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知道,孫可望同樣也清楚,如果在馬祥麟人生中的最後一戰,襄陽保衛戰中,若是馬祥麟自己想要棄城突圍,別說五十萬大西軍,就是十萬八旗鐵騎也根本不可能攔得住他。


    當年渾河大戰,馬祥麟與三千石柱軍被傾巢而出的十萬八旗軍包圍,祥驎公被飛矢射瞎了一隻眼睛,重傷之下照樣能殺出了一條血路。


    十萬八旗軍都奈何不了祥驎公,張獻忠那群烏合之眾,又怎能困得住一隻麒麟獸呢?


    而孤守襄陽的馬祥麟,麵對五十萬大西軍,守城數月,就是不肯突圍。


    在城破殉國之前,他寫給了秦良玉一封絕筆,信中說:“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


    而秦良玉在給自己獨生子的迴信中隻有一句話,共五個字:“好!好!真吾兒!”


    也許這五個字是秦良玉用滴血的眼淚寫的吧?


    秦良玉槍尖抖也不抖地指著孫可望的鼻子,眸光古井無波,聲音蒼涼如洪鍾大呂:


    “執幹戈以衛社稷,這是我秦家的組訓;‘馬革裹屍’這句成語,便是出自我夫家的先祖忠顯佑順王,伏波將軍馬援的典故。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忠君報國、忍辱負重。


    我馬家的先祖,自先秦至今,隻有趙奢、馬援、馬超、我亡夫馬千乘和我兒祥麟這樣的最勇猛最無畏的戰將。


    絕沒有出現過一個出賣國家,臨陣脫逃的叛徒和懦夫,你說你不懂我兒當年為什麽不肯突圍,那是你這樣人,根本不配懂得。”


    秦良玉為何說趙奢是她丈夫馬千乘和兒子馬祥麟的先祖呢?趙奢不是姓趙嗎,又不姓馬。


    趙奢,趙國名將,也是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八大名將之一,與吳起、孫臏、田忌、廉頗齊名。


    位列唐朝追封的古代六十四名將之一;位列宋代追封的古代七十二名將之一,兩千年來一直配享曆代皇朝的祭祀大典。


    秦趙的閼與之戰中,趙奢僅以一萬趙軍大破秦軍主力,其用兵之法自成一家,智謀不讓白起,勇悍比肩樂毅。


    始皇掃六國,趙國滅,趙奢後人擔心秦人報複,隱居避難,因趙奢的封號為馬服君,趙氏一門便從此改姓為馬。


    這便是趙奢後人姓馬而不姓趙的由來。


    而到了後漢複興,光武帝劉秀麾下雲台二十八將,不過其中並沒有馬援。


    不過這並不是因為為後漢天下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的馬伏波不夠資格。


    這其中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馬伏波的功勳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中絕大多數人之上,而他麾下的勇將和門徒,比之雲台二十八將麾下勇將和徒眾的總和幾乎還要多。


    馬援的影響力讓漢家天子頗為憂心。


    連馬援的副將馬武都位列二十八將之列,馬援當然夠資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還有便也是帝王心術。


    光武帝晚年刻意打壓馬援,因為他最看重馬援和馬家,想通過自己打壓,而到了兒子明帝時期在任用馬家後人。


    而雲台二十八將並非光武帝評定的,而是他的兒子明帝劉莊。


    不過要問明帝劉莊因何也沒有讓馬援入列雲台,這便是因為另一個因素。


    因為明帝評定的雲台二十八將裏,不包括外戚。


    而明帝的正宮皇後,便是馬援的小女兒,後漢的一代賢後,漢章帝的養母明德馬皇後。


    馬家在漢代除了伏波將軍馬援之外,還有三國時期的五虎將之一馬超,這些名字早已盡人皆知,根本無需贅述了。


    麵對秦良玉咄咄逼人,說他這樣的亂臣賊子根本不配懂得馬祥麟為什麽執意赴死,孫可望自嘲一笑。


    “大都督說的是,我孫可望是不配,大都督今日來我陣前興師問罪,是不是還要證明因你馬家先祖的事跡而出現的另一個詞匯,‘老當益壯’啊?


    大都督年紀不小了,而似乎火氣更大,真的讓小子有些誠惶誠恐了。”


    從孫可望的言辭能看得出,他已有些惱火,秦良玉卻是麵無表情地哼聲道:


    “哼,老當益壯是嗎?本督倒是不敢當了,本督於二十六歲那年,第一次領兵平定播州楊應龍之亂。


    與我亡夫兩人兩騎,連破楊應龍的五道營陣五千叛軍,萬軍之中,砍下叛軍數員大將的首級,而後率五百軍卒追擊,將五千叛軍全部擊滅。


    天朝八路大軍平了楊應龍之反,本督與亡夫功居川南路第一。


    從那第一戰開始,至今以四十餘載。


    本督打了一輩子仗,似乎也感覺現在已經老了,隻是很少從他人口中聽到說本督已經老了。


    本督年已古稀都未曾嚐試一敗,確實也有些好奇打敗仗的滋味,不如你小子這便試試,看能否打敗本督的一萬白杆兵?”


    秦良玉可不是吹牛啊,數十年中,白杆兵經曆過一場戰敗,那場戰役是崇禎十二年,張獻忠第三次入川,三萬白杆兵一戰便損失了九成。


    隻是這場戰役,白杆兵不是秦良玉在指揮,而是時任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楊嗣昌以及四川巡撫邵潔春。


    在女軍神戎馬五十年中,她親身經曆和指揮的戰役中,若說唯一一次慘痛的損失,便是三千白杆兵麵對十萬滿八旗的渾河之戰。


    那一戰,包括白杆兵的兩支友軍在內,明軍參戰的人馬也不足一萬,卻是在對十倍於己的敵人展開進攻。


    雖然最後白杆兵退了,可此戰哪怕在清人寫下的史料中也沒有說秦良玉敗了。


    因為渾河大戰,白杆兵折損千餘,卻是和擊滅了八旗精銳過萬。


    “孫可望,你想說本督老了,可別忘了數年前,張獻忠和羅汝才也這麽說過。


    雖然崇禎七年的夔州之戰,本督率兵趕到救援夔州,張獻忠因此落荒而逃,卻被我與我兒祥驎設下口袋陣,來了個前後夾擊。


    你大西軍隻此一戰便被本督和我兒祥驎殺掉了半數,從而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怪隻怪本督從來都是兵力不足,未能一戰將你們大西軍全殲,否則哪會等朝廷的招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漄行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漄行知並收藏殘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