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修行人,自己覺得修得還不錯,但怎麽就是覺得有點壓不住心中的火氣,真正發火的時候還是會發火。


    所以眼看耳聽的學習,和知識固化到現實當中的學習,是兩迴事。我曾經講的五毒四心裏麵,很多人都說我不是沒有去學,隻是當時就覺得是聽懂了,但後來好像一到發生關鍵事情的時候又給忘了,你之所以不行是沒有去:刻意練習。


    五毒四心裏麵,就先以貪和嗔為主,這天地至深的道理,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但是你學了之後為啥應用不上呢?


    這是因為你沒有把道理固化在你的身上,所以你這麽學個一萬年,最後也隻會像狗熊掰棒子似的,學一個,丟一個。因為你沒有把這個道理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時刻給自己警鍾,把知道的道理、明白的道理,時刻讓自己清晰記起,然後時時刻刻地去警醒自己,不停不停地練習。


    可能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沒有這個想法,但是你一旦發完火之後,然後你馬上就會覺得我怎麽又失敗了,對吧?


    然後這個時候趕緊懺悔,當你多有這麽一個想法的時候啊,你會發現久而久之,比如說幾個月、幾年下來,你真的可以做到有些火氣就真的不會發出了。這個就叫做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有兩點:


    第一,要不停地進行反饋,出問題後反饋,再出問題後再反饋。因為你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其實這個是輪迴裏已經經曆了無數次的一個習慣。你是通過這麽長時的一個習慣,你想一下子改變它是不容易的。所以需要一段時間反複的去跟自己的本心去進行抗衡才行。道理明白之後,一定要學會刻意練習,不停刻意練習,基本上這道理就會明明白白。


    第二,要明白為何要“遠離顛倒夢想”。


    什麽是“顛倒夢想”?


    從看過《心經》的都知道,觀世音菩薩告訴眾生要遠離顛倒夢想。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說,五蘊皆空才是真實,無色生香味觸法,一切皆空,皆是人們的堅固妄想才是真實。


    那麽這“遠離顛倒夢想”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麽呢?


    就是你不認為你現在的所思、所想、所作、所行的是“顛倒夢想”,你根本不認為。


    你認為所有一切都是真的。


    因為你已經太習慣在一個五濁惡世裏邊了,然後看到很多的東西大家都是這麽幹的。因此會生起一個念頭就是“為什麽我們不能這麽幹?”


    但是大家做的東西,都是對的嗎?不一樣。所以才需要“遠離顛倒夢想\"。


    為什麽修佛最重要的是正知、正念?這個是非常非常關鍵的一個事情。


    你對佛法的理解和我跟你說的很多的東西,如果理解並不到,或者這個知識點並不能生活化的時候,你隻是把它束之高閣,這是不會對你的行為和生活產生任何的幫助。


    我們可以把輪迴看成一個生物,但這個生物若要想吸收營養啊,比如就像我們自己把食物吃到肚子裏,然後你要想消化吸收,首先你需要的是菌群,然後要有一些腸道的細胞去跟你吃的那些東西進行化學反應,或者說是直接吸收。


    那麽輪迴要想吸收你的東西是什麽呢?


    是你的福報。他若要把這個東西從你身上吸收,那怎麽吸收呢?那不能直接從你身上吸。他也做不到。所以就隻能創造出種種幻象,讓你以為是真的幻象。


    比如就像我們這個空間,佛就說是假的,這就是幻象。那麽這個時候輪迴就會用五毒四心,通過幻象來去吸。


    你看佛祖就總結的非常好,五毒四心,基本上就靠這幾個東西來去吸,但是實際上五毒四心最終歸為兩類:一個是貪,一個是嗔。


    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是貪和嗔的演化,其他癡慢疑基本上你可以認為是參照演化的,隻不過是把它單提出來了作為一個重點去說,但實際上最主要的就是貪和嗔。


    為什麽實際上叫貪和嗔呢?


    其實特別簡單的一個事情,就是說在這個空間裏、在這個虛假的空間裏,他會給你創造一些讓你覺得喜歡的東西,那你喜歡了,自然會希望得到更多,那你就會貪,這就是貪的產生。


    咱是什麽呢?


    其實嗔很不太好形容,但是實際上嗔也有一個很關鍵的東西,就是讓你覺得受傷、讓你覺得所願不成的東西,就稱之為嗔。這個時候你基本上就會發火、會生氣、會爆發、會情緒不穩。這實際上是嗔的產生。


    而貪和哨呢,實際上如果要深入探究的話,還會發現有一種定義性質。


    就是整個在生物體係上,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東西,比如說某些人類喜歡喝酒;比如說人類喜歡吃肉啊,比如說人類喜歡吃甜食。那些都是我們覺得好吃,但狗可不見得認為那是好吃。那屎殼郎還喜歡吃屎呢,對吧?你給它吃一個巧克力,它可能還繞著走呢。


    想著:天呐人類居然喜歡吃那麽難吃的東西。你給狼吃胡蘿卜,狼就覺得:天呐這麽難吃的東西,居然有生物會選選擇吃。但你要給一個兔子吃胡蘿卜呢?太好吃了,天底下居然還有這麽好吃的東西。


    所以你會發現同樣的東西,有的物種對它就很喜歡,有的物種對它就不喜歡。


    因此,這個是好的還是壞的,你在各生物麵前是沒有辦法分別得了的。所以這就是我們認為的好的,那就不一定是好,這隻能說是人類認為是好的東西;或者這種認知水平層次認為是好的東西:或者是這個維度認為是好的。但不見得其他的生命體都認為那東西就是好的。那既然喜歡的東西在生物界上沒有共性,那是否說明我們都是被定義了的?


