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都笑了,於七笑著說:“如果此前我不知道大師曾經救過董樵賢弟一命,而你們二人從此便成了知己好友。隻今日這一見,還以為你二人是前世的冤家呢,竟然這般鬥嘴。不要站在街上說話了,大和尚一路風塵的趕來,我們理應為大和尚和眾位義士洗塵才是,隻是不知大和尚和眾位義士是否忌酒?”
僧常說:“貧僧與眾位師弟都不可飲酒,不過還是要多謝七爺的美意。”於七說:“也好,那就先請眾位師傅用些齋飯,大和尚就一同與我們入席吧,自然也有齋飯和好茶奉上。”
僧常及眾武僧都稱了句佛號,僧常便隨著於七等人進入了大堂。此時酒宴已經齊備,眾人便紛紛入座。於七坐在正首,再分左右依次是王倫、僧常、董樵、張振剛、徐海門徐耀門兄弟、李家兄弟等等,於九於十以及邢小泉沒有入席,而是負責城防警戒。
僧常和尚將要入席,一旁有軍兵過來要接過他的禪杖,想要幫他把禪杖立到兵器架上。那軍兵也是個壯漢,又是跟隨於七日久了的,也是很有些身手,可接過了僧常的那一把禪杖,沒走出幾步便又放下,待喘勻了幾口氣,調整了一下姿勢,才好不容易將禪杖抬到了兵器架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禪杖擺放停當。
這柄禪杖對那個軍兵來說,更像個一塊大磨盤,能抬著走已然是極限了,誰要是能拿著這樣的禪杖作為兵器,那必定是天生神力了。而這樣的神力,偏偏出自於一個不吃葷腥的和尚,就更是難得了。
當一眾好漢終於都知道這僧常和尚的來曆後,眼神中原本的敬重又都增添了幾分。王倫代表大家說道:“久聞寧海洲昆崳山的叢林之中,有一脈少林的僧眾,嘉靖年間便來到了沿海為大明抗倭。為了聖朝的海防,日後更是留駐於沿海數十年。此等宏願,真叫人感佩呀。”
僧常答道:“當年大明各地來到沿海抗倭的僧道,何止數千,可惜貧僧是後來人,並沒有參與過此等盛事。”王倫說:“大和尚與當年的那些大德,也是一脈相承,雖未遇到倭寇為亂,然則今日之外患,更甚於當年之倭亂。”
僧常說道:“當年的倭寇,實乃外患,他們也都隻為殺人越貨。而今日的滿州與倭寇不同,他們也是我華夏苗裔,入主中原後,亦有經邦濟世之心。貧僧看來,今日之滿州,他日必也會如同當年的鮮卑那樣,與我漢家再難分彼此。”
王倫問到:“那麽大和尚今日所為何來?”僧常說:“今日和尚來此,是為了止戈為武,想依靠自己和眾人的抗爭,讓清廷為善去惡,放下屠刀,重修仁政。”王倫又問道:“想要清廷為善去惡,靠的是三藏真經嗎?”
僧常說:“非也,至少貧僧依靠的也是戒刀和禪杖。”王倫問:“大和尚打死了他們,他們還怎麽為善去惡?”
僧常答道:“殺了該死的,讓活著的人學會為善去惡,如此這般才能給更多良人一條生路,好過眼看惡人橫行爛殺,而和尚們卻隻知念經念佛。雖然如此一來,和尚也免不了墮入輪迴,然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天道無情、眾生皆苦,紅塵六欲、我甘沉浮!”
