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紫禁城太和殿。自打光緒登基以來,甚少在太和殿舉行大的朝會,而今天朝會卻分外的不一樣,鞭炮響過之後,紫禁城裏裏外外的人今個兒都備有精神兒。


    按照大清未變的朝製,大朝會,除了軍機處之外,六部九卿,都應按日上值點卯。並不會一次聚集一起上朝,可是偏偏今個兒。


    就在今個兒,天剛剛發亮,太陽還在半醒間,隆宗門外的馬車轎子一水排開在哪兒了。互道寒暄的臣工要人、軍機大臣、六部九卿全部到齊,正等著時辰上值朝會。


    這些年來,就算人不齊的朝會也少有。什麽事兒報到給中樞,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著老佛爺的懿旨,其他的就該幹嘛嘛去了。


    可是自打漢城沈昆侖通電傳捷之後,光緒爺這兩天特別的興奮,今兒還特意的叫齊大家夥參加朝會,除了向老佛爺示威之外,也領略一下先帝的風采。


    前些日子,壞消息頻頻傳來,先是日本不宣而戰,光緒帝力排眾議,極力主戰。再接著便傳來袁世凱漢城大敗的消息。本來指望北洋葉誌超、聶士成,可誰知道,淮軍的人一登陸仁川便給日本人攆著走了大半個朝鮮國,敗得是一塌糊塗。


    京師乃至華夏,頻頻傳來此一係列的壞消息,上至天子下至走卒被震的一愣二愣的。一力主戰的帝黨人人噤若寒蟬,連光緒都心灰意冷,打算從此不問世事。大清最能打的北洋係都打敗了,誰還能拿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朝鮮淪陷,淮軍登陸朝鮮潰敗,便已有風言傳出;當初老佛爺讓一步給皇上,就是要看小光緒能搞出什麽幺蛾子,但來來去去,最終還是要請歸政的親爸爸出來拿捏才行。


    光緒近些時日去儲秀宮請安的次數越發的多了,有時能見上一麵,有的時候連麵都見不著。剩下時間就是一堆堆的也不知道有用沒用的電報發出去。


    上麵兒的神仙打架先不說,單單說這戰事,這麽個大清,也號稱洋務幾十年。怎麽今個連一個小日本兒都打不過?北洋李二鬼子那不可一世的北洋大拿的大牛皮卻被小日本一戳即破。連大清最強的北洋都敗了,大清還能拿出什麽來抵擋小日本?而為什麽大清又會落得如廝地步?


    雖說要募兵,要重練新軍,要買普魯士火炮英國人的槍械,誰都知道這個遠水救不了近火。練了幾十年,花了多少餉的北洋不是對手,而你新募出來的新兵頂個毛線用昂?


    曆年來,大清給西洋諸國欺負成軟腳蝦。帝黨之所以出現,也不全然為了爭權。大家似乎都有一個懵懂的念頭。這天下搞成這樣,莫不是老佛爺弄的吧?


    便是知道是老佛爺,那又該拿什麽辦法出來呢?難道真地要如一些民間清流所說的。搞那個什麽君,什麽立憲不成?


    苦無出路當中,大家都屏息等待漢城傳出更壞的消息來。卻沒想到,突然的,讓天下人大跌眼鏡的消息傳出來。那朝-鮮漢城傳出了沈獄的大捷。


    以七千多的黑旗軍,硬生生把漢城給打了下來,大家多多少少知道沈獄是怎麽被老佛爺、被北洋排擠壓迫。


    結果卻打出一個漢城的大捷。日本所謂的強軍的第二混成旅團就這樣給搞掉了。那日酋大島義昌可是日軍近年難得的一員年輕有為少將,現如今卻被沈獄削死在漢城大使館,連屍首都找不到,聽說被洋火炮轟得粉身碎骨、死無全屍……


    舉國上下接到消息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大清國最不乏能吹的官員,上至李中堂下到九品芝麻官,那個不虛報功績,不說畝產多少斤,起碼每個官的管轄下都是歌舞升平的。這個忽悠誰呢?連三歲小孩都不信,最後通過在朝第三方的洋人口中得來消息,才證實了這個捷報是真正的確有其事的。


    辨清事實,大清朝野,頓時欣喜如狂。單單四九城的茶館上座率都提高了幾成,特別是昆侖樓,聽講書說段子的可是一位難求啊。


    這些日子茶館、酒樓裏麵議論最多的幾個字就是沈武穆及黑旗軍了。大清百姓分不清真假、疑幻似真。而,隻知一丁半點的說書人卻加油添醋的編成段子、故事,說出來讓大家聽的更是如癡如醉。


    有百姓感歎:“闊別多年,咱大清終於有個中流砥柱出來力挽狂瀾了,沈武穆,你可千萬要頂住呐……”


    “老佛爺不行,皇上不行,名垂幾十年的李二鬼子也不行,可咱們還有個沈武穆……”當然,這些心思都是百姓私下裏麵說說。在酒樓這樣的公眾場合說出去是大逆不道,百姓可不敢拿吃飯的家夥事來開玩笑。


    可是對於這些等候朝會的官員們來說,又是別樣一番打算了。這場戰事,怎麽說都是皇上一力主張,老佛爺不管。打敗了北洋李鴻章背鍋,現在看來是李鴻章這黑鍋*不離十了,皇上揚眉吐氣起來,老佛爺對這麽個局麵,又懷著那樣的心思就不得而知了。


