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隻有五名擲彈兵?
既然土製手榴彈的威力小,幹嘛不密集投擲?一次扔幾十上百顆,那樣威力不就大了?
然而獸人已經衝到了距離圍牆三十米的範圍內,羅藝沒功夫詢問關亞軍,隻能把心思放在戰鬥上。
這次關亞軍沒等獸人衝到圍牆邊上再使用擲彈兵,而是命令弓箭手自由射擊後,旋即便指揮擲彈兵“點火”,然後命令他們“扔”。
還是和第一次一樣的巨響,也同樣炸傷了一些獸人。然而這一次獸人們不再發愣,而是繼續衝鋒。
獸人確實悍勇。扛著撞木的獸人哪怕被彈片炸傷,也堅持著不肯倒下,直到被旁邊的獸人接替。
在大盾的掩護下,撞木頑強地朝著圍牆逼近,終於陸陸續續抵達了攻擊位置。
在土製手榴彈、弓箭以及標槍的嚴重幹擾下,負責扛著撞木撞擊的獸人們死傷慘重,撞木撞擊圍牆也偶爾會出現暫時中斷的情況。但,獸人士兵卻前仆後繼,以至於圍牆沒堅持多長時間,就出現了嚴重損毀。
第一個豁口出現了,然後越來越大。
待到豁口處被擴大到四五個獸人能夠並身進出時,那個位置的獸人不再繼續用撞木撞擊,然後獸人士兵們從缺口處洶湧而入。
羅藝當仁不讓地衝過去,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堵住了缺口。
然而,第二個豁口又出現了,接著是第三個,第四個……
領民們勇敢地在缺口處與獸人們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然而雙方戰力的差距實在太過懸殊,因此領民的傷亡急驟增加。
這時便可以看出來,領民們對自由和財富的渴望,並不像對宗教狂熱對信念狂熱,明知必死也絲毫不會動搖。
領民們也許打順風戰時能夠踴躍爭先,打僵持戰時也能咬牙堅持。然而進行絞肉機式的殘酷戰鬥時,領民們的勇氣便在慘重傷亡的影響下,猶如烈日下的冰塊一樣逐漸縮小、消失了。
見狀,羅藝大喝下令全軍退入城堡。
領民們如釋重負開始撤退。
羅藝且戰且退,掩護著身邊的領民緩緩退到了城堡大門位置。這時大門還留著能夠容納一個人進出的縫隙,隻等著羅藝一進去,就會趕緊關閉大門,將門閂閂上。
由於門是非常厚實且堅硬的實木,而門閂的一頭可以插進石牆裏,所以門一旦關上,外麵即便用撞木也很難撞開。門裏麵的領民都焦急地等待著羅藝進去,那樣他們關上大門後就會感覺安全。
然而站在門口的羅藝卻遲疑了,明明有機會退入城堡卻並不撤退。結果,城堡裏麵的領民不由得大聲哀求起來。
羅藝不進入城堡,他們就不敢關門——把領主扔在滿是敵人的城堡之外,他們怎麽敢?
可是不關門,他們又心驚膽戰,嚇得受不了。所以他們隻好向羅藝苦苦哀求,求他快點進入城堡。
然而令門口領民費解的是:羅藝大吼一聲“關門”,然後不退反進衝進了敵群。
……
所有的戰術行動中,撤退應該是實施起來難度最大的。
哪怕是未交戰時部隊實施戰術撤退,也存在因為風吹草動或敵軍試探性突擊而潰敗的可能。
至於說混戰中想要順利地和敵方脫離接觸,除非敵方也有同樣的意願,否則就是癡心妄想。
所以,雖然羅藝下令後一部分領民成功撤迴到城堡中,卻還有一些領民卻遭受著獸人兇猛的攻擊,根本無法擺脫敵人。
當羅藝退到城堡大門處時,仍然有領民在堅持抵抗。但由於戰力的差距,不時有領民受傷乃至倒下,戰場上人類的慘叫聲連綿不絕。
羅藝在大門口猶豫著沒有進入城堡,是因為他在想一個問題:難道任由城堡外還活著的領民被一個個殺死?
