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究竟
我瞎練的丹藥,他們搶著要 作者:西瓜汁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說鄭長春,他駕馭著那柄幾乎無法駕馭的興奮劍靈,仿佛流星劃破夜空,不僅遠遠將陳榻拋在身後,更在短時間內穿越了梁、唐兩國交界的重巒疊嶂,那些邊境上的關卡在他眼中不過是一閃而過的風景。
他深不知自己已深入唐國腹地幾何,直到周圍徹底失去了陳榻的氣息,這才對著失控的劍靈喊道:“夠了,停下來!”令人驚奇的是,劍靈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陡然間減緩速度,如同一頭被勒緊韁繩的野馬,猛然降至一處密林上空,那急促的降落仿佛天地間的突然靜止,鄭長春一時失衡,不慎自劍上滑落,幸而被一根堅韌的樹枝接住,尷尬地懸掛在半空中。
這一幕讓他不禁迴憶起在賀集縣追蹤虎妖時的種種驚險,他深知玄天劍派的高手僅憑一絲氣息就能追蹤到自己。於是,他費力自樹枝解脫下來,立即施展秘術,一絲不苟地抹去了自己遺留的所有痕跡。
離開密林,他發現了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毫不猶豫地縱身躍入,逆流而上。潺潺流水仿佛自然的清道夫,進一步衝刷掉了他留下的所有線索。遊至溪流盡頭,鄭長春攀上了岸邊的一棵參天大樹,宛如林間的猿猴,在枝葉間輕盈跳躍,利用樹木的遮蔽穿梭於綿延不絕的山林之中,直至抵達另一條寬闊的河流。他再次一躍而下,隨波逐流,任由河水帶他遠去,不知漂泊了多久,直至完全確信自身氣息已被徹底掩蓋,這才安然上岸。
到達附近的一個小鎮,他選擇了一家裁縫鋪,精心挑選並換上了一套全新的裝束,將自己那柄珍貴的二品寶劍悄然背負於身後。隨後,通過易容術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外貌,偽裝成為一名不起眼的低階練氣士,在唐國的大街小巷中悠然遊蕩,似乎全無目的地,實則時刻保持著警覺。
而此刻,陳榻也在唐國境內,依靠那件四品紫金缽盂中殘存的前主人氣息,不懈追蹤鄭長春的行蹤。他並不知曉鄭長春具體降落地點,因此,鄭長春的所有規避動作似乎都成了多餘之舉。然而,紫金缽盂常年被存放於儲物袋中,與鄭長春平日的生活關聯不大,上麵沾染的氣息極其微弱,要準確追蹤無疑是海底撈針般困難。
麵對這等難題,陳榻卻並不顯得焦慮,反倒是展現出了一份從容不迫的態度,準備一步步仔細排查。至於心中那份對於是否能找到鄭長春的不確定,以及找到之後又該何去何從的疑問,則如同夜空中飄忽不定的雲朵,縈繞不去。
鄭長春在唐國的廣闊土地上毫無目標地漫步了十餘個日夜,背包中原本就不多的丹藥早已消耗殆盡。自打五條靈根晉升圓滿之後,他在練氣期憑借逍遙丹迅速提升境界,但踏入築基期的門檻,逍遙丹便再難滿足需求,唯有珍貴的玄龍丹方能助其更進一步。
每一爐玄龍丹的煉製成本高昂,靈石消耗基本維持在八十至一百枚之間,且每次僅能產出十粒,為了保證修煉進度,每月至少需精心煉製三次。然而,自築基以來,紛擾不斷,他鮮少有機會靜心於丹爐旁。琉璃觀雖是一處清修之地,卻非久居之所,搜集藥材不便,以至於煉製的丹藥數量寥寥。
時至今日,就連以往因品質略遜而未能出手的高仿真元丹,甚至是秘藏已久的雪蓮丹也盡數吞服。五條靈根渴望著高級丹藥的滋養,否則修煉之路便如同逆水行舟,難以寸進。
為了繼續修行之路,鄭長春迫切需要一個能夠賺取靈石的所在,以便補充資源。《奇珍異寶圖錄》為他打開了修行的新天地,同時也將他與諸如仙坊這樣的交易場所緊緊捆綁。他人夢寐以求的是加入大宗門,享受靈脈滋養,而他卻不得不混跡於仙坊之中,以靈石為媒介,換取修行所需的種種材料,煉製足以亂真的高仿丹藥。
這樣的修行方式使得即使如玄天劍派那般擁有六階靈脈的強大宗門,對他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畢竟築基後加入玄天劍派,雖然月供能提升至兩百靈石,但相較於日益增長的需求,仍是杯水車薪,難以維係。
