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月微笑著說:“皇子爺喜歡吃臣妾就做給您,但是獅子頭畢竟油膩所以您先別著急,我這兒倒是有一件急事需要盡快解決。”
“哦...”朱高熾歪過頭看她,“夫人有什麽急事兒呢?”
“當然是關於皇子爺的事情...太子人選。”
朱高熾微微蹙眉,“我說了,女人不要參與朝務。”
“我不參與,”張曦月正色說道:“皇子爺,您當然知道太子的重要性,這不僅關乎府裏上下幾百人的生息、更與天下百姓命運息息相關。
我在民間早有耳聞,皇子爺您宅心仁厚愛惜百姓,為國為民您做太子最為合適,而你的兩個弟弟並不擅長治理國家吧?”
朱高熾收迴目光緩緩點頭,“你說的也是...你怎麽知道高熙和高燧不適合做太子呢?”
“皇子爺忘了我也是北平府人了嗎?久居北平就算我不認識另兩位皇子,但是總聽別人說起過呀!”
“哦...”
張曦月見他沒有反感神色便接著說道:“皇子爺,您跟楊士奇、楊薄、黃淮和解縉等大人關係不錯吧?”
“當然,前麵三位和楊榮於我有半師的情分...”朱高熾忽然詫異的望過來,“夫人知道的不少啊!你提他們幾位是什麽意思?”
“我也是聽家父偶然提起過,說這幾位都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我想說皇子爺可以讓他們幾位大人向父皇聯名保舉您做太子。”
“這樣啊...”朱高熾摸著肉嘟嘟的下巴思索起來,好一會才說道:“辦法倒是可行,但是...?”
這時廚房的人送酒菜來,朱高熾便沒有說下去,酒席擺好張曦月隻留印曉苔一人在旁邊侍候。
兩個人喝了一杯酒吃了幾口菜,張曦月才問道:“皇子爺,您說那個法子不可行嗎?”
朱高熾微微搖頭,“那幾個人都是父皇依重的大臣,如果他們聯名保舉...應該能起些作用,但是...一個是父皇討厭我們私交大臣,二是我沒法兒跟他們幾個人說呀?”
張曦月想了想說:“皇子爺,父皇為立太子之事煩惱,大臣們出麵推舉也算正常、並不能就說你私交大臣吧?”
“嗯,倒是也說得過去。”
“那就好辦了,如果皇子爺自己不好說出口...那就由我來說。”
“你...?”朱高熾驚疑的看著她,“這不合適吧?你說跟我說有什麽區別,再說你怎麽去見他們呀?”
“好辦,”張曦月說道:“皇子爺不是在府裏處理朝務嘛!您以議事為名把他們幾位都招來,到午飯時間我做些獅子頭請他們品嚐。
這些人應該都是聰明人,我稍微點幾句他們就應該能明白,咱們也不明說誰也抓不到把柄。”
“噢...”朱高熾眼望著她漸漸露出驚喜表情,“沒想到...夫人不簡單呀!我當刮目相看啊!”
“皇子爺過獎了,臣妾隻是胡想的,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張曦月心想是袁中愈這小子不簡單才對,自己想達到心中理想還真得有他幫忙才行。
“照你這樣說...應該可行。”
張曦月高興道:“那就這麽定了,明天一早我就讓人準備東西...!”
當晚朱高熾自然留在西樓過夜,張曦月雖然還是無法習慣他的特殊喜好、但是也勉強迎合,倒是沒惹到他生氣...
第二天還沒吃早飯張曦月就找來方中愈,讓他出皇城去采購菜品。
方中愈納悶道:“小姐,現在不同以往了,你需要什麽廚房肯定會巴巴的給送過來呀!不需要自己出去買吧?”
張曦月說道:“我怕他們粗手大腳的買不好,你在府裏憋屈了這麽久正好也出去溜達溜達。”
“嘿嘿,我當然願意去了。”
印曉苔在一旁噘嘴道:“小姐偏心,怎麽不說讓我出去轉一轉?”
“你是女孩子,怎麽能隨便出去呢?袁公子你記一下...”張曦月便說了一大串菜蔬出來。
要上好的豬肋條肉、長江刀魚、陽澄湖大閘蟹、湖熟鴨子、南通的狼山雞、南京的香肚、如皋的火腿、靖江肉脯...
此外還有太湖的蓴菜、淮安蒲菜、寶應的鮮藕、當年的板栗、雞頭米、茭白、荸薺,香甜麵醬、大蔥等物。
張曦月說完見方中愈並沒有寫字,疑惑的問:“袁公子,你記住了嗎?”