孔子那句“君子遠庖廚”實在是太有道理了。
哪怕一場戰役下來死傷成千上萬,遠離現場的將軍也能從容下達軍令。但是要此人親自動手殺掉一個違反軍紀的屬下,聽著哀嚎悲鳴,看著血淋淋的場麵,他卻很可能會心懷不忍,甚至產生不適感。
被落在城堡外麵的領民雖然是被獸人屠戮,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總之羅藝的感覺非常不好受。
如果羅藝無能為力,他自然會趕緊退入城堡,以待將來有機會再給死難的領民報仇。但問題是,羅藝的戰力超強,未必不能拯救那些被獸人包圍的領民。
而羅藝之所以猶豫,則是因為他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羅藝不是百戰餘生的老兵,但他對戰鬥的經驗和理解卻已經遠超百戰餘生的老兵。
上次薅完羊毛後,羅藝的格鬥技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獸人有三百多人,如果不計生死地纏上他拚命攻擊,羅藝也有可能戰死沙場——他諮詢過係統,係統說戰鬥中不能乘坐飛碟,所以都不能通過bug保命。
所以羅藝聽著被圍困領民發出淒慘的求救聲,挪不動腳退入城堡。可是想到去解救領民卻又有可能把自己陷入危險,羅藝又邁不動腿。真是進退兩難。
然而戰場上實在沒時間多想,羅藝又畢竟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所以最後他大吼一聲“關門”,然後咬著牙,義無反顧地衝進了敵群。
其實很多事很難分辨對錯,和成王敗寇的道理一樣。比如說羅藝的這個決定,成功了就會被人稱讚為仁義無雙,失敗了就逃不過被諷刺為婦人之仁。
羅藝猛烈地揮舞著手半劍,朝著幾個拚死抵抗的領民衝過去。
手半劍是出現在十五世紀的主流武器,並一直統治中世紀戰場直到中世紀結束。而手半劍退出曆史舞台,並非是被更先進的劍所取代,而是因為火槍技術的日益成熟,使得冷兵器全體鞠躬謝幕。
手半劍能突刺,能劈砍、斬擊,既可以雙手使用也可以配合著盾牌發揮作用。在羅藝的手中,手半劍時而輕盈如同羽毛,軌跡飄忽不定間突然閃電般劃過敵人的咽喉;時而又猶如重斧,迅猛的斬擊能夠在斫斷敵人的長矛後,再順勢削掉敵人的半個頭顱。
羅藝衝破敵人的阻擾後救下了三個領民,沒功夫喘氣就高喊著“保護我的後麵”,然後便又朝著下一處還在抵抗的領民衝過去。
羅藝在敵群中來迴反複衝殺,直到再也聽不到領民的唿救聲。
他匆匆觀察,發現除了自己身邊的十多個人外,戰場上已經沒有其他還能站立的領民了。
現在的問題是,他又迴到了圍牆邊上,怎麽撤迴城堡?
既然土製手榴彈的威力小,幹嘛不密集投擲?一次扔幾十上百顆,那樣威力不就大了?
然而獸人已經衝到了距離圍牆三十米的範圍內,羅藝沒功夫詢問關亞軍,隻能把心思放在戰鬥上。
這次關亞軍沒等獸人衝到圍牆邊上再使用擲彈兵,而是命令弓箭手自由射擊後,旋即便指揮擲彈兵“點火”,然後命令他們“扔”。
還是和第一次一樣的巨響,也同樣炸傷了一些獸人。然而這一次獸人們不再發愣,而是繼續衝鋒。
獸人確實悍勇。扛著撞木的獸人哪怕被彈片炸傷,也堅持著不肯倒下,直到被旁邊的獸人接替。
在大盾的掩護下,撞木頑強地朝著圍牆逼近,終於陸陸續續抵達了攻擊位置。
在土製手榴彈、弓箭以及標槍的嚴重幹擾下,負責扛著撞木撞擊的獸人們死傷慘重,撞木撞擊圍牆也偶爾會出現暫時中斷的情況。但,獸人士兵卻前仆後繼,以至於圍牆沒堅持多長時間,就出現了嚴重損毀。
第一個豁口出現了,然後越來越大。
待到豁口處被擴大到四五個獸人能夠並身進出時,那個位置的獸人不再繼續用撞木撞擊,然後獸人士兵們從缺口處洶湧而入。
羅藝當仁不讓地衝過去,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堵住了缺口。
然而,第二個豁口又出現了,接著是第三個,第四個……
領民們勇敢地在缺口處與獸人們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然而雙方戰力的差距實在太過懸殊,因此領民的傷亡急驟增加。
這時便可以看出來,領民們對自由和財富的渴望,並不像對宗教狂熱對信念狂熱,明知必死也絲毫不會動搖。
領民們也許打順風戰時能夠踴躍爭先,打僵持戰時也能咬牙堅持。然而進行絞肉機式的殘酷戰鬥時,領民們的勇氣便在慘重傷亡的影響下,猶如烈日下的冰塊一樣逐漸縮小、消失了。
見狀,羅藝大喝下令全軍退入城堡。
領民們如釋重負開始撤退。
羅藝且戰且退,掩護著身邊的領民緩緩退到了城堡大門位置。這時大門還留著能夠容納一個人進出的縫隙,隻等著羅藝一進去,就會趕緊關閉大門,將門閂閂上。
由於門是非常厚實且堅硬的實木,而門閂的一頭可以插進石牆裏,所以門一旦關上,外麵即便用撞木也很難撞開。門裏麵的領民都焦急地等待著羅藝進去,那樣他們關上大門後就會感覺安全。
然而站在門口的羅藝卻遲疑了,明明有機會退入城堡卻並不撤退。結果,城堡裏麵的領民不由得大聲哀求起來。
羅藝不進入城堡,他們就不敢關門——把領主扔在滿是敵人的城堡之外,他們怎麽敢?