一日,他踏入一座繁華的郡城,見城外眾多散修皆朝同一方向匯聚。好奇心驅使下,他攔住一位看似年邁且修為平平的老散修,一番攀談之後得知,原來今日正是當地有名的“青田坊市”開市之時,四周的散修紛紛前往此地進行物資交換。
這座郡城,恰巧名為青田,其外十裏之處,矗立著一個規模雖小卻名聲在外的修仙門派——青田派。由青田派所開設的坊市,自然沿用了門派之名。該派掌門僅為築基期,但在散修界已屬佼佼者,享有一定的威望。相比之下,哪怕是強大的玄天劍派亦有自己的仙坊,故此等小型坊市的存在也就不足為奇了。
被鄭長春攔下的這位老散修,自稱為花留前輩,他似乎對外來者抱有極大的熱情,主動介紹起青田仙坊的種種。據他所述,坊市每逢初一、十五開市,規模雖不宏大,卻勝在稅額低廉,吸引了大量交易者。最關鍵的是,有青田派坐鎮其間,嚴令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鬥毆或掠奪財物,為交易者營造了一片淨土。這些規矩,對於曾在趙國各大仙坊遊曆的鄭長春來說,並不陌生。
花留前輩作為一名資深的靈符製作者,同時也是青田仙坊的老字號店主,他禮貌地向鄭長春展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然而,囊中羞澀的鄭長春即便對那些精妙絕倫的靈符心生好奇,也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謝過了前輩的好意,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在這青田坊市中覓得機緣,填補那日益幹涸的靈石之囊。
老頭滿臉惋惜之情,眉宇間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如果這樁買賣能在外頭悄然完成,自然能避開向仙坊繳納那令人肉痛的百分之五交易稅。畢竟,對於每一個錙銖必較的修行者而言,每一分財富都來之不易。
正值鄭長春滿心期待著能發掘一條勤勉生財之道時,這位看似普通的老前輩提出的建議,無疑如同一陣及時雨,讓他毫不猶豫地決定跟隨前往一探究竟。
他深不知自己已深入唐國腹地幾何,直到周圍徹底失去了陳榻的氣息,這才對著失控的劍靈喊道:“夠了,停下來!”令人驚奇的是,劍靈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陡然間減緩速度,如同一頭被勒緊韁繩的野馬,猛然降至一處密林上空,那急促的降落仿佛天地間的突然靜止,鄭長春一時失衡,不慎自劍上滑落,幸而被一根堅韌的樹枝接住,尷尬地懸掛在半空中。
這一幕讓他不禁迴憶起在賀集縣追蹤虎妖時的種種驚險,他深知玄天劍派的高手僅憑一絲氣息就能追蹤到自己。於是,他費力自樹枝解脫下來,立即施展秘術,一絲不苟地抹去了自己遺留的所有痕跡。
離開密林,他發現了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毫不猶豫地縱身躍入,逆流而上。潺潺流水仿佛自然的清道夫,進一步衝刷掉了他留下的所有線索。遊至溪流盡頭,鄭長春攀上了岸邊的一棵參天大樹,宛如林間的猿猴,在枝葉間輕盈跳躍,利用樹木的遮蔽穿梭於綿延不絕的山林之中,直至抵達另一條寬闊的河流。他再次一躍而下,隨波逐流,任由河水帶他遠去,不知漂泊了多久,直至完全確信自身氣息已被徹底掩蓋,這才安然上岸。
到達附近的一個小鎮,他選擇了一家裁縫鋪,精心挑選並換上了一套全新的裝束,將自己那柄珍貴的二品寶劍悄然背負於身後。隨後,通過易容術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外貌,偽裝成為一名不起眼的低階練氣士,在唐國的大街小巷中悠然遊蕩,似乎全無目的地,實則時刻保持著警覺。
