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就靠兩樣東西,一是氣二是血、缺一不可啊!人身裏是有不少血,可也架不住流起來不停啊!很快,李燕姿就沒有了精神頭,像犯困一樣眼皮子都睜不開了。
這時候,其他夫人、妃子得到消息也都先後趕了過來,張曦月也來了;眾人看到了李燕姿的樣子都黯然搖頭,不知該做何感想、有同情有冷漠更有幸災樂禍。
張曦月暗中出了口長氣,心想這就是你應有的下場吧!都說惡人有惡報,天不報我報!
藥湯之中的紅花、枸杞、鞏凡和金剛藤都是補血,加在一起作用更強,更不用說熬了濃濃的一碗了,山參的功效就不用提了。
如果是身體虛弱者適當補一補是會有好處的,但是過量就不行了;而李燕姿平日裏就這補那補的吃的都是好東西,換句話說她根本就不需要補啊!
這許多補血之物進了身體還能好嗎?必須得找個出口釋放呀!剛好她生產就是個出口,那還不大出血才怪呢!
李燕姿彌留之際看到了張曦月,勉強招了招手讓她過來,後者納悶的走過去,隨口安慰道:“別擔心,太醫馬上就到。”
李燕姿搖了搖頭,“沒用了...對不起,我...我做了那麽多...壞事...”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話總是不錯的。
“算了...”張曦月是個心軟的人,人家一道歉她倒覺得自己做的過分了,歎氣道:“都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你安心休息吧!”
“沒想到你...你對我還那麽好,獅...獅子頭真好吃...”這時候武安同領著太醫趕來了,朱高熾立刻讓太醫診治。
太醫先觀看了李燕姿的臉色和眼睛,沒有說話卻微微搖一搖頭,朱高熾擔心的問:“情況很糟糕嗎?”
“迴太子爺,總之不樂觀呀...!”太醫又坐下來給她診脈,這邊剛一搭上脈便皺起了眉頭。朱高熾想問什麽,欲言又止。
診脈良久太醫搖一搖頭,朱高熾急急的問:“怎麽樣?”
太醫沒有迴答,起身後說道:“請太子爺借一步說話。”
“哦...”朱高熾便知道不好,隨著太醫走開。
床上的李燕姿歎了口氣說道:“張妃...我走了...”轉動眼珠掃了掃張露華、王淑娟等人,“再見了...麻煩你們照顧...照顧我的孩子...”
王淑娟是個淳樸善良的人,連連點頭說道:“你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孩子的...。”
“張妃...別怪我...”
張曦月鼻子有點發酸,“沒事兒,你會好起來的...”
那邊的朱高熾急急的問道:“太醫,李妃她到底得的是什麽病啊?”
太醫答道:“迴太子爺,李妃她沒有病...”
“人都這樣了,你怎麽還說她沒有病呢?”
“太子爺您別著急,聽我慢慢說...”
“哎呀!你快點說,怎麽迴事?人都要不行了...”
“好好好,”太醫說道:“其實李妃就是好東西吃的太多了,補大發了才引起的大出血,她的脈搏跳動強勁、甚至超於男子...”
“啊?”朱高熾聽了用力一跺腳,牽動了傷口疼得自己齜牙咧嘴的,“唉...都怪她自己,又是海參又是燕窩的、天天當飯吃還能好...太醫,難道就沒有救治的辦法了嗎?”
太醫苦笑搖頭,“外傷出血可以包紮,可是李妃是內出血。使用藥物的話也得兩三天才見效果,這時怕是來不及了呀!”
“這麽說隻能等死嘍?”
太醫又是歎氣又是嘖嘖咂嘴,末了說道:“目前情況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沒有辦法呀!我這...”
話音剛落突然響起孩子的啼哭聲,孩子已經生出好一會兒了,一直不喂他奶吃能不哭嗎?說來也巧,孩子哭時李燕姿也閉上了眼睛。
朱高熾長歎一口氣,“自作孽...害了自己還害了孩子。”
“太子爺...”張曦月說道:“孩子就由我來帶吧!露華妹妹孩子還小,淑娟妹妹和婉真妹妹又沒有帶孩子的經驗。”
“嗯嗯,隻好麻煩愛妃你了...來人,叫武管家來...”
......