可是不關門,他們又心驚膽戰,嚇得受不了。所以他們隻好向羅藝苦苦哀求,求他快點進入城堡。
然而令門口領民費解的是:羅藝大吼一聲“關門”,然後不退反進衝進了敵群。
……
所有的戰術行動中,撤退應該是實施起來難度最大的。
哪怕是未交戰時部隊實施戰術撤退,也存在因為風吹草動或敵軍試探性突擊而潰敗的可能。
至於說混戰中想要順利地和敵方脫離接觸,除非敵方也有同樣的意願,否則就是癡心妄想。
所以,雖然羅藝下令後一部分領民成功撤迴到城堡中,卻還有一些領民卻遭受著獸人兇猛的攻擊,根本無法擺脫敵人。
當羅藝退到城堡大門處時,仍然有領民在堅持抵抗。但由於戰力的差距,不時有領民受傷乃至倒下,戰場上人類的慘叫聲連綿不絕。
羅藝在大門口猶豫著沒有進入城堡,是因為他在想一個問題:難道任由城堡外還活著的領民被一個個殺死?
孔子那句“君子遠庖廚”實在是太有道理了。
哪怕一場戰役下來死傷成千上萬,遠離現場的將軍也能從容下達軍令。但是要此人親自動手殺掉一個違反軍紀的屬下,聽著哀嚎悲鳴,看著血淋淋的場麵,他卻很可能會心懷不忍,甚至產生不適感。
被落在城堡外麵的領民雖然是被獸人屠戮,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總之羅藝的感覺非常不好受。
如果羅藝無能為力,他自然會趕緊退入城堡,以待將來有機會再給死難的領民報仇。但問題是,羅藝的戰力超強,未必不能拯救那些被獸人包圍的領民。
而羅藝之所以猶豫,則是因為他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羅藝不是百戰餘生的老兵,但他對戰鬥的經驗和理解卻已經遠超百戰餘生的老兵。
上次薅完羊毛後,羅藝的格鬥技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獸人有三百多人,如果不計生死地纏上他拚命攻擊,羅藝也有可能戰死沙場——他諮詢過係統,係統說戰鬥中不能乘坐飛碟,所以都不能通過bug保命。
所以羅藝聽著被圍困領民發出淒慘的求救聲,挪不動腳退入城堡。可是想到去解救領民卻又有可能把自己陷入危險,羅藝又邁不動腿。真是進退兩難。
然而戰場上實在沒時間多想,羅藝又畢竟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所以最後他大吼一聲“關門”,然後咬著牙,義無反顧地衝進了敵群。
其實很多事很難分辨對錯,和成王敗寇的道理一樣。比如說羅藝的這個決定,成功了就會被人稱讚為仁義無雙,失敗了就逃不過被諷刺為婦人之仁。
羅藝猛烈地揮舞著手半劍,朝著幾個拚死抵抗的領民衝過去。
手半劍是出現在十五世紀的主流武器,並一直統治中世紀戰場直到中世紀結束。而手半劍退出曆史舞台,並非是被更先進的劍所取代,而是因為火槍技術的日益成熟,使得冷兵器全體鞠躬謝幕。
手半劍能突刺,能劈砍、斬擊,既可以雙手使用也可以配合著盾牌發揮作用。在羅藝的手中,手半劍時而輕盈如同羽毛,軌跡飄忽不定間突然閃電般劃過敵人的咽喉;時而又猶如重斧,迅猛的斬擊能夠在斫斷敵人的長矛後,再順勢削掉敵人的半個頭顱。
羅藝衝破敵人的阻擾後救下了三個領民,沒功夫喘氣就高喊著“保護我的後麵”,然後便又朝著下一處還在抵抗的領民衝過去。
羅藝在敵群中來迴反複衝殺,直到再也聽不到領民的唿救聲。
他匆匆觀察,發現除了自己身邊的十多個人外,戰場上已經沒有其他還能站立的領民了。
現在的問題是,他又迴到了圍牆邊上,怎麽撤迴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