方中愈點點頭,“都記住了,有豬肋條肉...”他隨口複述了一遍,竟然一樣沒錯。
張曦月驚喜道:“袁公子過耳不忘的本事啊!真是不可想象。”
印曉苔更是湊到他跟前歪著頭左看右看,“我說你這腦袋是什麽東西做的...太神奇了。”
方中愈莞爾一笑,“當然是肉做的,還能是什麽...對了,還有骨頭。”說罷拿起銀子走了出去。
因為要出皇城所以去向周普信要了出城的牌子,後者自然沒有一句廢話立刻給了通行腰牌。
方中愈帶著兩個幹粗活的男仆、推了一輛小車,出了皇子府奔皇城西門,沒費任何周章便來到外麵。
算起來進皇子府也有將近兩個月了,中間就迴了一趟張家,其餘時間都在府裏;府裏雖然人也不少但是畢竟跟外麵不一樣,大有飛鳥出籠的感覺。
方中愈久居南京自然知道哪裏東西最全,帶著兩個男仆直奔夫子廟。這裏是南京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隻要有銀子就沒有買不到的東西。
銀子充裕得很也沒有必要省,什麽菜品都揀最好的買,三個人溜溜達達沒用半個時辰就把所需物品買全了。
還順便買了三屜湯包當做早點,三個人要掉頭往迴走時忽然傳來一陣喝彩聲,聲音很大怕不得有數百人之眾。
方中愈尋聲望去見十字大街路口北側圍了好大一群人,人群之中搭有高台台上有人在打鬥。
一個男仆說道:“好像是在比武,袁爺、咱們去看看熱鬧?”反正時間還早方中愈也是好奇,便同意了。
三個人來到人圈外站定,見高台上是一高一矮兩個人。個高的二十幾歲年紀穿著一身官服應該是個軍官,另一個穿著灰色僧袍剃著光頭,卻是個小和尚。
那時兩個人正在對打,別看小和尚隻十六七歲,卻身體壯健身手靈活;那個軍官雖然身高馬大,一番暴風驟雨般的拳腳卻連對方的汗毛都沒有碰到。
小和尚閃了幾閃後突然湧身上前,右掌直進拍在軍官胸口上,竟然打得軍官跌出五六步遠。
圍觀百姓立時發出震天般的叫好聲,那軍官失了麵子羞惱成怒突然拔出了腰間的單刀...
“哦...”朱高熾歪過頭看她,“夫人有什麽急事兒呢?”
“當然是關於皇子爺的事情...太子人選。”
朱高熾微微蹙眉,“我說了,女人不要參與朝務。”
“我不參與,”張曦月正色說道:“皇子爺,您當然知道太子的重要性,這不僅關乎府裏上下幾百人的生息、更與天下百姓命運息息相關。
我在民間早有耳聞,皇子爺您宅心仁厚愛惜百姓,為國為民您做太子最為合適,而你的兩個弟弟並不擅長治理國家吧?”
朱高熾收迴目光緩緩點頭,“你說的也是...你怎麽知道高熙和高燧不適合做太子呢?”
“皇子爺忘了我也是北平府人了嗎?久居北平就算我不認識另兩位皇子,但是總聽別人說起過呀!”
“哦...”
張曦月見他沒有反感神色便接著說道:“皇子爺,您跟楊士奇、楊薄、黃淮和解縉等大人關係不錯吧?”
“當然,前麵三位和楊榮於我有半師的情分...”朱高熾忽然詫異的望過來,“夫人知道的不少啊!你提他們幾位是什麽意思?”
“我也是聽家父偶然提起過,說這幾位都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我想說皇子爺可以讓他們幾位大人向父皇聯名保舉您做太子。”
“這樣啊...”朱高熾摸著肉嘟嘟的下巴思索起來,好一會才說道:“辦法倒是可行,但是...?”
這時廚房的人送酒菜來,朱高熾便沒有說下去,酒席擺好張曦月隻留印曉苔一人在旁邊侍候。
兩個人喝了一杯酒吃了幾口菜,張曦月才問道:“皇子爺,您說那個法子不可行嗎?”
朱高熾微微搖頭,“那幾個人都是父皇依重的大臣,如果他們聯名保舉...應該能起些作用,但是...一個是父皇討厭我們私交大臣,二是我沒法兒跟他們幾個人說呀?”
張曦月想了想說:“皇子爺,父皇為立太子之事煩惱,大臣們出麵推舉也算正常、並不能就說你私交大臣吧?”