    我記得當年去折磨達爾文的最難的一個問題,就是說:既然你說了生物是進化的,所有的東西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孔雀是怎麽迴事?


    大家會發現孔雀很奇怪,這個母孔雀它就喜歡尾巴比較大的公孔雀,公孔雀在求偶的時候,它能展開尾部的毛,孔雀開屏了之後就很漂亮。但是公孔雀平時為了長這個毛,是會影響它的進食,是會影響它的存活率。而且在一個綠色的森林裏麵,帶著這麽顏色漂亮的尾巴,第一時間就容易被發現。所以它自身的安全性也成問題。也就是說,所有動物的物競天擇法則,在孔雀這裏不好使,它明明是選擇了一個錯誤的進化方向,但是人家還挺開心。


    人類也是這樣的,人類有兩個很奇怪的東西,第一個是選擇了智力發展。


    智力這個東西是越發展到後期的時候,那就是越厲害,對吧?但是在發展前期的時候呢,其實智力還不如一塊石頭好。在原始社會以及在人類產生文明之前的那時候比,武力要比智力擁有的存活率要高得多。所以黑猩猩它產生的是肌肉,在物競天擇法則下才產生肌肉,這個我們都能理解。包括所有的母猩猩一定會找強壯的黑猩猩進行交配,這樣的話才能保證它的後代也是越來越強,這就會很厲害。


    但是人類不是這樣,人類居然喜歡的是俊男美女,那比如說一個二百斤的胖子和一個不到一百斤的女性相比,前者絕對強壯有力。而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纖細的、漂亮的人,而不會選擇強壯的女生。


    所以你會發現一個事情,就算是未來人類可以統治這個地球,但是智力這東西在早期幾乎是用不上,在幾百萬年的進化中,這東西你得先吃上幾百萬年的苦,才能換成這幾千年來的迅速發展。


    所以如果你要選擇的話,你要怎麽選呢?


    一個是十萬年吃苦,兩千年牛逼,你願意不願意去選。


    第二件事情就是進化之下,人類會有一個自有的生物定義標準。


    我們看一個男生女生長得好看不好看,所有人心裏都會有一個定義的標準。從來沒有人認為一個三百斤的胖子,然後滿臉痘、黑了吧唧的,你會認為他長得好看,還對他會產生過多的性欲望。


    但如果按適者生存來說,這個也不對呀,那應該是強強聯合,然後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你誕生出的後代生存力會更強一些,然後你娶一個連一百斤都不到的纖細美女,這隻會弱化人的基因。而且長得漂亮對於你能不能存活下來沒有一點幫助。所以這個也是很奇怪的一個事情。


    因此,你會慢慢發現人類有很多的東西其實都是被定義的,比如我們喜歡吃好吃的,我們喜歡權力、金錢,然後又喜歡俊男美女。或者是女性在不同時期會喜歡有成就的,或者是有安全感的,卓越的男性。


    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融入到我們的血液當中,融入到我們基因當中,它實際上是被定義出來的。所以你會發現站在整個生物層次上,很多東西都是被定義出來的。那人能被定義出來的隻有兩種東西,第一種是天道給我們定義出來的。


    比如說人要吃主食,果蔬,肉類等。屎你肯定不吃,但是對於屎殼郎來說呢,人家就要吃屎。這天道定義你也可以認為是進化的結果,也可以認為是定義的結果。反正其實天道定義的東西並不多。


    但是第二個東西是屬於“人道定義”。


    人道定義是什麽呢?


    就是我們在生活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會對很多東西有自己所認定的標準和權衡。


    人道定義比天道定義更多的在影響著我們。因為我們對自身的很多的定義,有的東西甚至是潛移默化的。


    所以貪和嗔之所以存在,五毒四化之所以存在,很多時候是因為人道定義的出現。當一個人能把這兩個東西區分清楚,那很多時候就不會踩了輪迴的坑。最近我發現經濟不好,所以很多人火氣都會比較大,所以先把嗔給說了。


    嗔實際上是什麽呢?


    就是某一個事情發生了,他挑戰了天道賦予你對某一個事情的定義。而且有些東西是挑戰了或者破壞了你自身對某一個東西的定義。簡單說叫“事與願違”。然後嗔怒就生起了。咱怒的產生,大家自己仔細體會體會,全部都是這種樣的。


    比如說我們去排隊,前麵有一個人插隊,他實際上挑戰了什麽?


