底氣不足,似乎也不太像。
兩次試探多少都帶點不尊重的味道。如此趙高新背後的金主聽說馮家的威名後,因而產生了懼意,那麽趙高新應該露出討好卑微的笑容。但,趙高新不卑不亢是怎麽迴事?
馮導學百思不得其解,隻好按原定計劃試探對方的確切想法。
“趙總,你應該知道我們馮家為什麽會向汪氏公司發起要約收購吧?”
馮導學故意露出靦腆的神情。
“那些坊間流傳的小道消息,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其潛台詞就是:事情真相基本就是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