於是乎,太子府再次辦起了喪事。這是最慘談的一次,都沒有人為李燕姿哭,武安同倒是找了幾個丫鬟婆子假哭,可是哭得太不像了。
氣的武安同跺腳,“這就是自作自受啊!你死了大家都高興,可見你的人性...”後來看著太不像樣了,他隻好到外麵找了幾個職業哭喪的。
按說張曦月不應該去拜她,但是當晚一夜沒睡好,第二天早晨便到李燕姿靈前行了個禮,心裏嘀咕道:“李燕姿,你一路走好吧!來世做人須厚道一些。
這幾年你沒少欺負我、我卻隻還了一次手,就是狠了一點、就算是打平了吧!你在天有靈願意恨我就恨吧!畢竟是我要了你的命...
一筆勾銷反正我是不嫉恨你了,你恨不恨我無所謂...對了,孩子我會幫你養大的。皇上給起名瞻墉,我問過太子是城牆的意思,有基礎有城牆希望大明朝越來越好...”
張曦月再行一禮走開,抬眼間看到方中愈從前麵走過來,便問道:“怎麽樣中愈,有進展了嗎?”
方中愈搖一搖頭,走近了才說道:“小姐,這個案子可能要涉及到軍官,沒有上峰令信我去兵部查檔案很費勁...”
“我懂了,我領你去見太子...。”張曦月邊走邊問:“你確定刺客是軍官嗎?可是李銘軒說刺客是江湖功夫呀!”
“刺客有可能是江湖人物,但是那把刀極有可能是軍官所用,我隻能先從那把刀入手查起。”
“喔...京師的軍官很多啊!怕是不好查...”
“不好查也得查,終歸有蛛絲馬跡...”
說話間來到朱高熾辦公的大殿,進到裏麵跟朱高熾說了原委,朱高熾立刻寫了一封手劄:說明方中愈是替東宮辦事,各部各衙門須通力配合。
“有了這東西就好辦多了...”方中愈把手劄收進懷裏,便拱手告退。
朱高熾說道“中愈,有件事情我先跟你說一下。”
“太子殿下請講。”
“是關於望海渦大捷的獎賞,皇上親批升劉江為廣寧伯,但是你和其他北鎮撫司人員...”
張曦月驚疑道:“太子爺,望海渦大捷頭功應該是中愈啊!難道升了劉江的官卻沒有中愈的份兒嗎?”...
這時候,其他夫人、妃子得到消息也都先後趕了過來,張曦月也來了;眾人看到了李燕姿的樣子都黯然搖頭,不知該做何感想、有同情有冷漠更有幸災樂禍。
張曦月暗中出了口長氣,心想這就是你應有的下場吧!都說惡人有惡報,天不報我報!
藥湯之中的紅花、枸杞、鞏凡和金剛藤都是補血,加在一起作用更強,更不用說熬了濃濃的一碗了,山參的功效就不用提了。
如果是身體虛弱者適當補一補是會有好處的,但是過量就不行了;而李燕姿平日裏就這補那補的吃的都是好東西,換句話說她根本就不需要補啊!
這許多補血之物進了身體還能好嗎?必須得找個出口釋放呀!剛好她生產就是個出口,那還不大出血才怪呢!
李燕姿彌留之際看到了張曦月,勉強招了招手讓她過來,後者納悶的走過去,隨口安慰道:“別擔心,太醫馬上就到。”
李燕姿搖了搖頭,“沒用了...對不起,我...我做了那麽多...壞事...”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話總是不錯的。
“算了...”張曦月是個心軟的人,人家一道歉她倒覺得自己做的過分了,歎氣道:“都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你安心休息吧!”
“沒想到你...你對我還那麽好,獅...獅子頭真好吃...”這時候武安同領著太醫趕來了,朱高熾立刻讓太醫診治。
太醫先觀看了李燕姿的臉色和眼睛,沒有說話卻微微搖一搖頭,朱高熾擔心的問:“情況很糟糕嗎?”
“迴太子爺,總之不樂觀呀...!”太醫又坐下來給她診脈,這邊剛一搭上脈便皺起了眉頭。朱高熾想問什麽,欲言又止。
診脈良久太醫搖一搖頭,朱高熾急急的問:“怎麽樣?”
太醫沒有迴答,起身後說道:“請太子爺借一步說話。”
“哦...”朱高熾便知道不好,隨著太醫走開。
床上的李燕姿歎了口氣說道:“張妃...我走了...”轉動眼珠掃了掃張露華、王淑娟等人,“再見了...麻煩你們照顧...照顧我的孩子...”