    是你對秩序的期望和你對秩序的標準。因為你認為的是所有人都應該一個一個的去排隊時,突然有一個人去插你隊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一下火氣就起來了。這種憤怒產生我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比如說上班的時候摸魚,結果老板說你怎麽迴事,批評了一頓。但你的確是有問題,但是為什麽有的時候你還會不開心呢?


    因為老板挑戰了我的自尊,尤其是當著很多人麵說你的時候,你覺得你的隱私和自尊受到了挑戰,也事與願違了。哪怕知道自己是不對的,但不允許別人當麵公開去說,但結果事與願違了。這個願違是指什麽呢?是指我應該怎麽樣怎麽樣,但結果被別人破壞了。


    那比如說有的人在跟進一些顧客,結果在各種服務和引導後,最後顧客找了其他同事去買東西了。當你碰到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為什麽我付出了這麽長時間,我這麽努力,結果被人家啥也沒幹的人給截胡呢?這時候為什麽你會生氣?


    因為事與願違。


    因為你自己給了一個私下定義。這個是什麽定義?就是我努力工作,我就會得到好的東西。這種東西我們還可以擴展到什麽跟伴倡吵架。比如說你這個月隻掙了七千塊錢,光房貸都五千了,本來你這個月還有一些自己的計劃,結果老婆突然說七夕到了,說我要買一個包,你覺得就算預算少點也行,總不能汙蔑老婆的形象吧,然後老婆說兩千塊錢,你一下就生氣了,說不送。然後老婆也立馬生氣了。


    那你覺得要送一個包的事,誰對誰錯?你會發現沒有人錯,但是呢,兩個人都把認為正確的東西加在一起,它就出問題了。這是什麽呢?老婆認為我嫁給你了,你應該送我禮物,我們是真愛對吧?然後我也沒要的貴,就要一個兩千塊錢的包,又不是2萬塊,這不過分,然後你連這個都想不表示,我就會很生氣啊。


    為什麽會這樣想呢?因為老婆這個生物會有一個自我認知,是認為你要在特殊的節日裏要有所表示。如果你沒有表示的話,就是事與願違,那肯定就要生氣啊,我要發火。那對於老公來說呢,剛開始的時候是要承受,到後來的時候自己已經被生活壓得很難受了,然後當絕大多數的老公賺不出來錢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自己已經過得很辛苦了,結果你又讓我去給你去買這買那的,都不考慮家庭的情況。


    所以如果到了這個時候,情緒都不太好,所以這個也是事與願違。那時兩邊都有共同的期望,然後兩邊的期望都不希望被打破。那麽如果好好溝通的話,我覺得還能好點。例如說就看看家裏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買禮物。但能不能買小一點,把禮物值放小一些,我們可以多攢一些錢,等以後買大的。如果能好好溝通那還行,就怕那種不會溝通的,那兩邊兒都覺得自己很有理。


    大部分感情的問題,都是搭伴過日子出的問題的,而當中,其實都是這種小事一件又一件搭出來的。


    所以嗔怒產生的原因就是事與願違。又例如婆媳關係為什麽會出衝突?因為很簡單,也是事與願違,然後也會產生嗔怒。這時婆婆會有一個自己的認知標準,認為兒媳應該怎樣怎樣,當年老娘就是這麽過來的,對吧?那兒媳也會有一個自己生活的標準,例如我在我們家是被寵著,像公主似的,我不能嫁完你之後就變成傭人,對吧?


    所以呢,你會發現兩邊的標準產生問題了,這個時候就容易產生激烈的交鋒啊。尤其兩個人在互不相讓的情況下,就會容易產生激烈碰撞。


    之前有一個客戶的爸爸死了,然後我特別討厭接陰宅風水就是這樣。


    因為如果這家裏就一個孩子,就一個人說了算,說把你爸買哪就買哪,這個絕對沒問題啊。然後就怕是幾個孩子,然後大家都窮,誰都有主意,那絕對是熱鬧極了,首先是買哪,然後是誰出多少錢,之後是按誰的規矩走。這都絕對能各家各自找出一個師傅。


    最後安葬完了之後,就算是你僥幸獲勝了,但誰過日子還不有點磕磕碰碰,然後一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就會有想壞事的人跟你說是這風水有問題,這絕對就有無窮無盡的麻煩。所以為什麽陰宅風水我們不接,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期望,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願望,而那個時候會不會實現,這就是嗔念的產生。


    又比如說孩子教育矛盾裏麵,也很多這種事情啊,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寫作業的時候基本上火氣都是比較高的,也是因為事與願違。因為在你的認知裏麵,孩子不懂可以教嘛,但是你自己教上一遍、兩遍就會,但他們不是,他們是教一遍不會,教兩遍不會,然後教第三遍還是不會,誰不知過兩天還不會,那火氣一下就大起來了。因為你在你的認知裏麵,孩子應該是怎麽樣的,你是有一個預設的期望。而孩子真正表現出的樣子似乎對你的舉動是一種挑戰,那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世事實在太多事與願違。股神巴菲特作為曾經的世界首富,婚姻也是很穩定的,他也有


    自己一套婚姻成功的哲學。那就是“降低期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鄭故事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講故事的老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講故事的老鄭並收藏老鄭故事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