僧常的一席話,說的所有人都肅然起身,人人都對這個誓做大願地藏王菩薩第二的大和尚深施一禮。於七慨然道:“真的好生令人敬佩,大和尚為眾生解脫,離苦得樂,不惜發下大願弘誓,這便是大慈悲、大犧牲,於七這廂有禮了。”
英雄好漢如今已濟濟一堂,然而於七的英雄帖也並非所有英雄都肯買賬,例如多年前便早以學成自立的幾個同門師弟,他們和於七即有同門之宜,離棲霞縣又近在咫尺,如能像其他大多數同門一樣來到棲霞縣或是去鋸齒牙山找到師傅胡登選,應該都是一件美事。
可是於七居然一直沒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於七本想不去管他,畢竟人各有誌,可所有人中恰恰是這幾位多年的同門,最不應該對大師兄於七的英雄帖視而不見。又因為路不算遠,所以這一日,於七打算親自前往,一探究竟。
於七首先來到了棲霞縣郊的一個大戶門前,這裏的郝家兄弟三人都曾拜在於家武官,滄州武學大家胡登選的門下。往日裏,於七到來,郝家必會熱情迎接和款待一番。然而今日,迎接於七的隻有門口一條汪汪叫的土狗。
於七並未下馬,畢竟今日能來,隻為印證,不為其他。“郝家兄弟在嗎?唐家泊於七路過此地,特來問候一聲!”良久,一旁的小門終於被打開,裏麵走出三個人,手裏各拿著一杆槍。三杆槍的槍尖兒雖然沒有指向於七,然而那明晃晃的卻刺著於七的眼。
三人站成了一個半月形,將於七圍在中間,當中一個開口道:“大師兄今日到訪,未能遠迎,望海涵。”於七看到郝家人是這般的遠迎法兒,就已經不必再問什麽了,更不需要再進門了。他對郝家兄弟說:“帖子都收到了是吧,沒別的,今日前來隻為看一看三位師弟,愚兄還有別的事,既然見到了人,便要繼續趕路了。”
郝家兄弟見於七要走,方才說道:“大師兄遞來的帖子確已收到,然而若要師弟們前往棲霞為師兄助拳,師兄還需做一件事。”
於七卻有些好奇,因為自打郝家兄弟學成武藝離開武館以後,和於七的交往最是頻繁,逢年過節禮物不斷往來,郝家三兄弟沒日沒夜的隨時都可去於家討到酒飯的招待,還一定是於七出來親自相陪,有什麽事情於七不會毫無條件的幫助他們?
多年的至交今日卻要於七答應一個條件,於七到是無所謂他們到底幫還是不幫,隻是很想知道他們需要的是什麽條件。
僧常說:“貧僧與眾位師弟都不可飲酒,不過還是要多謝七爺的美意。”於七說:“也好,那就先請眾位師傅用些齋飯,大和尚就一同與我們入席吧,自然也有齋飯和好茶奉上。”
僧常及眾武僧都稱了句佛號,僧常便隨著於七等人進入了大堂。此時酒宴已經齊備,眾人便紛紛入座。於七坐在正首,再分左右依次是王倫、僧常、董樵、張振剛、徐海門徐耀門兄弟、李家兄弟等等,於九於十以及邢小泉沒有入席,而是負責城防警戒。
僧常和尚將要入席,一旁有軍兵過來要接過他的禪杖,想要幫他把禪杖立到兵器架上。那軍兵也是個壯漢,又是跟隨於七日久了的,也是很有些身手,可接過了僧常的那一把禪杖,沒走出幾步便又放下,待喘勻了幾口氣,調整了一下姿勢,才好不容易將禪杖抬到了兵器架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禪杖擺放停當。
這柄禪杖對那個軍兵來說,更像個一塊大磨盤,能抬著走已然是極限了,誰要是能拿著這樣的禪杖作為兵器,那必定是天生神力了。而這樣的神力,偏偏出自於一個不吃葷腥的和尚,就更是難得了。
當一眾好漢終於都知道這僧常和尚的來曆後,眼神中原本的敬重又都增添了幾分。王倫代表大家說道:“久聞寧海洲昆崳山的叢林之中,有一脈少林的僧眾,嘉靖年間便來到了沿海為大明抗倭。為了聖朝的海防,日後更是留駐於沿海數十年。此等宏願,真叫人感佩呀。”
僧常答道:“當年大明各地來到沿海抗倭的僧道,何止數千,可惜貧僧是後來人,並沒有參與過此等盛事。”王倫說:“大和尚與當年的那些大德,也是一脈相承,雖未遇到倭寇為亂,然則今日之外患,更甚於當年之倭亂。”
僧常說道:“當年的倭寇,實乃外患,他們也都隻為殺人越貨。而今日的滿州與倭寇不同,他們也是我華夏苗裔,入主中原後,亦有經邦濟世之心。貧僧看來,今日之滿州,他日必也會如同當年的鮮卑那樣,與我漢家再難分彼此。”
王倫問到:“那麽大和尚今日所為何來?”僧常說:“今日和尚來此,是為了止戈為武,想依靠自己和眾人的抗爭,讓清廷為善去惡,放下屠刀,重修仁政。”王倫又問道:“想要清廷為善去惡,靠的是三藏真經嗎?”