“嗯,倒是也說得過去。”
“那就好辦了,如果皇子爺自己不好說出口...那就由我來說。”
“你...?”朱高熾驚疑的看著她,“這不合適吧?你說跟我說有什麽區別,再說你怎麽去見他們呀?”
“好辦,”張曦月說道:“皇子爺不是在府裏處理朝務嘛!您以議事為名把他們幾位都招來,到午飯時間我做些獅子頭請他們品嚐。
這些人應該都是聰明人,我稍微點幾句他們就應該能明白,咱們也不明說誰也抓不到把柄。”
“噢...”朱高熾眼望著她漸漸露出驚喜表情,“沒想到...夫人不簡單呀!我當刮目相看啊!”
“皇子爺過獎了,臣妾隻是胡想的,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張曦月心想是袁中愈這小子不簡單才對,自己想達到心中理想還真得有他幫忙才行。
“照你這樣說...應該可行。”
張曦月高興道:“那就這麽定了,明天一早我就讓人準備東西...!”
當晚朱高熾自然留在西樓過夜,張曦月雖然還是無法習慣他的特殊喜好、但是也勉強迎合,倒是沒惹到他生氣...
第二天還沒吃早飯張曦月就找來方中愈,讓他出皇城去采購菜品。
方中愈納悶道:“小姐,現在不同以往了,你需要什麽廚房肯定會巴巴的給送過來呀!不需要自己出去買吧?”
張曦月說道:“我怕他們粗手大腳的買不好,你在府裏憋屈了這麽久正好也出去溜達溜達。”
“嘿嘿,我當然願意去了。”
印曉苔在一旁噘嘴道:“小姐偏心,怎麽不說讓我出去轉一轉?”
“你是女孩子,怎麽能隨便出去呢?袁公子你記一下...”張曦月便說了一大串菜蔬出來。
要上好的豬肋條肉、長江刀魚、陽澄湖大閘蟹、湖熟鴨子、南通的狼山雞、南京的香肚、如皋的火腿、靖江肉脯...
此外還有太湖的蓴菜、淮安蒲菜、寶應的鮮藕、當年的板栗、雞頭米、茭白、荸薺,香甜麵醬、大蔥等物。
張曦月說完見方中愈並沒有寫字,疑惑的問:“袁公子,你記住了嗎?”
方中愈點點頭,“都記住了,有豬肋條肉...”他隨口複述了一遍,竟然一樣沒錯。
張曦月驚喜道:“袁公子過耳不忘的本事啊!真是不可想象。”
印曉苔更是湊到他跟前歪著頭左看右看,“我說你這腦袋是什麽東西做的...太神奇了。”
方中愈莞爾一笑,“當然是肉做的,還能是什麽...對了,還有骨頭。”說罷拿起銀子走了出去。
因為要出皇城所以去向周普信要了出城的牌子,後者自然沒有一句廢話立刻給了通行腰牌。
方中愈帶著兩個幹粗活的男仆、推了一輛小車,出了皇子府奔皇城西門,沒費任何周章便來到外麵。
算起來進皇子府也有將近兩個月了,中間就迴了一趟張家,其餘時間都在府裏;府裏雖然人也不少但是畢竟跟外麵不一樣,大有飛鳥出籠的感覺。
方中愈久居南京自然知道哪裏東西最全,帶著兩個男仆直奔夫子廟。這裏是南京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隻要有銀子就沒有買不到的東西。
銀子充裕得很也沒有必要省,什麽菜品都揀最好的買,三個人溜溜達達沒用半個時辰就把所需物品買全了。
還順便買了三屜湯包當做早點,三個人要掉頭往迴走時忽然傳來一陣喝彩聲,聲音很大怕不得有數百人之眾。
方中愈尋聲望去見十字大街路口北側圍了好大一群人,人群之中搭有高台台上有人在打鬥。
一個男仆說道:“好像是在比武,袁爺、咱們去看看熱鬧?”反正時間還早方中愈也是好奇,便同意了。
三個人來到人圈外站定,見高台上是一高一矮兩個人。個高的二十幾歲年紀穿著一身官服應該是個軍官,另一個穿著灰色僧袍剃著光頭,卻是個小和尚。
那時兩個人正在對打,別看小和尚隻十六七歲,卻身體壯健身手靈活;那個軍官雖然身高馬大,一番暴風驟雨般的拳腳卻連對方的汗毛都沒有碰到。
小和尚閃了幾閃後突然湧身上前,右掌直進拍在軍官胸口上,竟然打得軍官跌出五六步遠。
圍觀百姓立時發出震天般的叫好聲,那軍官失了麵子羞惱成怒突然拔出了腰間的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