王淑娟是個淳樸善良的人,連連點頭說道:“你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孩子的...。”
“張妃...別怪我...”
張曦月鼻子有點發酸,“沒事兒,你會好起來的...”
那邊的朱高熾急急的問道:“太醫,李妃她到底得的是什麽病啊?”
太醫答道:“迴太子爺,李妃她沒有病...”
“人都這樣了,你怎麽還說她沒有病呢?”
“太子爺您別著急,聽我慢慢說...”
“哎呀!你快點說,怎麽迴事?人都要不行了...”
“好好好,”太醫說道:“其實李妃就是好東西吃的太多了,補大發了才引起的大出血,她的脈搏跳動強勁、甚至超於男子...”
“啊?”朱高熾聽了用力一跺腳,牽動了傷口疼得自己齜牙咧嘴的,“唉...都怪她自己,又是海參又是燕窩的、天天當飯吃還能好...太醫,難道就沒有救治的辦法了嗎?”
太醫苦笑搖頭,“外傷出血可以包紮,可是李妃是內出血。使用藥物的話也得兩三天才見效果,這時怕是來不及了呀!”
“這麽說隻能等死嘍?”
太醫又是歎氣又是嘖嘖咂嘴,末了說道:“目前情況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沒有辦法呀!我這...”
話音剛落突然響起孩子的啼哭聲,孩子已經生出好一會兒了,一直不喂他奶吃能不哭嗎?說來也巧,孩子哭時李燕姿也閉上了眼睛。
朱高熾長歎一口氣,“自作孽...害了自己還害了孩子。”
“太子爺...”張曦月說道:“孩子就由我來帶吧!露華妹妹孩子還小,淑娟妹妹和婉真妹妹又沒有帶孩子的經驗。”
“嗯嗯,隻好麻煩愛妃你了...來人,叫武管家來...”
......
於是乎,太子府再次辦起了喪事。這是最慘談的一次,都沒有人為李燕姿哭,武安同倒是找了幾個丫鬟婆子假哭,可是哭得太不像了。
氣的武安同跺腳,“這就是自作自受啊!你死了大家都高興,可見你的人性...”後來看著太不像樣了,他隻好到外麵找了幾個職業哭喪的。
按說張曦月不應該去拜她,但是當晚一夜沒睡好,第二天早晨便到李燕姿靈前行了個禮,心裏嘀咕道:“李燕姿,你一路走好吧!來世做人須厚道一些。
這幾年你沒少欺負我、我卻隻還了一次手,就是狠了一點、就算是打平了吧!你在天有靈願意恨我就恨吧!畢竟是我要了你的命...
一筆勾銷反正我是不嫉恨你了,你恨不恨我無所謂...對了,孩子我會幫你養大的。皇上給起名瞻墉,我問過太子是城牆的意思,有基礎有城牆希望大明朝越來越好...”
張曦月再行一禮走開,抬眼間看到方中愈從前麵走過來,便問道:“怎麽樣中愈,有進展了嗎?”
方中愈搖一搖頭,走近了才說道:“小姐,這個案子可能要涉及到軍官,沒有上峰令信我去兵部查檔案很費勁...”
“我懂了,我領你去見太子...。”張曦月邊走邊問:“你確定刺客是軍官嗎?可是李銘軒說刺客是江湖功夫呀!”
“刺客有可能是江湖人物,但是那把刀極有可能是軍官所用,我隻能先從那把刀入手查起。”
“喔...京師的軍官很多啊!怕是不好查...”
“不好查也得查,終歸有蛛絲馬跡...”
說話間來到朱高熾辦公的大殿,進到裏麵跟朱高熾說了原委,朱高熾立刻寫了一封手劄:說明方中愈是替東宮辦事,各部各衙門須通力配合。
“有了這東西就好辦多了...”方中愈把手劄收進懷裏,便拱手告退。
朱高熾說道“中愈,有件事情我先跟你說一下。”
“太子殿下請講。”
“是關於望海渦大捷的獎賞,皇上親批升劉江為廣寧伯,但是你和其他北鎮撫司人員...”
張曦月驚疑道:“太子爺,望海渦大捷頭功應該是中愈啊!難道升了劉江的官卻沒有中愈的份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