    太監引領下進入大殿的這些官兒們,心思沉沉的都在琢磨這個問題。眼神互相一碰,閃電雷鳴般又避開了。無量則個天尊,還是再看看新動向吧,站錯隊會死得很難看的,特別是帝、後黨爭。


    “……皇上駕到。”隨著小太監的鴨公嗓門兒,站在大清官僚體係最高處的幾個大臣及六部九卿山唿萬歲拜倒。然後是腳步聲響,接著光緒掩不住的笑意的聲音傳來:“……平身,快平身,眾卿家快快平身。”


    大家爬起來,瞄眼朝上瞧。光緒一身朝服,坐在禦座上麵,如沐春風的撚著朝珠。往日蒼白的臉色,現如今卻紅潤了不少。見群臣各就各位,他笑稱:“今兒叫起,就是與大家說說,沈提督捷報傳至,朕已向太後老佛爺叩請萬安。……老佛爺的手諭。這場仗,咱打大清入關以降,從來都不怕過打仗,犯我天朝者,雖遠必誅之。朕奉老佛爺手諭,今個兒就是要把這個擔子挑起來。眾位臣工,你們怎麽可願意分擔?”


    他前麵語調輕快,幾乎是笑起來說話的模樣,到了後來,口氣略微深沉:“朕禦極八方,向來以恕道待臣下,凡事中庸、包容,但對於敢於挑釁大清威勢的某些宵小,我大清又有何懼?……當然,為國效力?戰事一開,這才叫試金石,知道哪些人是敷衍了大清幾十年,兵事一開稀裏糊塗的。……嗬嗬,但咱也知道了大清還有哪些忠臣。老佛爺命朕主持對倭戰事,對於不出力,有天理國法等著。前些日子下去的電諭,軍機要查,各部要查,辦得怎麽樣。兵募了沒有,餉籌了多少?……敷衍朕的,通通鎖拿。另外再擬詔公告倭人,隻要退出朕的藩國,認輸服軟,賠情道歉,朕姑且包容他們一迴,但如果還要戰,我大清可不是吃素的……”


    光緒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底下群臣有的就洗耳恭聽,有得心思根本就不在這兒。光緒叫起朝會是在宣示呢,借著打這一仗。他可要放開手腳拿權了,底下人再不拿他當一迴事兒,他可真的不客氣了。得讓他們認明白老大是誰。


    真地要一直拿權了?底下人各動各的心思,都忘了接光緒的茬。眼瞧著冷場,光緒的臉麵擱不住,瞧著就沉了下去。


    翁同禾一直在班次裏喜滋滋的聽著,老爺子差點就要哼上一曲穆桂英掛帥的段子了。看看冷場,翁同禾忙不迭的出列,撲通一聲跪下:“皇上。我大清以順誅逆。豈能不勝?皇上聖心默運,痛剿倭人。必然全勝。臣行走軍機。當聖君唯謹,實心辦差,以助聖上得成大業!臣還有幾事奉奏……”


    老師這話接得磁實。光緒緊繃的臉馬上鬆了下來。光緒盼這個日子盼了很久了啊。當下春風滿麵的道:“翁老師快平身,有什麽事情盡管奏,朕……”說到這裏差點說漏嘴,幸好光緒及時收嘴。也是今天實在太高興了,差點把;“朕一並準了的話說出來了。”


    翁同禾趴在地上,聲音嘹亮:“第一是必須法度嚴謹。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皇上決心痛剿倭人,沈提督朝-鮮大捷。這樣的大勢,而卻有人出兵不出力,一觸日軍即敗,朝廷可是養了他們幾十年啊。”說到這兒翁同禾頓住,吞咽了下口水,繼續道:“視罪行之有差,奪職的奪職,鎖拿的鎖拿,正法地正法。沈提督此勝,皇上必須犒賞,不能讓在外苦戰的將士們寒了心。”


    這話明顯衝著李鴻章去的,作為地方最大的實力派,李鴻章從來不支持光緒,向來都奉慈禧馬首是瞻。慈禧權威加上李鴻章的實力,壓得帝黨喘不過氣來,想翻身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帝黨趁著漢城大捷這股東風,正準備下北洋的黑手,扶植起自己的一些實力出來。


    大殿之內一片安靜,光緒笑吟吟地點頭:“準了。朕也就是這個意思。……老師還有什麽要奏的?快說,都說。”


    翁同禾神采飛揚,大聲開口:“臣請陛下重賞沈提督,重賞黑旗軍部。沈提督忠心耿耿,振國威而提民心,功莫大於此。不賞何以服天下?黑旗軍將士,朝廷也要加以重賞。黑旗軍為朝廷所用,為陛下所用,等抵定朝-鮮,臣願意保舉沈提督來京都任職……”


    光緒聽得興奮,騰地一下從臥坐裏站起,向前走了幾步:“軍機與六部九卿會商,重賞沈獄和黑旗軍眾將士……”


    他一下站定,傲然道:“小小日-本,我大清每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們了。以咱們大清的底蘊,可不是他們說什麽維新幾年就能追上來的。”


    除了翁同禾外,帝黨眾臣紛紛拜倒,山唿萬歲,其他官員對望一眼,也都拜了下去。軍機領班世鐸是後黨重臣,這幾天在軍機處給翁老頭的鋒芒壓得幾乎喘不過氣兒來,他慢騰騰隨大眾跪下,心裏麵卻嗤之以鼻的冷笑:“笑話。還真以為靠一個沈獄,就能穩坐釣魚船?等著吧,有你們哭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襲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夥計請留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夥計請留步並收藏襲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