而此刻,陳榻也在唐國境內,依靠那件四品紫金缽盂中殘存的前主人氣息,不懈追蹤鄭長春的行蹤。他並不知曉鄭長春具體降落地點,因此,鄭長春的所有規避動作似乎都成了多餘之舉。然而,紫金缽盂常年被存放於儲物袋中,與鄭長春平日的生活關聯不大,上麵沾染的氣息極其微弱,要準確追蹤無疑是海底撈針般困難。
麵對這等難題,陳榻卻並不顯得焦慮,反倒是展現出了一份從容不迫的態度,準備一步步仔細排查。至於心中那份對於是否能找到鄭長春的不確定,以及找到之後又該何去何從的疑問,則如同夜空中飄忽不定的雲朵,縈繞不去。
鄭長春在唐國的廣闊土地上毫無目標地漫步了十餘個日夜,背包中原本就不多的丹藥早已消耗殆盡。自打五條靈根晉升圓滿之後,他在練氣期憑借逍遙丹迅速提升境界,但踏入築基期的門檻,逍遙丹便再難滿足需求,唯有珍貴的玄龍丹方能助其更進一步。
每一爐玄龍丹的煉製成本高昂,靈石消耗基本維持在八十至一百枚之間,且每次僅能產出十粒,為了保證修煉進度,每月至少需精心煉製三次。然而,自築基以來,紛擾不斷,他鮮少有機會靜心於丹爐旁。琉璃觀雖是一處清修之地,卻非久居之所,搜集藥材不便,以至於煉製的丹藥數量寥寥。
時至今日,就連以往因品質略遜而未能出手的高仿真元丹,甚至是秘藏已久的雪蓮丹也盡數吞服。五條靈根渴望著高級丹藥的滋養,否則修煉之路便如同逆水行舟,難以寸進。
為了繼續修行之路,鄭長春迫切需要一個能夠賺取靈石的所在,以便補充資源。《奇珍異寶圖錄》為他打開了修行的新天地,同時也將他與諸如仙坊這樣的交易場所緊緊捆綁。他人夢寐以求的是加入大宗門,享受靈脈滋養,而他卻不得不混跡於仙坊之中,以靈石為媒介,換取修行所需的種種材料,煉製足以亂真的高仿丹藥。
這樣的修行方式使得即使如玄天劍派那般擁有六階靈脈的強大宗門,對他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畢竟築基後加入玄天劍派,雖然月供能提升至兩百靈石,但相較於日益增長的需求,仍是杯水車薪,難以維係。
一日,他踏入一座繁華的郡城,見城外眾多散修皆朝同一方向匯聚。好奇心驅使下,他攔住一位看似年邁且修為平平的老散修,一番攀談之後得知,原來今日正是當地有名的“青田坊市”開市之時,四周的散修紛紛前往此地進行物資交換。
這座郡城,恰巧名為青田,其外十裏之處,矗立著一個規模雖小卻名聲在外的修仙門派——青田派。由青田派所開設的坊市,自然沿用了門派之名。該派掌門僅為築基期,但在散修界已屬佼佼者,享有一定的威望。相比之下,哪怕是強大的玄天劍派亦有自己的仙坊,故此等小型坊市的存在也就不足為奇了。
被鄭長春攔下的這位老散修,自稱為花留前輩,他似乎對外來者抱有極大的熱情,主動介紹起青田仙坊的種種。據他所述,坊市每逢初一、十五開市,規模雖不宏大,卻勝在稅額低廉,吸引了大量交易者。最關鍵的是,有青田派坐鎮其間,嚴令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鬥毆或掠奪財物,為交易者營造了一片淨土。這些規矩,對於曾在趙國各大仙坊遊曆的鄭長春來說,並不陌生。
花留前輩作為一名資深的靈符製作者,同時也是青田仙坊的老字號店主,他禮貌地向鄭長春展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然而,囊中羞澀的鄭長春即便對那些精妙絕倫的靈符心生好奇,也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謝過了前輩的好意,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在這青田坊市中覓得機緣,填補那日益幹涸的靈石之囊。
老頭滿臉惋惜之情,眉宇間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如果這樁買賣能在外頭悄然完成,自然能避開向仙坊繳納那令人肉痛的百分之五交易稅。畢竟,對於每一個錙銖必較的修行者而言,每一分財富都來之不易。
正值鄭長春滿心期待著能發掘一條勤勉生財之道時,這位看似普通的老前輩提出的建議,無疑如同一陣及時雨,讓他毫不猶豫地決定跟隨前往一探究竟。