僧常說:“非也,至少貧僧依靠的也是戒刀和禪杖。”王倫問:“大和尚打死了他們,他們還怎麽為善去惡?”
僧常答道:“殺了該死的,讓活著的人學會為善去惡,如此這般才能給更多良人一條生路,好過眼看惡人橫行爛殺,而和尚們卻隻知念經念佛。雖然如此一來,和尚也免不了墮入輪迴,然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天道無情、眾生皆苦,紅塵六欲、我甘沉浮!”
僧常的一席話,說的所有人都肅然起身,人人都對這個誓做大願地藏王菩薩第二的大和尚深施一禮。於七慨然道:“真的好生令人敬佩,大和尚為眾生解脫,離苦得樂,不惜發下大願弘誓,這便是大慈悲、大犧牲,於七這廂有禮了。”
英雄好漢如今已濟濟一堂,然而於七的英雄帖也並非所有英雄都肯買賬,例如多年前便早以學成自立的幾個同門師弟,他們和於七即有同門之宜,離棲霞縣又近在咫尺,如能像其他大多數同門一樣來到棲霞縣或是去鋸齒牙山找到師傅胡登選,應該都是一件美事。
可是於七居然一直沒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於七本想不去管他,畢竟人各有誌,可所有人中恰恰是這幾位多年的同門,最不應該對大師兄於七的英雄帖視而不見。又因為路不算遠,所以這一日,於七打算親自前往,一探究竟。
於七首先來到了棲霞縣郊的一個大戶門前,這裏的郝家兄弟三人都曾拜在於家武官,滄州武學大家胡登選的門下。往日裏,於七到來,郝家必會熱情迎接和款待一番。然而今日,迎接於七的隻有門口一條汪汪叫的土狗。
於七並未下馬,畢竟今日能來,隻為印證,不為其他。“郝家兄弟在嗎?唐家泊於七路過此地,特來問候一聲!”良久,一旁的小門終於被打開,裏麵走出三個人,手裏各拿著一杆槍。三杆槍的槍尖兒雖然沒有指向於七,然而那明晃晃的卻刺著於七的眼。
三人站成了一個半月形,將於七圍在中間,當中一個開口道:“大師兄今日到訪,未能遠迎,望海涵。”於七看到郝家人是這般的遠迎法兒,就已經不必再問什麽了,更不需要再進門了。他對郝家兄弟說:“帖子都收到了是吧,沒別的,今日前來隻為看一看三位師弟,愚兄還有別的事,既然見到了人,便要繼續趕路了。”
郝家兄弟見於七要走,方才說道:“大師兄遞來的帖子確已收到,然而若要師弟們前往棲霞為師兄助拳,師兄還需做一件事。”
於七卻有些好奇,因為自打郝家兄弟學成武藝離開武館以後,和於七的交往最是頻繁,逢年過節禮物不斷往來,郝家三兄弟沒日沒夜的隨時都可去於家討到酒飯的招待,還一定是於七出來親自相陪,有什麽事情於七不會毫無條件的幫助他們?
多年的至交今日卻要於七答應一個條件,於七到是無所謂他們到底幫還是不幫,隻是很想知道他們需要的是什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